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今天的第一更求月票,請大家多多支持,謝謝。
果不其然,聽到方明升的轉述,希爾先生自然沒有生氣,反而意識到有些忽略了幫自己解決大麻煩的功臣。
說實在話,如果沒有王觀的幫忙,希爾先生肯定很麻煩。要麼是在某一天,突然之間想起修改的密碼了。要麼是找專業人士,在城堡附近挖一條長長的隧道,小心翼翼地把寶庫附近的炸藥拆除了,再進入其從內部把寶庫大門拆開。
第一個方法說不準,或者希爾先生靈活一閃,一下子就想起來了,或許他一輩子也想不起來。記憶力是人類最難把握的事情,充滿了不確定信。所以說,希爾先生看到一年來寶庫密碼的破解沒有進展,他已經在考慮第二個辦法的實施方案了。
就準備著手實施的時候,王觀出現了,不費吹灰之力就把大門打開了。所以在希爾先生看來,這應該是上帝聽到了自己的祈禱,特意賜給自己的福音……
當然,就算是上帝的福音,該給的報酬還是要給的。一瞬間,希爾先生笑容滿麵,和聲的氣的開口了。
“一百萬英磅,外加一件東西,隨便你挑。”
此時,方明升笑眯眯的翻譯道:“就算是畢加索的名畫都不成問題。”
畢加索的名畫,到現在動輒在幾千萬美元以上。同樣是大師,張大千、齊白石的作品也是幾千萬,不過那是本國的貨幣。
然而從藝術的角度來說,無論是畢加索,還是張大千、齊白石,都沒有任何高低之分。想當年。張大千曾經去拜訪過畢加索,就東西方的繪畫進行交流。畢加索也親口說過,國有個很厲害的齊白石,讓他十分佩服。
也就是說,大師的畫技功力,已經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能力,也不好放在一起比較。但是從經濟價值來說,肯定是畢加索的畫更值錢。
究其原因。無非是歐美國家的經濟更加富裕達,他們認同西方化,更加欣賞油畫,所以畢加索的名作價值自然很高。如果哪天國的經濟能與歐美國家持平了,那麼張大千、齊白石的作品價格。肯定會與畢加索相當。
說白了,藝術品的價格差距,就是國家綜合國力的直接體現。想一想,在幾十年以前,齊白石的作品才能賣幾萬塊,現在卻值幾千萬了,這充分說明了國的經濟實力的進步。
我們身臨其境。感觸肯定不是很大,但是國外專門研究這個,自然知道國經濟騰飛式的展。才幾十年時間,就已經完成他們幾百年的積累。心裡肯定十分畏懼,所以才不斷地聯合起來想要予以壓製。
其實敵人多了,這也是好事。眾所周知,這個世界上不受敵視的國家有哪些?估計就是非洲一些部落吧。不僅沒有受到敵視,相反還經過有人過去慰問。表示自己的愛心。
一言以蔽之,就是對自己沒有任何威脅的國家,才會人見人愛,大家不時予以幫助支援,以便樹立所謂的國際形象。幾十年以前,國是彆人支援的對象,幾十年以後,國反過來支援彆人,樹立自己的國際形象,這就是崛起。
扯遠了,言歸正傳。
此時此刻,在希爾先生的示意下,王觀開始躊躇起來,目光隨之在寶庫掠過,一副猶豫不決,舉棋不定,挑花了眼睛的樣子。
對此,其他人也充分表示理解。寶庫的珍貴太多了,每件都想要,難免有些不好抉擇。許多人就是這樣,在麵臨選擇的時候,總是容易舉棋不定。
然而,王觀卻不同,在選擇之前,他已經有了目標。現在的為難、躊躇,不過是裝給彆人看的,所以遲疑了片刻之後,他直接表示不著急,先看看,等到參觀完寶庫再做決定。
聽到這話,其他人也理解點頭。挑東西就是這樣,要謀定而後動,現在才看了寶庫小半,還沒有一個全局的概念,肯定是要先了解清楚了,才好下手。說起來,這也是商場上比較常見的手段,希爾先生自然不以為意,反而熱情洋溢招呼大家繼續觀賞遊覽下去。
走過了瓷器區域,映入眼簾的就是一些古董餐具了。金杯、銀盤、鑲嵌寶石的燈台等等,在燈光下閃閃亮,綻放出奢華的光芒,要把人的眼睛晃花了。
古代的歐洲國家,不懂得製作精美的瓷器,隻能燒造一些簡陋的陶器。上層貴族為了體現自己的特權,隻有用黃金白銀,或者珍珠寶石之類打造器皿了,以便與平民區分開來。
