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王君臨下令開戰,遠東軍上下,軍中內外,文武官員無不熱血沸騰。
遠東軍如今的地盤已經算是很大了,河北、中原、山東二十一個郡,還有幽州,馬邑郡,西北五郡,再加上江南的兩個郡,說實話,地境已經是當今天下各勢力中間最大的了,也就是李淵集團稍微比遠東軍小了一點。
但是遠東軍上下依然感覺不夠。原因無他,隻要是當官的,就沒有人不想建功立業,而在一切用功勞說話的遠東軍上下更是如此,足夠的功勞便代表著官位、權力、財富,以及將來立國之後尊貴的開國爵位,就意味著封妻蔭子,榮華富貴。
而如今遠東軍上下文武官員中,猛將如雲,賢臣中有能力者也是濟濟一堂,有野心者更是比比皆是。
這麼多人,若是不征戰天下,他們從何處獲得功勞。所以,每個人都等著這一天的發生,等著王君臨下達進一步出兵的命令。
但實際上,隻有少部分人知道,出兵的戰略部署早已完成,甚至什麼時候出兵,王君臨、尉遲敬德、羅士信、沈果兒和李靖、羅藝等這各軍統帥,以及杜如晦、劉子明、魏征、房玄齡等少部分重臣都已經知道。
……
……
大業十四年,九月十五日,在遠東軍上下文武官員和河東、關中、陝北部分百姓眾所期待之下,遠東軍分東西北三路大軍,向李淵集團發兵。
北路由王君臨親自統領,羅士信的旋風營和武四的人馬,總計十萬騎兵,直接奔著河東太原府而去,一路上不攻城不掠地,此舉就是逼迫著李淵集團北路大軍李神通不得不帶兵攔截,與遠東軍進行一定的野戰。
而西路由上官虎、周虎、薑木郎和武三、蘇長青分成兩路,依靠各種犀利的攻城武器,半個月之內便攻下了李家集團最近剛剛修建的四個軍寨、兩個縣城。
而東邊,尉遲敬德和陸寒、管小童統領十五萬大軍向河東進發,被李世民以險要關口擋住,一時間雙方呈僵持狀態。
而戰場上最激烈的依然是王君臨親自統領的武四和羅士信的十萬騎兵,事實上李淵集團派李神通帶領的十萬精兵本身就是李淵集團最精銳的部隊,再加上河東郡縣之兵,以及太原五萬守軍,總共有二十萬人馬,可見對王君臨的重視和忌憚。
第三天,李神通調派了數萬郡兵攔截武四的人馬,他親自帶領十萬大軍攔截羅士信帶領的五萬騎兵。十萬對五萬野戰,激戰一開始,便讓本來料定至少不會輸的李神通大吃一驚,心中寒冷一片。
一直以來,李淵集團上下認為若不提遠東軍以火藥包為主的各種強大的遠程攻擊武器的犀利,遠東軍的軍隊戰力和他們相差並不是很大。但如今這場仗卻告訴他們一個結果:他們與遠東軍相比還相差了一大截。
這其中的差距卻不是李家軍單兵戰力和戰陣就比遠東軍差多少,而是因為遠東軍將士身上鐵甲變成了鋼板甲,而手中鐵質武器同樣變成了鋼刀鋼槍,盔甲的防禦值和武器的鋒利值得到巨大提升,直接讓遠東軍每一名將士的戰力得到很大的提升。
而李淵集團大軍比起以往盔甲武器依然是老樣子,雖然比起天下間除遠東軍之外的其他勢力已經算是裝備優良,人人都有鐵甲。但是與遠東軍一相比,便拉開了差距。
不過,李神通也是能征善戰的老將,統領的又是十萬精銳,依仗著兵力人數是遠東軍的兩倍,雙方剛開始倒也打了個平風秋色,但是當遠東軍在拋石機發射的火藥包,巨型槍.弩和鋼弦弓的射擊之外,又突然推出二十架車載百發弩和丟出數百枚手榴彈之後,李神通一方瞬間便倒下了四五千多人不說,緊接著便出現潰敗之勢。
果然,沒過多長時間,李淵一方大敗,李神通大驚失色之下,丟下近萬具屍體,退回朔州城,收縮兵力。
李神通統領的北路大軍是真正的百戰精兵,以多戰少,且李神通親自領兵,如此輕易便敗於遠東軍旋風營之手,而且羅士信還是王君臨一方最年輕的將領。
這其中主要原因便是遠東軍裝備優良,武器實在是太過犀利的緣故。
……
……
十月一日,按照原定作戰計劃,而武三和蘇長青帶領六萬人馬開始攻打陝北重鎮慶州,目標直指通往河東路的咽喉重地延安府。
大體同一段時日,上官虎、薑木郎、周虎三人共九萬人馬將占領的一個縣城和兩個軍寨鞏固之後,開始直逼向大名鼎鼎的隴關。
隴關也就是隴山。
隴山險要無比,據此東出,可控扼關中,據此南望,可奪漢中、巴蜀。隴山為六盤山餘脈,綿延橫亙幾百裡,乃長安之右輔,其南有陳倉(後世陳倉)、大散關等關隘險要,扼關中、漢中、巴蜀之咽喉要衝;其山前則有隴關,控製著關中通向隴右的要道。
按照戰略計劃,上官虎、薑木郎和周虎三人統領九萬大軍走陳倉道,直逼長安城,當然過程不會這麼順利,但是萬一成功了呢!
而在此之前他們首先要奪得李淵集團在隴山中修建的雄關——隴關,然後才能奔赴長安城。
事實上,王君臨定下的計劃,上官虎三人隻要能夠奪得隴關,便算是這一路的勝利。
整個作戰過程中,王君臨定下的作戰要求是,要儘可能的減小損失,多用智,少用力,能用平和手段謀之的,就決不動武,充分利用遠東軍武器裝備先進犀利的特性,或者軍情府發動人手與守關守城的敵人文武官員接觸,實施策反、離間之計。
這樣,注定了對李淵集團這一戰,是既打又拉,這並不是絕對的征服,過度的殺戳,反而會激起李淵一方的仇愾之氣,不利於大計的施行。
當然,王君臨絕對不會如楊廣那樣,喜歡指手畫腳,事必躬親,恨不能直接指揮到一隊一伍的具體行動,乾涉前線大戰,結果導致戰敗。
所以他對於四路大軍,各個營頭具體仗怎麼打,一概沒有具體的命令,戰機瞬息萬變,並非遠在數千裡之外王君臨所能掌握,所以已全權交與統兵大將,給予前線指揮人員充分的自主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