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龍虎劍訣(1 / 1)

太平客棧 莫問江湖 1555 字 25天前

李玄都舉頭望向“刑柱”上的銘文,先前不覺如何,此時再看,彆有一番意味。

若有精通書法的劍道大家以筆代劍書寫文字,筆畫淩厲,藏有高明劍意並不是什麼稀奇事,李道虛就可以做到,李玄都也曾見過師父的手書,的確劍意凜然,久視有刺骨之感。不過“刑柱”上的銘文不同,不僅有劍意,而且還有道門符籙的深意,甚至可以說這就是蘊含劍意的符籙,可以說是舉世罕見了。

都說“符印”二字,“天師印”本就是運用符籙的仙物,當年祖天師劍印雙絕,攜劍帶印滅去巫教,能將兩者融為一體也在情理之中。

李玄都忍不住道:“這便是祖天師的手筆麼。”

說話間,李玄都開始環繞“刑柱”行走,仔細觀看密密麻麻的銘文。平心而論,李玄都算得上博學之人,這裡的博學並非是指經史子集,真讓李玄都去科舉考試,未必能中秀才,琴棋書畫也談不上精通,提筆作文更是不堪,但是李玄都自小就學過各種文字,包括金帳文字和古時的甲骨文和銘文,在各大宗門,這些古時文字一直有所傳承,甚至許多功法都是以此類文字記載,所以許多精銳核心弟子都會專門學習,對於參悟許多古功法都大有裨益,李玄都在同輩人中已經是佼佼者。

李玄都發現這些銘文其實是道祖五千言,不過並非全部,而是被祖天師節選了部分,用以闡述自己的理念。

雖說李玄都談不上精通經史子集,但對於道祖五千言還是能全文背誦,也有自己的理解,所以他並不過多關注祖天師的想法,而是觀察祖天師的字跡,也就是棄道學術。到了長生境之後,各人有各人的道路,不好去強求旁人的道路。李玄都的“南鬥二十八劍訣,宋政的“魔刀”,秦清的“天刀”,其實都是同樣的道理,李玄都此時自然不會去強求祖天師的道路。

李玄都在兩根“刑柱”的中間位置駐足,這裡也是受刑的位置,他仰頭望去,發現了許多正常位置都很難看到的銘文。也許是因為給犯人看的緣故,這部分銘文竟是以長劍一氣刻成,不僅劍意濃鬱,而且殺氣凜然。

到了如今,世人對於正一宗大天師的印象都是正道領袖、有道真人,是道士形象,很難將其與將軍、一方之主聯係起來,可在正一宗還是天師教的時候,大天師不僅僅是天師教的教主,也是將領和領袖,直到第四代大天師才變成單純的一宗之主,所以前三代大天師的稱謂也與後世的曆代大天師有所不同。也正因為大天師並非是純粹的一宗之主,祖天師才定下了非張氏子弟不可傳承大天師之位的規矩。

在這種情況下,祖天師的劍意與後世之人大不相同,含有沙場征伐的殺氣,李玄都隻在伊裡汗的身上見過,不過伊裡汗走的是人仙途徑,本就適合軍伍,領兵打仗的地仙卻是少見,上一個還是祁英,李道虛對祁英很是看重,認為其前途不可限量,可惜死在了地師徐無鬼的手中。

方才李玄都是身動心不動,此時李玄都反其道行之,心動身不動,一縷神念進入這些銘文之中。

轉眼之間,李玄都感覺自己來到了一個完全由雷電組成的世界,在李玄都的神念進入其中之後,立時有無數如同星辰的雷珠朝他撞來。李玄都不是鬼仙,不能以念頭用出各種神通,但他成就金丹大道並窺見元嬰法門之後,也有自保之法,元嬰對應的其實鬼仙的二重雷劫,李玄都未能凝聚元嬰,但運用些許神通還是不能,他直接以念頭化出形體,借此假身用出種種手段,將撞向自己的雷珠一一化解,不過李玄都想要向銘文深處前進就變得步履維艱,進展緩慢。

李玄都不驕不躁,緩緩推進,如此小半個時辰之後,眼前驟然一變,出現了一道完全由雷電組成的牆壁。李玄都沒有猶豫,一穿而過。頓時感覺無數雷勁深入自己的假身之中,麻痹之感立時湧來。李玄都立即運轉六劫之力,化解雷勁。“逍遙六虛劫”練成之後,無物不化,最是擅長破人氣機,這也是地師每每偷襲都能得手的緣故。這裡的雷勁雖然厲害,但也脫不出六氣的範疇,李玄都以六劫之力,離世感覺體內的雷勁漸漸弱去。

