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俊誌,此時他的頭銜可是比較多的,除了移民屯墾司東北處副處長,從四品的本官職務頭銜外,還有著‘奴兒乾移民事務督辦’的差遣。
這個差遣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奴兒乾地區的文官一把手了,隻不過現在大唐帝國還沒有正式在奴兒乾地區設立州府等行政機構,暫時是以‘奴兒乾移民事務衙門’來暫行管理行政事務。
大唐帝國最近這些年,很喜歡用一些臨時性的差遣,成立相關的專門衙門來處理相關的事務,扶桑事務衙門,南洋事務衙門,奴兒乾移民事務衙門都是這種政策下的產物。
不過這種情況估計不會持續太久,等到海軍拿下了奴兒乾城,然後在拿下黑龍江下遊的其他沿江蠻夷村鎮的時候,基本上也就可以宣告奴兒乾府的正是成立了。
到時候奴兒乾移民事務衙門,就會搖身一變,變成奴兒乾府衙門。
而可以預見的是,等大唐徹底征服了扶桑後,扶桑事務衙門也會成為曆史,然後由扶桑巡撫衙門,或者乾脆是九州巡撫衙門,本州巡撫衙門之類的取而代之。
在奴兒乾這一片,等到成立奴兒乾府的時候,應俊誌自然也是不會繼續待在這個窮鄉僻壤的地方,這個人可是移民屯墾司裡比較受重視的年輕官員。
他擅長是組織移民屯墾,而不是在窮鄉僻壤裡當什麼知府之類的。
這兩者有什麼區彆?
前者是帶著移民來到蠻荒之地,和蠻夷們爭奪土地。
後者隻是單純的治理地方而已。
應俊誌也不愧是深受上頭大佬們賞識的移民官員,雖然年輕,但是卻是經驗豐富無比,不用海軍那邊操心,他自己就是帶著手底下的官員們把四千多青壯給組織了起來,然後開始快速修建簡單的城防設施,同時也是安排人生火做飯,免的大幾千人上了岸後還要餓肚子,同時從船隊上搬運各類的設備和材料。
然後又是指揮人把原來的奴兒乾城進行徹底的清理了,根據大唐帝國一貫以來的衛生要求,第一時間就是把奴兒乾城進行徹底的清理。
大唐帝國對城鎮的衛生要求,從立國之初就是非常的重視,為了防止各類傳染病的流行,李軒一開始就是嚴格要求市容市貌,尤其是衛生問題,更是嚴苛到了極點。
而這一要求,在奴兒乾城也同樣不例外,不過奴兒乾城說是城,但實際上也就是相當於內地的一個普通村莊而已,規模小的,這清理打掃衛生起來也是容易的很。
進行了衛生清理工作後,後續大量的人員才是開始入駐奴兒乾城,不過這個城太小,建築不多,所以很多人實際上都沒有辦法住進原有的房屋裡,隻能是搭建帳篷居住。
當應俊誌帶著移民們開始修築奴兒乾城的城防設施的時候,海軍的工兵部隊也是開始修築城防炮台,根據相關的計劃,這個城市乃是進軍黑龍江流域最為重要的據點,所以不管是生活居住還是說城防設施,都必須是達到一定的標準,這樣才能夠為後續在黑龍江流域的軍事行動提供支援。
於此同時,邱曉也是開始指揮陸戰隊向四周進行探索肅清,一方麵是想要清理乾淨附近的蠻夷,免的他們以後襲擊奴兒乾地區的移民,另外一方麵也是為了嘗試征召一些當地的蠻夷用來修城。
不過效果卻是沒有多大,在陸戰隊為期持續三天的清剿行動裡,根本就沒有遇到大規模的蠻夷,隻是遇上了幾股小規模的蠻夷而已,用通曉當地蠻夷的翻譯問話後才得知,周邊的蠻夷已經是陸續跑了。
走了也好,至少以後在奴兒乾地區是不用擔心遇到蠻夷襲擊了!
