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章時代真的變了
儘管火繩槍有著種種先傷己再傷人的缺點,但是在低人權的時代,火繩槍的這點缺點這根本算不上什麼傷筋動骨的大缺點。
統治者連飯都很難給士兵吃飽,軍餉也未必發的出去,死個人就和死一隻螞蟻一樣一點所謂沒有,所謂的撫恤金都給能給吞掉一大半,他們會在意火繩槍會造成士兵受傷的這些缺點?
如此廉價的且具有一定威力的兵種,就算是用人命堆,也能堆出經濟勝利。
所以這種缺點反而是促進各國更快發展火槍技術的巨大動力,讓他們更快速的給軍隊實現換裝,把昂貴的高訓練成本的武器逐漸淘汰,廉價的低訓練成本的武器頂上。
在這個過程中,火器逐漸成為世界軍隊的主流。
當然,蘇詠霖也是統治者,火器的低訓練成本對於蘇詠霖也是巨大的誘惑。
在火槍誕生之前,神臂弓真的很貴!強弩真的很貴!
雖然有著成熟的技術,但是打造它們耗費的工時真的很長很長,相較於火槍的生產成本,神臂弓和強弩真的沒什麼優勢。
而且訓練起來還特彆麻煩!耗費特彆大!
同樣的錢,能夠訓練出數倍於弓弩手的火槍手,何樂而不為?
更何況這就是未來戰爭的主流發展方向,沒有更好的選擇,如何能夠止步不前?
蘇詠霖於是決定往死裡操練這兩百人。
等更多的火槍被製造出來,就拉來更多的大明高質量士兵開始操練,準備把他們打造為第一隻火槍隊,也是大明軍隊裡最早的火槍隊儲備軍官。
將來火槍數量提升之後,他們就能立刻作為軍隊骨乾,拉出一支上規模的火槍部隊,正式投入戰場作戰,拉開火槍時代戰爭的序幕。
話雖如此,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依然存在。
比如手工打造火槍帶來的槍管尺寸問題。
沒有機器製造的時代,同一個工匠製造的兩把槍都會有槍管尺寸上的不同,如此,定裝彈藥就會麵臨威脅。
尺寸夠不上塞不進去怎麼辦?
硬塞進去?
那等著炸膛吧。
訓練火槍手的時候,蘇詠霖就遇到了這個問題。
一些槍管實在是塞不進去鐵彈,哪怕用油做潤滑也不行,但是一些死心眼的士兵還是傻傻的往裡硬懟,也不上報,結果槍就給懟廢了,還傷了好幾個人。
骨折。
所以在綜合考慮之後,蘇詠霖決定舍棄鐵彈,將火槍發射的彈丸改為更容易打磨、質地更軟的鉛彈,同時給火槍手配備打磨工具,讓他們掌握打磨鉛彈使之更加適配槍管口徑的技術。
火器局提供彈丸,並且儘可能保證槍管的尺寸趨同,但是當無法做到的時候,火槍手就要用自己的工具打磨合適自己槍械的彈丸了。
一段時間之後,火槍手們就紛紛掌握了打磨鉛彈的手藝,他們會把鉛彈打磨的差不多配合槍管尺寸,然後裹上一層薄麻布,抹點油,就可以順利塞入槍管。
雖然他們大多數打磨出來的鉛彈的行裝都不怎麼規則,不過這樣的彈藥的確也有優勢。
實驗中,蘇詠霖就發現一顆鉛彈彈丸打中目標的時候給目標帶來的殺傷力非常之大。
比如一個木箱子,直接就能打碎掉。
而在用豬做移動射擊實驗的時候,十名火槍手一起射擊,隻有一人擊中了那頭奔跑的豬。
但是就是這一枚擊中的鉛彈彈丸,直接把一頭幾百斤的豬的肚子給打爆開了,血流一地,五臟六腑流了一地,那頭豬當場死亡。
蘇詠霖感覺現代很多槍械都沒有這樣的殺傷力。
蘇詠霖不太理解其中的原理,但是他想,這種手磨的不規則的大體呈圓形的彈藥,或許正因為它的不規則,才會給生物造成如此恐怖的殺傷力,以至於一旦打中,基本上就是爆傷性打擊。
死亡概率很高。
雖然射擊精度和射程遠不如現代槍械,但是這種火力隻要集中,隻要數量夠大,給敵人帶去的殺傷將非常恐怖。
