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堅掃清了梁縣到太穀、伊闕一線內的董兵,給自己和荀貞營造出了一個較為安全的後方,然後遣一偏師,佯取伊闕,待吸引住了胡軫的注意力後,遂縱兵大進,直取太穀。
太穀守將也上了孫堅的當,明明看著孫堅的一路攻勢,是往伊闕去的,卻渾未料到孫堅矛頭一轉,卻竟是直撲太穀而來了,這時再去求援,已是來不及。
先到關下的黃蓋、孫賁沒有在關前紮營,而是把軍營屯在了關西,扼住了太穀到廣成、伊闕的要隘,隨之,孫堅統主力來到,駐兵關前。
黃蓋、孫堅這兩部兵馬一配合,對太穀關就形成了一個半包圍的關門打狗之態勢。
有黃蓋、孫賁在關西扼守要隘,伊闕、廣成的董兵難以來援,而沒有了伊闕、廣成的援兵,太穀所能指望的也就隻剩轘轅、虎牢、洛陽這邊的援兵了。
轘轅關的董兵肯定是不敢動的。
因為轘轅挨著潁川,離陽翟隻百裡之遠,關中的董兵如敢分援太穀,那麼留在潁川的孫堅、荀貞部兵馬就極有可能會趁機攻襲轘轅,而轘轅如果一破,首先一個,洛陽的東大門即開,那麼就算守住了太穀也無用了,其次一個,事實上,轘轅如破,那麼荀、孫之兵必定會抄太穀的後路,與荀貞、孫堅兩麵夾擊,也就是說,太穀也絕對是保不住的。
因而,轘轅關的援兵實際上也是不能指望的。
這就隻剩下了董卓從洛陽調兵來援,或者徐榮、呂布從虎牢來援。
虎牢來太穀遠,一百多裡地,中間還有山河為阻,路途不暢,隻從這點來看,應該是董卓從洛陽調兵來援更為便利,可事實上卻非如此。為何?原因很簡單:黃河北邊有袁紹虎視眈眈,不錯,這次袁紹還是隻派了五千人臨河,看起來不像是要與董卓大戰的,可如果董卓把洛陽的兵馬調去南線,來阻荀貞、孫堅,那麼誰又能確定袁紹不會看出便宜來占?故此,洛陽的援兵也是不能指望的。
這就隻剩下了虎牢的援兵。
可如前所述,虎牢路遠,其間又有山、有水,道不好走,萬一他們稍一延遲?太穀守將自問之:太穀恐就將難保。
當此危難之時,這太穀守將卻也是個勇猛的人。
他登關遠望,見關外西邊、正麵,旌旗遍野,步騎如雲,聞左右來報:“孫堅兵馬號稱十萬,半圍我關;荀貞部在後,亦號稱十萬,至多三四日內,即可來到。”
這守將觀望良久,對左右說道:“潁川雖富,然而地狹,豈能養二十萬之卒?以我度之,孫、荀部至多四五萬人罷了,又要留些守境,能帶來攻我關的恐怕最多三四萬人,而至於孫堅部,最多隻有兩萬來人,‘十萬’雲雲,不過是唬人!”
