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1章 忽悠之王(1 / 1)

董事長要招聘助理了!

未來集團戰略策劃部裡,一個爆炸性的消息不脛而走。

對於自家這位董事長的傳奇,未來集團尤其是戰略策劃部的人早已經耳熟能詳,創業曆程不用說,單單是趙浮生屢次成功的“戰績”,就足以讓很多人為之側目。

更重要的是,戰略策劃部之前被趙浮生欽點的兩個人,劉明和梁景玉,如今都是身居高位。

這讓很多人心裡麵都冒出一股子野心來。

“我和他們比起來並不差,為什麼我沒有這個機會?”

人心就是如此,不患寡而患不均,眼看著不如自己或者和自己一樣的人出人頭地,對於這些精英來說,無疑是一件難以忍受的事情。

現在有機會到趙浮生的身邊工作,他們當然不會放過。

趙浮生對此並不在意,在他看來,有競爭才有好事。

最近這幾天,趙浮生從董晨曦那裡得到消息,馬小雲來了首都,準備約見自己。

對於這位一貫特彆能忽悠的馬老板,趙浮生還是比較欣賞的,甭管對方人品如何,但起碼在電子商務這一塊,馬小雲的水平擺在那裡。

或者準確一點來說,這位忽悠的能耐,絕對堪稱是頂級的。

要知道,在九十年代中期,也就是差不多九六年左右的時候,那時候的馬小雲還在搞華夏黃頁,準確一點來說,就是全國各地X**走,忽悠彆人做網頁,然後每個網頁他賺兩三萬塊錢那種。

對此,他美其名曰為:跑市場。

真是活見鬼,那時候華夏的網民都沒有幾個,馬小雲這家夥,純粹就是忽悠。

為了跑市場,他去過瀛海威找網絡女俠張樹新合作,當時他不是一個人,而是和黃頁的技術總監何一冰一起帶著一台電腦,結果人家的目標是信息高速公路,壓根不信他那一套,馬老板被掃地出門,臨走的時候撂下狠話,預言瀛海威必定要失敗。結果一語成箴,果不其然,幾年之後,瀛海威完蛋了。

失望之餘,馬小雲更覺得舉目無親,因為在首都這邊,他沒有親戚,也沒有其他的社會關係,但他並沒有因此打道回府。憑著樂於廣交朋友的豪爽性格,他很快結識了一個叫錢峰的人,幾次交往下來他們成了好朋友。錢峰曾在中關村工作,後來辭職經營起了呼機的生意。錢峰以自己廣泛的人脈,給馬小雲尋找門路。他放下自己的生意,每天開著車帶著馬小雲到處遊說,首都的知名媒體和政府部門他們差不多都跑遍了,但因為互聯網還沒有普及,了解它的人還很少,華夏黃頁這個小網站,知道的人就更少了。

馬小雲意識到要想提高華夏黃頁的知名度,就要想辦法把它宣傳出去,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在現如今,這不算什麼難事,但在當時的條件下,做起來卻很難。原因是西方國家倡導的“信息公路”這個概念在華夏還存在很大爭議,支持者和反對者各執一詞。在這場爭議中,官方似乎還難以明確表態,所以,對於互聯網的宣傳,哪一家媒體也不敢貿然大張旗鼓地進行。儘管如此,馬小雲依然在尋找機會。他通過錢峰結識了《華夏貿易報》的一名司機,想通過司機的關係在首都的媒體上發一下文章,介紹華夏黃頁,他不怕花錢,隻要能宣傳出去,錢都算在他的賬上。

文章很快就在《華夏貿易報》上發表了,而且是在頭版,這對馬小雲來說是個意外。那個司機的活動能力讓他佩服,而主編的綠燈更讓馬小雲心存敬意。

在馬小雲小看來,在當時互聯網還沒有被廣泛接受的條件下,這位主編敢於發表他的文章,這是需要勇氣和眼光的。馬小雲很敬佩這位主編,很想和他當麵討論有關互聯網的問題,於是他拜訪了主編。開始他隻是想聊一聊,沒想到,他們居然很投緣,一聊就是三天三夜。主編本來對電腦不熟悉,但聽了馬小雲的介紹和設想後,覺得互聯網是個好東西,他要幫助馬小雲打開局麵。

