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對不起啊,馬上皇帝就是可以為所欲為的
知道明國準備在科舉考試中引入《荀子》篇章,湯思退的第一反應就非常實在。
“北朝朝廷沒有人反對嗎?”
湯思退大大的眼睛裡充斥著大大的疑惑,眼中透出的疑惑之光仿佛能覆蓋整個古今歲月。
辛棄疾可沒有這種疑惑。
“有啊,當時反對的人不少,反對的意見也挺多,但是支持的人更多,所以還是通過了。”
辛棄疾尋思著之前那場小小的政治風波大概是平息的太快了,所以尚且不為宋人所知,以至於他們還不知道曾有人願意為了這場變革做殉道者,做了螳臂當車的蠢事。
所以他們自然也不會知道蘇詠霖是如何雷厲風行的解決掉了那些反對者,推行了新的變革。
湯思退不知道個中內情,覺得辛棄疾淡淡一句【反對的人不少,但是支持的人更多,所以就通過了】實在是太雷人了。
如果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南宋,湯思退甚至都能想象南宋內部要吵成什麼模樣,說不定到時候吵著吵著都要打起來,弄不好還要出人命。
開什麼玩笑,荀子那種離經叛道的言論也能被納入科舉考試的範圍之中?
湯思退不曾深入學習荀子,但是他讀的書多,對荀子的言論也有一些了解,他知道荀子的言論到底是多麼的能夠引發爭議。
可是在明帝國這裡,僅僅隻是簡單的一句話,就讓這本書進入了科舉考試的出題範圍之中嗎?
這個世界到底怎麼了?
明帝國到底怎麼了?
他們的科舉……真的是科舉,真的能選拔出優秀的人才嗎?
湯思退咽了口唾沫。
“荀子的言論,我也稍有涉獵,與聖人經典多少還是有些不同的,若是引入科舉考試進行考核的話,恐怕……”
“還好吧,沒什麼人在意的,現在也完全通過了,而且比起文科,其實我們大明國上上下下都更加在意理科法科和工科的考試。”
辛棄疾笑道:“我朝皇帝陛下說了,聖人經典雖然好,但是前人研究了千年,早就把該研究的研究透了,繼續研究也不會有什麼所得,所以與其皓首窮經,更重要的還是理科法科與工科的考試。”
湯思退再次被雷到了。
明國皇帝蘇詠霖居然說聖人經典考試不重要?
他居然說更重要的是其他科目的考試?
“北朝皇帝陛下當真是如此說的?”
“是啊,不僅陛下如此認為,其實我們朝廷也是這樣認為的,經典確實已經研究太久了,前人注釋早就比原著更多了,各家有各家的說法,個人有個人的理解,繼續研究也沒什麼意義,還不如把精力放在其餘三科上。”
辛棄疾又喝了一口酒,眯起眼睛笑道:“法科,顧名思義,就是講究法律的,國家建立,法律是最重要的,並且法律也不能一成不變,需要隨著時間推移不斷改變,所以陛下設法科考試,為國家培養法律人才。
理科是講究天文地理算術等世間真理之道的考試,故此命名為理科,陛下認為行軍征戰、農業生產等等國家大事都需要理科所研究的學問出力,所以特設理科考試,培養人才。
工科也是一樣的,行軍打仗需要軍械,需要營房,百姓居住需要房屋、城池,農業生產需要水利工程等等,所以我朝也需要百工人才,陛下於是特設工科考試,培養人才。”
辛棄疾豎起三根手指,把除了文科之外的三科考試給湯思退大概的講解了一下。
而湯思退顯然已經被明國科舉考試的內容給震驚的說不出話來了。
科舉考試素來都是讀書士人角逐文才的舞台,是選拔最優秀的文人的舞台,可是明國科舉考試是個什麼情況?怎麼連工匠都要上場考試了?
“百工也能參加科舉考試?”
