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九十七 超級帝國(1 / 1)

左慈的死沒有泛起任何浪花,甚至不如陸康陵墓被燒鬨出的動靜大,除了秘密執行任務的錦衣衛之外,本來就沒有多少人認識他。

而陸家的人心中有鬼,雖然陸康的陵墓被燒讓他們感到晦氣,但也不敢把動靜鬨大,而且陸家的人也明白這件事極有可能是錦衣衛乾的,要是再刨根問底,何異於自尋死路,所以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接下來的幾天,劉辯在後宮中修養度假,考較諸位王子的武藝與學問,與包括武如意在內的諸位嬪妃共度良宵,儘一個丈夫的責任,當然少不得把從《禦女心經》中學到的東西拿來實戰一番,果然是如虎添翼,百戰不殆。

這其中劉辯重點觀察了武如意,試探她的反應,詢問她對象山被燒的看法?都被武如意從容自若的應付過去,一副清心寡欲,與世無爭的樣子。

雖然劉辯明白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但這一年多來武如意在後宮中表現的還算循規蹈矩,除了用小恩小惠收買些宮女、太監博取好名聲之外,基本也沒有什麼作為。

由王猛、劉基、魯肅、糜竺、孟珙、狄仁傑、張居正七人組成的內閣處事乾練,果斷有力,將國家大事打理的有條不紊,武如意根本沒有踏入前宮的機會。甚至毫不誇張的說,武如意就連任命一個縣衙小吏的權力都沒有。

隨著陸康的去世,江東士族中能夠涉足權力中樞的隻剩下學部尚書顧雍,因為受到“紅袖閣”一案牽連,又倒黴的被貶為署理學部尚書。本來就是個缺少實權的衙門,再掛著代理的帽子,逐漸的人微言輕,在九部尚書中叨陪末席。

去年冬季因為立後之事,劉辯對內閣動了一次大手術,把左丞相荀彧貶到遙遠的貴霜擔任刺史,調青州刺史王猛入朝執掌相印,與劉伯溫領銜文武百官。

又把遭到彈劾的何珅免去工部尚書之位,調長孫無忌入京城執掌工部,又免去了司空孔融一直兼職的吏部尚書之位,調徐州刺史張居正入京執掌禮部,其他各部尚書維持原來的職務不變。

除了中/央朝廷巨變之外,劉辯對封疆大吏也是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由蕭何接替王猛擔任青州刺史,由於謙接任長孫無忌署理益州刺史,但於謙的資曆明顯不足,這一年下來彈劾不斷,劉辯已經打算著手尋找合適的人選接替於謙,把他調到相對偏遠的雍、涼地區鍍金。

另外,從青州主薄任上接替張居正執掌徐州的陳群更加倒黴,因為曹魏大軍猛攻徐州,一不小心做了曹魏的俘虜,導致臉上無光,簡直是無顏見江東父老。

這些封疆大吏的調動和陸家以及江東士族毫無關係,因為八竿子打不著,唯一有關係的就是揚州刺史張紘外調,與荊州刺史房玄齡調換了位置,離開了盤踞了七八年的吳郡。

張紘雖然並非江東士族出身,但作為徐州廣陵的大族,多少會給江東各大豪族一些麵子,從而滋長了這些士族的氣焰。

而來自青州寒門的房玄齡接掌揚州刺史之後,秉承劉辯的秘旨,對江東士族毫不留情的打壓,讓各大氏族噤若寒蟬,戰戰兢兢,唯恐一不小心有把柄落在房玄齡的手中。

時至今日,江東士族的影響力已經落到了穀底,一句話朝中無人!

武如意唯一一次獲得朝中文武支持的就是立後之時,因為資曆以及聲望,獲得了荀彧、孔融、狄仁傑等人的支持,自那之後,朝堂中再也沒有人提起過武皇後。甚至就連顧雍都對武如意避而遠之,一年下來幾乎再也沒有與武如意來往過一封書信。

正是武如意現在所處的狀態,讓劉辯感覺不到一絲一毫的威脅,所以才沒有因為左慈之事懲罰武如意。曾經的一代女皇,此刻在自己麵前隻是一個花瓶,隻要自己一抬手就能把她摔得粉身碎骨,所以還是讓她繼續做自己的炮台好了!

休息了三天之後,劉辯精神大好,遂於太極殿召集滿朝文武共商大事,對今年新納入版圖的司州、雍州、涼州等三個地方任命刺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太極殿上文武百官俱都峨冠博帶,手捧笏板,山呼萬歲。

劉辯掃視了滿堂文武一眼,朗聲道:“諸位愛卿平身!”

