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嘉峪關前線(1 / 1)

山溝皇帝 雨天下雨 1839 字 28天前

目前彙集在嘉峪關前線的部隊裡,已經是有三個步兵師和若乾騎兵部隊。

騎兵部隊的話,那是騎兵將領們的事,騎兵將領之間的競爭,絲毫不亞於步兵將領的競爭,但是這沒應易康沒什麼關係。

隻說步兵部隊的話,前線的這三個師裡,除了他的第三十一步兵師外,其他兩個師,一個是同屬於第十四軍的第十四步兵師,另外還有一個是常年駐防此地的第五軍之第五步兵師。

而這兩個步兵師都是屬於一線主力步兵師,其師長都是大名鼎鼎的。

第四步兵師的師長衛德輝,統一戰爭後期就報考軍校,當然了,哪怕是統一戰爭結束了,他也沒有從軍校畢業,但是後來在河套戰爭以及東北戰爭裡都是參加了戰役,並且發揮出色,從而奠定了晉升將官的基礎。

後期常年在西北地區任職,在駐防陝西地區的第四軍當過團長,在河豐省駐防的第九軍當過二線師的師長,後來在駐防甘肅的第第五軍擔任過軍參謀長。

去年夏天開始擔任第五步兵師的師長。

這可是個貨真價實,要資曆有資曆,要軍功有軍功的老牌陸軍少將,甚至不出什麼意外的話,哪怕是沒有趕上這一場的西北戰役,其晉升陸軍中將都是大概率的。

還有第十四步兵師的師長董錢坤,這人也不簡單,先後征戰於印度、非洲、擔任過非洲遠征軍的軍長,指揮部隊攻占了南非,當年印度洋戰役裡最出風頭的陸軍將領。

後來調回國在作戰部任職,去年年底陸軍高層為了準備西北戰役,幾個大佬決定調第十四軍增援西北的時候,年底的時候就是提前把董錢坤安排到了第十四師擔任師長。

那個時候,實際上董錢坤自己都還不知道即將奔赴西北作戰呢,還以為隻是常規的輪調。

要想從這兩個人搶走主力步兵師的師長寶座,應易康自問還沒有這樣的能量,實際上不僅僅是他,就算是整個陸軍裡頭,能夠從他們手中搶走師長位置的人也沒幾個。

怎麼說呢,軍功和資曆超過他們的,基本上都是中將級彆乃至上將級彆的將領了,是不可能去擔任一個步兵師師長職務的。

而其他少將在軍功和資曆上絕大部分又不如他們,競爭不過。

至於準將級彆的將領,就更不用說了。

因此應易康縱然心中有些不甘心,但是也無可奈何。

抵達第十四軍軍部的時候,應易康先是拜見了第十四軍的軍長戴楊鴻陸軍中將,此人乃是宣平二十一年晉升的陸軍中將,也是老資曆的將領了。

拜見戴楊鴻的時候,應易康自然是不會有任何天子驕子的傲氣,而是保持著晚輩的姿態,小心謹慎的。

之所以這麼小心,那是因為應易康和戴楊鴻可不是一個派係的人,應易康背後的靠山有不少,但是最大尊的靠山,還是郝柏年。

而戴楊鴻呢,此人乃是李春景的老下屬了。

而郝柏年和李春景素來不和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在陸軍內部的高層會議裡,這兩個人經常都是針鋒相對的。

甭管他們是做出給聖天子看的,還是真的不對頭,但是都是導致了他們兩個人下麵的將領們,也是很自然的分成了兩個派係。

這到了前線在戴楊鴻麾下作戰,應易康自然是少一事不如多一事,儘量不招惹麻煩,老老實實作戰,撈取軍功積累資曆才是正道。

應易康為什麼小心謹慎,戴楊鴻自然也是知道的,雙方的頭頂上大佬勢如水火,他們這些在下麵的將領自然也是不能保持什麼太好的關係。

不過他個人對應易康還是很欣賞的,這個年輕人的軍事才華早已經是傳遍了全陸軍,當年在西北任職,還隻是個準將的時候,就已經是提出了一係列全新的步炮係統作戰的理論。

調回金陵的時候,他開始鑽研全新的戰術體係,提出了火炮製勝論,主張在戰鬥的時候集中更多的火炮集中轟炸某一個點,為了讓野戰部隊能夠裝備更多的火炮,他提出了輕量化火炮概念,主張讓團、營級部隊裝備輕量化,可以發射榴彈,同時可以快速機動的輕便榴彈炮,以取代轄有的大量兩斤、三斤散彈炮。

根據上述一係列理論,他還改進了陸軍的後勤運輸體係。

同時還進一步的完善了步兵部隊的編製和戰術。

甚至連步兵操典的編輯過程中,他也是擔任了主要作者。

換句話說,其實目前大唐陸軍的步兵的日常訓練,有很多科目都是他提出來或者完善的。

在軍事理論上,這個人的才華那是沒的說的!

基本上把能夠乾的事都是給乾了一遍,而且還相當出色。

不僅僅軍事理論傑出,此人實戰的才華也不差,在北海省和西北作戰期間,都是發揮的相當出色。

要不然的話,此人也不可能成為大唐陸軍最近十年來最為年輕的陸軍少將了,他晉升少將的時候,隻有二十九歲歲而已!

三十歲都不到!

當年他晉升陸軍少將的時候,此人當年在武學堂的同學們,大部分還是尉官呢,校官都不多,比如畢誌安,當年他不過是一個上尉而已。

甚至畢誌安前麵幾期的學長們,都還沒一個少將呢!

