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6章蘇詠霖終究是亡我之心不死啊
逃難而來的前大明地主鄉紳們跨越千山萬水、嘗遍人間苦楚,終於逃出生天,來到了南宋。
他們在南下的過程中曆經坎坷,為了躲避明國的地方路卡,不得不走人跡罕至的山間小路。
山間小路固然沒有明國追兵,但是卻有嚴酷的自然環境和凶殘的食肉動物,它們綠著眼睛看著這群千裡迢迢送餐上門的大善人,嘴角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當然被食肉猛獸乾掉的是少數,大部分死掉的人還是因為山路難行,或者摔死,或者迷路,或者食物耗儘,就這樣化為了茫茫山林的養分。
而能夠活下來抵達南宋的,確實算是一輩子的運氣都用上了。
他們不僅知道自己對南宋的意義何在,也實在是痛恨明國,於是配合南宋官府的宣傳要求,編出了大量慘絕人寰的段子。
他們把自己形容為帶領佃戶們安居樂業頓頓吃飽全家不餓的帶善人。
佃戶們都非常擁護他們的善政,結果明國朝廷用大量金錢收買他們的佃戶,或者威逼利誘恐嚇他們的佃戶,使得佃戶們對他們群起而攻。
他們或者失去了善良聰明的妻子,或者失去了美麗的女兒,或者失去了勇敢的兒子,或者失去了慈祥的老父老母。
不約而同的,他們都將因為逃跑而死去的家人描述成為了保護更多家人逃出虎口而英勇獻身的勇者,亦或是慘遭殺戮的不幸者。
他們說明國朝廷煽動縱容暴民擄掠他們的財產,侵奪他們的土地,殺害他們的家人,說那些受過他們恩惠的佃戶遭到蠱惑,向他們展露獠牙。
或者殺死了心地善良的小少爺,或者強行淩辱了心地善良且美麗的小女兒,或者把他們的妻子殺死了之後吃掉,或者把他們八十歲的老父老母吊起來用鞭子抽打致死。
他們一生心善,一隻螞蟻都不舍得踩死,就算是那麼的善良,也還是逃不過凶殘的朝廷和忘恩負義的白眼狼的打殺,三五代家業化為飛灰,家破人亡。
哭的那叫一個淒慘啊。
總而言之他們把明國形容為了暴亂的地獄,把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形容為恐怖的暴亂,把思想解放砸碎枷鎖奮起反抗的人們形容為殘酷的暴民。
他們是善良的溫柔的正確的,明國朝廷和明國皇帝是邪惡的,泥腿子是背信棄義遭天譴的,明國軍隊是殘暴不仁的。
這樣的宣傳非常符合南宋朝廷的需求,南宋官員們大喜過望,於是他們被大批量帶去臨安,在文武百官和皇帝麵前現身說法。
他們哭泣著向皇帝趙昚請求幫助,請求保護,求一碗飯吃。
他們編故事的能力很強,說的趙昚眼淚汪汪,說的文武百官歎息不已。
文武百官不是蠢人,都是聰明人,不傻。
他們雖然都知道這群家夥絕對不可能對佃戶那麼溫柔,絕對不可能那麼正義,但是對於明國朝廷發起的大革命行動,麵對明國朝廷表明姿態站在泥腿子那邊的行為還是感到了深深的恐懼。
他們從未見到過和泥腿子站在一起的政權,從未見到過為了泥腿子鏟平地主鄉紳的政權,更沒有見識過允許這一切甚至主導這一切的皇帝。
這特娘的是皇帝?
他們很擔心這群家夥的現在就是他們的未來,更擔心這群家夥有的逃,而他們沒得逃。
這群家夥還能跨越千山萬水逃到南宋來討口飯吃,那到時候明軍南下,他們往什麼地方逃?
嶺南?
占城國?
