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李軒改變了對幼軍營的處理辦法後,幼軍營的學生們已經不再是完成基礎文化教育後,直接送往國子監或者是武學堂了,而是繼續在幼軍營學習。
李軒給幼軍營安排的學業課程可是有十二個年紀呢,雖然說現在最高的也不過是六年級學生,但是他實際上連十二年級,也就是相當於後世的高三的教材都已經是編寫出來了。
當然了,局限於他本人隻是豐富程度,這些教材都是不完整甚至上下都是難以銜接的,很多東西李軒也隻是知道一個大概而已。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隻能是將就著用。
同時因為除了李軒自己外,也是根本就找不到第二個合格的老師,所以李軒現在隻能是親自對五年級以上的學生授課。
至於低年級學生,則是讓五年級和六年級的學生代為授課了,不然的話,李軒也沒有這麼多的時間。
在嚴重缺乏老師的情況下,對幼軍營裡的學生們的自學能力也是要求非常高的,沒有一定的悟性根本就學不會。
而這樣的人,其實不管是放在古代還是現代,都稱得上一個天才的稱號了,並且數量絕對不會多。
單單靠幼軍營裡的那些孤兒們,已經是無法從中挖掘更多的天才了,哪怕是現在的幼軍營相對於幾個月前,規模已經擴大了數倍之多。
如今在肇慶的幼軍營,估摸已經達到了八百多人,此外還在廣西柳州、梧州兩地設有分營,柳州分營有兩百多人,梧州分營也有兩百多人。
這些幼軍營的學生,清一色都是孤兒。
但是說實話,孤兒的數量也不是無窮無儘的,此外隨著控製區內不在爆發戰爭,孤兒的數量也會大幅度下降。
所以李軒想著,是不是該向全社會進行更大範圍的招生了,他就不信了,控製區裡數百萬人口,就挑選不出來足夠的天才。
早年李軒成立幼軍營,目的很簡單,隻是為了成立一個大唐王朝版本的孤兒院而已,但是到了後來,李軒就想要把幼軍營當成少年軍官團培養,但是現在,李軒的想法又是發生了變化。
他認為,幼軍營目前的培養模式是對的,其中一部分學習能力跟不上的可以培養為官員和軍官,而極少數學習能力強的則是繼續培養,爭取培養出來一批科學家,再不濟也得培養出來一批合格的老師出來。
然而靠目前大部分都需要學生自己拿著教材自學的情況下,能夠脫穎而出的人還是極少,而李軒也不可能說花費大量的時間親自去教授。
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擴大生源,再找出多幾個自學能力強的天才了。
孤兒不夠用,那就招收普通民眾的子弟好了!
李軒是大唐皇帝,而且還是率領軍隊開創了目前大唐王朝偌大局麵的馬上皇帝,他想要做什麼,自然是沒有人會說三道四的。
簡單的幾道指令下去,幼軍營就是進行了改製,柳州分營、梧州分營這兩個分營隻負責教授三年級以下的課程,並且改成為幼軍營柳州初等分營、梧州初等分營,學業已經超過三年級的十多個四年級學生一律轉入肇慶總營。
幼軍營肇慶總營,則是章程照舊,這個改製其實就是把兩個分營的四年級以上的高年級學生送到肇慶來學習,這樣他們才能夠有更好的師資,要不然的話,待在分營裡他們連老師都沒有呢。
幼軍營的內部改製,其實不大,和外界的關係更是一點都沒有。
而真正大的變動則是,李軒在幼軍營之外,預計在黎平府、柳州府、梧州府、肇慶等幾個大的州府裡設立一共六所少年學院,招募年滿六歲、十歲以下的普通民眾家的少年入院學習,主要課程效仿幼軍營裡的體製,學製為一年級到三年級。
並且規定,但凡考入學院,一律學費全免,包食宿,將來還能直接升入國子監或者武學堂學習。
同時在肇慶府設立高等學院一所,學製為四年級到十二年級。
實際上這一套模式,全都是效仿幼軍營的,甚至連裡頭預定的老師都是幼軍營裡的高年級學生。
而這,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看成是,李軒在教育體係所做的又一次重大的試探。
當然了,為了避免傳統士子的反彈,李軒用的名目是皇帝心係百姓,苦於平民百姓子弟無求學之道,所以才會設立少年學院。
不過現在的關注大唐王朝的士子們,現在都盯著今年的秋試呢,哪有閒工夫去搭理連聽都沒有怎麼聽過的幼軍營和少年學院啊。
自從第一次開科取士獲得成功後,尤其是這些新科士子們都已經當上了官後,貴州、廣西、廣東等地的士子們那裡還坐得住啊。
讀書是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當官嗎?
