魏王自焚,長安震驚!
眾臣都想將此事瞞著李世民,畢竟他剛剛大病初愈,萬一受到這巨大的刺激再度引發重症,如何是好?
可是,這麼大的事情,終究是紙包不住火,李世民仍是知道了。
群臣無不膽戰心驚——皇帝陛下,能挺得過這一關嗎?
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李世民聽聞此事後,並未做出十分激烈的反應,反而,平靜得異常。
隻有陪侍在他身邊的高陽公主與陰德妃,才從他的眼神中,品讀出無邊的哀痛與心傷。
哀莫大於心死。也許,前太子李承乾事件,齊王李佑謀叛,加之吳王遇刺、晉王失蹤,這所有的事情一樁樁一件件的加起來,早已讓李世民心如死灰。
魏王自焚,就是壓垮李世民心中防線的最後一根稻草。從這一刻起,他心中的那個幻想——既想做一個好皇帝、又要做一個好父親的幻想,如汽泡般徹底破滅了!
魏王自焚的第二天,李世民奇跡般的出現在了早朝上,令群臣大驚。
雖然他行動仍是十分不便,在四名宦官的扶持之下才勉強坐上了龍椅,可是身上那股炎炎龍威仍是沒有半分淡去。隻憑他往那龍椅上一坐,整個大唐仿佛就從昏沉的睡夢中蘇醒了過來,重新煥發出勃勃的生機。
“朕,偶染小疾荒廢朝政數日,今日,重回金鑾。”李世民的開場白十分簡短,群臣側耳而聽。
朝堂之內,鴉雀無聲。
“繼關西大捷平定吐蕃之後,再傳喜訊。關西軍統帥秦慕白不辱使命,已征服西域,正率軍凱旋歸來。”李世民說道,“朕,著令中書省、尚書省與宗正寺,依律按章,給予關西軍眾將士嘉獎褒賞。”
“臣等遵旨!”中書令岑文本、尚書左右仆射長孫無忌與蕭瑀,以及宗正卿等人,一並出班應諾。
“關西軍主帥秦慕白,抵禦外寇拓疆萬裡,立鼎江山功高寰宇,朕,要親自封賞。”李世民說道,“秦氏一門,英烈神武。已故翼國公秦叔寶,追贈檢校兵部尚書,改封胡國公,一品鎮國大將軍。秦家長子秦通,襲秦叔寶爵祿,封翼國公,食五百戶,拔右衛大將軍。封百騎監副令秦斌為昭應候,食三百戶。二人各賜良田百頃,金五百,珠十斛,仆三十,緞二百匹。秦通承父勳門,立戟十二,以昭秦氏之大功於社稷!秦家主母劉氏,育兒有功持家得法,封一品胡國夫人,食兩百戶。賜珠十斛,緞百匹,婢十人,從此皆由國家供養,使老夫人怡養天年。”
“微臣叩謝皇恩!”秦通兄弟倆慌忙出列跪謝。
“秦慕白……”李世民停頓了一下,說道,“爵加一等,勳列二品。至於職官與其他賞賜,待其回朝述職,朕再行親封。”
眾臣聽了無不驚歎錯諤!
爵加一等,秦慕白已經是藍田候,再加一等不就是公了?從此,秦氏一門三公,炫赫無比,就連長安望族韋杜兩家都無可攀比啊!
因軍功而勳列二品,那就是“上柱國”。開唐以來,除了今天李世民追封秦叔寶為一品鎮國大將軍的勳官,上柱國已是十二轉勳官中的最高級!曾經,秦叔寶在世時就是上柱國。
爵位與勳略已是如此的登峰造極,不難想像,假使秦慕白歸朝,必定官拜大將軍,而且很有可能是近來皇帝陛下新創的兩衛精銳親勳——左右龍武衛大將軍之一,位居十六衛大將軍之首!
