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 段煨阿諛上佞表(1 / 1)

這勃然大怒之人,乃是荀貞。

荀貞聞訊當時,就放下了手頭正在忙的軍政事務,也不用主簿陳儀來為他起草,親自寫了上表一道,——上表本該是寫的工工整整,可大概是因憤怒的情緒所致,寫的竟有些行書的樣子,略帶潦草。寫畢之後,荀貞拿著這道上表,出車騎將軍府,親自往去宮中,求見劉協。

劉協得報,荀貞求見,立刻召他入宮。

在專門接見臣子的小殿中,荀貞見到劉協,下拜行禮。

劉協從荀貞剛才進殿門時的腳步舉止,已然看出他像有點怒氣衝衝,令他起身,和顏悅色,問道:“荀公,你這是怎麼了?可是發生什麼大事了麼?”

荀貞起身,把臉抬起。

劉協看到他果然是怒色滿麵,便再次問道:“荀公,怎麼回事?”

荀貞怒不可遏,把上書捧在手中,與劉協說道:“陛下,臣造次!請陛下治佞臣之罪。”

劉協說道:“佞臣?誰是佞臣?”

荀貞說道:“陛下,不是彆人,正是那段煨!”

劉協聽了,登時了然,猜出了荀貞發怒的原因,說道:“公恚怒,可是因段煨今日之上書,奏請拜公為大將軍此議麼?”

荀貞痛心疾首,說道:“陛下,臣蒙聖眷恩隆,以粗陋之身、毫末之功而見拜車騎將軍、錄尚書事,已是如履薄冰,常自惴惴。大將軍位在三公上,又豈是臣敢望之?陛下,段煨此道上書,若為阿諛臣,則其佞臣也!若非如是,則其意莫測!臣因是鬥膽,請陛下治段煨之罪。”

說實話,在接到段煨的這道上書,看到段煨提議拜荀貞為大將軍之當時,劉協心中是嘀咕了一下的。這大將軍,近代以今,其位且在三公之上,如荀貞所說,還真不是隨隨便便誰都能出任。荀貞說拜他為車騎將軍,已是常自惴惴,這一句不算實話,但大將軍此職,卻的的確確,他是沒有想過的。段煨上表,請拜荀貞為大將軍,其本意大概是出於拍荀貞馬屁,畢竟他是個降將,地位不穩,可是這個馬屁沒拍好,拍到了馬蹄子上。

這時見到荀貞這般氣憤,聽他如此言語,劉協倒是放下心來,早前所存之段煨的這道上書是不是出自荀貞背後指使的疑慮儘釋,他笑與荀貞說道:“段煨此議,也是出於好心,想讓荀公為朝廷擔起更多的責任來,公又何必動怒?”

荀貞怒道:“陛下,他那怎麼是一片好心,他那分明是包藏禍心!陛下,臣敢再請,治段煨之罪。”

劉協失笑,說道:“荀公,包藏禍心,從何講起啊?”

荀貞欲言又止。

鐘繇、丁衝、楊琦等近臣跟著劉協一起接見荀貞,皆在殿中。

鐘繇說道:“繇鬥膽猜之,荀公所謂之‘包藏禍心’,指的可是公本無獲拜大將軍之望,段煨卻上此表,因公擔心朝中公卿諸臣或會由此而誤會於公,從而非議於公麼?”

荀貞沒有回答。

但劉協從他的表情看出,鐘繇猜對了。

劉協笑道:“荀公!荀公!公之乃心王室,一片公心,朕知,滿朝的公卿大臣也知,公無須有此憂慮。”

荀貞開口了,卻還是要求懲治段煨,說道:“陛下,阿諛之風不可開也,今若不懲段煨,何以儆後?”

見荀貞堅持要求,鐘繇從容說道:“段煨的這道上書雖有阿諛奉承之嫌,按道理來說是當給予懲戒,然其現鎮華陰,為朝廷防範關內諸賊,又前時荀公勤王之際,他獻城有功,是以,似宜不當嚴懲。若固要懲之,陛下,以臣之愚見,降旨一道,對其進行責訓便可。”

劉協點了點頭,問荀貞,說道:“將軍,按鐘繇此意何如?”

