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微宗占據三百六十餘島,其中主島一百零八,也就是三十六位堂主和七十二位島主的由來。在這一百零八島中以三大仙島為主,分彆是:蓬萊、方丈、瀛洲。
蓬萊島是太上宗主居處,天魁堂長年駐守於此,等閒之人不得踏足。道經有雲:“方丈乃人天教主,度世宗師,演龍門之正法,撐苦海之慈航,作全真之模範,律門之綱領,非有道之師,不可立也。”故而方丈島乃是宗主居處、宗門議事所在。
隻是因為老宗主李道虛在蓬萊島閉關,所以清微宗的重心才漸漸轉移向蓬萊島,使得蓬萊島壓過了方丈島。就如當年世宗皇帝不居於皇宮大內,而是居於西苑,由此朝堂重心便由皇宮移向西苑,後來的穆宗皇帝也是駕崩於西苑的煙波殿中。
不過在李道虛閉關不出的時候,許多事情還是議的,所以方丈島還是在清微宗中舉足輕重,僅次於蓬萊島。
方丈島的島主是李如菊,她名為島主,實則相當於一個大管家,哪裡能全權做主,反倒是要處處小心。官場上有句話:三生不幸,知縣附郭;三生作惡,附郭州城;惡貫滿盈,附郭帝京。所謂的“知縣附郭”,就是知縣和知府在同一座城裡,知縣的一舉一動,都要受到知府牽製,“疲於奔命”,完全沒有了“父母官”的威風。“附郭省城”就是知縣、知府、巡撫或總督同在一城。附郭帝京就不用說了。
另一種說法:前生不善,今生知縣;前生作惡,知縣附郭;惡貫滿盈,附郭州城。
“附郭”指附郭縣,也叫首縣,即縣城和府城或省城同在一處的縣,亦即知縣與知府、巡撫或總督同在一城。附郭縣令居住的地方在府、州所轄諸縣的領袖地位,因而其送往迎來,招待過往長官的任務也較其他州縣為重,所謂“趨蹌倥傯,供億紛紜,疲於奔命”。其中與巡撫或總督同城的附郭縣令又比與知府同城的附郭縣令任務更重。附郭縣的這一特點,使官場中人都認為附郭縣令太難當,當不得。所以才說前生作了惡的人才當附郭縣令呢,這是報應,作惡多,報應也重。
李如菊這位島主就是一個“附郭州城的縣令”,與宗主、眾堂主同在一島,真是趨蹌倥傯,供億紛紜,疲於奔命,苦不堪言。
今日各堂主紛紛登島,李如菊作為島主,自然要安排妥當,又是好一番忙碌。她細數了一下,除了天機堂堂主司徒玄略未至以外,其餘排名靠前的十一位堂主悉數到齊,包括天魁堂堂主李如師,以及因為天罡堂堂主空缺而代行堂主職責的天罡堂副堂主李如冼。
在十一位堂主陸續到齊之後,李如菊剛剛鬆了一口氣,就見一葉扁舟悠悠而至。李如菊頓時申請凝重,趕忙迎上去,口中道:“李如菊見過副宗主。”
來人正是張海石,他隻是輕輕“嗯”了一聲,棄舟登岸,仍舊是手握竹杖,孤身一人向島內中心位置的雄偉建築行去。
這是一座名副其實的道宮,並不遜於正一宗的大真人府,經過一麵刻有“清微”二字的牌坊之後,是一座巨大的廣場,鋪以白玉石,光滑如境。整座廣場呈長方形,如同一柄長劍,入口位置是“劍尖”,經過“劍脊”、“劍鍔”、“劍柄”之後,來到劍首位置,這裡連接著九十九級白玉長階,寬有十丈左右,每一級台階高有尺餘,一路攀援向上,周圍護以白玉雕欄,雕欄立柱上方雕刻有不同形貌的異獸,有鎮邪驅鬼之妙用,欄上雕刻著各種仙人傳說典故,每一塊雕欄的圖畫都各不相同,若是細看,就會發現這些圖畫皆是高明至極的劍譜,可惜能來此地之人,已經不必再學這些劍譜,而想學之人,卻是永遠也來不到此地。