所以,哪怕火繩槍有那麼多顯著的難以解決的缺點,低訓練成本、高致死率就足以讓統治階級無法割舍,並且持續精益求精的發展這種單兵火槍了。
蘇詠霖當然也不能免俗,他不斷抽調大明高質量士兵從弓弩手轉行為火槍手,給他們配備火槍,讓他們日日操練火槍戰法,乃至於給他們配備了可以搭配作戰的長槍手和刀盾手,訓練戰鬥軍陣。
到洪武四年年中,他已經組建了兩千人的火槍手部隊。
而另一邊,洪武四年三月中旬,有了先期的技術積累,蘇詠霖要求的子母銃輕型火炮誕生。
一樣的鐵芯銅體,約一米七、八的長度,三五百斤的重量,通過自身搭配的木輪車可以實現自身的機動,可以通過馱馬或者驢子、騾子配合人力,實現較為快速的機動。
且此類輕型火炮需要操作的士兵數量遠遠沒有重型火炮來的多,相對輕鬆,可以更大規模的投入戰場。
蘇詠霖觀看了匠人們和炮兵們進行的戰略試射。
他們將一大堆大約六百多個稻草人排列整齊放好,擺出軍陣的姿態,然後列出五門輕型火炮,在二百米左右的距離發射。
一陣轟鳴之後,五枚鐵彈全都打入了稻草人軍陣之中,給稻草人軍陣帶來了不一樣的傷害。
但是這個軍陣基本上是廢掉了,這是毫無疑問的。
看著七零八落一片狼藉的稻草人軍陣,蘇詠霖就在想若是換做血肉之軀的宋軍軍陣,那場麵一定會非常血腥。
之後大約一個月的時間裡,蘇詠霖拿到了一些非常準確的數據。
比如當前型號重型火炮的極限有效射程、即仰角不超過五度的直射距離,大約在七百米左右。
這個距離之內,重型火炮可以對目標造成有效的直射打擊。
如果抬高仰角使得它的射程超出這個距離,那麼炮彈一樣可以飛,但是飛到什麼地方就要看它自己的想法了。
它是自由的。
這已經是改進火藥和發射技術之後的發射數據了。
最開始的數據達不到這個程度,所以蘇詠霖建議鐵彈綁定木質底座,利用他們發射雷神炮的經驗,讓鐵彈和木質底座形成羽毛球式頭重腳輕的自穩結構,以增強穩定性,從而提高射程。
工匠們據此改進彈藥結構,於是使得重型火炮的有效射程得到了提升,精度也有了提升。
加持了顆粒火藥和自穩結構之後的重型火炮的發射效果達到了一個讓蘇詠霖比較滿意的地步。
而輕型火炮也同樣加持了以上技術,取得了有效射程二百五十米到三百米的成績,使得蘇詠霖同樣比較滿意。
之後若想繼續增加有效射程和射擊精度,不僅需要技術加持,也需要用到照門、準星等等,並且還要計算彈道,需要讓炮兵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朝著更加專業化的方向發展。
而這支剛剛建立起來的火器部隊暫時還不具備那麼強大的專業實力,很多東西都要靠他們不斷的摸索,才能摸索出來。
在此期間,蘇詠霖所能做到的無非是提供給他們充足的經費和足夠的訓練場地、物資,讓他們可以更加熟練。
同時,他還讓火器局當中有文化的高素質的科舉出身的官吏前來統計數據,給官兵們提供數學方麵的支持,並且傳授他們基礎的數學知識。
經過如此積累,真的上了戰場之後,火炮才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但是不管怎麼說,時代已經變了。
火藥和鋼鐵正在改變大明軍隊。
蘇詠霖在中都火速推進明軍的軍事革命,讓明軍變得更強,更加專業化,而與此同時,南宋卻沒有任何長進,甚至還後退了。
針對徐通事件的調查在一段時間之後得出了結論,從富陽縣一路艱難走來的富陽縣令把自己知道的事情告訴了朝廷,加上時候建德方麵湯思退的報告,宋廷方麵才終於搞清楚發生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