給朱家皇朝當官也是當官,給李家皇朝當官同樣是當官啊,而且看現在大唐王朝聲勢正猛,一時半會的估計是亡不了,有極大的可能會割據一方甚至乾掉明王朝統一天下,所以不少人都認為,自己苦等多年的機會終於是來了。
春天的登極恩科時間過於緊迫,他們是沒趕上,但是這一次的秋試卻是能夠趕上的。
這一次的秋試,乃是按照正式科舉的流程走了,雖然限於時間比較緊迫,同樣也是為了給那些學子們留出一部分的準備時間,所以開始考試的時間是安排在七月份,但是後續考試的時間卻是比較緊湊了,基本上間隔一個月就進行一級考試,從七月份就開始縣試,八月份進行府試,然後九月份進行院試。
然後十一月份則是進行鄉試。
等待明年春天,則是進行會試和殿試。
和第一次登極恩科的時候一樣,前明的各級士子,比如秀才和舉人,都可以直接參加相對應的考試。
雖然說情況特殊,第一次縣試是在七月份,但是現在都四月了,留給學子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大唐王朝開科取士,雖然說八股文章依舊很重要,但是策論和算學以及雜學也很重要,這些學子們自然是要進行相應的學習的,以爭取更好的成績的。
如今大唐王朝第一次開科取士的考卷都已經是公開,甚至連國子監那邊的考卷以及教材也是被公開了,如今市麵上已經有聰明的商人緊急雕刻印刷了相關的書籍,比如說登極恩科中會試的答卷文章,國子監的相關內部教材。
這些都已經可以在大城市的書鋪裡找到了。
不得不說,人民的適應性是非常強大的,這一點不管是貧苦老百姓還是自詡精英的地主士紳們都一樣,他們都是人,爹媽生的,誰也不比誰更強大。
不同的是,他們對適應的要求有所不同而已!
這個時代,近代國家和民族的概念還沒有形成,現在依舊是家天下橫行霸道,所以對於這個時代的普通民眾而言,隻要能夠讓他們安居樂業,恩,或者說的更直白一些就是能夠有飯吃,勉強活得下去,那麼他們就對外界的變化不甚關心。
李家當皇帝,朱家當皇帝,天下變動關他們屁事啊!
而對於士紳地主商人們而言,雖然要求高了點,但本質其實是一樣的,讓他們當官發財,他們難道就非得要讓朱家當皇帝,不讓李家當皇帝不成?
關鍵在於,大唐王朝能不能給他們帶來好處,此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大唐王朝能不能挺住。
如果大唐王朝沒幾下就被明王朝乾趴下了,那自然是大家都躲著他,但是現在看來,形勢卻是一片大好啊。
所以很多自認為找到了出路的士子們,一個個都是磨拳搽掌,準備在秋試裡大乾一場,撈一個新朝舉人,然後明年再去參加會試。
今年春天很多不學無術的人都撈了一個進士,他們這些精英讀書人定然也是能夠撈一個的!
從這一點看,其實這些儒家讀書人的適應性比普通老百姓更強大,而且他們還能找出一大堆理論來證明自己這麼乾是對的,這種見風使舵的本事那是普通老百姓得自歎不如的。
外界的良好反應也是讓李軒頗為滿意,直到拿下了肇慶,殺進了廣東之後,他才是真正感覺到,自己率領下的這個大唐王朝終於是逐漸從土匪流賊轉變為一個正式的政權了。
哪怕隻是一個偏偶一方的割據政權,但那也是一個王朝啊,而自己好歹也是一個皇帝啊!
隻不過想要當安穩這個皇帝,光靠之前的勝利是不夠的,還得有更多,更大的勝利。
尤其是興泉府那邊,要是打了個大敗仗的話,恐怕會引起連鎖反應,如今的大號局麵說不準就要喪失了。
“興泉府那邊的情況怎麼樣了,有新消息嗎?”處理完日常事務後,李軒又是把曾子文喊了過來詢問軍情。
曾子文道:“啟稟陛下,興泉府那邊暫時安然無恙,方將軍前日來報,稱正在積極休整補充兵力,預計在四月中旬重新發動進攻!”
“第四軍那邊的行動也比較順利,目前各部已經是擺脫了桂林地區明軍的糾纏,正在向湖廣靖州挺進,預計也會在四月中旬正式進入湖廣靖州。第四軍主力北上後,在桂林圍剿明軍的任務將會轉移到第六步兵團等部隊身上!”
李軒聽罷微微點頭,同時心中暗道:看來,興泉府那邊的圍困還是要持續一段時間了,也不知道王單旭那家夥能不能繼續堅守下去,如果在援軍抵達之前就完蛋了,那可就大大不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