他們開始為自己的未來感到深深的擔憂。
而這就是趙昚和宰輔團隊的目的了。
利用這群人現身說法,告訴他們明國的革命政策,以此再次大規模的凝聚人心,讓南宋統治階層的前所未有的團結在一起,相當程度上遏製了內耗。
通過這一波輿論工作,南宋統治階層基本上算是危機感十足,內鬥欲望沒有那麼強烈了,黨爭也不那麼激烈了,對抗明國的鬥誌也空前強烈起來。
在此之後,趙昚敏銳的察覺到自己的政令好使了許多。
之前總有些磕磕絆絆,還有些人磨洋工不出力,行政效率低的感人。
現在可好,行政效率大大提升,比之前一段時間更加高效。
到洪武四年的十月中旬,七萬軍隊的募兵計劃順利完成。
這一次是實打實的七萬人,不摻水分,這七萬人全部被充實到了江淮戰區和臨安禁軍之中,足額,相當罕見。
要說沒有這群明國的鄉紳老爺們的功勞,還真是不客觀。
臨安禁軍遭到兩次毀滅性打擊之後,終於再次有了四萬人的額度,剩下來的三萬人就被派到了鎮江府、建康府和池州府三支大軍當中。
趙昚將這四萬人全部編入了自己指揮的侍衛馬軍司和侍衛步軍司,至於殿前司則因為還隨著趙構在外頭,就沒給分配。
不過這七萬人當然不是終點,隻是一個起點。
趙昚在七萬人募兵計劃完成的當天,又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八萬人募兵計劃,要求在兩年內把軍隊規模恢複到第一次明宋戰爭之前的規模。
並且隨著這個八萬人募兵計劃的執行,南宋朝廷也開始宣布召開特科武舉,麵向全社會招募有勇力、會用兵的人才。
隻要通過考試,就能直接授予軍職,授予豐厚的福利。
與此同時,在正式的科舉考試當中,出題也開始偏向軍事策略方麵。
除了傳統的經學問題之外,在趙昚的要求下,殿試出現了軍事問題,要求從參加科舉考試的考生中選拔軍事人才。
趙昚也麵向已經成為官員的官員們招攬軍事人才,準備大規模擴充樞密院的規模,給予樞密院更大的權力,讓樞密院振奮起來,順便振奮一下南宋的軍事。
隨著一係列的新政實行,越來越多的軍事人才進入了樞密院,他們的到來為樞密院的專業程度提供了保障。
而趙昚也終於不能滿意周麟之的保守軍事策略,準備采取更加激進的軍事策略對抗明國帶來的威脅。
為此,趙昚把出使明國歸來的陳康伯和提領樞密院的周麟之來了一個職位對調,任命周麟之擔任參知政事,任命陳康伯擔任樞密使。
周麟之為此狠狠地鬆了口氣,陳康伯則是麵色凝重的接下了使命。
陳康伯返回臨安之後,給趙昚提交了一份詳細的報告,關於他和使節團在明國的所有經曆和見聞。
得知明國的一係列變化,趙昚心懷不安。
得知蘇詠霖試圖乾預南宋內政的事情,趙昚果然十分生氣和驚恐,立刻否決了這一建議。
“我還以為蘇詠霖怎麼突然發了善心,沒想到他居然如此狠毒,妄圖用這種方式奪取大宋民心,乾涉大宋內政,實在是可惡至極!”
趙昚怒道:“看來蘇詠霖終究是亡我之心不死啊!”
陳康伯點了點頭。
“雖然明國亡我之心不死,但是他們終究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他們要修黃河,更需要集中大量人力物力,所以短期內不太可能與我為敵,也不太可能南下。”
“你不是說,他們不會因為修黃河就不能打仗嗎?”
趙昚低聲道:“這種事情可不能誤判,否則大宋會非常危險。”
陳康伯點了點頭。
“老臣當然知道,但是大宋畢竟是大國,明國也知道南下進犯大宋不是數萬人的軍隊就能怎麼樣的,若其打算覆亡大宋,難道隻派五六萬人嗎?必然全麵出擊,這種情況下,背後還有一個未完成的大工程,是不可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