至於入主閣部成為大唐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宰相,看來對秦慕白來說也是水道渠成的事情了。因為眼前局勢已是十分明朗,吳王被立為太子是遲早的事情。如果這世上還有一個人能做為新太子的左膀右臂,那必是秦慕白無疑!
這樣的軍界翹楚,如果不入主閣部成為宰相,再兼任“太子太保”或“太子少保”之類的職務,才是最大的不合理。
如果是這樣,那麼,至此朝堂之上如同進行了一次全新的洗牌,以即將入主東宮的李恪為中心,文官仍是長孫無忌一派,武將以秦慕白為首的關西軍眾將,與以往軍界的首腦李勣、尉遲敬德、李道宗等輩,都將緊緊圍繞新太子李恪,組成新的朝堂班底。
與以往相比所不同的是,太子李恪已是一枝獨秀,再不存在因為奪嫡立儲一事,而形成朝臣分野。魏王一把火自焚,也保全了許多曾經跟隨於他的黨羽,不至於在李恪歸朝之後,再激發慘烈的派係之爭、導致過多的流血與清洗。
從某種意義上講,魏王臨死,總算是為身處驚濤險境中的大唐,做了一件大好事。大唐的江山神器與東宮根基,在一係列的巨大動蕩與危機之後,有驚無險的歸於平穩。
眼前這個局麵,也許,正是李世民一直想要的。為此,他才不惜……剜肉補瘡!在親情與霸業之間,他再一次——選擇了霸業!
隻不過,魏王的自焚不在他計劃之中,這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這個變數,再度在李世民的心頭,狠狠的宰了一刀!
現在,隻等皇帝李世民宣布李恪立為太子,曆時多年的東宮之爭,就該塵埃落定。
隻不過群臣心裡都清楚,要立李恪為太子,雖是大勢所趨,現在仍不是最佳的時機。最起碼,要等秦慕白與關西軍回朝之後,再定此事。
原因很簡單,要組建新的朝堂班底,以李恪為中心建立新的文武派係,秦慕白的角色至關重要。他將成為李恪身邊最有力的臂膀,舉起軍方的旗幟站在李恪身邊,維持這一次東宮立儲的穩定。
這就像是要栽下一顆新樹,除了先要挖坑,還要埋下新的土壤維持樹的根基。
而秦慕白與關西軍,就是李恪的第一抔土壤!
至於文官一係反倒是一目了然,李世民仍然在世,長孫無忌就不可能被放棄或是被清洗。隻不過,李世民還得花點時間來說服以長孫無忌為首的“反恪派”,並讓李恪與長孫無忌握手言和。
現在大家都明白,為何當初吳王遇刺皇帝氣急攻心發了急病;而魏王自焚,皇帝陛下雖然傷心欲絕,卻要硬撐著出來主持大局了。
或許,皇帝陛下心中早已認定李恪是未來太子人選;再者,現在正處於大唐政局“破而後立”的節骨眼上,如果皇帝再一病不起不理朝政,那麼,大唐的朝廷可就真的“破”了。大唐的未來,必將陷入無止境的混亂之中,再無起死回生的重“立”可能。
正值喪子之痛的李世民,在這一刻,不得不拋棄了自己做為一個“父親”的身份,從而無可回避的肩負起一位帝王的使命。
至於他心中的滋味,恐怕永遠也隻有他自己一個人,能夠體會了。
……
“下旨,請關西軍主帥秦慕白,與麾下眾將士回朝受封。”李世民說道,“當初吐蕃初定時,朕並沒有給關西軍的將士們什麼封賞。是朕欠了他們的。但是關西軍眾將士毫無怨言,依舊矢誌前行積極奮進,既而平定了整個西域,為大唐拓疆萬裡!關西軍,就是我大唐軍隊的表率與翹楚,是我中華史上都極為罕見的威武雄壯之師,精忠勇烈之師!——主帥秦慕白,文成武就天縱英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忠孝無雙義薄雲天,實乃國家棟梁、民族英雄!堪為天下表率、後世稱頌!……待其歸朝,朕要破格予以重用!”