荀貞、孫堅吞並了孔伷的一部人馬,此事早已傳開,太穀關的董軍也知此事,對荀貞、孫堅的部曲人馬總數,他們是早有預料的,孫堅的號稱“十萬”最多也就是嚇唬嚇唬董營中的底層兵士,卻是唬不住上邊的將校的。
因是,聞了這個守將此話,他左右皆以為然。
這守將遙指關外,又說道:“守城必守野,守關亦然!孫兵連勝,士氣正高,而我援兵路遠,數日內恐將難到,當此之時,我等決不可坐守關中。”
對現在的太穀關董軍來說,他們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可以選擇閉關固守,等待援兵,一個是可以選擇出關迎之,與孫堅逆戰。
這兩個選擇各有好處,也各有壞處。
首先說第一個選擇,如選擇閉關自守,這看起來當然是最穩妥的,可問題卻是:孫堅部連戰連勝,而董軍卻是連敗,連敗不提,還被孫堅部天降神兵一樣地突然出現在了太穀關前,還截掉了太穀到伊闕、廣成的道路,可以想見,本來就士氣低落的董軍守兵目睹此狀,肯定就會是軍心更亂,這個時候,萬一有個什麼突發情況,關中的守軍極有可能就會嘩變大亂,那關卡自然便守不住了。
再說第二個選擇,如出關逆戰,這看起來是冒險的,可好處卻在:如果能勝一仗,不需大勝,隻要小勝,或退一步言之,即使連小勝都沒有,可隻要能擋住孫堅部的進攻,那對穩定軍心來說,卻就是成功了,不用在再擔憂士氣低落、可能生變等等這些問題了。
所以說這個董軍守將是個有膽氣的,他選擇了第二個選擇。
他左右諸人聞之,有的不同意,但更多的是讚同。
於是,在孫堅部抵達關下的頭一日,太穀關門大開,這個守將親帶兩千甲士,出關逆戰。
……
孫堅進至太穀關下時,荀貞部方過梁縣。
太穀守將出關逆迎,與孫堅鏖戰關外的戰果,荀貞在次日早上才接到。
戲誌才看完軍報,讚歎說道:“孫侯真如出柙之虎,勢不可擋!隻惜乎未能趁勝取關。”
太穀守將雖勇,可他的對手卻是連戰連勝、士氣如虹的孫堅,那一場關外之戰,不用說,當然是太穀兵敗。當太穀守將趁孫堅安營紮寨之機,率兵衝出,欲亂其軍時,孫堅甚至都沒有上陣,他一麵繼續指揮若定地安排各部安營,一麵隻遣了程普、徐緄率三千兵士迎之,即將太穀兵擊潰。
太穀的守將倒也是早有了如果兵敗的安排,兵敗後,他果斷地壯士斷腕,舍棄了數百在前阻擋程普、徐緄衝勢的精卒,自帶餘下部眾逃入關中,隨後便關上了關門,從而使得程普、徐緄未能擴大戰果,趁勢衝入關內。
荀攸也看了一遍軍報,說道:“孫侯固如虎也,隻是殺伐未免稍重。”
被太穀守將舍棄在外的那數百董兵精卒,除戰死掉的外,被程普、徐緄俘虜了約三百多人,孫堅一令之下,命將之係數梟首,在關下豎起了數十個高竿,把砍下的這些人頭,連帶之前戰死的那些董軍精卒的首級,都掛在了竿上,幾百個人頭掛在幾十個竿子上,隻想想那場景,就很有威懾力。
對孫堅的“殺伐稍重”,戲誌才卻是毫不介意,他說道:“今取太穀,貴在兵速,萬一稍微拖延,待得虎牢援兵至,呂布、徐榮皆悍將也,關定難奪,孫侯殺伐稍重,想來也是迫不得已。”
隻能以此淩冽的殺氣,大約才隻能最大程度地打擊關中守軍,從而使攻卡的難度降低,最終才有趕在虎牢援軍到來前、奪下太穀的可能性。
樂進帶著本部的潁川兵跟從在荀貞的中軍。
他這時請戰說道:“正如戲校尉所言:而今兵貴神速。孫將軍既已至太穀,我軍不可延晚,進願先提本部兵,前與君卿合,急赴太穀,與孫侯聯兵攻關,為君侯開道!”
荀貞當即應許,即給軍令,命樂進帶本部兵馬先行,與前部校尉許仲合兵,先赴太穀。
軍令方下,道前有一騎疾馳而來,觀其來的方向,是從太穀來的。
荀貞、樂進等人遂等這一騎來到。
這一騎奔至近前,馬上騎士滾落下馬,拜倒地上,奉一軍報在手,報道:“孫侯急報:程普營遇呂布騎,激戰,我軍稍挫。”
荀貞、樂進、戲誌才、荀攸諸人聞之,彼此麵顧,皆現駭然之色。
樂進失聲說道:“呂布已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