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時興一直以為自己這次是必死無疑,哪裡會想到,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此時再聽如此話語,可謂是發自肺腑的感激。相較於穀夫人的冷言寒心,四先生可就是暖心暖肺了。
陸時興訥於言辭,此時不知如何感恩戴德,才能報答一二,被李玄都伸手扶起之後,隻是嘴唇顫抖,一切儘在不言中。
相較於弟弟陸時興,姐姐陸時貞就更熟諳於人情世故,將李玄都請進正堂,請上座,然後又趕忙差遣仆人奉上香茗。
陸時貞略微客套幾句之後,這才進入正題:“世人都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四先生大恩,仙劍山莊無以報之,還請四先生儘管開口便是。”
李玄都笑了笑:“我之所以出手,第一,我們乃是同宗之人,沒有讓外人欺負的道理。第二,素聞陸莊主與二師兄交好,看在二師兄的麵子上,我也要出手。第三,我的確有個小忙,想要請陸莊主相幫。”
陸時貞趕忙說道:“四先生請講,仙劍山莊定當儘力而為。”
李玄都取出先前在書房畫好的圖樣,遞到陸時貞的手中。
陸時貞接過之後徐徐展開,不由眼神一亮。
這紙上畫的是一把劍,從劍首、劍柄、劍鍔到劍身、劍刃、劍脊、劍尖,幾許厚,幾許長,幾許重,都標注得清清楚楚。
陸時貞忍不住讚了一聲:“沒想到四先生在鑄劍一途也有如此心得。”
李玄都謙虛道:“不敢與陸莊主相比。”
陸時貞抬頭望向李玄都,試探問道:“四先生是要鑄劍?”
李玄都又從“十八樓”中取出“冷美人”,道:“此刀名為‘冷美人’,乃是一位天樂宗的朋友所贈,品相還算不錯,隻是經曆多番大戰之後,已有破損,我本想將其修複一番,又轉念一想,此物是刀,與我劍道不甚相合,與其修補,倒不如重鑄為劍。”
陸時貞聽到這裡已經心中明了,道:“四先生的意思是要將此刀重鑄為劍。”
李玄都點頭道:“我雖然還有‘人間世’一劍,隻是此劍已斷,而且頗多隱患,倒是不好時時動用,所以想要按照‘人間世’的標準再鑄一劍,用得也能順手一些。”
陸時貞為難道:“‘人間世’畢竟是刀劍評上排行第二之劍,由徐世嵩親手所鑄,妾身怕是……”
李玄都笑著擺手道:“不是要讓陸莊主再鑄出一柄‘人間世’,不求神似,隻要形似即可。另外,所用材料我也帶來,我希望能讓此劍的品相再上一層樓,最好是寶物上品。”
說話間,李玄都又“十八樓”中取出一樣物事,卻是一具白色骷髏,通體潔白無暇,質地晶瑩如玉,纖塵不染,非但沒有尋常骷髏的腐朽枯黃之意,反而透出一股光明意味。
陸時貞望著這具骷髏,震驚道:“這是……”
李玄都道:“此乃‘白骨玄妙尊’,乃是皂閣宗宗主藏老人盜取眾多高僧的佛骨舍利煉製而成,在北邙山一戰時,被我僥幸得來,隻是留在我的手中並無太大用處,倒不如將其鑄成一劍,也算是物儘其用。”
陸時貞有些不敢置信道:“四先生當真舍得?”
“如何舍不得?”李玄都笑道:“我曾記得有位劍道前輩說過,我輩劍士一劍足矣,我沒有這般境界,貪心些,兩劍足矣,至於法寶等物,便不用了。”
陸時貞深吸了一口氣,道:“四先生這哪裡是有事相求,分明是送給妾身一樁不小的造化。”
不等李玄都開口發問,陸時貞已經解釋道:“我仙劍山莊有個不成文的規矩,每代宗主隻能鑄劍一柄,這個規矩的本意並非是不讓我們這些後人鑄劍,而是因為鑄造一把寶物品相的好劍所需的材料太過難求,一代人至多收集一劍的材料,為了寧缺毋濫,故而才有了這個規矩。妾身此生已經為二先生鑄造了“竹中劍”一劍,本以為無望再鑄第二劍,如今有四先生這的兩樣材料,卻是給了妾身一個得以鑄造第二劍的造化。”
李玄都笑道:“鑄劍一事,我略有所知,極為耗費心力,所以陸莊主就莫要說什麼造化了,就算我們各取所需。”
陸時貞本還想謙讓一番,見李玄都態度堅決,便不再堅持,道:“請四先生放心,妾身定不負四先生所托,如今山莊中就有劍爐,隨時可以開爐,隻是這‘白骨玄妙尊’乃是寶物,想要以爐火將其徹底煉化,恐怕需要些許時日。”
李玄都問道:“大概需要多長時間?”
陸時貞在心中略微估算了一下,回答道:“最快也要月餘功夫。”
李玄都一怔道:“時間這麼短?”
陸時貞笑道:“鑄劍時間長,大多是因為要處理材料中的各種雜質,所以才要長時間煆燒和捶打,而這柄名為‘冷美人’的長刀,本就是寶物品相,還有‘白骨玄妙尊’亦是如此,甚至更勝‘冷美人’一籌,既然兩者都是成品,自然不需要那麼麻煩。”
李玄都點了點頭,抱拳道:“在鑄劍這方麵,陸莊主是當之無愧的大家,至於該如何鑄劍,我就不多言了,一切有勞陸莊主。”
陸時貞趕忙還禮道:“分內之事,不敢當四先生如此。”
李玄都與姐弟兩人告彆,回到那座小院,來到書房。
這次他從書架上取出一本特製的小冊子,以硬紙板為表皮,如一本稍小的書冊,可自上而下、從左往右地書寫文字,朝廷官員上疏上奏便是用此物,不過這也不是官員專用,普通富戶人家,也常用此物用來當作賀表、禮單。
李玄都將這本冊子攤開,然後還是自行研磨,蘸飽了筆。
因為仙劍山莊之事,讓他生出了一個想法,他要將他這一路上的所見所聞,全都寫成冊子,然後將這本冊子遞上去,給老爺子看一看。
李玄都想了想,在開頭上寫下:“弟子李玄都,為直言宗內積弊,以正我清微宗之風氣,求長治久安太平事,特寫此文,還望師尊明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