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十章 黃金計價(1 / 1)

山溝皇帝 雨天下雨 1703 字 28天前

李軒看到這份折子的時候,也是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王浩門說的還隻是銀子這麼多用來乾嘛的問題,但是李軒卻是從中發現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通貨膨脹!

如今的大唐王朝,雖然還是以農業為主,但是工商業的經濟發展速度非常的快速,這從工商業的稅收增長就可以看的出來了,稅部那邊預測,今年的財政收入能夠達到六千五百萬兩銀子,而明年的話,則是可能增加到七千萬兩銀子。

而這個財政收入預算,暫時沒有把一些新占領區計算進去,湖廣北部地區,四川地區,包括部分的陝西地區都是沒有算進去的。

但是為什麼還能夠增加五百萬兩銀子?

農業稅是按照田畝數量來征收的,而田畝數量是不可能突然大規模增加的,那麼主要的增加動力就是來自於工商業的發展了。

工商業發展這麼迅速,金錢的周轉就會更加的迅速,貨幣的流通會更加廣泛,如此貨幣的貶值或增值,所帶來的影響就會更加龐大。

通過海貿,每年淨流入的白銀就是達到了數百萬銀子之巨,哪怕是保持這個貿易規模不變,但是十年也是幾千萬,一百年就是幾個億。

這麼多白銀流入,勢必會造成白銀的貶值!

李軒又是翻出了好幾份稅部那邊遞交過來的白銀兌換金子以及銅幣的彙率,發現宣平二年到今年的宣平七年,白銀兌換銅幣的比例,已經是從一兩銀子兌換一千枚宣平通寶,貶值為一兩白銀兌換九百八十枚宣平通寶了。

這還是皇家銀行的官方兌換比例,如果是民間的話,估計波動還會更大一些。

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白銀的價值在這短短五年裡,已經是貶值了百分之二!

儘管白銀的貶值,並不是單純的由海貿引起的大規模白銀流入所造成的,還有大量的士紳地主們為了投資工商業,或者其他的一些投資行為,從而把藏在家裡的諸多白銀給拿了出來存入皇家銀行,從而讓這些白銀流通進入了市場。

多方麵的原因就是造成了白銀的貶值。

而這種貶值,其他人興許還察覺不到危險,但是李軒卻是察覺到了危險!

放下諸多的報告,李軒站起身來,走到窗前,開始考慮白銀貶值的問題,身為一個後來人,他很清楚,銀本位是沒有前途的。

其中最大的隱患就是,大唐王朝自身的白銀產量並不算太大,世界上最大的白銀產區,是在美洲,更準確的說是北美,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在美洲以及其廉價的方式,弄來了一船又一船的白銀,然後運入歐洲,其中一部分也是不可避免的通過海上貿易流入了大唐王朝。

這個交易過程裡,看上去大唐王朝賺取了大量的白銀,但是卻也是造成了國內白銀的貶值,並且是造成了一個同樣嚴重的問題,那就是,王浩門所提出的:我們要這麼多白銀乾嘛啊?

儲存在銀庫裡好看啊?

白銀,其最大的價值就是充當貨幣使用,花出去了才有價值,不花出去就是一堆沒啥用處的金屬而已,同時那些歐洲人能夠源源不斷的從美洲獲得大量的廉價白銀,然後從大唐王朝這裡換走貨真價實的各種產品。

李軒越想越覺得虧!

這就好比後世美國人自己印製了一部分美元紙幣充當貨幣,然後其他國家也能夠印製一大堆的美元從美國購買東西一樣,怎麼想都覺得怎麼扯淡。

李軒理想中的海外貿易體係,是其他國家用農礦產品,換取大唐王朝的工業製品。

大唐王朝把海外市場當成原料來源地以及工業品傾銷地。

而不是把大唐王朝變成其他國家的白銀傾銷地。

看來,是需要開始籌備金本位了!

白銀這東西,大唐短時間內是掌控不了的,而且白銀的總體產量比較大,也難以徹底掌控。

但是黃金這東西,全球範圍內的產量更低,作為一種貴金屬,更加不容易貶值,價值更加堅挺,外國也不可能拿著大量的廉價黃金來購買東西。

後期的慢慢過渡到間接金本位,最後則是信用本位。

總之白銀這東西,能夠儘早的擺脫就儘早的擺脫!

不過要施行金本位,也不容易,首先就需要足夠多的黃金儲備,而如今大唐的主要金融機構,皇家銀行,其貴金屬儲備,絕大部分還是白銀,黃金的數量還是比較少的。

而儲備黃金這事,一時半會的也急不來。

不過這不要緊,李軒既然是察覺到了這個問題,那麼就會讓下麵的人去做,大不了花費個十幾年儲備黃金就是了。

同時,他準確用行政手段對海貿市場進行市場乾預,以後各類商品、關稅的征收,不再以白銀計價,而是以黃金計價,當然了,白銀作為一種貴金屬,目前大唐王朝的通行貨幣,依舊可以作為交易的的支付貨幣。

李軒做出了決定,直接就是頒發了一道聖旨下去,今後但凡是進出口商品以及關稅,一律以黃金計價!

