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陸軍和韃靼人的交手,在統一戰爭的時候就有過了,當年北伐戰役的時候,俺答汗就親自率領的數萬騎兵南下支援正德皇帝作戰,那個時候一度讓大唐陸軍打的極為狼狽。
最後還是韃靼人對槍炮不熟悉,貿然對大唐陸軍的步兵方陣發起大規模的衝鋒,加上那個時候大唐陸軍也是把第一批燧發槍搞了出來,並列裝了部分的北伐部隊,依靠著近衛軍等幾個主力部隊,硬抗了韃靼人的騎兵衝鋒,最後獲得了勝利。
隨後雙方就沒有發生過大規模的交戰了,不過中小規模的武裝衝突,幾百人千人估摸的戰鬥,卻是打了不少,同時韃靼人也是非常清楚遼東戰役裡,察哈爾部以及朵顏三衛是怎麼被大唐陸軍揍趴下的。
這麼多的交手經驗,早已經是讓韃靼人知道了一個事實,那就是不到萬不得已,絕對不要去衝擊大唐陸軍的步兵方陣,尤其是衝上去搞什麼肉搏之類的,那樣的話,就算能夠打贏,那也是慘勝,而且交換比會非常的難看。
這樣的慘勝,對於韃靼人來說是吃大虧了,因為大唐陸軍的步兵不值錢啊,損失了幾萬人,轉眼就能夠重新拉出來幾萬人的大軍,但是韃靼人要是損失了幾萬人的騎兵,那絕對是傷經動骨,而是幾年功夫緩不過來。
所以很多時候,大唐陸軍是願意跟韃靼人拚消耗,搞什麼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事。
這種情況,大體上也是在今天的這一場戰鬥裡體現了出來,這五千韃靼騎兵如果不主動發動進攻,第十三輜重團和第四十五運輸團就不可能停下來,儘管在騎兵威脅下行動緩慢,但是慢慢走,總歸是能夠走到下一座城堡,然後一路抵達第九軍主力駐地的。
他們必須攔截!
但是即便是攔截了,他們也沒有直接放棄馬刀衝鋒肉搏,因為他們知道這是不可取的,是死的很慘的!
過往的交戰經曆裡,韃靼人從來就沒有在雙方的肉搏戰裡取到什麼優勢。
相反,在中近距離的弓箭以及火槍的對射,雙方倒是能夠打個旗鼓相當。
彆驚訝,事實就是如此,哪怕大唐陸軍已經是批量列裝了燧發槍,連火炮都是升級為榴彈炮了了,但是人家韃靼人的騎射功夫也不是用來看的,相反,這本事可是他們最拿手的。
騎馬高速靠近彎弓射箭,雖然說這個過程裡他們自身也會承受一些傷亡,但是,他們同樣能夠給大唐陸軍的步兵方陣也造成傷亡,而且還能夠快進快出,避免陷入肉搏階段,始終保持著騎兵的高速機動性。
韃靼人的這種打法,對於大唐陸軍來說好壞參半,好處是能夠在最適合的距離開槍開炮,甚至都不用擔心對方會衝上來撕裂方陣。
壞處就是,己方也需要承受不小的傷亡。
雙方的這種對決,考驗的就是雙方的火力投射量,盔甲的防護能力以及對傷亡的承受能力。
火力的投射方麵,雙方是各有優勢,大唐陸軍的槍炮射程遠,威力大,在數百米之外就可以對韃靼人的騎兵進行炮擊,百米內就能夠用燧發槍大量獵殺他們的騎兵。
但是不管是火炮還是燧發槍,射速還是太慢了。
韃靼人的弓箭射速可是相當快,一些技藝高超的韃靼騎兵,能夠在四十五米就開始在馬背上拋射,然後在高速轉彎平行階段,迅速拉弓開箭,短短幾秒鐘內就能夠射出去多支箭支,短時間的箭支投射量是相當大的。
火力方麵,暫時來說大家都是半斤八兩!
而盔甲的防護能力以及對傷亡的承受能力,大唐陸軍卻是能夠吊打韃靼人!
得益於國內的鋼鐵行業的大爆發,哪怕是鋼材的價格依舊居高不下,但是產量卻是已經足夠軍用了,如今大唐陸軍,哪怕是火槍兵,那基本都是人手一件盔甲的,而且還都是鋼製的板甲。
大唐陸軍的戰鬥兵種,披甲率是達到了百分之百的,就連輔助兵種,披甲率也是達到了百分之五十以上,部分沒有披甲的輔助士兵,比如炮兵,那不是因為沒有給他們配屬盔甲,而是穿戴了盔甲之後影響他們的作戰。
如果真的需要,全軍披甲都是可以的。
而反觀韃靼人,他們的披甲率可沒有這麼高,不管是他們的傳統盔甲還是從大唐進口的出口型板甲,數量其實都不多,披甲率連百分之三十都沒有。
而最關鍵的是,這些盔甲,麵對槍炮,基本沒什麼用處,都是一打一個洞!
