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十九章 道路(1 / 1)

大明1617 淡墨青衫 1615 字 27天前

“十三山前後調度了七百人,都是有經驗的獵戶與山民。”李慎明站在張瀚身邊,沉聲彙報道:“加上十二團動員的人手,還有台灣派過去的,最少有三千人在寬甸一帶方圓過千裡的地方四處搜尋。”

孫敬亭皺眉道:“還是要保障人員安全,不能過份深入東虜境內。”

李慎明道:“除了有經驗的軍情司人員,一般的山民和獵戶組成的隊伍是不準深入敵境的,就算去也是有資深的軍情人員帶隊才可以。安全上來說,近月時間損失的人手不超過二十人,相對於去年我們主動對戰東虜練兵時的死傷,還是輕微多了。”

孫敬亭沒有出聲,隻是看了看張瀚。

張瀚也看了孫敬亭一眼,轉頭對李慎明道:“儘快把回複發回皮島和寬甸,告之徐名、成方、楊義並溫忠發、王彪、韓通等人,近來各種措施均好,繼續施行即可。”

李慎明答應一聲,侍從司的人立刻將張瀚的口令用硬筆書寫好了,侍從司直接用張瀚印,兩騎塘馬過來,立刻接令飛馳而去。

這時張瀚才向孫敬亭道:“必要的犧牲不可避免的孝征兄……”

孫敬亭道:“這個我也知道,隻是感覺文宣上應該加大些力度,不然的話,戰死將士怕還是不免被人議論,殺虜而死和因為尋找木頭而死,我擔心的是死去將士還會落個不好的名聲。”

“這個顧慮很是。”張瀚立刻道:“這事叫張永安和吳伯與他們去做,對台灣的重要性先和這些文宣人員溝通好了,然後令他們切實做一些宣傳的文案,務必要將這件事宣傳好。不能叫前方將士辛苦之餘還不被理解。”

李慎明也用欣賞的眼神看了孫敬亭一眼,他還以為孫敬亭迂腐不能理解,現在看來是自己想低了這位一直搭夥計的同伴。

“到這裡我就不送了。”李慎明道:“送君千裡終有一彆啊,此行文瀾和孝征要辛苦了。”

“我出門你看家,也是很辛苦的。”張瀚笑道:“又不是留下來當甩手掌櫃,你也要小心節勞,彆等我回來時遵路兄反而病倒了。”

“我沒那麼嬌貴。”李慎明沒好氣的說一聲,接著便是和眾人拱手告彆。

所有人拱手還禮,張瀚夾動馬匹,人們開始跟隨他一起向前飛馳而行。

這一次出行之前,張瀚去了舊雲內和銅礦,巡行了幾處囤積棉花的大型倉儲區,看了幾處農田屯莊,然後多半時間都是呆在青城裡頭。

楊柳終於又盼到了一個兒子,張瀚在二十來歲年紀時已經有了三個兒子,若在後世怕是要愁死人,在此時卻是引發整個和記上下的歡喜狂潮,常氏也高興的很,舅舅常進全買了一百多兩銀子的鞭炮,放了整整一天一夜才放完,整個青城都籠罩在一股嗆鼻的硝煙硫磺味道之中。

有了這三個兒子,什麼繼承問題都是迎刃而解了,這一下再也沒有人擔心張瀚後繼無人的問題,說來也真是叫張瀚哭笑不得。

等給兒子辦了滿月酒,張瀚決心帶著大量隨員出發北上,目標就是庫倫。

此時草原上的天氣也真正轉為和暖,到處都是一片青綠,草已經長出來半掌高,到處都是趕著牧群轉場的牧人們,張瀚在此時決定出行,因為從青城到安固裡淖的道路在年後徹底修好貫通,然後從安固裡淖穿越戈壁和草原區,直抵庫倫的道路也幾乎要合龍完成,夯土官道修築起來技術難度並不大,難的就是道路實在太遙遠,光是從安固裡淖抵達庫倫就是一千五百多裡,到戈壁和草原地貌夾雜的賽音山達也是五百多裡,一路上軍司是采用大輛的車隊攜帶工具和人員,還有大量的牛馬充當畜力,沿途趕著北上,在每隔三十裡到六十裡的地方就設立補給點和兵站,沿途駐軍驅趕消滅馬賊和狼群,保障安全,然後是數萬輜兵和民夫沿幾百裡的地方開始分段築路,從去年春天開始的工程一直未停,哪怕是在與察哈爾人的戰爭期間,築路修堡工程也是有條不紊的進行著,軍政與軍需部門一直在通力合作,李東學和莫宗通等人一直主抓這個工程,戰爭和嚴冬都沒有使工程完全中止,在最冷的大雪天,工人們除了過年期間休息外,其餘時間還是力所能及的做一些雜活,包括修築越冬房舍,燒製窯磚,修築軍堡兵站補給點,修補損壞車輛等等。