佛門有“一沙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的說法,這是極為高明的芥子須彌手段。據說鬼仙渡過七重雷劫之後,也就是對應三劫地仙的境界,一個念頭便是一個小小的世界,祖天師雖然隻是二劫地仙,但已經有了開辟小天地的能力,這些祖天師以長劍書就的銘文便是一方小世界,小到生人根本無法進入其中,隻能以念頭進入。

李玄都穿過雷壁之後,終於進入了此處的核心之中,隻見此處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竟是陰陽開辟渾淪,清濁分明,以地水火風定住四方,六氣充斥其中,化作日月星辰、山川草木,繼而日升月落,四季輪轉,變化不停。

此房小世界已經一方洞天的雛形,如果將其不斷放大,便是一方洞天,以小見大,可見祖天師的手段,難怪能建造鎮魔井洞天。

不過李玄都的重點不是祖天師如何構建小世界,而是藏在其中的劍道傳承,先前李玄都是親身感受劍氣運行的軌跡,此時便是觀摩前人如何用劍,雖然次序顛倒,但對於李玄都來說,卻是沒有太大區彆。

李玄都沉浸其中,轉眼間又是一天時間。

雖然李玄都不能分神,但是有“帝釋天”護衛旁邊,倒也不怕有人不軌。

期間顏飛卿、張鸞山、張岱山、蘇雲媗等人也來過鎮魔台,不過隻是遠遠觀望,見李玄都立於兩大“刑柱”之間,似是神遊物外,便不曾上前打擾。

李玄都沉浸在劍意玄妙之中,不知時間流逝,他在八月十八這一天登上鎮魔台,八月十九,八月二十,三天過去,李玄都才從長時間的入定出神之中醒來。

此時李玄都仍舊麵帶幾分病容,但是氣息凝實,不退反進,已經恢複了全數的修為,嚴格來說,並非是李玄都彌補了“長生石”損耗的元氣,而是另開新源,從其他部分填補了空缺。這便是李玄都在鎮魔台上三天的收貨了。

祖天師總共留下了兩道劍意,分彆對應兩大刑柱,可以視為總綱。在兩大劍意之下又有二十八招劍式,分彆藏於二十八個祖天師以“天師雌雄劍”刻就的字符之中,因為沒有外人乾擾,李玄都雖然費了些工夫,但還是將這些銘文全部找到,並且以神念進入其中小世界。

這些小世界大同小異,外部以雷電設立門檻,修為不到之人,無法進入其中,內部是劍式核心,可以慢慢參悟。而且這些雷電並不傷人,隻是阻人,若是能闖過去,反而還有所裨益。因為這些雷電都是祖天師效仿天劫所設,淬煉神念有鬼仙渡過雷劫的效果,對於地仙來說,收益不大,但也聊勝於無。由此可見,祖天師對於張家後人的確是用心良苦。

如果將這二十八道劍式悉數學全,那麼便可以自成劍陣,類似於“太陰劍陣”或者“

北鬥三十六劍陣”、“南鬥二十八劍陣”,不過李玄都並非正一宗弟子,也不是張氏子弟,甚至與祖天師的道路不儘相同,未能將二十八道劍式全部領悟,隻是得了一十二招。

對於李玄都而言,這些劍招妙則妙矣,不過與“太陰十三劍”、“北鬥三十六劍訣”、“南鬥二十八劍訣”、“慈航普度劍典”相比,也隻是在伯仲之間,算不得什麼,唯有一招以劍畫符十分新奇,有封印鎮壓的妙用。真正讓李玄都大獲增益的還是那兩道劍意,這才是祖天師劍道的根本所在。

太上道祖有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李玄都同樣不知這道這等劍道的名字,也隻好強取一個名字。當年祖天師先是在雲錦山隱居修道,後聞蜀人多純厚,易於教化,且多名山,又聞巴蜀疹氣危害人體,百姓為病疫災厄所困”,他離開雲錦山入蜀,他先居陽平山,後住鶴鳴山,還到了西城山、葛潰山、秦中山、昌利山、湧泉山、真都山、北平山、天蒼山,不過最後還是離開蜀州,返回雲錦山。祖天師晚年除了修建鎮魔井和大真人府之外,也曾築壇煉丹,三年後神丹成,龍虎出現,故此山又稱龍虎山。

李玄都在雲錦山上得此劍意,成雙成對又應龍虎之說,正所謂“龍共虎,應聲裂”,李玄都便為其取名為“龍虎劍訣”。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