荀貞也就順著梯子下,不再堅持重懲段煨,說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悉從陛下之意。”

劉協複勸慰荀貞,說道:“荀公,怒火傷肝,公乃社稷股肱之臣,倘若因之染恙,不免因小失大。”頓了下,笑道,“那朕可真的就得嚴懲段煨了!”

荀貞俯身再拜,說道:“臣造次。”說完,調理了下呼吸,把上表交給鐘繇,鐘繇轉呈劉協。

劉協打開來看,其內言語與荀貞適才所言基本相同,耳中聽得荀貞說道:“陛下,段煨請拜臣為大將軍,臣正想奏請陛下,拜一人為大將軍。”

劉協停下看上表,揚起臉來,看向荀貞,問道:“公欲奏請拜何人為大將軍?”

荀貞一字一句地說道:“臣請陛下降旨,拜袁紹為大將軍。”

此話入耳,劉協麵色微變,說道:“袁紹?”

荀貞的怒氣此時已然不複存在,他瞟了眼劉協的表情,說道:“陛下,聞臣進言拜袁紹為大將軍,是不是有點吃驚?”

劉協默然了會兒,說道:“荀公,朕不僅是吃驚,而且深感意外。公為何會於此時奏請朝中,建議拜袁紹為大將軍?卻就在前幾天,不是剛從冀州傳來消息,說麴義為公孫瓚所敗麼?若荀公想以大將軍之任來安撫袁紹,使他不成為朝廷將來討伐袁術之阻撓的話,現在麴義被公孫瓚所敗,似乎再以大將軍這樣的貴重之任作為安撫袁紹的手段,有點不必要了。”

劉協的這幾句話裡透出了兩層意思。

第一層意思是,麴義剛剛被公孫瓚所敗。

第二層意思是,荀貞計劃討伐袁術,並且在討伐袁術之前,需得先把袁紹給安撫住這兩件事,劉協都已知道。

——確實如此,關於準備討伐袁術及討伐袁術前,須得預先安撫袁紹等等這些,荀貞都已與劉協說過。不過,不是荀貞主動談起,而是劉協主動詢問荀貞,然後荀貞才說的。

卻又說了,劉協為何會問荀貞討伐袁術事?

原因也很簡單。

一則劉協對李傕、郭汜恨之入骨,現下李傕雖死,但郭汜還活著,而袁術在明知郭汜深為劉協痛恨的情況下,還膽敢收留他,朝廷下旨叫他把郭汜送到朝中,又他還拒絕,那麼劉協當然也就會把袁術視為不臣於朝廷的逆臣一流,就單單是為了把郭汜捉拿,也得進討南陽。

再則,兩次下旨召袁術覲見,袁術回表都以腳疾為由做辭,連借口都懶得換,劉協焉能看不出袁術的這兩道表文,其實充滿了對他的輕蔑?於見識過荀貞大敗李傕、郭汜的威風,看到過荀貞部隊的精良善戰之後,劉協現在也是膽氣甚壯,那麼你袁術既然敢收留郭汜,不把郭汜送到朝中,並這般地輕蔑天子,劉協則又如何不會起討伐袁術之念!

故而,他就在私下裡主動向荀貞提出這個問題。

荀貞現在對待劉協的態度是,能和劉協說的,就如實相告,不做分毫隱瞞,也不弄半點玄虛,故是見他問起,就把自己的計劃告訴了他。

麴義為公孫瓚大敗此個消息,是剛傳到許縣未久,不過這件事情並非是最近才發生的,而是發生在一個多月前。公孫瓚龜縮易京之後,數次攻打未能克之,閻柔等便返還了幽州餘郡,袁紹也把他的主力兵馬陸續調回,於是前線就隻剩下了麹義本部的數千步騎,比之最早和公孫瓚展開此戰時的聯軍步騎共達十萬的聲勢已是大減,又隨著主力兵馬的調回,袁紹供給麹義的軍糧也漸漸不濟,以致兩個月前,麹義軍糧用儘,士卒饑困,沒有辦法,他隻好率部撤退,公孫瓚抓住了這個戰機,趁勢出擊,遂一舉把麹義所部擊敗。

