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二章 遷都(1 / 1)

山溝皇帝 雨天下雨 1589 字 28天前

十一月中旬,最新的一期大唐朝報上刊登了讓整個天下震驚的消息,那就是建平大捷!

報道上說,在光榮偉大,比太陽還要更偉大的萬古聖君李軒的英明指導下,我光榮無畏,英勇奮戰之大唐陸軍第二軍,以絕對的壓倒性優勢獲得了江南戰略大決戰:建平戰役的勝利。

此戰中,我第二軍死傷不過百餘,就是以絕對性的優勢儘數殲滅了偽明十萬大軍,賊首王以旗兵敗之際,貪生怕死,竟然拋下十萬大軍獨身而逃,可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最後王賊被我軍英勇無敵之第二軍追上並擊斃之。

此戰中,王賊十萬大軍在一日之內儘數葬送,當場死傷者不下四萬,餘者大多被俘虜,期間更有近萬義士棄明投唐,用於反抗偽明壓迫,陣前起義投奔我大唐。

經此一戰,偽明在江南大地上,再無一兵一卒可抵擋我大唐王師,更有無數府縣聞風而降,主動歸順我光榮偉大的大唐。

聖君的恩澤將遍布江南大地,數千萬之受困於偽明殘暴統治下的百姓,將會迎來全新的美好新生活!

大唐萬歲!

萬古聖君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一期的第一版頭條報道,就是報道了建平一戰,當然了,禮部朝報司多名主編聯合主筆,反複修改的這一篇文章裡,談及建平戰役具體經過的句子大體上隻占據了十分之一的版麵。

而剩下的字數百分之五十都是反複的讚揚李軒!

還有大約十分之二的字數,是描寫文武百官是如何的在李軒的領導下努力工作。

還有大約十分之二的字數是描述第二軍的將士們是如此在李軒的領導下奮戰的。

好吧,如果全部算起來的話,和李軒有關的字數至少占據了百分之九十以上!

簡而言之,就是聖君李軒打贏了這一場戰役,其他人隻是做了微不足道的小小努力而已。

而在第二版的後續報道裡,才是有比較多的篇幅來介紹這一場戰役以及後續的相關影響,當然了,大唐朝報自然是不會公開報道此戰的細節,那都是軍事機密,所報道的都是一些表麵上的東西,比如說報道幾個戰爭英雄的典型例子。

而更多的則是報道更多的後續影響,尤其是大談特談大軍占領江南後,將會給大唐王朝到來何等的正麵影響,什麼優勢。

最後還不忘鼓動一兩句,說江南的市場,已經向工商界敞開了,這能不能抓住發財的機會,就要看大家的行動夠不夠快速了。

這一期的大唐朝報裡,半數版麵的報道都是和建平戰役、江南相關,而人們的注意力大多也是被上述所吸引,對其他的內容倒是不怎麼在乎了。

朝報一出,自然是天下震驚,因為隻要對天下局勢稍微有些理解的人,都是能夠從此事中猜測得到未來會怎麼樣:大唐王朝真的有可能擊敗明王朝,從而統一華夏!

再不濟,大唐王朝也能夠和明王朝劃江而治,而且這種狀況最少也能夠持續數十年之久,因為現在不管怎麼看,明王朝那邊都是無法短時間內擊敗唐王朝了。

數十年以後的事沒有多少人關心,現在他們關心的是,大唐王朝真的統治長江以南的諸多地區了,並且已經是事實上和明王朝平分天下了。

這樣的結果,是很多人都是能夠猜測得到的,即便是他們腦子不好用,猜不到,那麼大唐朝報後麵的多個版麵,也是從多個方麵論述此戰的影響,當然了,都是對大唐王朝正麵的影響。

大唐朝報就是要讓他們知道,或者是告訴他們:我們大唐很牛逼,很快就可以統一華夏了!

以往跟著我們大唐走的人,你們將會得到更多的好處!

而那些還沒有打算跟著我們大唐王朝走的人,還不趕快上車,遲了,可就買不到票了。

總之,大唐禮部朝報司的任務就是利用這一場的勝利,儘可能的擴大大唐王朝的影響力,促使人們對大唐王朝產生歸屬感,再不濟,也不要讓他們天天叫嚷著反對大唐王朝。

而這,也是當初李軒設立大唐朝報的理由!