在主編的幫助下,馬小雲邀請首都的媒體和商界人士,進行了一次新聞發布會和聯誼活動。借此機會,馬小雲結識了很多媒體和商界重量級的人物,也有機會為互聯網、為華夏黃頁做了宣傳。為這次活動馬小雲投入了三萬元,活動的結果卻並不理想,通過活動,並沒有引來商界的投資,但收獲還是有的,那就是通過這次活動,媒體對於互聯網、華夏黃頁都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大家也願意助馬小雲一臂之力,幫助他宣傳華夏黃頁。這樣說來,馬小雲此行總算沒有白花費精力和財力。接著,那位主編又帶著馬小雲到國際信息中心、文化部和國家體委等單位進行拜訪,但結果都無功而返。

就在這個困境中,又一位貴人出現了,她就是馬小雲的老鄉,叫樊新蔓。

這女人很有名,是央視《東方時空》的製作人,她後來更是連續製作了九年的《感動華夏》欄目。

還有,就是,她是張大胡子的老婆,唔,就是那個大胡子導演,傳聞睡了無數女演員,然後老婆被乾兒子睡了的那個。

樊新蔓對互聯網也不了解,但馬小雲對創業那股執著勁兒卻打動了她,她為馬小雲拍攝了一部專題片,片名就叫《書生馬小雲》,馬小雲的創業曆程,他的艱辛和執著,在片中得到展示,片子也真實地反映了互聯網在華夏的境遇。

《書生馬小雲》在央視播出後,馬小雲被一位大學校友認了出來,他叫樓文勝,他被馬小雲的精神感動了。專題片播出的次日,華夏黃頁就接待了一名應聘者,他就是樓文勝。

但好的開端並不意味著從此成功的大幕就拉開了,事情的發展總是出人意料,總是曲折的。就在當時,所有的媒體都收到一份通知:在沒有政府明確支持的情況下,任何媒體不能大肆宣傳互聯網。出現這種情況的背景是華夏科學院的一些院士曾上書政府,認為以華夏的現狀不適合發展互聯網。馬小雲剛剛起步,聽聞此事,無疑遭受了一個不小的打擊。媒體圈的許多朋友此時也無能為力,但他們建議馬小雲到《人民日報》試試,如果《人民日報》能被他說服,其他媒體就能隨之跟進對華夏黃頁的報道。

馬小雲有個朋友在政府部門工作。一天是他值班,他把馬小雲叫去聊天。馬小雲就談到了互聯網的問題。正當他們熱烈討論時,一位局長從這兒經過,也加入進來。局長覺得馬小雲對互聯網有著深刻的認識,他決定邀請馬小雲到人民日報社,給那裡的乾部們搞一次培訓。

對馬小雲來說,這無異於一次轉機。不久,他就來到人民日報社,為社領導做了一次演講。慷慨激昂的演講讓總編輯深受啟發,他打報告直接向中央申請“讓《人民日報》上網”。隨著報告被批準,人民日報社啟動了上網工程。此舉在社會上反響強烈,首都的各大媒體都競相給予報道,央視《東方時空》欄目還對馬小雲進行了專訪。

……………………

……………………

而現在,傳奇侃爺馬小雲,即將出現在趙浮生的麵前。

趙浮生忽然覺得,自己有點小興奮和緊張的情緒。

事實上,之前在華夏經濟人物評選活動上,他和馬小雲有過一麵之緣,兩個人還交談了幾句。

但問題在於,那個時候,大家還隻是陌生人,馬老板也沒想著忽悠自己,而現在大家變成了合作者,趙浮生覺得,馬小雲肯定不會放過這個忽悠自己的機會。

這是基於後世自己對這位大忽悠的了解之下,做出的判斷。

雖然馬小雲的做生意的本事很厲害,甚至於他日後開始喜歡玩各種情懷的時候,也引人注目。但在趙浮生眼中,這位最厲害的,還是那張嘴皮子。

那是真正可以靠一張嘴打遍天下的猛人。

“我怎麼覺得,你好像有點緊張呢?”

坐在趙浮生身邊,董晨曦有些奇怪的問道。

趙浮生聞言笑了笑:“沒什麼,就是有點沒底。”

“沒底?”

聽到這兩個字,董晨曦可是相當意外,要知道,在她認識趙浮生的這幾年時間當中,趙浮生可是很少會有這樣的表現。

擺擺手,趙浮生沒有給董晨曦解釋太多,他總不能告訴董晨曦,自己是因為怕之後的見麵沒能抵擋住馬小雲馬大忽悠的三寸不爛之舌,被他忽悠著一起搞項目。

這不是開玩笑,馬小雲有這個本事的。

而趙浮生自己,就好像一個穿越時空的朝聖者,經曆數年的奮鬥,終於和當初自己隻能在電視報紙上仰望的大佬級人物,坐在同一張桌子前了。

那種感覺,除了趙浮生自己,是沒有人能夠明白的。

PS:求訂閱,求打賞!求推薦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