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存在即合理(1 / 1)

帝國吃相 牧塵客 1825 字 27天前

為了修好這座人類曆史上上第一座跨河的鋼筋混凝土大橋,陳旭可以說把自己在後世所了解的所有關於橋梁的知識都搬出來了,足足講解了近兩個小時,最後感覺口乾舌燥都有些頭昏眼花了才停下來。

“眼下要做首要任務就是勘測和設計,然後根據大橋的體量預算要用到的鋼筋、水泥和砂石,還有就是工期和所需要的人力物力,所以這件事就先拜托給張院長,先帶人去沿河尋找一個最合適的位置,把修建這座大橋所需要的一切都做一個統籌的預算,橋的長度,引橋的長度,橋墩的位置和高度,需要用來搭建模板用到的竹木繩網草墊等,反正所有的東西必須先做一個完整的規劃。”

“對了,最近安排人手先在城南大門通往貨運碼頭的這段路用混凝土先澆築修建一條寬一丈的水泥路麵,厚度一尺就行了,這段路長度不過兩裡,數日間就能完成,注意我上次提到的問題,為了應對熱脹冷縮效應,每隔數丈遠必須預留澆築縫隙,路基也要修建平整……”

“侯爺,為何修橋之前要先修好這條路,難道是要運送修橋的物資嗎?”一個工匠忍不住問。

“不,這是要讓皇帝和滿朝大臣看到水泥的效果,沒有足夠的效果打動他們,這座橋梁全靠我們科學院可修不起來,這消耗的水泥、砂石、鋼鐵都是一筆天文數字,各自都是至少數十上百萬斤的量,而且還涉及到水泥廠、鋼鐵廠以及砂石的篩選和運送,因此這是一個許多行業相互配合的超級大工程,牽扯到的人數不下萬人,因此這條路先修好,讓所有人看到水泥這種化泥成石的神奇效果,然後我相信一切都會迎刃而解,而我們最後要做的就是工程指揮,當然,修建這條路還可以先積累混凝土攪拌的經驗,畢竟這麼大一座橋梁不可能一次澆築成功,必須分段分塊完成,因此要保證混凝土比例的一致,所以諸位一定要嚴格執行我說的工程質量標準,不要因為疏忽導致將來大橋修到一半垮塌或者修建結束不久就垮塌,花費了如此多的錢財產生如此嚴重的後果,根據大秦律令,諸位包括我在內都要受到重處,監工和匠工都會被斬首,所以一切都要把工程質量擺在第一位……”

雖然陳旭對於修橋垮塌的後果進行了非常嚴重的預判,但這並沒有嚇到科學院的所有匠吏和匠工,幾乎所有人都要求參加渭河大橋的修建,就連湯廷這個研究玻璃的都踴躍無比,弄的陳旭非常的不理解,最後他還是把這件直接丟給張蒼,又密切交代了趙擎一番,讓他統籌安排人手配合張蒼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持。

這座渭河大橋一旦修建成功,秦始皇必然會全力支持水泥和鋼鐵產業大規模的發展,隻有更快的加快鐵質農具的推廣,這樣精耕細作的農業才能更快發展,讓交通更加便利,商業也才能更快的發展,隻有農商並舉才是國家繁榮富強的基礎。

而這座大橋雖然在後世看來隻不過是一條小河上的一座不起眼的水泥橋罷了,但在眼下所有人看來,那就是一座堪稱奇跡的大橋。

而且在這個沒有汽車沒有起重機沒有鏟車和挖掘機的時代,所有工程都全靠人工堆出來,一沙一石都來之不易,恐怕光是篩選沙石就是一個巨大的工程。

何況還要燒製如此多的水泥,假如要用十萬斤水泥,合計二十五噸,那麼沙子石子分彆要用到水泥的二倍和六倍的樣子,這是在修建用泳池和水塔的時候匠工在陳旭的指導下反複試驗配比出來,比較節省水泥,而乾透之後混凝土強度也非常高,那麼砂子和石子分彆就是三十七噸和七十五噸的樣子。

剩下的大頭就是粗細不等的鋼筋,眼下鋼筋都是低碳鋼,抗拉性能也不錯,雖然采用了熱拔方式,但因為沒有大型和安全運轉鋼鐵汁水的設備和方法,因此製造的鋼筋長度最長的不過五丈,因此使用中浪費比較嚴重,這座大橋估計至少要用到數十噸的鋼筋。

雖然這些在有修橋的打算開始陳旭就已經大致在心裡計算過了,但眼下正式立項準備修建大橋,頓時覺得有些心底惴惴不安,數十噸鋼材看似不多,但在這個沒有任何機械設備的時代,全靠工奴用手和鋤頭開采礦石,然後一筐一筐背出礦坑,然後一車差不多三百公斤送到煉鐵廠,其中還要耗費大量的煤石,一爐也不過能夠冶煉兩百多公斤,而且生鐵還需要二次冶煉除碳變成低碳鋼鐵增加韌性,然後還要用人力馬車上千裡運送到鹹陽來,這其中不知道又要累死多少人,又會有多少人生病受傷……

媽個雞的,老子是不是最近吃飽了撐的!

