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朗生果然不失我等之望,其善於統軍用人可為三軍之帥,麾下趙子龍,高敬方皆是世之良將,並州軍戰力堅強,東都之處隻有張濟的三萬人馬鎮守,西涼士卒善攻不善守,朗生當大有希望拿下洛陽。”眾人聞言都是麵露喜色,皇甫將軍是擊掌讚道,劉毅一出此次成算大增。
“子師,朗生既出,還要提醒馬壽成一切當要以穩為上,不可心急冒進為敵所趁,倘若朗生順利拿下東都擊敗徐榮,董卓定還會分兵,此時再出全力當大有可為。”朱儁微微頷首便謂王允道,他對劉毅的用兵信心十足,但此言也不是小看馬騰,畢竟他要獨立麵對董卓大軍,以穩為上絕非錯招,大漢好不容易迎來澄清的機會,可萬萬不能再半途而廢了。
“子師,你我都是一心所為天子與大漢社稷,當要開誠布公齊心合力才是,並非我等看清馬壽成,馬將軍此次勇挑重擔當為我等欽佩,不過關內之地董逆經營多年也是兵精將勇,而東都之地則是虛弱所在,在兵而言如此方為最為妥帖之法。”到底還是盧植看出了一些王允的心事,當下便坦誠言道,隻要能成功擊敗董賊還政天子,他也不會在乎什麼名聲。
“公偉義真與子乾兄皆有此言,允定當慎之,明日一早便派人傳訊與馬將軍。”王允一片忠君之心毋庸置疑,但亦有借此事揚名立萬之意,倘若此事功成,將來他便是大漢名臣為四方所敬仰,說起來這份心意也不算錯,因此在他眼中還是馬騰能夠打入長安最為理想。但他亦知自己在軍事上的眼光定然不及三位中郎,此刻為了大局計較他也是從善如流。
“一內一外,外攻內守當為此次出兵之要。”皇甫嵩欣然言道,他的心思相對就要少一些,完全是站在軍事角度上考慮問題,一句話說完則是目視楊奉,他在長安城中也是掌握著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
楊奉沒有立刻回答,沉吟之間他卻是暗暗看了身邊侍立的文士一眼,那人則微不可查的點了點頭,前者這才言道:“三位中郎乃我大漢名將身經百戰,如今皆是這般看法又豈能有差?奉願聽從各位號令。”
“有楊君之助,亦大漢之幸也,按皇甫將軍之言,馬壽成與劉朗生一內一外當內守外攻,那在董賊與之交戰之時,我等是否也要與之配合?”那個文士眾人並未見過,隻知他姓賈名詡,乃是楊奉少年時之好友,不過前者能將他帶來這個隱秘場所信任方麵應該沒有問題,伏完這邊又是言道,馬肖二人一內一外,他們在長安之內與兩路大軍豈不也是一內一外?
“以我見之,此時還不宜為之,我等尚需等候兩路大軍消息再定下一步行止,目下還是以護衛天子為上。”聽了伏完之言眾人又都沉吟起來,這期間楊奉的目光又是望向身旁賈詡,後者則是微微搖頭,片刻之後還是盧植首先出言道,楊奉聞言眼中一亮,對著賈詡也是一笑。
眾人一番商議之後也都是認可了盧植的看法,現在在長安發動還為時過早,一旦行事不慎他們將會全部暴露在董卓眼前,就算有楊奉相助對比起來他們依舊處於弱勢,機會隻有一次,必須有十足的把握方能行之,否則數年的隱忍就將毀於一旦。況且天子的安危為眼前最重,發動的時機就需要精準把握,最好是在馬騰劉毅都到達長安之時再裡應外合。
過了子時之後,眾人紛紛從密道離開司徒府,楊奉則和賈詡一起回到了府中,到了內堂堂中隻剩下二人,楊奉才與賈詡相對而坐。
“文和,你素來眼光深遠,智計不凡,以如今形勢觀之,馬騰劉毅加上朝中一乾老臣,能否一舉除掉董卓?”楊奉與賈詡都是涼州之人,後者原本為董卓部將,但其時卻並未用上本名,是以劉毅派人萬般打探也不得其所,後楊奉擔任禁軍首領之後便請故友相助,蓋因此人有大才也,其實當時賈詡也算是碌碌無為,可名士閆忠卻對楊奉言及此人有張良陳平之謀。
賈詡聞言卻是微微搖頭,片刻之後方才言道:“前番董卓麾下李傕郭汜,呂布李進等人皆懷不臣之心,長安亂象已現,此時誠宜靜候其變,待到眾人互相攻伐之時方可成事,如今王允雖有鋤奸之心,卻無掌控之能,這一次他們求之過急了,恐怕不但不能剿除董卓還會為之所破。”
“哦,文和且細細言之,真若如此我等又當如何自處?”此時楊奉對賈詡已然極為信任,見他說的嚴重不由立刻問道。前者不知道的是現在賈詡能坐在他麵前也是曆史在這裡出現可拐點,文和對形勢的分析當真不錯,原本時空董卓就在今年伏誅!之後王允掌握大局卻是殺心太重,後正是賈詡力勸李傕郭汜反攻長安,破城之後呂布逃遁,王司徒則為亂軍所殺。