已經在大唐治下生活數年的貴州、兩廣等省份的民眾們,則是大多笑容滿麵,這幾年下來,就算是他們還無法對大唐王朝產生歸屬感,但是他們實際上卻已經是和大唐產生了幾乎不可分割的利益糾纏。

普通民眾,受惠於大唐王朝的農業稅,土地政策,早已經是得到了眾多的好處,他們不願意再失去這種好處。

而士紳階層,雖然他們在農業稅、商業稅上受到了一定的損失,但是受到大唐王朝扶持工商的政策,許多人已經是開始把資金從單純的土地上轉移到了工商業上來,並獲益頗豐。

賺錢這種事誰都喜歡,當一個士紳從工商業裡大賺特賺的時候,他身邊的十個、百個士紳們就會有樣學樣同樣投身工商業,然後賺錢。

而不客氣的說,隻要他們開了作坊和工廠,在工商業上賺了錢,那麼基本上也就離不開大唐王朝了。

這開了工廠,需要更加廉價的原料啊,需要更廣闊的市場啊,原料先不去說,隻說這市場,雖然說大唐王朝正在大力發展海貿,商品已經是銷往東亞各地甚至歐洲,但是說實話,在這個時代,沒有什麼地方比江南以及北方諸省等等依舊處於明王朝之下的地區是他們更好的市場了!

對於大軍攻克江南,很多投資工商業,尤其是新興工業的士紳們對此是保持極大的的歡迎態度的,這從他們的實際行動就能夠看得出來了。

那些膽大包天的商人們,幾乎是帶著商品跟著大軍一起前進的,大軍殺到了江南,他們的商品也就銷售到了江南。

工商業也隻是大唐王朝和士紳們產生密切聯係的其中一點而已,另外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大唐王朝持續數年的開科取士,雖然說科舉的內容頻繁遭到老學究們的指責,但是依舊有無數的學子通過科舉入仕為官。

他們不僅僅有進士,舉人、秀才都是如此,因為在大唐王朝裡,即便是秀才,那也是能夠直接獲得選官資格的。

而在當代,每一個讀書人的背後都是一個家族!

這麼多讀書人在大唐王朝裡為官,這代表的是無數士紳家族!

儘管在表麵上還看不出來什麼,但實際上大唐王朝發展到今天,已經是和無數人的利益綁架在了一起。

所以這一次的建平之戰,無數大唐麾下的民眾和士紳們,都是覺得歡喜的。

而剛納入大唐治下不久的湖南、江西、福建等省,其治下的諸多士紳等民眾也是開始認真的審視真正投靠大唐王朝的可行性。

而這些,就是大唐朝報所發揮出來的作用。

如果沒有大唐朝報的話,就算是打贏了建平之戰,但是影響估計也不會波及到全天下。

大唐朝報的這一期引起了巨大的波動,而新的一期,同樣也是引起了震動,因為新的一起朝報裡,報道了第二軍正式攻克金陵城,並且著重的提及了金陵城的文武官員率領全城軍民主動出降這一細節上。

一大票的明王朝文武官員,雖然說他們都是在明王朝的政壇裡的二流角色,真正牛逼的官員大多都在京師裡呢,但是他們的品級卻是擺在了那裡,而且人數眾多,這已經是足以證明大唐王朝的赫赫武功了。

不過攻克金陵城雖然也是引起了轟動,但是很多人在看到上一期大唐朝報的時候,就已經是能夠猜到,第二軍拿下金陵城隻是時間問題而已,所以雖然有轟動,但是卻不如建平之戰的轟動這麼大。

人們更在意的反而是另外一件事,那就是遷都。

要知道,大唐的高級文武官員,很多都是親耳聽李軒說過飲馬秦淮河,有朝一日遷都金陵,所以遷都這個事情,在大唐王朝裡並不是什麼秘密,也不是什麼不能談及的話題。

所以這一次的大唐朝報上,同樣也是有評論文章去分析,攻克金陵城後,遷都金陵城是否可行,如果遷都,什麼時候遷都等等。

毫無疑問,這是李軒指示下,事先對遷都一事開始向外透風,畢竟身為一個皇帝,就算是想要遷都了,但是也不能自己先開口說啊,得有臣子們上折子啊。

而很快,李春景從金陵城發來的折子就是送到了肇慶,李春景正式奏請遷都金陵城。

但是郝柏年也是很快傳來了奏折,說什麼應當遷都到故都,也就是長安,如今長安雖然還沒有拿下,但是可以在武昌設立行在。

不過很快也有人上折,認為肇慶才是最好的,那也不要去,就在肇慶!

對於這種混亂,作為百官之首的柳八苟很快也是上了折子,而他的折子比較有意思,他請求遷都金陵,以金陵為京師,但同時以肇慶為南都,以京師為北都,以長安為西都。

好嘛,這直接把還沒有拿下的京師都當成北都,把長安為西都了。

而且就差個東都就能夠把東南西北給湊齊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