這樣的人才,怎麼就讓郝柏年他們給拉攏了過去呢,如果李將軍當年能夠早一步把此人收入賬下,那麼對於己方派係的力量增長是有大大好處的。

可惜了!

對於應易康這樣的人,戴楊鴻也沒有太多想法,能用就用,但是也不用刻意安排,反正也不是自己派係的人,用不著特地扶持。

但是刻意打壓也用不著,不是不想,而是打壓不了。

西北戰事那麼多人盯著,這亂來的話很容易惹上麻煩。

兩人的會談不過持續了半個小時,應易康就是辭彆而去,然後就是回到了第三十一步兵師的駐地,帶領部隊天天訓練。

應易康帶領部隊訓練的時候,嘉峪關以及後方的幾個戰略據點的部隊也是越來越多了。

第五軍、第十四軍兩個步兵軍,一共六個步兵師,再加上兩個劃歸他們的炮兵旅,此外還有第一騎兵軍、第二騎兵軍以及其他若乾獨立部隊。

這兩個騎兵軍也是大唐陸軍第一次正式設立固定的騎兵軍編製,以往都是騎兵支隊等臨時編製模式,但是這一次為了西北戰役的展開,李軒特地批準了這兩個騎兵軍的設立。

成為了大唐裡編製最大的野戰騎兵軍,每個軍都是轄有三個騎兵師、一個重騎兵團。

隨著時間的過去,在西北前線的部隊也是從幾萬人增加到十萬,然後是十五萬、二十萬!

其中的嘉峪關前線,更是主力彙集,足足彙集了兩個步兵軍、一個騎兵軍。

五月十六日,嘉峪關前線的諸多高級將領們齊齊出現在火車站,三個陸軍中將帶頭,一票少將、準將們老老實實的等候在火車站。

能夠讓他們集體出現在火車站,老老實實的等候的人,自然也不是簡單人。

他們要等的人,有三個,其中一個是他們的頂頭上司,樞密院副使、督辦西域軍務大臣、陸軍上將盧愚之。

其督辦西域軍務大臣的頭銜,翻譯過來就是西域戰役總司令了,不過大唐一般不叫什麼總司令,一般都叫督辦某某軍務大臣。

這嚴格上來說,這個督辦大臣都不是一個固定的軍方職務,而是一個差遣,也可以說是欽差,由聖天子直接派遣,手持聖旨和尚方寶劍的那種!

同時和他一起來的還有甘肅省巡撫,不過這個巡撫不重要,沒什麼人關注。

還有一個值得他們關注的是現任翰林院的副掌院學士、秘書處副處長、禦書房行走大臣江榮新。

江榮新的品級雖然隻是個從三品,但是其政治地位絲毫不亞於普通文官的正二品、因為他是秘書處副處長,翰林院的二把手,天天呆在李軒身邊的天子近臣。

單純說政治地位而言,其實他的地位比盧愚之還要略微高一些,哪怕盧愚之是帝國侯爵,陸軍上將,樞密院副使,但是他可沒進入禦書房。

而禦書房,才是帝國真正的權力核心!

現在的九名值班大臣、二十六名行走大臣,一同組成了大唐帝國的核心權力機構:禦書房!

但是,這也隻是單純說政治地位而已,但是從其他方麵來說,江榮新又不如盧愚之了。

盧愚之可是開國功臣,帝國南澳侯,嗯,他的封地在澳洲西南部,所以他的封號也是被正式確定為南澳侯。

在火車上,一文一武卻是沒有太多的接觸,盧愚之不搭理江榮新,而江榮新也是基本不和盧愚之進行接觸,兩個人都是待在自己的專列車廂了,一路上隻見了幾次而已。

如此自然是為了避嫌!

江榮新是作為天使來前線,慰問部隊,稍候就會單帶甘肅坐鎮大後方,主持地方配合軍方作戰事務,比如說修鐵路,督辦甘肅、陝西等地區的兵工廠以及相關產業做好生產,保障西北鐵路的暢通、籌集糧食果蔬肉食什麼的。

說白了,就是來給二十幾萬大軍當後勤大管家來的!

而盧愚之是西域軍務督辦大臣,二十萬大軍的最高指揮官,他們兩個人要是聯係密切的話,分分鐘就會惹上麻煩。

鬼知道他們身邊有多少翰統鷹犬盯著呢。

為了避嫌,他們基本不接觸,大家各乾各的事。

江榮新為了避嫌,抵達了嘉峪關後,隻是照章辦事,奉旨代替聖天子巡視慰問各部隊,第二天就是乘坐火車返回了甘肅省的省治,也是西北前線的大後方甘州城。

他隻要配合軍方打仗就行了,至於嘉峪關前線軍方怎麼打仗,打的怎麼樣,他懶得管,也管不著!

軍政分離之下,江榮新哪怕政治地位比盧愚之高,也沒權限乾涉軍方的行動!

反過來,其實軍方也沒權利乾涉他的工作。

這一文一武,各乾各的,基本是平行運轉。

不過說是這麼說,當江榮新走了後,盧愚之也才是鬆了口氣,這邊上有著一個禦書房行走大臣盯著,他始終都覺得不自在。

現在那人滾蛋了,他也就可以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即將開始的西域戰事上了!

按照聖天子的旨意,西域戰事必須在六月份前展開,充分利用當地的夏季,並在秋天結束前期戰術,然後過冬。

留給他的時間已經是不多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