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唐王朝目前的國力,是遠遠無法養起一支一萬多人的軍隊的。
興泉府、黎平府兩府相加也不過四五十萬人口,而且這兩個府都是貧瘠下府,雖然地方不小,人口不少,但是基本上沒有什麼經濟支柱產業,即便是最基本的農業,也是匱乏的很。
糧食不過是勉強可以自給自足而已,稍微遇上點小天災,基本上就會發生饑荒。
而大唐養兵萬兵,這吃的都隻是次要的,畢竟搜刮的狠一些,勉勉強強也能夠夠吃。
但是大唐新軍所需要的各種維持戰爭的戰略物資,卻不是那麼容易解決的了,不管是鐵、銅還是硝石、硫磺,甚至是製作軍服軍被的布匹都是無法自行滿足,隻能是依靠外購。
哪怕是把整個興泉府、黎平府都搜刮乾淨了,也是無法維持大唐新軍的戰爭所需啊!
目前來說,大唐王朝養軍,主要是依靠以戰養戰,通過戰爭所獲得的諸多繳獲,包括俘虜、冷兵器武器、碗口炮、火藥、馬匹以及糧草等等用來維持持續的擴張和作戰。
大唐新軍用的大部分冷兵器,實際上都是繳獲自明軍的,自造的冷兵器其實並不多,主要還是集中在一些質量比較好的軍官用指揮刀、刀盾兵用的腰刀上,像鐵甲、弓箭、盾牌等等,其實都是繳獲自明軍的。
而現在,大唐新軍甚至連火炮都是大量使用繳獲自明軍的碗口炮了!
如今的大唐新軍裡的炮兵部隊有兩種,一種是嫡屬於步兵團的營炮隊,一種是直屬樞密院的炮兵營,炮兵營用的重炮自然是無法繳獲的,隻能使用自造的。
但是步兵團所屬的營炮隊,卻是可以使用繳獲自明軍的碗口炮的,因為營炮隊裡的火炮按照標準配屬的話,也是一百五十斤的散彈炮,但是工部下屬的火炮作坊產量有限,根本無法滿足正在快速擴張的大唐新軍的火炮需求,很多步兵團裡的營炮隊都是無法獲得足夠數額的一百五十斤營炮的,隻能是使用繳獲自明軍的碗口炮。
繳獲自明軍的碗口炮雖然口徑和威力雖然會小了一些,但是挑選一些百斤左右的碗口炮也還是能夠勉強使用的!
怎麼說呢,總比沒有好不是!
倒是明軍的那些手銃,恩,也就是單兵手持的火銃,基本上都無法滿足大唐新軍的作戰需求,基本都是當成廢料回爐重鑄了。
這樣的大唐王朝,注定了隻能是通過不斷的對外擴張,通過擴張的模式來維持戰爭的,然而一旦被明軍拖住打消耗戰,哪怕是大唐新軍戰鬥力再強悍,也支撐不起多長時間的戰鬥啊。
畢竟這明軍,背後可是一整個大明王朝啊,如果被他們困住了,他們就算是用人命堆也能夠把大唐王朝踏平了!
更彆說被拖入消耗戰後,大唐王朝無法通過擴張而獲得大量戰爭物資和人口,是會越打越窮的。
所以當郝柏年說擔心明軍會死守黎平府,甚至避免和己方進行大決戰的時候,李軒就有些擔心了。
消耗戰是不可取的!
這樣一來的話,黎平府城那邊的戰事就必須更加謹慎了,如果有可能的話,最好是把明軍的主力擋在黎平府城之外,爭取在野外打一場戰略決戰,最好是和銅鼓衛城戰役一樣的戰役。
就當李軒和郝柏年他們擔心著明軍可能會和他們打消耗戰的時候,實際上西路明軍那邊也的確是有人生出了這樣的想法。
距離銅鼓衛城戰役結束數天後,西路明軍那邊的祝誌海也終於是知道了北路明軍在銅鼓衛城下遭遇慘敗,兩萬餘人的大軍在短短一天不到的時間裡就是徹底崩潰,隻剩下三千多人狼狽北逃。
得知這個消息後,祝誌海的第一反應不是暴怒,反而是沉思,然後再一次的著急眾人開始商討軍情,而商討的主體並不是怎麼打,而是討論偽唐賊軍的虛實。
討論偽唐賊軍到底是憑借什麼才能夠在擊潰宋誌文所部萬餘人後,還能夠再一次擊潰北路明軍兩萬餘人。
這先後兩次擊潰了總數三萬餘人的官軍了,如果還有人敢說這是運氣和巧合,祝誌海立馬就敢下令砍了他的頭顱。
偽唐賊軍既然能夠接二連三,先後多次擊潰官軍,而且還是好幾萬的官軍,你跟我說是巧合和運氣?
那我一刀砍了你,也隻能怪你自己太倒黴了?
