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陸軍的野心(1 / 1)

山溝皇帝 雨天下雨 1600 字 28天前

這個島嶼如今還處於土著的掌控之中,雖然說葡萄牙人也是在此地設立了據點,但並不是太過看重,而大唐西洋貿易公司,也是在這個島嶼的北部設立了據點。

第二期的方案就是徹底奪取這個島嶼,當然了,這個徹底奪取並不是說和當地土著打仗什麼的,而是把葡萄牙人的幾個據點拔掉,並取而代之。

然後依托這個島嶼上的據點,作為戰略中轉站,然後囤積兵力以及作戰物資,然後運輸到西印州,為奪取南非做準備。

當地麵部隊奪取了葡萄牙人在南非的幾個戰略據點後,那麼接下來的事就輕鬆了,海軍就能夠以南非為基地,直接囤積一支龐大的艦隊,徹底掐死好望角。

就和過去這些葡萄人做的一樣。

等到第二期計劃順利完成後,那麼後麵的印度洋戰事,那麼就隻剩下簡單的清理工作了,隻要掐斷了這兩條至關重要的航線,那麼印度洋沿岸的葡萄牙人各處據點就是被切割起來,並孤立無援,到時候大唐帝國有的是時間和精力來慢慢收拾他們。

此外,其實海軍方麵更加期待的是,不管是攻打錫蘭島還是攻打南非的過程中,葡萄牙人會把他們的艦隊集中起來,然後和他們進行決戰!

這樣大唐海軍就能夠通過海上決戰的方式,直接把他們的主力艦隊擊潰,如果能夠把他們集中起來的艦隊堵在某個港口那就更加完美了,而不管是擊潰還是堵在港口,那都是屬於一了百了的好事,沒有了艦隊,那些葡萄牙人的殖民地據點就是屬於無根浮萍而已,拿下來不說是遲早的事,而且還是很輕鬆的事,就跟當初拿下馬六甲一樣。

隻有葡萄牙人給不給他們這個機會就不知道了,假如葡萄人死活不和他們決戰,非要小規模零散行動,大唐海軍也沒辦法,隻能是等陸軍把他們的幾個重要據點攻占,然後封鎖重要航線了。

這個印度洋決戰方案,和之前最大的不同就是,以往軍方總是想著一路打過去,先驅逐緬甸和印度東部海岸的葡萄牙人,然後是錫蘭島、印度南部,再過來是印度西部、西亞、東非,一路慢慢打,最後殺到南非。

以往的計劃就是穩紮穩打,一路殺過去,可以有效的保障後勤運輸,降低風險,但是這樣做的話,耗時卻是太過漫長了,這一個個殖民地據點的爭奪,而且橫跨這麼遠的距離,哪怕一切順利的話,這兩三個月就奪取一個據點就非常不錯了。

而葡萄牙人在印度洋沿岸的各處據點有多少?少說也有幾十個啊,這都還是那種有兵力駐紮的堡壘呢,如果隻說那些純粹的補給港口,那就更多了。

基本上從好望角一路到東非,再到西亞、然後到緬甸,這所有的海岸線上,都是有著葡萄人的據點呢。

這是當代的航海需求,畢竟船隻需要靠著海岸線航行,避免迷航的同時,也能夠及時的提供補給。

對於海軍的這個計劃,李暠卻是覺得他們過於冒險了,雖然聽起來隻需要控製兩個地方,甚至嚴格上來說隻需要控製南非就可以了,但是難度卻是極大。

大唐海軍知道這兩個地方重要,人家葡萄人也知道啊。

就和當初的馬六甲一樣,葡萄人在這兩個地方也是重兵把守,不單單有規模龐大的艦隊,更重要的是還有大量的地麵作戰部隊。

要奪取錫蘭島以及印度南部港口,難度就不小了,更加不要說南非了。

如此遙遠的遠征,哪怕是大唐帝國這個龐然大物,也是感到甚為艱難!

如果隻是單純的海軍行動打海戰也就算了,偏偏這個作戰計劃裡,可不僅僅是打海戰這麼簡單,還得奪取他們的殖民地據點呢,這樣海軍才能夠利用這些據點作為基地,長期駐紮並封鎖。

要不然的話,和現在也就沒有什麼區彆了,如今大唐海軍的船隻,也是頻繁來往這些海域進行封鎖打擊啊,但是以為無法保持長期的封鎖,所以效果就是非常小了。

一不小心還會有被葡萄牙人逮住,然後集中主力艦隊殲滅的風險。

李暠覺得冒險,不過他的父皇李軒卻是不這麼覺得。

因為他一看到這個計劃,基本上就是想起來了後世二戰期間的美軍蛙跳戰術,跳過敵人的外圍防線,直接殺入敵軍腹地,打蛇直接打七寸不說,而且還能夠讓敵人千辛萬苦布置的外圍防線瞬間化為虛無。