對於這道行政命令,很多人實際上不理解的,甚至也搞不懂為什麼會頒發這麼一種看似沒有意義的聖旨,用黃金計價和用白銀計價有區彆嗎?

外人不了解無所謂,反正他們隻需要按照李軒說的去做就行了。

同時李軒也是開始吩咐皇家銀行那邊,儘可能的儲備黃金,收縮金幣的流出量,並且又是給官方的三家貿易公司,大唐南洋貿易公司、大唐東洋貿易公司、大唐西洋貿易公司,讓他們在進行海外貿易的時候,儘可能的收取黃金,而不再是白銀。

其中的大唐東洋貿易公司更是李軒關注的重點,因為目前的扶桑,可是非常重要的黃金產地,其內黃金的價格比較低廉,相對而言,白銀和銅幣的價格就比較高了。

不少商人們都是一船一船的把銅幣運輸過去,然後運回來一船一船的黃金。

同時鼓勵更多的進口,尤其是各類原材料的進口,爭取把通過貿易賺取來的白銀重新花出去,換回來各種農產品或者是工業原料。

總之,李軒希望未來的幾年來,大唐王朝的對外貿易上,不要傻乎乎的把一船船的白銀搬回銀庫裡,而是要購入大量的原材料和農產品。

貿易順差,有時候對於經濟發展而言,並不是什麼好事!

因為賺這麼多白銀,你又不花出去,實際上沒卵用!

這是李軒和其他臣子們的不同想法!

而通過此事,也是讓李軒注意到了王浩門這個人,翻閱了此人的履曆後,發現這人還挺有意思的,廣東士紳家族出身,自幼父母雙亡,因為不是長房嫡子,隻是偏房子弟,所以名義上是大家族的少爺,但是生活的和普通小康之家並沒有什麼區彆。

這個人,是仆人帶大的!

所以這人身上並沒有和很多權貴子弟一樣,有著各種各樣的陋習,其讀書相當用功,少年時期就是考取了秀才,二十六歲考取前明秀才。

第一次參加前明會試名落中山後,準備第二次赴考的時候,大唐王朝就是打下了廣東,然後過了一年,此人參加了大唐王朝的第二次科舉,最後名列二甲。

數年後,此人已經是成功的爬到稅部金融司司長這個關鍵職務上來。

稅部金融司,雖然說沒有征糧司那樣權勢龐大,但是實際權力也是不小,該司的主要職權是管理國內的大小金融機構,維持國內金融係統的穩定。

同時貨幣發行的權力也是歸屬該司,直接管理各地的鑄幣局。

其實不僅僅是金融司,實際上稅部的每一個司,都是相當的重要,能夠坐穩稅部一司司長的人,都不是簡單角色。

這個王浩門雖然士紳出身,但是嚴格來講,他也算是寒門了,至少在學業以及仕途上,他的家族並沒能給他多大的幫助,相反,如今他卻是成為了王家的領頭人。

在推出進出口貨物以及關稅采用黃金計價的時候,李軒也是召見了他幾次,詢問一些金融問題,發現此人對金融的了解還不算差,雖然受限於時代和見識,了解都是比較原始,但是也是頗為難得了。

而連續被李軒召見幾次後,王浩門自己也是知道,自己興許也是進入了聖天子的關注視線之內,做事就是更加賣力了,極力的推動黃金計價。

而這,又是讓李軒對他的印象更加不錯了,這樣的一個人,雖然是傳統讀書人出身,但是在稅部金融司工作了這麼久,對金融的理解已經是並不差了。

也許過多幾年,就可以重用了。

說起來,稅部這幾年湧現出來的人才是真的不少,王浩門隻是其中之一,因為稅部的特殊性,對官員們的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同時稅部內部的升遷也是比較講究真材實料,沒點本事的人,光靠背`景或者嘴皮子,那是混不上去的。

陳立夫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如果不是手段夠狠辣,他怎麼可能升官這麼快,而且還當上了巡查處的代理處長。

王浩門又是另外一個典型的例子。

不過說起來也搞笑,稅部作為大唐的最為權重的機構,裡頭的大部分官員,實際上並不是什麼新式官員,而是傳統讀書人出身的官員,陳立夫,王浩門都是如此。

而這些傳統讀書人出身的官員們,卻是大唐王朝裡對士紳地主們下手最狠的一批官員。

反倒是博士科出身最多的國企部、工部等部門的官員,更多時候是保持著對士紳地主階層的友好態度,主張拉攏分化。

然而稅部這邊的官員,卻是恨不得把全天下的地主士紳們抄家,轉為自身升官發財的政績!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