卻如劉協所言,如果是為了籠絡安撫袁紹,使他不致掣肘攻打袁術,則如果在易京戰場上,袁紹方麵取得了優勢,那麼以大將軍這樣尊榮的職位來授任給他,以作麻痹,是可以理解的,可是現在麴義為公孫瓚所敗,袁紹在易京這個戰場上是吃了敗仗的,那為何卻還以大將軍這樣的職位授拜給他?似乎就沒有這個必要了。

荀貞耐心地給劉協解釋,說道:“陛下,正是因為麴義為公孫瓚所敗,才更需要在這個時候安撫袁紹。”

劉協問道:“這是為何?”

荀貞說道:“陛下,緣故有二。一來,麹義之此敗,為公孫瓚所破之兵隻有數千,袁紹早已將其主力調回鄴縣等地,陛下,袁紹為何要在即將攻滅公孫瓚之際,突將其主力調回?”

劉協若有所思,說道:“公之意是說,袁紹之所以將其主力調回到鄴縣等地,是為防備朝廷?”

荀貞說道:“陛下,他究竟是為了什麼,現下還不好斷言,但不排除這種可能。因是,臣以為,麹義雖敗,而現在實際上才更是宜將大將軍此職授拜於袁紹以安之的時候。”

劉協想一想,同意了荀貞的這個說法,問他說道:“第二個緣故是什麼?”

荀貞答道:“回陛下的話,正如陛下適才所說,袁紹所部麴義新敗於公孫瓚,常理言之,似已無必要再以高官厚爵來封授與他,可是偏在這個時候,朝廷反其道而行之,竟把大將軍之任授拜與之,敢問陛下,袁紹得了詔令以後,他會怎麼想?”

“他會怎麼想?”

荀貞說道:“他會認為,雖然有麴義之此敗,然朝廷依然深深忌憚他,甚至說畏懼他。陛下,若是他這麼想了,又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

劉協了然,笑道:“會滋長其驕矜之氣,從而也就會放鬆對朝廷的戒備。”

荀貞頷首微笑,下拜說道:“陛下英明!正是如此。陛下,隻要他放鬆了對朝廷的戒備和防範,朝廷就可以充分準備,等到時機一致,便以雷霆之勢討伐南陽!適時,臣必為陛下擒獲袁術、郭汜!”

劉協完全明白了荀貞的意思,顧問鐘繇等人,說道:“卿等以為車騎此議何如?”

鐘繇等人自是稱讚不已,俱皆讚同。

遂於次日,劉協將荀貞的這個奏請下到朝中,令公卿諸臣會議商討。

有反對者,卻楊彪在這件事上的意見和荀貞一致,荀貞此議,最終於會議上得到通過。

拜袁紹為大將軍的詔書,即日由楊琦為使,趕去鄴縣,給袁紹下達。

其間卻還發生了一段小小的插曲。

便是楊彪等人知道了段煨上表劉協,請拜荀貞為大將軍這件事情,各個憤怒不已,都是上表劉協,堅決反對。劉協下旨告訴他們:你們也不用反對了,荀貞本人已經堅辭不受,並且請求責罰段煨,責罰段煨的詔書,朕已經準備下達,不日就送去華陰。

卻這楊彪等反對之人,也算是討了個沒趣。且也不必多說。

……

許縣到鄴縣的路程不近,六百裡遠近。

楊琦帶著聖旨出許縣,往西北行,出潁川郡,入河內郡界,然後再往北上,乃至冀州魏郡,總共行了小半個月,這日到至鄴縣,把詔令傳下。

袁紹接了令旨,當晚召聚帳下諸士,會飲慶賀。

——

三更!求月票、求推薦!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