在簡要的處理了一些瑣事之外,劉辯開始任命新的封疆大吏:“朕決定委任青州主薄辛毗前往益州擔任刺史,原益州刺史於謙前往涼州擔任刺史。”

辛毗雖然能力差一些,但出身士族,資曆尚可,女兒辛憲英又成了廬江王劉無忌的未婚妻,先後輔佐過兩任青州刺史王猛與蕭何,表現的中規中矩。其兄長辛評與兄弟辛棄疾也都為朝廷效力,算的上一門忠烈,因此劉辯才決定派辛毗前往益州主政。

有了投票選皇後的前車之鑒,劉辯再也不給臣子們協商的機會,直接金口玉言,一言九鼎,決定了益州刺史的人選。

“朕決定委任於謙前往涼州擔任刺史,執掌地方!”

既然於謙資曆淺,劉辯就把他派往貧瘠的涼州,整個州的人口不過三百萬左右,這樣就不會引起其他文武的嫉妒了。

“朕決定任命李嚴前往雍州擔任刺史坐鎮長安,由鐘繇擔任彆駕從事,輔佐李嚴!”

雍州與並州交界之處頗多,執掌地方的大員需要精通兵事,劉辯思前想後決定把最早的從龍之臣李嚴推出去,讓他坐鎮雍州,讓剛剛歸降的鐘繇輔佐他。

論資曆,滿朝文武之中除了廖化之外,再也沒有人比李嚴的資曆老,而這些年以來,李嚴一直窩在柴桑、武陵、南郡等地方做太守,也沒有機會去前線建功立業,這次劉辯開眼,總算想起了這個老臣。

當然,對於劉辯來說還有另外一個選擇,那就是正在擔任南郡太守的柴榮。

論能力,一手建立了後周,能文能武的柴榮肯定比李嚴強很多,但因為趙匡胤的前車之鑒,劉辯也不敢重用柴榮。好在柴榮沒有犯錯,所以目前一直在南郡太守的位子上蹉跎,但劉辯卻是不打算起用他,寧可選擇李嚴去擔任雍州刺史。

“司州刺史就暫時由陳群署理吧!”劉辯輕撫胡須,任命了最後一個州刺史。

陳群的內政能力雖強,但做了俘虜畢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劉辯能夠給他東山再起的機會,對陳群來說已經是恩重如山,自然不會再計較前麵掛著“署理”兩個字。

王猛出列道:“臣有本啟奏!”

劉辯頷首:“王卿有話直說無妨!”

王猛躬身道:“倭國戰場方麵,陸伯言、戚繼光、趙括三路大軍齊頭並進,目前已經把戰線推進到倭國腹部……”

“拿地圖來!”劉辯正緊端坐,朝鄭和吩咐一聲。

很快,一副日本島的地圖呈獻在了劉辯的眼前,可以看的出來目前東漢的軍隊已經完全控製了北九州與四國,把戰線推進到了日本本州的關東平原,距離劉辯穿越前的日本國都東京大約還有兩百裡的路程。

換句話說,漢軍已經占領了日本全境將近一半的領土,剿滅織田信長,平定倭國,指日可待。

望著地圖,劉辯忽然麵露凶光,一雙眸子殺氣騰騰,在心中咒罵一聲:“這進度有點緩慢啊,實在不行把白起派過去練級,屠他個百萬!”

王猛並沒有察覺到劉辯的心理變化,繼續道:“高熲在倭國表現出色,供應三路大軍有條不紊,臣建議在倭國設州,由高熲擔任刺史。”

劉辯頷首:“王卿所言甚是,那就在倭國設州,由高熲擔任刺史,繼續協同夷州刺史諸葛瑾,宋州刺史張昭向平倭軍團供應糧草。”

在王猛、劉基的帶領下,群臣一起作揖施禮,山呼萬歲:“陛下英明!”

至此,東漢治下已經擁有十六州,各州刺史分彆是貴州刺史荀彧、揚州刺史房玄齡、豫州刺史謝安、青州刺史蕭何、荊州刺史張紘、交州刺史王守仁、司州刺史陳群、雍州刺史蕭何、涼州刺史於謙、益州刺史辛毗、滇州刺史蔣琬、夷州刺史諸葛瑾、宋州刺史張昭、泰州刺史商鞅、倭州刺史高熲、司州刺史李嚴。

望著巨大的疆域圖,劉辯豪氣勃發,朗聲道:“諸位愛卿,明年開春之後再接再厲,一鼓作氣把徐州奪回來。儘早渡過黃河,掃平冀州、並州,將唐寇從幽州逐出,拿下兗州,重新恢複漢室山河的完整。”

就在這時,有後宮的太監氣喘籲籲的來報:“啟奏陛下,喬美人似乎要生了,陛下是否去探視一番?”

因為大喬首次生產胎死腹中,所以劉辯對大喬第二次生育格外重視,眼看著臨盆在即,除了召集全城最好的穩婆之外,又召喚了張仲景、華佗、孫思邈三大神醫待命。此刻得到消息,劉辯立即宣布散朝,直奔後宮而去。(未完待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