群臣心中已是了然:行了,不用猜了!“破格”重用,這就意味著秦慕白必將入主閣部成為大唐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宰相,並領袖軍方群倫,成為新太子身邊最得力的重臣,能與長孫無忌相抗衡的重臣!
正當此時,弘文館一名官吏殿外求見,說有關西奏報上呈。
李世民拍案而道,“呈上來!”
那名小吏就提著一個厚實的包裹走了進來,左右近侍將其奉上了龍案。李世民親手拆開包裹,裡麵居然是厚厚的一大本黃綢奏折,形如大部書本。群臣看了無不驚愕,這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厚”的奏折了!
李世民打開黃綢奏折,看到折上書有“西域戰報與奏請”幾字,臉上露出一絲欣慰之色。他如同看書一樣展開看了數頁,對群臣道:“秦慕白正乃社稷之臣。這本奏折中,不僅詳細記載了平定西域的戰況,還有西域各國、各部族的現狀概括,另有涉及我與昭武國及大食的外交建議,甚至包括西域的風土人情及地理天候。今後的幾十年,這本奏折就將成為我大唐,經略西域民生疆土的依據與構畫邊遠軍國大策的基礎。秦慕白,這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啊!”
“臣等,恭賀吾皇,得股肱之良臣,成千秋之霸業!”群臣無不跪請表賀。
李世民血色無多的臉上,難得的露出了一絲笑意。可他馬上發現,這厚厚的奏本下麵,還壓了一本小的奏章。於是他移開大奏本一看,表情頓時凝滯。
小小的藍皮奏本,表皮上書有二字——“辭呈”!
看到皇帝表情驟變,群臣無不驚愕。
李世民掃視了座下群臣們一眼,不動聲色道了句,“朕累了,退朝。”
左右急忙來扶皇帝步下金鑾,群臣也隻得拜送。但是皇帝剛才這樣一個“突然”的表情變化,讓群臣心中生起疑竇,猜測不休。
原以為,一切大局已了塵埃落定,難不成,又要生出什麼變數?而且,從剛才皇帝陛下的細微表情變化不難猜測,這個“變數”,多半是與秦慕白有關!
……
退了朝的李世民,在宮人伺候下回了蓬萊殿歇養。不過他沒有再回寢宮,而是趁著陽光晴好,到了禦花園休憩。
他獨自一人坐在花間涼亭,展開那本小小的“辭呈”奏本,看了至少有二十遍。
良久,他掩上奏本,長長的歎息!
“朕,苦心孤詣,甚至不惜剜肉補瘡……難道,這一切又全都白費了嗎?”李世民感覺,自己心中的某處,似在搖搖欲墜。
立儲之憂,已經折磨了他很多年;喪子之痛,更是讓他心如刀絞萬念俱灰。原本,以為做完這最後的幾件事情,將李恪扶入東宮就大事完結,他也可以籲上一口氣,不再受這枷鎖折磨之苦。沒想到,在這節骨眼上……秦慕白遞上了辭呈!
這將他破他原有的全盤計劃!
“沒了秦慕白,誰來全力輔佐李恪,率領軍方平衡長孫無忌的勢力?兩方勢力不平,恪兒如何坐穩東宮、如何繼承我大唐神器?難道要朕在有生之年,再狠下心來把長孫無忌也拔除才能了除後患不成?……如此頭痛醫頭、連斬帶殺,大唐的棟梁根根伐儘,人心喪儘支離破碎,江山社稷豈能久存?”李世民,頭一次有了“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感覺。
“他讓龐飛率領關西軍回朝……看來,他是什麼都知道了。”李世民再歎一聲,眉頭緊緊的擰起,再也舒展不開。
“朕,真的錯了嗎?”
“朕……是否真的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