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朱公偉奉天子詔(1 / 1)

急報的內容說的是:李傕用天子的名義征召朱俊入朝,朱俊的部曲將士皆諫言不可,多以為與其入朝,任一虛職,被李傕等控製,不如與荀貞、孫堅等合兵,進可扣關長安,建立大功,退亦足可觀視形勢,號召山東,孫堅也苦苦勸諫,拿皇甫嵩早年受董卓之召入京後的遭遇為例子,極力勸說朱俊不可入朝,但是朱俊卻不肯聽從諸將、孫堅的勸言,決定應召赴長安。

荀貞自是不知,征召朱俊入朝的這個主意乃是賈詡給李傕出的,然而朱俊奉召入朝的這個決定,他卻是看得很清楚,對孫堅和他在政治輿論上必然將會是一個大的打擊。

荀貞、孫堅兩人雖俱善戰,而今各有不小的地盤,現下的官職也都不低,李傕更是曾以“前將軍”這樣的貴重職位來拉攏荀貞,但說到底,他兩人一來年歲不算太大,成名都隻是在近十年間的事,並且主要還都是以軍功出名,尤其孫堅,與德操無關,二來他兩人都沒有在朝中任過公卿這樣的職位,因此論及在山東諸侯中的威望,實非特高,因是之故,他兩人才會推舉朱俊為盟主,以進關迎天子還洛陽為名義,用調停幽、冀相爭為借口,趁機擴張地盤。

現下,朱俊卻將要奉召進京,——事實上,可能在孫堅的這道急報到時,朱俊已經在去長安的路上了,如此一來,對荀貞、孫堅自然就會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試想一下,他們的盟主都受召進京了,等同是變相認可了李傕、郭汜等在朝中的合法地位,荀貞、孫堅還怎麼再斥李傕等為賊?還怎麼再用“進關迎天子還洛陽”為名義來指責袁紹、公孫瓚,“調停”幽、冀之爭?除非把朱俊也大罵一通,和他劃清界限,罵他“阿附賊勢”,輕一點,可罵他“屈從賊勢”,否則,就斷難再用之前的名義與借口來撈取實惠了。

那麼,能大罵朱俊麼?

顯是不能。

荀貞、孫堅皆曾是朱俊的“故吏”,朱俊更可算是孫堅的伯樂,他兩人之前推舉朱俊為盟主時,又把他抬得很高,非常誇讚,卻又怎能轉臉之間就改而斥罵?

荀貞“恨鐵不成鋼”,說道:“昔皇甫公奉董卓召入京,若非堅壽之請,險些遇害,前車之鑒不遠,朱公卻如何竟蹈皇甫公覆轍,亦受召入朝?”連連歎息。

荀彧也在堂上,他看完了孫堅遣人送來的這道急報,沉吟多時,說道:“朱公既已決意應召,此事料難改矣!當務之急,吾兄應當立刻傳檄海內,述以兩事。”

“哪兩事?”

“先有皇甫公,後有朱公,雖知朝廷為賊挾持,而應詔即行,忠心漢室,可為臣表。此其一事。吾兄與孫豫州統虎士十萬,聯東夏、荊揚之州郡,不日就會入關,迎天子還洛陽,李傕、郭汜諸賊如膽敢危害朱公、皇甫公這樣的忠臣,則待吾兄入關之後,必誅滅之,以為報仇。”

戲誌才、荀攸等皆拊手說道:“以此為應對極善!”

第一,稱讚朱俊、皇甫嵩。

首先,皇甫嵩應召入朝是多年前的事了,把皇甫嵩拉進來,可以降低朱俊應詔入朝這件事對當下的影響,其次,雖是稱讚皇甫嵩、朱俊可為臣表,卻仍是把李傕、郭汜等視為了賊。

第二,威脅李傕、郭汜,如果敢殺害皇甫嵩、朱俊,荀貞等就必會為他兩人報仇。

看起來是關心皇甫嵩、朱俊的安危,然其言中未儘之意卻是人人皆能看出,何為“聯東夏、荊揚之州郡”?表明雖然朱俊應詔入朝了,但荀貞、孫堅卻將會依然繼續“調停幽冀之爭”。

荀彧所述之此兩事,既讚譽了朱俊入朝的“忠心”,又委婉地說明了荀貞“調停幽冀之爭”也是出於“忠心”,並進一步地說,當朱俊入朝後,可再加上一條,那便亦是出於對朱俊、皇甫嵩的“關心”,可謂是最大限度地化解掉了朱俊入朝這一事會給荀貞、孫堅帶來的影響。

荀貞想了一下,同意荀彧所說,事不宜遲,當即令喚來陳儀,命他按荀彧的意思起草,寫畢,荀貞親自修改,使人即刻趕赴中牟,送給孫堅觀看,等孫堅看了,他若是同意,就聯名發檄。

因為事關緊急,前去中牟的信使日夜兼馳,數日後即到了中牟縣內。

孫堅看罷,當場表示同意。

於是,兩人聯名,同時傳檄,昭示海內。

朱俊此時已經離開中牟,在去長安的路上了。

半道上,他在一個縣寺中看到了這道檄文。

看完,朱俊對隨從們說道:“貞之、文台推吾為主。趙公來書與吾,以為貞之、文台托以大義為名,實是為私利圖。貞之越境攻泰山,文台至中牟後,數請與吾聯兵擊河內,觀他二人舉動,確如趙公所言。我為何奉詔入朝?就是因為這個緣故!袁本初、公孫伯珪互攻不已,袁公路、劉景升亂戰爭荊,貞之、文台謀並泰山、河內,山東州郡如此,焉能共舉大事以滅諸賊,迎天子還洛?一個空頭的盟主不做也罷,還不如去到朝中,李傕、郭汜小豎,樊稠庸兒,皆無遠略,又各擁部曲,吾料他們早晚必會內亂,待到那時,吾乘其間,大事何愁不濟?”

朱俊這次去長安,不是隻帶了幾個隨從的,跟著他同去的還有他的家兵、一些部曲。他的家兵和這些部曲跟著他經過曆戰,俱可謂精銳,人數雖不算太多,但如果李傕、郭汜等之間真的如他所料,出現內亂的話,以他的這些兵馬,聯合長安的忠心勢力,的確是有成事之機。

聽了朱俊的這番話,他的隨從們才知道了他為何不顧皇甫嵩的前車之鑒,執意要去長安。

諸人都很感動,看著朱俊已經花白的頭發,雖然蒼老卻依舊剛氣的容貌,有的乃至淚下,哽咽地說道:“若山東州郡都能有明公這般的赤誠忠貞,這海內之亂又怎會延宕至今!”

朱俊皺起眉頭,斥道:“汝曹亦丈夫,哭什麼?哭哭啼啼的,像什麼樣子!”按劍挺身,出到室外,向西朝著長安的方向,眺望天空,振奮地說道,“黃巾起時,天下震亂,百萬黃巾猶被我與皇甫公、盧公等共剿滅之,區區涼州賊子又算的甚麼!俟滅此諸賊,再轉向山東,本初、公路、貞之、文台諸輩便是各有私心,詔命到處,難道還敢逆反不從?海內不足定也。”

朱俊回顧跟著他從室內出來的隨從們,見剛才哭泣的那幾人雖然不再哭了,可眼圈都還紅著,因是訓誡他們,慨然說道:“吾雖老矣,尚懷壯烈,卿等年輕,更應懷忠履義,自勵不息!”

諸人皆應道:“諾!”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