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9章 寶劍埋冤獄(1 / 1)

寒門禍害 餘人 1062 字 25天前

自從呈交上去的《辯誣疏》石沉大海,胡宗憲亦是知道自己凶多吉少。

上次被押到刑部大牢,他還是戰功赫赫的浙直總督,而嚴閣老是正一品官員致仕,故而他有資本避過了那一場清算。

隻是現如今,嚴閣老已經被削為民,而他則是徐階門生汪汝正嘴裡的為禍鄉裡的惡人,更是當朝首輔的眼中刺。

胡宗憲借著搖曳的火光抬頭望向徐琨,心知徐琨定然不會帶來好選擇,但還是苦澀地詢問道:“什麼選擇?”

徐琨並沒有正麵回答,而是微笑著詢問道:“胡總督,若是你經由三法司會審,你可知……其中的後果?”

“我沒有罪!”胡宗憲的眉頭微微地蹙起,顯得硬氣地強調道。

雖然他不能說自己為官完全清白乾淨,畢竟當年很多事情亦要用銀子打點。隻是論到“通倭”,他確實是清白的,當年跟汪直的書信往來僅是為了招撫汪直。

徐琨沒有理會胡宗憲的無罪論,卻是自顧自地說道:“胡總督,若是經三法司會審,由於有著書信為憑,你必定會被判通倭之罪。你本人……自然如嚴世蕃那般,但你可知你家人會是什麼如何?”

聲音並不高,僅僅能夠讓胡宗憲聽到,但他的咬音很準。

“你……你是在威脅我!”胡宗憲猛地抬起頭,顯得憤怒地望著徐璠道。

他的事情便是因為嚴世蕃和羅文龍被坐實通倭之罪,從而連帶著抄了羅文龍的家。一旦他亦是被判了通倭,那麼他自然亦是要被抄家,妻子同樣要被流放邊陲。

徐琨的嘴角輕輕上揚,微微彎著腰說道:“胡總督,話我已經帶到!你不為自己,亦要為自己的家人著想,一旦流放……可是當真生不如死啊!”

“你們不能這樣做!你們不能這樣做!”胡宗憲瞪著眼睛望向徐琨,顯得憤怒且不甘地咬牙道。

砰!

徐琨將一把匕首丟在地上,顯得施舍般地道:“該怎麼做,想必胡總督比誰都更清楚,這亦是你最好的選擇!若是不然,我徐家當真是一點情麵都不留了!”

說著,他轉身離開,而牢房的門亦是被關了起來。

“回來,你回來!”

胡宗憲抓著兩根豎木,對著徐璠的背影大聲地喊道。

每個人都有軟肋,而胡宗憲自然不會例外。他之所以拉下麵子求林晧然,除了想要洗清自己身上的冤屈,何嘗又不是在保全他胡家。

隻是偏偏地,他的萬字《辨誣疏》沒能換來皇上的信任,而被寄以厚望的林晧然則是自身難保,眼前已然是沒有了生路。

最為重要的是,一旦他被坐實通倭的罪名,不僅他會被推上斷頭台,而且他胡家要被朝廷抄家,至於他的妻子則被流放。

現如今,他最好的選擇似乎是:在這裡結束自己,不給三法司或者徐階定罪的機會。

牢頭打著燈籠走了回來,對著胡宗憲無奈地道:“徐公子已經吩咐了!不管你要什麼好酒好菜,我都會給你置辦!”

胡宗憲顯得自嘲地笑了笑,知道徐璠的話是什麼意思。隻是他現在一點食欲都沒有,呆呆地望著上方的天窗,聽著外麵的雨聲。

這一夜,很是漫長,空氣亦是透著一股寒意。

胡宗憲靠在牆邊考慮了很久很久,直到那個天窗有了一些微弱的亮光,這才對著外麵一直侯著的牢頭苦澀地道:“紙筆墨!”

隨著這三個字傳出,牢頭很快便給他送來了這些東西。

他心裡已然明白,這位昔日的大人物不會等到三司會審,亦不會繼續進行申冤,生命已然來到最後的時刻。

胡宗憲執著了毛筆,借著天窗透進來的亮光,手先是微微地顫動了好幾下,但眼淚還是止不住地湧了出來。

因為他想著這為官以來的那份忠誠,想到了他為抗倭所有的付出,結果卻是被扣上通倭的帽子,當真是人生的一大諷刺。

猶豫良久,他忍著掛著眼眶中的淚花,將心裡的憋屈宣泄而出,留下了他人生的最後呐喊:“寶劍埋冤獄,忠魂繞白雲”。

嘉靖四十四年十月,胡宗憲自殺於獄中,時年五十四歲。

清晨,雨過天晴,北京城呈現出一大片蔚藍的天空。

跟著以往那般,一頂頂威風凜凜的轎子朝著京城的衙門而去,街邊的食攤按時支起,一切似乎什麼都沒有改變。

林晧然在點卯的時候得知胡宗憲自殺於獄中的消息,雖然頗為意外和不解,但還是朝著刑部大牢的方向行了一個大禮。

南倭北虜,這不是一個簡單的詞。南倭能夠得到解決,雖然有戚繼光和俞大猷等名將的功勞,但胡宗憲才是第一功臣。

在他的計劃中,胡宗憲是解決北虜的最佳人選。偏偏地,天不遂人願,胡宗憲還是不可避免地淪為了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卻是不得不承認,徐階是一個比他想象要厲害得多的政客,他僅僅做出要介入胡宗憲案子的舉動,徐階已然就設法將胡宗憲解決了。

由於胡宗憲是自殺而死,他亦是頂多為胡宗憲洗刷冤屈,卻是無法對徐階進行追究。

對於大多官員而言,胡宗憲的死顯得無關緊要。畢竟嚴黨的時代已經過去,不管是被洗清出朝堂,還是身死於獄中,對大明的朝局不會造成半點影響。

大明的朝堂就像是一個無形的漩渦,似乎隨時地能將人吞噬下去。

正是這個看似平靜的十月,禮部尚書尹台心灰意冷地離開了這個明槍暗箭的朝堂,胡宗憲成為了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本以為坐收漁翁之利得高拱沒有能夠笑到最後,禮部左侍郎高儀雖然沒能跟他競爭,但吳山向嘉靖推薦了昔日的同年好友郭樸。

曆史總是相似的,上一次是徐階搬出尹台堵住林晧然,這一次是吳山搬出了郭樸堵了高拱。當然,吳山倒是出於公心,因為他覺得郭樸比高拱更為合適。

卻不管好的壞的,嘉靖四十四年的十月很快劃上了句號,但這朝堂的鬥爭仍然會持續下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