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太湖地區的乾線公路計劃,從開始的聯合提出,再到各自規劃修建,雖然過程反複了些,但是最後各地方為了自己的發展,最後還是給敲定了下來。
上頭的帝國交通部也是樂見其成!
讓富裕的地方自己修公路這,京畿的資金支持窮地方修公路,這是帝國交通部,乃至帝國上層的共識,現在環太湖公路剛好符合這樣的政策思路。
隨著環太湖公路被敲定下來,帝國交通部也是出台了京畿牽頭,並給予資金扶持的多條公路線路方案。
但是京畿搞的公路線就明顯沒這麼好了,甚至也不是什麼硬化路麵,隻是普通的砂石路而已。
但即便是砂石路麵,後續也能夠給一些不通火車、沒有河流的窮地方解決初步交通問題,這意義依舊重大。
公路建設屬於交通建設的一部分,而交通建設又是第二次工業大發展裡的重點計劃。
根據第二次工業發展規劃,為了進一步推進工商業發展,發展各地方經濟,提升民眾生活水平,交通建設乃是重中之重。
公路網計劃其實隻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更大頭的實際依舊是鐵路建設。
帝國交通部門將會繼續穩步推進大規模的鐵路建設,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區(中亞西亞以及歐洲地區)建設乾線鐵路,在東部地區(中原地區)繼續修建各支線鐵路。
重點扶持偏僻,交通不便的確的鐵路建設!
在新建鐵路的過程裡,也是持續推動鐵路火車技術的升級發展,對火車速度進一步提升,以加大鐵路運輸的周轉運輸量,力爭把鐵路網的客運列車平均速度提升到每小時六十公裡,在特定地區發展建設更高速度的客運專列,比如江南大鐵路,這條鐵路網很早就已經是實現了客運列車時速六十公裡了,現在他們計劃著把客運專列提速到每小時八十公裡以上。
隻不過這對技術要求非常高,倒不是說火車跑不了這麼高的速度,實際上哪怕是現在的蒸汽機火車,全力開的話時速都能夠達到上百公裡每小時了,但是安全性無法保障。
要想保證列車在高速行駛時的安全問題,這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除了發展公路以及鐵路外,河運以及海運的發展和建設依舊是重點,交通部門將會持續投入資金,對各河段的航道進行疏通,擴展通航能力,並加速各沿海港口的碼頭基礎建設。
帝國是準備對交通網絡,包括鐵路、公路、船運進行全麵的擴張和升級,以滿足第二次工業大發展對交通運輸上的龐大需求。
不過這些,普通民眾們是感受不太深的,雖然他們能夠從中享受到極大的好處,但是給人們帶來更大直觀感受的並不是這些基礎建設,而是一些生活用品。
一些和他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消費工業品的普及,進入尋常百姓家庭,更讓他們深切的感受到了帝國所掀起的第二次工業大發展的變化。
比如說自行車,這玩意老早就有了,但是價格一直都比較昂貴,加上性能依舊有缺陷,再加上人們的一些固有觀念,所以大唐帝國裡的自行車,其實在早期的幾十年發展曆史裡,一直都是屬於小打小鬨的階段。
當然了,其中也有著自行車的主要核心專利持有者李氏自行車公司,一直都是吃獨食,從沒開放過自行車的核心專利的緣故。
李氏自行車靠著自行車的核心專利,靠著賣高價自行車吃的滿嘴油,不過對自行車的全麵推動和發展來看並沒有起到什麼正麵的積極作用。
這種情況在宣平五十年後,李氏自行車所擁有的多條核心自行車專利過期後,一大堆中小廠商開始生產銷售自行車,並且為了競爭市場,把自行車的價格持續拉低,帝國的自行車行業才是迎來了全麵的爆發!
嗯,值得一提的是,漢陽李氏家族的李氏自行車公司,在這個自行車殘酷競爭的浪潮裡破產了……
習慣了賣高價自行車的李氏自行車公司,在他們的核心專利過期僅僅是三年之後,就已經是被市場徹底淘汰,後來也嘗試降低成本走量,不過依舊沒能挺過來,最後成功破產,留下一地雞毛!
等到了宣平六十三年的時候,自行車的價格已經是降低到了普通工人家庭也能夠接受的程度,同時自行車經過持續多年的發展演變後,設計結構方麵已經是非常適合乘騎了,如此也是直接導致了自行車在帝國的迅速普及。
宣平六十三年,大唐帝國的眾多自行車廠家加起來,各類自行車的年產量超過了兩百萬輛,而在十年前的時候,李氏自行車公司還獨家持有眾多自行車核心專利的時候,年產量不過一萬多輛而已,產量甚至遠遠不如汽車產量……
但是現在,帝國的很多普通家庭都擁有自行車!
在眾多城市地區,人們騎著自行車上班已經是非常普遍的事情。
不過自行車的快速發展,再加上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也是讓帝國的一些傳統行業出現了大規模的崩潰。
馬車行業尤甚!
早幾十年的時候,尤其是宣平四十多年的時候,大唐帝國的馬車行業發展到了巔峰時期,哪怕是當時的汽車已經出現並且引起了富豪們的積極訂購,但是那個時候帝國的短途陸地客運、貨運主力依舊是馬車。
當年汽車行業的發展,絲毫沒有影響到馬車的發展,以至於在宣平四十多年的時候,馬車行業依舊保持高速發展,並達到了一個讓後人看了估計都得驚詫的地步。
那個時候的帝國,幾乎每個地方都是擁有大量的馬車以及馬匹!
很多大城市都是擁有著數以萬計的馬匹,由於馬車眾多,馬匹眾多,在很多城市裡甚至都是演變為嚴重的環境問題以及交通事故問題,引起了很多人的擔憂,不少人當時甚至擔心,過上幾十年恐怕馬糞都要把整個城市給淹沒。
但是他們的擔心並沒有成為現實,因為馬車行業在四十年代的輝煌之後很快就是迎來了消退期!
尤其是宣平五十年之後,汽車價格的持續下降以及實用性大幅度提高,大量富豪們的私人馬車變成了汽車,城市裡的主要公共交通工具也是從公共馬車變成了公共汽車。
同時自行車的普及也是進一步導致了馬車數量的迅速減少。
而等到了今天,馬車行業早已經是成為了夕陽產業,很多馬車公司都是主動或者是被動轉型了,要不然的話等待他們的就是破產倒閉。
如果說這種過程隻是漸進過程,人們感覺還不是太深的話,那麼宣平六十四年,精凱電器公司推出來並獲得迅速普及的電風扇,就是讓人們徹底的意識到:
新時代已經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