劉毅的前來就像是一顆小石子投入池塘,帶起了無數的漣漪,令得賈詡的人生軌跡也發生了變化,如今他為楊奉出謀劃策,想來當不至輕易再為李傕郭汜設謀。賈文和算是真正的大器晚成,今年他已經四十有三了,在漢末這個時代都可以稱得上老者,建功立業必須把握時機。
“目下來看,王司徒雖有失策,但董卓也是未能應對得當,長安有函穀之險,屯重兵與此便可拒劉朗生西來,徐榮的五萬大軍當用於全力對付馬壽成,隻要將此人擊潰怕便是燕侯亦要不戰而退。更可將計就計,借馬騰之事引出長安一眾內應斬草除根,若他如此為之,王司徒便一點機會也無,但眼下還有變數,就看馬騰能否抗住董卓大軍,三位中郎之言倒是真知灼見。”賈詡侃侃而言為楊奉解釋起來,言語之中自然而生一股全局儘在他掌握之間的氣勢。
長安楊奉府邸書房之中,賈詡賈文和對當前局勢一番分析深入到位,種種變化娓娓道來,令得楊奉大為佩服,他與閆忠相交莫逆,亦是佩服對方的為人氣度。他推薦賈詡,又是自己故識,自然極為信任,而如今後者也在不斷證明他的才能,眼下長安波譎雲詭,楊奉也需要文和這樣的智謀之士為他指點迷津,由此亦可見董卓不會用人,錯過如此大才。
“得文和一析,當是豁然開朗,當年董仲穎麾下不用文和當真有眼無珠,此番長安之戰,他若得文和妙計,真可一舉數得。”聽完賈詡之言楊奉是由衷言道,固函穀,擊馬騰本就是上善之法,而賈詡還要計上加計引誘長安一眾老臣動手,讓他們的力量暴露更好的一網打儘。設若此時文和還在董卓麾下效力,後者又對他言聽計從的話,楊奉都不敢想下去了。
“將軍謬讚了,董卓凶殘暴虐又是大漢叛逆,以之為人為事或可稱雄一時但絕不會長久,詡斷不會與此人為伍。不過將軍有報國之心,忠君之義,亦該為國惜身,當要派人詳細打探董馬之戰詳情,一切動靜都要以此為準,否則不但救不得天子,還會為董賊所害。”賈詡謙然一笑又是正色言道,在他心中司徒王允是有些好大喜功的,他也怕在這個節骨眼上生事。
“文和所言極是,當年在洛陽之時劉朗生雖是善於治軍,為人卻是張揚,頗有紈絝之氣,因此奉對之一直不喜,未料在三位中郎心中竟有這般地位,卻不知文和對劉征北其人做何評價?”楊奉聞言連連頷首,方才見三位中郎和幾位老臣都極為推崇劉毅,他亦在心中檢討自己的看法。不管劉毅為人是否張揚,他的統軍作戰和忠君愛國的確沒有人可以非議。
“劉毅大漢宗室,戰功標榜,年少成名,左右得人,世人每每提之皆言衛霍之輩,但以詡觀之,其十七歲便可在萬軍之中擊殺敵酋,令異族膽寒,更是殺得娥賊聞其名而喪膽,種種戰績雖衛霍也未必如之。且劉朗生不但有戰陣無敵之號,治理州郡亦得其所,今日並州確是上善之地,三位中郎不算誇獎了,若是此人與馬騰換位,擊破董卓當有八成把握。”賈詡聞言微微一笑言道,對劉毅此人他還是比較關注的,言中亦不掩欣賞之意。
“嗬嗬,看來文和對這肖冠軍亦是極為欣賞,奉之前怕是有失偏頗了。那倘若讓文和為董仲穎設謀,又該如此對付這百戰百勝之將?”楊奉聞言笑道,有賈詡為他謀劃心中頓時安定許多,更有心來分析全局。
“撤洛陽張濟之眾至函穀之上,重兵死守,以函穀之險除強攻之外除非並州軍能生出翅膀,否則斷難對西都形成威脅,便可全力擊破馬騰,此時倘若劉毅不退,經雄關消耗他的兵力士氣必受影響,此刻攜得勝之軍擊之,當可破敵。”賈詡沒有考慮便立刻言道,顯然此事已經在他心中過過。
“撤洛陽張濟之兵至函穀死守?那豈不是將東都拱手讓人?是否太過示弱損及士氣?難道以董卓麾下軍力就不能派出一軍與馬騰糾纏,然後全力在東都之處擊敗劉毅,則董卓豈不是聲威更甚。”見賈詡說的如此堅定楊奉也來了興趣,又是出言問道,董卓在西都實力還是極為雄厚的。
“兵家之爭,隻論勝敗,一城一地但為全局當棄則棄,棄之便如棄履,馬騰劉毅相較,無疑後者更加強勁,劉毅三軍之帥,並州各軍名將雲集戰力堅強,況且還有智謀之士為其羽翼。公可知潁川郭奉孝?涿縣之火,寧河之水,使得白馬將軍數萬精銳毀於一旦,當真要真麵對抗,即使並州軍依舊站在上風也絕不會如此輕鬆,據聞郭奉孝被人稱之為鬼才,確有出鬼入神之計。”提起郭嘉賈詡的欣賞之情更甚,此人設計精巧很是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