確認了周邊十公裡以內,尤其是黑龍江南岸地區的奴兒乾周邊十公裡範圍內,都是沒有了蠻夷蹤跡後,邱曉才是放下心來,然後準備抽調艦隊和陸戰隊將士繼續沿著黑龍江深入。
海軍的黑龍江計劃,可不僅僅是占領一個奴兒乾城,而是在整個黑龍江流域都是建立起來穩定有效的物資運輸渠道。
至於在黑龍江流域進行大規模的移民開發,這是農部移民屯墾司的計劃,海軍隻是配合他們而已。
而反過來,農部移民屯墾司,在黑龍江流域移民開發,其實也是配合海軍行動。
軍事征服,移民開發,這向來都是大唐帝國的一貫手段,軍隊在前方開疆擴土,農部的移民屯墾司在後頭組織大量移民及時甚至同步跟進移民開發,這都是最近十年來玩了不知道多少次的老套手段了。
軍方和內閣在這方麵已經是有了一整套完善的相互配合程序,然而各取所需,兩不耽誤。
這個過程裡軍方的將領獲得了戰功,內閣的官員獲得了政績,你好我好大家好。
要不然,內閣和軍方也是不會有如此緊密的配合了。
這一次深入黑龍江流域,邱曉雖然依舊是帶上了常州號在內的兩艘護衛艦,但是說實話,在越往黑龍江流域深入,這兩艘體型龐大的護衛艦的作用就越小。
而那些武裝商船們也是同樣如此,因為不管這兩艘護衛艦還是武裝商船,標準排水量都是好幾百噸的,這樣的噸位在大海裡可能還嫌小,但是在內河就顯得太大了。
所以實際上,這些大型的海船深入黑龍江之後,頂多就是充當固定炮台以及運輸艦的作用,而且還需要黑龍江內河艦隊的配合才行。
如果沒有內河艦隊配合,邱曉還真不敢帶著護衛艦和武裝商船深入呢。
邱曉的下一個目標,是距離奴兒乾城很近的滿徑衛城,不過根據情況,這個名為城,是為村的蠻夷也是跑的差不多了。
一係列的情報都是證明,附近地區的蠻夷們,開始了大規模的向南撤退,集中到了更南邊的佛朵河衛城。
邱曉其實並不管這些蠻夷們退往那裡,他的目標隻有一個,那就是沿著黑龍江繼續深入,摧毀,奪取沿途的所有城鎮,這一次深入作戰,他是準備一口氣打到喜申衛,此地也就是後世的伯力城一帶。
為什麼把第一階段的作戰目標設定在此地?不是因為此地有什麼強大的敵人,實際上根據稀少的情報顯示,此地目前是一片荒蕪,頂多隻有少量蠻夷生活。
而喜申衛也是一百多年前的稱呼裡,當年居住在這一片的蠻夷部落乞烈迷臣服於前明,前明以該部落居住地設為喜申衛,該部落首領乾塔奴為指揮僉事,後來這個部落遷移到了遼東腹地,徹底歸屬前明,其部落也是逐步融入到了明王朝裡。
所以喜申衛,是一個曆史名次,如今根本就沒有什麼喜申衛城的存在,估計能找到的,隻是一片廢墟而已。
喜申衛的建立以及結局,其實也是眾多前明時期邊疆地區眾多衛所的開始和結局。
因為前明時代,明王朝在立國初期的時候,也是和現在的大唐王朝一般,潮氣蓬勃,不斷的對外擴張,其大軍也是打到了黑龍江流域,並建立奴兒乾都司,後來國力衰退,加上奴兒乾地區苦寒,所以前明就是逐步放棄了這一片地區的實際控製權,把主要的力量都是集中到了遼東一帶。
但是為了保證奴兒乾地區依舊歸屬前明,至少是名義上的,所以就會廣泛的授予當地的各部落的首領官職,以各部落的居住地設立衛所,然後授予部落首領為指揮僉事。
喜申衛,已經成為了曆史,但是該地的地理為止的重要性,卻是一如既往的重要!
該地位於黑龍江中下遊段,黑龍江中遊和支流烏蘇裡江的交彙點,僅此一點,就已經是足以讓大唐帝國在此地建立城池了!
而在去喜申衛的路上,需要通過黑龍江的下遊流域,而這一片下遊地區,也是有著不少的蠻夷盤踞的,雖然說大唐海軍憑借著內河戰艦,也可以直接掩護運輸艦隊前往,不用搭理黑龍江下遊沿岸的蠻夷們,但是海軍卻是不喜歡以後每一次運輸物資都是需要動用大量的內河戰艦,這樣劃不來。
所以乾脆是第一次深入黑龍江的時候,直接把沿途的所有蠻夷據點給摧毀掉,然後在部分重要的地方駐紮少量兵力。
不管怎麼說,都要確保黑龍江流域的通航安全,要不然的話,依托黑龍江深入東北地區就是一句笑話。
海軍費了眾多的小心思,就是為了在黑龍江做出成績來,從而彰顯哪怕是在東北苦寒之地作戰,海軍也是能夠發揮出來重要的戰略作用。
不能讓陸軍把全部風頭給搶占了去。
海軍有海軍的心思,陸軍也有陸軍的心思,陸軍的想法是,且讓海軍那邊折騰,反正花的也不是陸軍的軍費,等他們打通了黑龍江航道後,最大的受益者還是他們陸軍,所以對海軍在黑龍江流域的作戰計劃是樂見其成。
當然了,這也是和陸軍那邊把所有精力都是放在遼河套,暫時不重視這一苦寒之地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