這個戰略構想,在李軒看來是與可取之處的,唯一的麻煩就是,能不能組織起來這麼大規模的遠征。

因為海軍提出來這個計劃之後,陸軍方麵也是根據有限的情報做出了推算,要徹底奪取錫蘭島以及印度南部的幾個葡萄牙據點,至少需要同時調動一萬人的地麵作戰部隊。

彆看這個數量少,實際上對於印度戰場而言已經是非常多了,距離遙遠補給困難,讓大唐帝國在這一海域根本就無法維持太多的兵力,同樣的,葡萄人也是如此。

一萬人規模的戰役,那已經是超大規模了,為了維持這一萬人的作戰,帝國所需要付出的代價,絲毫都不亞於在西北地區動用十多萬的兵力少。

首先,這一萬兵力不能從印度戰場直接抽調,以印度洋戰場的局勢,能夠擠出來兩三千人就不錯了,因為印度戰場各處都需要兵力,機動兵力根本就沒有這麼多。

這也就意味著,要從南洋或者是本土地區,繼續往印度海域增兵至少七八千人,甚至是更多,有可能需要上萬人。

一萬兵力,連一個師都不到,頂多算是一個混成旅而已,大唐帝國出得起。

但是要維持這多出來的一萬兵力作戰,就需要投入更多的航運力量,這對於帝國的海上運輸能力而言,是一個非常嚴峻的考驗!

如今在印度洋地區作戰的部隊,他們用的彈藥都是需要從後方通過海運補給的,其他的糧食什麼的還好說,可以直接在印度征集,但是彈藥以及武器這些就沒辦法了,必須從本土調運。

原本維持三萬人的作戰部隊就很不容易了,現在有再來一萬人,這恐怕就得把帝國的遠洋運輸能力給壓榨光了。

同時運輸這些人員以及補給,還需要動用更多的戰艦,人家葡萄人也不是吃素的,乾不過你的戰艦,但是看見大唐的商船,哪怕是武裝商船了,那也是見一艘打一艘的。

最後,海軍恐怕還得從國內繼續抽調戰艦補充印度洋。

如果隻是海軍內部抽調兵力也就算了,這還涉及到了陸軍方麵,這多出來的一萬地麵作戰部隊,人家海軍可沒有,海軍的陸戰隊數量雖然也不算少,但是也絕無可能調動這麼多的地麵作戰部隊,這事還得陸軍配合才行。

而陸軍方麵,卻是不願意去冒險,他們寧願慢一點,也不願意直接冒險深入敵人的腹地,到時候很容易全軍覆沒的。

當然了,陸軍方麵不太願意,也是陸軍方麵的私心有關!

海外作戰,領頭的是海軍,他們陸軍頂多也就是打打下手的,哪怕是當初打下馬六甲城,但是南洋戰事的風頭依舊是被海軍搶走了。

陸軍辛辛苦苦打下馬六甲,但是國內很多朝臣們卻是對海軍襲擊馬六甲港口,把敵人的艦隊堵在港口並消滅讚不絕口。

認為馬六甲戰役,那是海軍已經是奠定了勝局,陸軍隻不過是個收尾的。

這讓陸軍方麵相當不滿,他們陸軍為了攻克馬六甲,死傷千餘將士,到頭來竟然隻換來一句陸軍隻是個收尾的,這讓陸軍的不少大佬們都是不太爽。

不少陸軍的將領們都是很有怨氣,說什麼有本事你們海軍打去啊,看看你們的戰艦能不能上岸攻克馬六甲城。

然而海軍的將領也是不甘示弱,直接譏笑,如果不是我們海軍手把手的把功勞送到你們陸軍手裡,你們還能打馬六甲城?

沒有我們海軍把敵人的艦隊堵在港口並消滅,你們陸軍的運輸艦早就被葡萄人的艦隊擊沉,這好幾萬將士都被喂魚了。

反正馬六甲戰役裡,陸海軍雙方都是說自己功勞大,對方隻不過是個打雜的,誰都不服誰。

後來在印度洋,陸軍乾脆是改變了自己的戰略,他們沒有聽海軍的,天天坐船然後去當海軍陸戰隊,去拔出什麼沿海的港口據點,現在陸軍本身對征服印度半島本身更加感興趣。

陸軍投放到印度洋戰爭的兵力,也就是第十九師,其實都是駐紮在印度半島上,主力部隊待在戈河州,正在和當地的土著打的興起,攻城略地呢,哪有興趣和海軍一起打葡萄牙人啊。

人家陸軍的將領甚至都是說了,還搞什麼襲擊港口啊,搶占幾個小殖民地有什麼意思,太小家子氣了。

彆搞什麼海上襲擊戰了,把海上運輸力量都抽調給我們陸軍運輸補給,我們陸軍再往印度增援兩個師,湊足一個軍,到時候我們陸軍都能直接把印度半島都給打下來。

到時候整個印度半島都是我們大唐帝國的,還用得著在乎區區幾個殖民地據點。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