但是大唐士兵的盔甲,卻是可以擋住弓箭刀槍等冷兵器。
雙方在防護方麵,是處於嚴重的不對等狀態。
而對傷亡的承受能力上,韃靼人裡有一部分精銳部隊,對傷亡的承受能力不弱,但是整體上來說,大唐陸軍能夠吊打他們。
這是因為雙方的軍製完全不同,訓練模式也不一樣。
大唐陸軍的步兵師,其步兵在傷亡達到百分之十以上的時候,普遍還是能夠發起進攻。
部分精銳部隊的傷亡達到百分之三十以上,依舊能夠發起進攻。
這可是進攻,而不是說防守,至於防守作戰,對傷亡的承受能力就更高了。
韃靼人那邊的話,對傷亡的承受能力是絕對沒有大唐陸軍這麼高的。
火力投射、防護能力、對傷亡的承受能力各方麵,其實大唐陸軍都是占據了優勢的,不過大唐陸軍也有著自己的優勢,那就是步兵部隊缺乏機動能力,也就失去了戰略主動權。
而對麵的韃靼人卻是騎兵,機動力那是不用說的,哪怕是遭遇到了什麼不測,他們也能夠隨時選擇撤退,而大唐陸軍的步兵們也就隻能眼睜睜的看著他們撤離。
如今就是這樣!
當韃靼的騎兵前後衝上來了三個波次後,後方指揮戰鬥的一個韃靼中年壯漢將領就是皺起了眉頭,此人放在草原上,那也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他是俺答汗長子黃台吉,身為俺答汗的長子,他是俺答汗的天然繼承人,從少年時代開始,就是跟著俺答汗南征北戰,戰爭經驗相當的豐富。
俺答汗要派兵截斷第九軍主力部隊的後勤補給線,如此重任能夠交給誰?自然是交給他頗為信任的長子黃台吉。
俺答汗讓黃台吉率領其本部三千,此外又是從俺答汗的親軍裡拔掉了兩千嫡係,一共五千大軍出征襲擊唐軍糧道。
這五千騎兵,可不是什麼旁係部落的炮灰騎兵,而是土默特部的嫡係騎兵,俺答汗用來掌控右翼三萬戶的主要武力之一。
如此的嫡係騎兵,所配屬的馬匹以及武器,自然是相當不錯的,也是俺答汗父子最為忠誠的力量,然後這種他麾下最為精銳的騎兵,前麵的三個波次的衝鋒裡,竟然是十去其二!
這仗不好打啊!
當即隻見他對身邊的屬下說了幾句,然後他身後的親兵就是吹響了號角,這是他們的撤兵信號!
第四波衝上來的韃靼騎兵,聽到號角後,都已經是衝到了將近百米的距離了,不過他們並沒有繼續往前,而是選擇了直接轉向撤離!
衝鋒之初疾馳如風,撤退的時候也是沒有絲毫的停頓,由此可見黃台吉治軍也是頗有一套的。
第四波韃靼騎兵本土直接側退,而在他們之前,三個波次的韃靼騎兵加起來將近千騎,但是倒在衝鋒途中的韃靼騎兵至少已經是有兩百之數!
大量被打下馬的韃靼騎兵並沒有第一時間死去,而是躺在地上哀嚎著,他們的戰馬在戰場上或是漫無目的奔跑,或者是原地停下來在主人的身邊,看著主人在痛苦中哀嚎,然後逐漸死去。
前後三波千騎衝鋒,死傷卻是達到了兩百之數,傷亡率達到了百分之二十,這種傷亡數字即便是放在旁係的炮灰部落騎兵裡,那也是一個相當恐怕的數字了,更不要說,這些騎兵都是土默特的精銳!
如此大的戰損比,即便是久經戰陣的黃台吉,也是由不得皺起了眉頭!
上一次他率軍作戰,打出這麼打戰損比的時候,那還是年初和瓦剌人的大決戰,但是當時他是率領三千本部騎兵,朝著瓦剌人的五千多騎兵發起了衝鋒,不是這種騎射衝鋒,而是真正的馬刀衝鋒,衝上去就是你一刀我一刀互砍的那種!
最後,他的三千本部騎兵死傷達到五百多人,但是瓦剌人的五千騎兵卻是被他打的直接崩潰,死傷過半!
然而今天呢,這戰鬥遠遠談不上壯烈,己方的三波騎兵衝上去,彎弓射箭,對麵的大唐陸軍也隻是開槍開炮,交戰所持續的時間其實非常的短暫,從下令進攻到下令撤退,前後持續的時間也就一刻鐘左右。
如果從第一波的騎兵進入到五百米距離,大唐陸軍開始炮擊開始算起,嚴格上來說,雙方真正交戰的時間頂多持續了一分多鐘而已!
然而在這一分鐘裡,己方騎兵就死傷了兩百多。
對麵的大唐陸軍死傷雖然不知道具體有多少,但是估計也就是兩百多人,絕對不會超過三百人。
也就是說,剛才的交鋒裡,雙方的損失是半斤八兩,差不多!
但是,你要知道,大唐陸軍死傷的隻是步兵,隨便一個青壯農夫訓練了三個月都可以拉上戰場的步兵啊!
而韃靼人死傷的卻是騎兵啊,而且還是塗抹·土默特部裡經曆了無數戰鬥才曆練出來,每一個都堪稱是精銳的騎兵啊!
而且更關鍵是,黃台吉根本就看不到對麵的大唐陸軍有任何退卻,陣型出現鬆動的跡象。
麵對這種情況,黃台吉隻是略微皺眉下令撤退,而是沒有當場情緒失控,那已經是很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