這麼浩大的跨度近兩千裡的工程,投入的資金超過二百萬兩白銀,就算如此也是得益於和記逆天的運輸能力,這可以說是一個跨時代的工程,最少是領先了近二百年的時間。

甚至在修路之初,很多人都持悲觀的態度,很多人認為要花費數百萬的巨資加上十萬以上的民夫和輜兵,再加上最少三四年的時間,這條通往北方的貿易道路才能暢通。

而事實卻是一年時間,道路就已經修好,並且可以來回通行了。

隨行人員主要是侍從和軍令加軍政軍需等各司中層,高層人員隻有孫敬亭一個跟隨,有足足一個中隊的塘馬跟著隊伍一起北上,隨時可以傳遞軍令,孫敬亭主要是協助張瀚把買賣城的規模和行軍司架構固定起來,那邊已經有莫宗通在主持,那是和李東學曾經是和記雙壁的強悍人物,相信也不會有太多的麻煩和不足叫張瀚跑過去挑毛病。

春風和暖,太陽也並不很曬,遠方的山巒已經從雪白又變回了綠色,到處是一望無際的碧綠,天空一片純淨的蔚藍色,幾乎看不到一點雲彩,一隊隊牧民從遠方經過,騎馬趕著馬群或是羊群,也有少量的牛群被驅趕著往新的茂盛草場趕去,當看到張瀚和大隊騎兵還有車隊過來時,這些牧人也沒有迅速逃走,隻是騎馬立在原地,取下頭頂上的帽子,遠遠的向張瀚這邊鞠躬行禮。

張瀚身後是摯著丈六高紅旗的旗手,其實按張瀚現在的地位,又是天高皇帝遠,完全可以用更多的旗幟和儀衛來鄣顯地位,不過對下頭人的提議張瀚都是拒絕了,現在的和記還很需要質樸不文,就算以後張瀚擬定禮節的時候也是以樸實無華為主,不會把那些浮華無用的東西來凸顯自己的地位。

就算是這杆紅旗也是最近剛加上的,麵臨與異族的會盟,這方麵要加強一下,張瀚也是勉強同意。

身邊的特勤護衛們全部是外穿著軍袍,內穿鎖甲,衣袍鮮明,手中兵器閃亮,騎馬的動作都是整齊劃一,充滿著協調感,有一種威武霸氣的韻律感。

然後是大量穿著官吏服飾的隨員,隨同北上的輜兵……千餘人的隊伍在草原上已經是大股的人流了,加上過百輛大型四輪馬車,這支隊伍想不引人注意也難。

張瀚偶爾會把目光投注在自己身邊或身後。

身邊是孫敬亭等高級和中層官吏,還有蔣義等中高層的將領,他們都是滿臉的意氣風發,臉龐上充滿著自信。

特勤護衛們也是一樣,眾人臉上都是有一股昂揚之氣,沒有那種明軍特有的麻木,頹喪和常年被饑餓還有欺淩羞辱折磨的特有的麻木感。

包括輜兵,車夫,文吏,幾乎都是有一種特殊的氣質。

這種氣質很容易使和記的人走到哪裡都引人矚目,這也是孫承宗和毛文龍這些大佬都開始關注和記的原因所在。

這麼一支鬥誌昂揚,內部異常團體,又有豐厚財力和強悍武力的團體,未來發展誰敢預期?

南方的俞谘皋等將領,還有福建的地方勢力,也是很容易就選擇了與和記合作,畢竟這些人都並不愚蠢,很多東西都會看在眼裡。

張瀚有一種自豪感,來到這個世界八年了,他從一個少年到青年,又已經有了自己的家庭,更有了自己一手創造的龐大勢力,一切都在改變之中,並且按照自己所設想的那樣在改變著,這種感覺,真的非常美妙。

還有什麼,比叫一個從蠻荒走向文明,又從昌盛繁華走向沒落僵化的老大民族,重新煥發生機,重新強大起來的事情更叫人激動的呢?

……

“張瀚五天前過了賽音山達?”

馬多夫匆匆走進房間,拿著一份書信,遞給了佩特林。

這兩人因為在與明國建立貿易通道的事情上立了大功,所以買賣城的一切事宜都是由他們主持,莫斯科方麵沒有派過來新的總督,而是直接任命這兩人為總督和貿易特使。

這是沙皇給予的最高信任和無上榮光,兩人都一心想著把事情做好。

這是一座方圓七裡左右的城池,一切規製和建築風格算是中西參半,既有俄羅斯人的尖頂洋蔥頭式的建築,也有西式棱堡式的小規模的內城,被俄羅斯人稱為倉儲區,其實地方很大,不僅儲存貨物,也供文職人員加軍人還有商人們駐防和居住,占了整座城近半的地方。

另一半就是純粹的中式風格,居民區是以小型四合院為主建成了一條條街區,倉儲區以石築建築為主,另外就是有針對居民的生活商業區,一應店鋪和遊樂設施走有,其實時間久了,隻要有活力的城市會自發產生這些,和記的工作隻是把這個過程給提前了一些而已。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