這些偽唐賊軍這麼囂張,肯定是有所依仗的,而且這個依仗讓他們連戰連捷,並且於和官軍作戰,甚至主動進攻官軍的底氣。
自己如果想要順利把這些偽唐賊軍給剿滅了,就必須知道這些偽唐賊軍到底依仗什麼?然後才能夠知道相應的克製辦法。
隻要能夠找到相應的克製方法,剿滅偽唐賊軍就是手到擒來的事,而且還是輕而易舉的,就和朝廷每年鎮壓的眾多造反一樣。
眾人討論的時候,絕大部分都是一致認定,偽唐賊軍之所以能夠連戰連捷,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偽唐賊軍的火器過於犀利。
火炮、手銃、開花彈等等都是戰場上的大殺器,擁有這些大殺器的偽唐賊軍才會這麼囂張。
此外他們還統一的認為,不管是之前的興泉府府兵還是北路明軍,不管是蘇家康還是宋誌文又或者是後續的貴州分守道、左參政龍大人,他們都犯了一個錯誤:輕敵!
當初的蘇家康輕敵,說實話還情有可原,因為那個時候偽唐賊軍剛剛冒出來,外界對這個偽唐賊軍還不夠了解,把他們當場尋常的土匪流賊也是很正常的事。
但是蘇家康也隻是一開始輕敵而已,後來就是死守正泰縣城了。
然而後續的宋誌文和龍參政的輕敵,那麼就是不可原諒的了,麵對一個已經席卷正泰縣的偽唐賊軍,宋誌文在第一次瀾江戰役慘敗之後,第二次瀾江戰役竟然還是輕敵冒進,最後導致損失慘重,並且直接導致後續的瀾江天塹如同虛設,並偽唐賊軍度過了瀾江天塹,從而橫掃興泉、黎平等府縣。
龍大人同樣也不例外,麵對一支已經擊潰了上萬官軍的偽唐賊軍,竟然在不等待西路主力友軍抵達,就擅自南下和偽唐賊軍在銅鼓衛城下打了一場決戰,結果好了,兩萬多人被萬餘偽唐賊軍打了個落花流水,敗的是不能再敗了。
而在場諸人,自然是都認為自己不可能和宋誌文以及龍大人那麼傻,會做出輕敵冒進這種傻事來。
但是有句話怎麼說的,喝醉了的人,從來都是叫嚷著自己沒有喝醉;神經病人也總是說自己沒病的,怎麼可能是我有病,明明是你們有病,全世界的人除了我都有病好吧!
所以在場的眾人都是鄙夷著宋誌文他們,卻是渾然不知道,他們在明明知道北路明軍慘敗的情況下,還繼續東進鎮剿偽唐賊軍,這實際上就是一種輕敵的行為。
如果他們夠謹慎的話,他們會停下腳步,然後繼續囤積兵力,彙集個七八萬甚至十餘萬大軍再繼續東進,那才叫萬無一失。
現在這樣就帶著三萬多人東進,難道他們會認為比北路明軍的兩萬多人表現的更好?
不過這也不能怪他們,身在山中不知山高,身在林中而不知道林大,這是很正常的事,能夠在深山老林裡撥開雲霧,看清楚事情真相的人,永遠都是少數。
而很明顯,這些人也隻是大多數人之中的一群,並不是少數人。
所以他們自認為很謹慎,但是依舊朝著黎平府而去,甚至還打算著去興泉府呢。
當然了,他們也是做了眾多準備的,當他們從諸多渠道都知道偽唐賊軍的火器犀利之後,他們也是花費了眾多的心思準備了不少的相應措施。
比如說準備可以擋子彈的又大又厚的盾牌,比如說一些重甲士兵身上的盔甲,臨時掛上了一片鐵片,尤其是前胸位置上增加護心鏡。
這些措施基本上和當初宋誌文做的差不多,畢竟這是普通部隊遇上火器犀利的部隊的第一反應。
如果有相對應的武器,自然也是用相對應的武器了,如果沒有,那麼就得做出一些防禦的手段。
比如盾牌,盾車之類的東西。
這些東西嚴格上來說,其實也有一些用處,至少在遠距離的時候,也是能夠擋住子彈的,但是到五六十米以內的中近距離,實際上也沒鳥用。
你用鐵片加厚的盾牌,還能有好幾毫米厚的鋼甲防禦能力高?
大唐新軍的十四毫米的火槍所發射的子彈,幾毫米後的鋼甲都能打穿,就更彆說這些薄鐵皮了。
除非你真不要臉拿著一塊很厚很厚的大鐵塊上戰場!
但是你如果真拿了,那麼你也彆作戰了,那麼死重的東西能在你走上戰場挨子彈之前,就把你給累死。
自認為做了充足防備,而且還自認為謹慎無比的西路明軍,一路順風順水的抵達了黎平府城不遠處,這個時候,距離明軍攻占黎平府城實際上已經過去兩天了!
這兩天的時間不僅僅足夠讓明軍主力抵達黎平府城不遠處,同樣的也能夠讓大唐新軍的前鋒部隊第三步兵團也已經趕到黎平府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