“為何不可?隻要於國有利,就是人才,隻要是人才,就要唯才是舉,這是我朝陛下認為的科舉考試,科舉考試,就該不拘一格的錄用人才為國家服務。”
湯思退徹底不知道該怎麼評價這樣的科舉考試了。
明國的科舉考試隻是掛著一個科舉考試的名號而已,內裡,已經完全不同了。
感覺有點曹孟德唯才是舉的意思?
一場接風洗塵的宴會本來是為了安撫辛棄疾的,結果湯思退自己給搞不明白了,於是宴會之後,湯思退立刻前往皇宮拜見趙構,把探知到的消息告訴了趙構。
趙構對此也相當驚訝。
“文理法工四科分科取士?工也算士?”
趙構詫異道:“蘇詠霖到底是怎麼想的?分科取士也不是這麼個取士法,他這明顯是把四科並立,而且文科裡居然還要加入荀子文章,這……他是怎麼通過朝廷評議的?”
趙構有些難以理解。
湯思退剛才在來的路上認真的思考了一下這個問題,得出了一個解答。
因為蘇詠霖是強大的開國皇帝,更是功勳卓著打遍中原無敵手的馬上皇帝,軍隊都聽他的,他的威望太高,權勢太重,強行用自己的權威推動此事,臣屬不敢反抗。
他的臣子們全都妥協了,全都認慫了,就任由他亂來。
誰讓他手握四十萬精銳善戰的軍隊呢?
至於趙構不能理解……
嗯,很顯然,趙構從來也不是什麼靠軍功上位的強大帝王。
他之所以成為南宋的開國皇帝是因為宋徽宗隻有他一個兒子僥幸逃脫了被俘獲的命運,他沒有軍功,也沒什麼大的政績,反倒是有著向敵國卑躬屈膝稱臣納貢的經曆。
所以他的一切都是靠陰毒的權術和利益的交換得到的,蘇詠霖的這種純靠實力的境界他是無法理解的。
想讓他理解馬上皇帝可以為所欲為這種事情,怕是做不到的。
這種事情湯思退想明白了,但是什麼也不敢說,隻能附和著趙構的話。
發了一陣子牢騷,趙構也意識到自己不能左右蘇詠霖做的任何事情。
懷著些許沒來由的沮喪,趙構開口問道:“辛棄疾此來到底是為了什麼,搞清楚了嗎?”
“目前還不清楚,他嘴巴很嚴,非要到正式場合才說。”
湯思退搖頭道:“這段時間也沒什麼好時機問他,尤其之前還出了那樣的事情。”
那樣的事情自然就是流民包圍驛站的事情。
不說還好,一說,趙構又怒了。
“劉瑋是個廢物!廢物!這樣的廢物根本不配做餘杭縣令!彆審了,直接罷免!撤職!滾到嶺南去!永遠不準回來!”
趙構一開口,基本上確定了劉瑋的仕途死亡。
雖然他在朝中有一些身份不低的靠山,否則也做不了餘杭縣令。
但是這件事情牽扯到北朝明國,使得【友邦驚詫】,屬於國際爭端,是趙構最不希望發生的事情,所以劉瑋背後的靠山是什麼也不敢做的。
湯思退自無不可,當然會去安排劉瑋的流放之地,然後讓這個倒黴蛋徹底告彆魚米之鄉,去未開化之地和野人為伍作伴。
趙構正式決定接見辛棄疾的日子是兩天之後,於是在趙構接見的前一天,辛棄疾正式把明國國書遞交給了宋方,讓宋帝趙構了解到明國此次南下的需求。
接到國書之後,趙構才終於明白了為什麼明國要派遣一名高級軍事主官作為正使南下商議此事。
他也終於明白了為什麼辛棄疾在此之前一直藏著掖著,就是不把南下的具體目標透露出來。
這是可以用來商議的事情嗎?
這根本就是戰敗賠償吧?
懷著空前的受到欺騙的感覺與憤怒,趙構一甩手把明國國書砸在了地上,當著宰輔們的麵怒吼連連,連什麼【蘇詠霖小兒欺人太甚】之類都說出口了。
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