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一章 回歸京城(1 / 1)

亂世梟雄 九孔 1164 字 28天前

楊素聞言,沉思半響,歎了口氣,說道:“或許這次假死反而是我脫身的機會,並且我死了,楊家反而能夠保存下去。皇帝為了做給天下人看,在短時間內也不會薄待我楊氏。所以給京城就說我被刺殺了吧!”

……

……

高潁被燒死,楊顥投降、楊素被刺殺的消息接連傳到京城,楊廣在大吃一驚的同時,頓時心花怒放。他本來還在頭疼怎麼賞賜楊素大功,然後再削減楊素手中的權柄,沒想到楊素在並州之亂平定之後,被人稀裡糊塗的刺殺。這對他來說絕對是意外之大喜。

為此,楊廣特地喝了幾杯酒,而且他決定今晚上不再處理朝政,而是在內宮的紫薇殿看書,給自己放鬆片刻。

紫薇殿是楊廣在內宮處理政務的地方,也就是他的內書房,有時也會在這裡接見大臣,他穿一件淺黃色寬身禪衣,頭戴烏紗方帽,腰束鐵飾衣帶,坐在榻上全神貫注看書,在他麵前的禦案上,放著一部史記和一部漢書。

楊廣喜歡讀史,從小飽讀史書,使他對王朝興衰,了如指掌,他平生最欽佩之人便是秦之始皇和漢之武帝,欽佩秦始皇能統一六國,以舉國之力修建長城和秦直道,這種手筆和氣魄令他神往。

而漢武帝開疆拓土,遠擊匈奴大宛,威加海內,在曆史長河中留下赫赫武功,也同樣令楊廣心中向往,早在他為太子之時,他便在考慮自己將來的文治武功,他也要讓自己在曆史留下絢爛的一筆。

這時蕭皇後端著一碗參茶走進他的書房:“陛下,難得今晚放鬆,就早點休息吧!”

蕭皇後把參茶放在桌上,又笑道:“郭良娣身孕已到八個月,陛下應該去看看她,但願她給陛下產下皇兒。”

楊廣握住妻子白皙的玉手笑道:“朕倒希望你給朕再生幾個龍兒。”

蕭黃後俏臉一紅,靠在楊廣身上,幽幽道:“臣妾倒是想,可臣妾已經是做祖母的人了,哪裡還能再生?不如臣妾再給陛下納幾個年輕的妃子,讓陛下多些子嗣。”

楊廣微微歎了口氣道:“朕身為天子,必要如秦皇漢武一般被後人傳頌,不想過於沉溺女色,更不願被後人說朕是荒淫無恥,父皇一生隻敬母後,才能創下大隋江山,朕已有兩子一女,又有郭良娣身孕八月,還有眾多孫子,夠了,不必再多納嬪妃。”

蕭氏心中感動,有一種說不出的幸福,他與楊廣成婚二十餘年,夫妻感情一直恩義深重,兩個兒子一個女兒都是她所生,當初還有楊勇的心腹在父皇麵前說丈夫荒淫,父皇一句話便駁到了他,‘我兒若荒淫,為何隻有兩子一女,且皆是正妻所生?’令告密者啞口無言。

但蕭皇後還是有點擔憂,畢竟丈夫是皇帝,皇帝子嗣單薄,會令社稷不穩,她也難辭其咎。

“陛下是一國之君,怎麼能隻有兩子一女,房陵王還有十子四女,陛下子嗣單薄,臣妾有過啊!”

房陵王就是前太子楊勇,提到他,楊廣心裡有些不太舒服,便淡淡道:“房陵王就是太重女色,沉溺於情欲,當初他作為一個太子,放蕩無拘,這樣的人,撐不起大隋皇朝。”

蕭皇後並不太關心楊勇怎麼樣,那和她無關,她更關心自己的兩個兒子,她今天來見丈夫,勸他納妃的同時,也想和丈夫談一談立東宮太子之事。

兩個兒子其中一人是要被立為太子,從她本意來說,應該是嫡長子楊昭為嗣,可是楊昭太肥胖了,身體多病,不是長壽之相,而次子楊暕英武神俊,樣貌頗似其父,立他為嫡,或許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兩個都是她的兒子,不管立誰為東宮,她都支持,更重要是,她親眼看見丈夫日以繼夜地操勞國事,昭兒那身體,他能承受得住嗎?

“陛下,立誰為東宮太子,你是如何考慮的?”

楊廣知道蕭皇後的意思,其實這件事他也一直舉棋不定,作為皇帝,長子沒有龍武之相,儀容不佳,他的身體也難以應對繁重的國事,這也是楊廣很擔憂之事,雖然楊廣本人也想立次子楊暕為太子,但不代表他本人不重視嫡長,他很重視嫡長,如果長子儀容好一點,身體好一點,他就絕不會考慮次子,而且長子人品要比次子好,楊暕雖然長得英俊神武,但他品行不佳之事,楊廣豈能不知。

楊廣歎了口氣,“立東宮之事先放一放吧!朕想再看看。”

……

……

王君臨並沒有告訴王隆和宇文化及楊素沒死的真相,而是在第一時間搶在楊素大軍封死太原城之前離開了太原城。

隨他離開太原前往京城的,除了沈光、單雄信、春秋老奴等原本跟隨他來並州的人之外,還多了羅鬼手一家三口和蕭鳳兒、鄭生秋等南華會在並州的一些高手,高潁當初殺蕭摩訶時,將南華會在並州的勢力摧毀了大半,剩下的人數不多,但都是高手,最差的都有築基期的實力,都被這些天蕭鳳兒和鄭生秋聯絡聚集到了一起,他們將投奔南華會在京城的聖女陳丹嬰。

另外,王君臨派人給羅藝送信,讓他繼續在山穀中藏著,等楊素帶來的大軍回撤之後,再回河東郡,以防被楊素麾下大將圍殺。到時候王君臨會給羅藝請功,並向楊廣推薦羅藝擔任並州中郎將。

……

……

“終於又回大興城了!”

王君臨急忙凝目望去,卻見前方遙遠的平原上,一道城牆的輪廓在落日的餘暉中若隱若現,仿若藹藹暮色裡遊弋的黑色長龍。

王君臨知道大興城就是原曆史上唐朝的長安城,但卻不是原漢朝時期的長安城(注)。

注: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最初定都在漢長安城。但當時的長安破敗狹小,水汙染嚴重,於是便決定在東南方向的龍首原南坡另建一座新城。隋高祖開皇二年(582年)起,在宇文愷的主持下,僅用9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建成了宮城和皇城。隋大興的總設計師宇文愷,他精心設計了大興城。開皇二年(公元582年)大興宮的修建拉開了大興城修建的序幕,隋煬帝大業九年(公元613年)始築外郭城部分城垣。開皇三年(583年),隋王朝遷至新都,因為隋文帝早年曾被封為大興公[1],因此便以“大興”命名此城。隋煬帝繼位後,陸續開鑿南北大運河,以水路連接大興城。隋煬帝大業九年(613年),動用10餘萬人在宮城和皇城以外建造了外郭城,城市的總體格局至此基本形成。唐朝繼續在此定都,並更名為長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