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章 理工學院(1 / 1)

明末工程師 米釀 1113 字 27天前

十二月二十,李植和天津的官員聚在範家莊外的鐵路軌道上,興致勃勃地看著最新出爐的蒸汽機車“北鬥號”。

經過整整六個月的攻關,蘇老三這次交出來的機車就專業多了。李植這半年來努力回憶,畫了一些局部設計圖給蘇老三。所以比起上次直接把往複式蒸汽機架在車輪上的醜陋造型,這次蘇老三造出了有些類似十九世紀火車頭的蒸汽機車。

“北鬥號”基本上是仿造十九世紀早期的蒸汽機車建成的。這個火車頭采用臥式多煙管鍋爐,傳熱麵積大,生成蒸汽快。鍋胴與火箱拚接在一起,鍋爐工作壓力為三個大氣壓。有兩個與水平線成角度,斜裝於鍋爐兩後側的汽缸。有一對裝於機車前部的動輪,動輪車軸左右各裝一曲拐,互成直角,使機車動輪曲拐停在任何位置均能起動。

“北鬥號”的乏汽從煙筒噴出,以誘導通風,促進燃燒。這台蒸汽機車臥式鍋爐的內外火箱和煙箱是製成一個整體的,進一步加強了蒸氣的流轉速度。

比起輪船上的蒸汽機,這蒸氣機車的蒸汽機高度濃縮改良,算得上是範家莊最先進的機器了。機車整體重九千斤,也就是四噸半,大幅輕於輪船上的蒸汽機。

北鬥號停在鐵軌上,蘇老三和三個工匠不停地往機車上運煤,準備進行試車。

李植讓人運來了三個大型車廂,車廂裡裝滿了糧食,足足有一百多石,算下來差不多是十五噸的載重。這麼多的載重相當於二十輛四輪馬車的載荷量。

圍觀的眾人這是第一次看到蒸氣機車,一個個站在李植身後竊竊私語,懷疑這機車能不能拉動這麼多的糧食。

李興歪著頭看著這台蒸汽機車,說道:“大哥,這車子要是能跑起來,那以後馬車就要被淘汰了!”

祖大壽反複打量那火車頭,搖頭說道:“我還沒聽說過可以自己跑動起來的鐵皮車。”

蘇老三幾人運完了煤,開始把蒸汽機車的鍋爐燒了起來。滾滾的白色水蒸氣開始不斷從蒸汽機車的煙囪中噴出來,在十二月的寒冷天氣裡顯得格外的濃厚。過了一會,火車頭上空幾乎形成了一片蒸汽雲。

李植見差不多了,一揮手:“開車!”

蘇老三大聲喊喏,拉下了蒸汽機車的主動軸。蒸汽機車抖了一下,突然間有了力氣,動輪開始慢慢旋轉起來。

動輪在鋼軌上緩緩轉動,最終帶動了機車和車廂前進。在眾人的驚歎聲中,整輛火車一點點加速,在鋼軌上跑了起來。

沒有馬的車子自己跑起來了,親眼目睹這一幕的官員們十分吃驚。他們跟著緩緩移動的火車一起往前跑,在鐵路旁邊的土路上追著這個吐著濃煙的怪獸。

李植也頗有興致,撒開腿跑在所有人的最前麵,要看這個火車頭到底能開多快。

但兩條腿哪裡跑得過火車?火車頭越跑越快,最終把追在後麵的圍觀官員們全部甩開了。火車頭噴著黑煙一騎絕塵,跑出了健馬才能擁有的速度,一路朝鐵路的終點開去。

眾人追不上火車,停在了鐵路邊上,望著越開越遠的火車頭搖頭歎息。

李興跑得出了些細汗,擦了擦汗說道:“大哥,這火車頭也太厲害了,這速度起碼是裝貨馬車的七、八倍啊。這麼算下來一個火車頭就能當一百五十輛雙輪馬車。”

祖大壽說道:“而且這火車不吃糧食,不吃豆子,隻需要一點煤炭就能跑動。一輛雙輪馬車加上車夫,一個月要三、四兩銀子。這火車隻需要幾個車夫就能驅動,這樣算下來運輸的成本恐怕連原先的十分之一都不要。”

眾人都是欣喜地看著李植,都道這蒸汽機車厲害,不知道要為遼東的莊園主們省下多少運費。

如今遼東的鐵路網建設如火如荼,起碼有十萬逃到山東南部的河南難民被李植征召,發往遼東修鐵路。按照天津日報的說法,等今年秋天春小麥成熟的時候,第一條貫通錦州和沈陽的鐵路就能通車。

到時候,像潮水一樣的遼東麥子就會通過鐵路湧入天津,再從天津發往大明缺糧的各個災區。

當然,以後世的標準,這個蒸汽機車實在很原始。載重量很低,隻能拖動十五噸的貨物,隻能說是火車的雛形。但對於李植來說,不能對第一型火車要求太高,這個雛形機車已經有了實用價值。

李植看著越跑越遠的火車頭,點頭說道:“這火車頭不錯,已經像個模樣了。”

“賞蘇老三團隊二千兩銀子,讓蒸氣機作坊全力生產這種火車頭,要在七月份第一條鐵路通車前生產五十台以上。”

####

十二月二十五,震天響的鞭炮聲中,李植和二叔李道率領喜氣洋洋的各大工廠總管、總監們,一起走進了新落成的“理工學院”中。

這個理工學院位於範家莊新城的東南角,有兩層教學樓一座,教室二十間。五層高宿舍五幢,學生宿舍二百五十間。這個理工學院可以容納學生一千人,將成為李植領下工程師的搖籃。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李植領下的工業水平已經遠遠超過這個時代,各個工廠中大量使用十八世紀、十九世紀的技術,生產出各種領先世界的產品。

如果是墨守陳規,按照李植的發明創造生產產品,那是不需要懂得科學知識的工程師人才的。即便是十九世紀的機器,使用和維護起來也是很簡單的,匠人在崗位上鍛煉一、兩年基本上就能掌握。

但是李植對各個工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李植希望各個工廠的技術能夠不斷進步,以更有效率的方式生產出更好的產品出來。

靠李植一個人,是沒有精力兼顧這麼多工廠,一個一個地搞發明創造的。李植需要一批工程師,幫助自己改進機器。

改進機器,這就不是一般的工作了,普通的熟練工匠是無法完成這樣的任務的。這就需要懂得理工知識的工程師站出來,根據掌握的理工科科學知識對機器進行改良,搞發明搞創新。

因此,範家莊的理工學院就應運而生。

李植決定把高中水平的物理和化學知識在這個理工學院中傳授。

掌握了後世高中水平的知識,工程師們就擁有足夠的理論基礎去各行各業搞創新和改進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