一想起修一座橋要耗費如此多的材料,還要耗費如此多的人力物力,陳旭就有些頭皮發炸,感覺自己在造孽,還不如在家泡在泳池裡吃著冰粉看著一群濕身的小侍女悠閒玩耍自在。

張蒼成為了渭河大橋工程指揮部的總工,又開始召集科學院精通水利和架橋修路的匠工和匠吏開始籌備工程勘測隊,而且還讓趙擎聯絡工部、少府和內史府署衙派遣官吏協同處理亂七八糟的事情。

而陳旭安排完修橋的事之後,坐上馬車搖搖晃晃去了報館。

前幾日內史府通報,嫪毐在城西七八裡外的那處彆院已經完全修繕完畢,撰史館和書局的辦公場所包括辦公桌椅也全部都準備齊全,眼下隻需要招賢納士把人員召集起來就可以正式開工了。

其實比之撰史館和書局更早完工的是印刷廠,位置也是在嫪毐的彆院西側。

那裡原來是馬廄所在地,但占地卻異常寬敞,陳旭去看過兩次,感覺起碼可以同時飼養至少五百匹馬,雖然過去了二十年,許多地方已經垮塌破敗不堪,但還是看得出來那是一種怎樣的壯觀氣勢,簡直就像是一座軍營的馬場一樣。

如此囂張跋扈,難怪會死!

陳旭當時看著那占地足有數十畝的馬廄感慨不已,但最近自己城外的彆院修好之後,他看了一下自家的馬廄,也感覺有些心驚膽戰,皇帝數次賞賜下來,自家也已經有了兩百多匹馬,馬廄也有二十畝,而且自家還有皇帝家都沒有的自來水和遊泳池……

於是陳旭最近變得有些小心翼翼,害怕聽見皇帝的召喚。

不過還好,皇帝沒有來找他的麻煩,甚至見麵還是一如既往的溫和,沒有要把他拉出去用五架馬車拉一下的打算。

眼下撰史館、書局和印刷廠都已經籌備完畢,那麼就可以大量召集百家門徒開始編撰史書,整理詩書和先賢典籍。

來到報館,陳平和付安等一群報館高層領導把陳旭迎到辦公室坐下,奉上香茶之後陳平才問:“侯爺您好幾天都沒來了,今天是不是有事情吩咐?”

“嗯,上次讓你準備的那篇招賢榜文寫好沒有?”陳旭點頭。

“就是撰史館和書局那個吧,已經寫完了,我拿給您看看!”陳平從抽屜裡麵拿出來兩張麻漿紙遞給陳旭。

“不錯,就是這個樣子!”陳旭挨著仔細看了一下還給陳平,“儘快把這份招賢榜文刊登到最新一期的報紙上通傳出去,撰史館和書局已經弄好,眼下隻差人了。”

“侯爺,這兩個署衙召集下來,恐怕有上千人之多,每年耗費的錢糧就不是一個小數目,如果不能像報館一樣掙錢,內史府恐怕養不起……”陳平非常擔憂的說。

“撰史館本來做的就是傳承後世的舉措,有正本清源的功勞,該朝廷供養,但書局之中編撰的有些書籍都是諸子百家的典籍,屬於百家門徒的傳承,自然由他們自己編撰整理校對,但如果想印刷出來通傳天下,那就需要自己掏錢了!”

“侯爺是說書局編撰出來的書籍都要編撰人自己掏錢才能印刷?”所有人都有些懵逼的看著陳旭。

“然!”陳旭微微點頭,“比如你是儒家孟子一脈,你編撰整理了孟子的學說,書局負責審核和審定之後收集入庫,但如何通傳天下讓彆人看得見就得自己想辦法,你可以刻在竹簡上,也可以抄寫在麻漿紙上,但這種方法肯定很慢,如果花一些錢交給印刷廠,十天半個月就能給他印刷裝訂數百上千甚至上萬冊,你說他願不願意?”

“願意是願意,但恐怕會讓許多人心生不滿,有錢的可以印,沒錢的怎麼辦?”陳平小心翼翼的問。

“天道自然,適者生存,存在即合理,從古至今發生過多少事,從有文字記載以來又有多少先賢書籍,但其中許多早已遺失在時光的長河之中無法尋找,我眼下做的事,就是把這些正在陸續消亡的書籍都整理彙編保留下來,至於這本書被大眾的認同和接受度到底有多大就需要諸子百家和愛好者自己去傳播……”

“隻有那些最能代表廣泛民意的書籍,才會被傳播的更加廣泛,而對於那些言辭生僻而且寓意晦澀的書籍,自然會少有人去涉獵研讀,很多道理都是在爭辯之中總結出來的,這些流傳很廣認知度很高的書,在大量的閱讀和爭辯之中會變的更加豐富多彩,書籍很多,一百種書同樣都印刷一百套,可能有的完全不夠賣,有的可能隻能賣出去十多套,還有的甚至一套都賣不出去,這就是書籍內容的認同度問題,我們不能強行把書塞給彆人去讀……”

“所有的書出來之後隻能憑借大家的喜好自己去選擇,對於耕種、畜牧、養殖、醫藥、治病等涉及到民生問題書籍,書局會根據需要印刷售賣甚至是免費發放,但對於大家門派的書,書局隻承擔編撰和修訂審閱的部分,如果想要大量印刷售賣或者免費發放,就隻能由百家門徒自己湊錢購買書號,印刷廠才給印刷……”

“書籍和傳承一樣,不適應這個時代發展的需要和潮流,自然隻會被拋棄,但不管什麼書,我們都儘量把他保留下來,或許再過數百年上千年,這些現在並不被人接受和認知的書籍或者理論或許會變的非常有用,這才是我創辦書局的最大意圖,先賢傳承一個都不能少,本著不丟棄不放棄的原則,無論認為好壞的書籍都先全部了整理保留下來,至於對錯或者有沒有用,百年千年之後時間會證明一切……”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