登上台階,是一座巨大宮殿,通體色調偏向青黑之色,琉璃作瓦,青玉為簷,檀木鋪地,又燃有與黃金等價的龍涎香,淼淼升煙,真乃仙家去處,
在大殿的正門上方懸了一方牌匾,上書:“青領”二字。
此時青領宮內響起浩蕩鐘聲。
宮內眾堂主已經入座,唯有上首位置空懸。
手拄竹杖緩行的白發老人經過“清微”牌坊,穿過劍形廣場,拾階而上。
在台階兩側立有負劍弟子,紛紛低頭行禮。
緊跟在張海石身後的李如菊如臨大敵,深吸了一口氣,高聲喊道:“副宗主駕到。”
原本正在談笑風生的眾堂主臉色一肅,紛紛起身,一起向外望去。
張海石仍舊走得不緊不慢,似乎一點也不顧及在青領宮內有眾多堂主正在等待。
幾乎就在張海石跨過青領宮正門高高門檻的同時,身為宗主的李元嬰攜夫人穀玉笙也從側門走入青領宮中。
李元嬰主動迎上前去,笑道:“師兄。”
張海石微微頷首致意:“宗主。”然後徑直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僅次於李元嬰的宗主位置,在他對麵是穀玉笙的位置,在他下首是李如師。
當年李道虛還未卸任宗主大位時,就是在這裡議事,坐在李元嬰的位置上。隻是當他卸任宗主之位,再坐在此等位置,就有些不合時宜了,這才逐漸有了八景彆院議事。
李元嬰入座之後,伸手下壓,示意眾人請坐。
眾堂主這才第二次入座。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李元嬰雖然是宗主,但以權勢而論的話,李元嬰也隻能排在第三位,第一位是老宗主,第二位是二先生張海石,能讓老宗主都稱一聲“二先生”,又豈是可以小覷的?在今日前來的堂主中,就有張海石的人。
今日所議之事,就是如今江湖上鬨得沸沸揚揚的李玄都之事。
李玄都是誰,大家都明白,那是曾經差一點就做了宗主的人,結果卻落得被逐出師門的下場。
當時看來,李玄都的下場自然不算太好,畢竟沒了宗主大位不說,就連四先生這個身份也一並丟了。
誰曾想,李玄都一轉眼的工夫,已經要做太平宗的宗主了,這才過去多久啊?許多人不由在心底猜測,這位四先生當初被老宗主逐出師門,可是有意為之?是不是早就算好了後路,這才決定離開師門?太平宗可不是什麼小門小戶,在那裡做宗主,可比李元嬰這個宗主還要自在,畢竟頭上沒有一座大山壓著不是?
這倒是冤枉李玄都了,他又不是神算子,當初他離開蓬萊島的時候如何能知道後來會有如此多的事情?隻能說是機緣巧合,可世上最不缺的就是以最壞心思揣度旁人之人,在這些人看來,李玄都就是城府深沉,謀劃深遠,手腕通天,竟是對李玄都產生些許敬畏之心。
李元嬰環視一周,目光掃過每個人的臉龐,將他們的表情都看在眼中,隻是能坐在這裡議事的都是老狐狸,哪個也不會貿然將自己的心思寫在臉上,李元嬰注定是徒勞無功。他稍稍沉吟了一下,緩緩開口道:“事情,想必諸位已經知曉,我就不再贅言。按照道理來說,紫府已經被老宗主逐出師門,他做不做太平宗的宗主,都與我們清微宗沒什麼關係,但是我們清微宗與太平宗同為正道十二宗,同氣連枝,共進共退,此其一。其二就是,老宗主隻是不許紫府再以清微宗的名義行事,卻沒有否認師徒關係,從這一點上來說,紫府雖然不是我清微宗的四先生,但還是老宗主的四弟子,這就與我們有關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