經過長時間的展,歐洲製作金銀口器具的工藝也逐漸興盛起來。
不過,據希爾先生介紹,寶庫的金銀器具,一般是十七世紀以後的東西。究其原因,無非是十七世紀以前,由於戰爭的原因,為了維持統治,貴族們不貴不把金銀器熔了,支付手下人的薪水。
另外就是也要承認,金銀器比較容易落伍,每個時期都有新風尚出來。為了與時俱進,自然要把古董金銀器重新加工,形成新的風尚。不然人家都使用嶄新的器具,你卻還保留以前老掉牙的古董,這樣很沒麵子的。
當然,最主要是金屬器物,使用久了表麵肯定黯淡無光。與東方人強調安寧沉靜、寶光內斂的方向有所不同。在西方人看來,色彩是構成瓷器審美精髓的要素,他們十分注重於體現精致、奢華的藝術品質,重視外在表現,往往以張揚華美取勝。
西方的巨龍,在傳說之最喜歡閃閃亮的珍寶。實際上這是西方人普遍的愛好,所以在金銀器具黯淡無光的時候,他們肯定選擇把東西熔化重鑄,所以大家現在很難看到西方古金銀器的存在。不是沒有,而是十分稀少。
能夠流傳下來的東西,大多數是十八、九世紀的器物。有陳列品,也有日用品,每件東西都是經過精心製作,用最先進的工藝技術,最時尚的藝術風格來設計製造。
據說當時有許多著名的藝術家,都在早期從事過銀器設計或製作,自然使得金銀器成為出自身材質價值的豪華藝術品。哪怕是到了現在,王觀等人以現代的眼光來打量這些東西,也覺得這些珍寶符合時代的審美情趣,沒有絲毫落伍的感覺。
這也很正常,現代的許多設計師,在沒有靈感的時候,最喜歡按照十八、九世紀的東西進行仿照了,然後打著複古風的幌子,往往能夠風光一把。
其的原因,無非是那個時期的物品大多是大師們的傑作,就算時過境遷,卻依然是最具有靈性,最天才的設計,最符合人類最原始的審美觀,怎麼可能過時?
比如說現在,欣賞著這些精美的金銀器物,大家讚不絕口,由衷佩服。其最珍貴的一件東西,卻是一頂王冠。根據希爾先生介紹說,這是法蘭西國王的遺物。
仔細打量,王冠十分奢華,造型設計偏向古典風格,其鑲嵌了許多珍珠寶石。無論從哪個角度觀賞,都可以看到璀璨的光芒,就好像是夜空星光一樣絢爛。精致、華美、奢侈,這是大家的印象。
此時,方明升悄聲道:“這件東西不錯,可以考慮。”
“嗯,先記下來,待會再說。”王觀微微點頭,忽然笑道:“不過,我怕挑了這件東西,希爾先生可能會翻臉。”
“還真彆說,或許有這個可能性。”方明升想了想,頗有幾分讚同。
國人做事情,比較喜歡留一線,不喜歡把事情做絕。尤其是商人,講究一個和氣生財。不然你讓人家不痛快了,人家自然也讓你不痛快,生意就做不成了。
“那就不挑最貴的。”方明升想了想,建議道:“挑個比較好的,你又喜歡的就行。實在不行,就挑一幅畢加索的作品回去吧。”
“再看看……”王觀隨口應付道,又漫不經心繼續觀賞起來。
這個時候,大家也走過了金銀器具的區域,來到了一片玻璃的世界。嚴格來說,玻璃器和金銀器都是歐洲工藝美術的代表。玻璃在歐洲出現很早,早在羅馬時期歐洲已經出現了玻璃製作心,不過也是經過幾次波折才逐漸展壯大起來。
說起來,國也有玻璃,但是可能是由於國好東西太多了,大家更加熱衷於燒製瓷器,對於玻璃沒有給予充分重視,所以玻璃的製造技術一直沒有提高。倒是在歐洲,沒能掌握東方的燒瓷技術,反而把玻璃製造揚光大了。
經過幾百年的展,從最簡單的玻璃珠子,再到最為實用的玻璃鏡子,還有經過大師巧匠們精心製作的玻璃藝術品,可謂是五光十色,充滿了彆樣魅力。
也不要覺得現在玻璃爛大街了,所以肯定不值錢。玻璃是玻璃的時候,肯定是沒有什麼價值,但是一但上升成為藝術品,那就是眾人追捧的對象了。
反正寶庫之收藏有一塊玻璃拚畫,據說是出自意大利一個著名大藝術家之手,安德森先生看到了,立即表現出強烈的購買意向,可惜又被希爾先生拒絕了。
一瞬間,安德森先生立即回頭道:“王,你挑這件東西,回頭再賣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