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米的長度,21米的寬度,20米的高度,鋼鐵的身軀,無不以望而生畏,所帶來的震撼感,也是前所未有的。
朱高熾一臉驚奇之色的看著霍政問道:“妹夫啊,你是怎麼做到讓鐵不沉的。”
“隻要船隻的排水量大於這艘船的本身重量,就可以浮在水麵上,而排水量的意思是,船舶在水中所排開的同體積的水的重量,稱之為排水量。”
“這艘鐵船叫鐵甲艦,代號海津號,空船排水量一千兩百萬斤,滿載排水量兩千萬斤,運載能力可達八百萬斤,航速每時辰可達一百四十二裡。”
“海津號擁有四十門大口徑艦載火炮,兩側船舷的艦載火炮,射程有四十三裡,炮彈殺傷力足以毀滅一艘長五十米的木製戰船!”
霍政先是解釋鐵船如何浮於表麵,後是詳細介紹海津號的基礎性能。
聽完霍政這一番話,文武百官和朱棣徐氏都再次感到震驚。
承載力八百萬斤,這豈不是可以說,可以一次性承載八萬石糧食,這運載能力簡直要上天。
還有這個艦載火炮射程,居然達到四十三裡,這也太變態了吧,按照這樣算,足不出戶就能把四十三裡之外的敵人殺個精光。
變態!
這兩個字,是文武百官給出的評價。
朱棣雙手叉腰,目不轉睛的看著海津號,輕聲輕語道:“這麼好的東西,應該很貴吧。”
這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在問旁人。
霍政聽到朱棣的話,立即擺手笑道:“皇上,一點都不貴,很便宜的,隻要三百萬兩白銀。”
朱棣聽到前半句話,心裡還挺興奮的,想著便宜就買幾艘裝備長江水師,可聽到後半句話,頓時無語了。
三百萬,便宜?
你是不是對三百萬有誤解?
“能賒賬不。”朱棣問道。
“皇上,造鐵甲艦的成本太大了,需要大量的資金,若是造出一艘沒有收到錢,後麵就沒有錢繼續造了,臣也要破產了。”
“要知道造這一艘鐵甲艦,光是材料成本就要一百萬兩白銀,這還不算上人工、煤炭等等日常開支。”
“要不是皇上您去年還了臣六百萬兩白銀,臣真沒有錢造這玩意。”霍政開始哭窮,也把造價抬高五倍。
朱棣聽聞此言,就打消了購買鐵甲艦的想法。
原因無它,要是不賒賬,朝廷根本拿不出錢來買鐵甲艦。
沒錢自然就要打消購買鐵甲艦的想法了。
“皇上!”
就在這時,嶽慶以及七百名船員從不遠處匆匆走來。
由於霍政朱棣等人來船舶司之前,並未提前打招呼,因此嶽慶等人都不知道朱棣會來這裡。
嶽慶也是剛剛接到船工彙報,才知道霍政帶著朱棣等文武百官來了,所以腳不停步的匆匆趕來迎接。
“臣嶽慶拜見皇上!”嶽慶單膝跪地,神情恭敬的作輯行禮道。
“吾等拜見皇上!”七百名船員也都紛紛單膝跪下,整齊劃一的高聲齊喝。
“平身!”朱棣虛抬一手,示意眾人起身。
“謝皇上!”
眾人道謝過後,便從地上站起。
“皇上,現在嶽慶已經不是臣的警衛旅旅長,如今他是海津號鐵甲艦的艦長,其身後七百名警衛兵也都脫去警衛兵編製,成為海津號鐵甲艦的船員。”霍政介紹起嶽慶的新身份。
朱棣點點頭,表示明白,緊接著問道:“海津號現在能出海嗎?”
霍政沒有回答,目光投向嶽慶。
嶽慶見狀,便彎腰作輯回道:“回皇上的話,海津號可以出海,但不能走的太遠,隻能行駛百裡海程,因為船上的煤炭儲備,隻夠海津號行駛百裡。”
朱棣聞言,便轉頭看向霍政,語氣帶著淡然笑意道:“威國公,能否讓朕乘坐海津號,出海遊行一番?”
“當然可以!”霍政假不思索的回道。
這點小要求,他還是可以滿足朱棣的。
“嶽慶,立即帶人上船,啟動海津號!”霍政當即向嶽慶下達命令。
“遵命!”嶽慶鏗鏘有力的應道,隨而轉身麵朝七百名船員,朗聲喝道:“總司令有令,全員上船,準備起航!”
“是!”
七百名船員齊聲喝道,隨即慢跑來到海津號船下,通過船梯爬上海津號甲板。
“你們這些文武,有願意一起上船的嗎?”朱棣看向文武百官問道。
“臣願意!”
“臣也願意!”
文武百官爭先恐後的紛紛回答,生怕回答完了,自己沒得船上。
“那就一起上船吧!”
說完,朱棣便牽著徐氏,小心翼翼的爬上船梯,登上甲板,朱家三兄弟和文武百官緊緊跟隨其後,霍政是最後一個上船的。
等所有人上船,海津號鐵甲艦上的人員達到了九百人,超過核載人數。
不過這都不是什麼事,現在海津號除了裝了一點炮彈和一些煤炭,沒有裝其它東西,不怕船沉。
霍政登上甲板後,就讓嶽慶去指揮艙室控製海津號,自己則帶著朱棣徐氏等文武百官巡視海津號上的設施。
“這兩個大煙囪是什麼?”朱棣看到甲板中間的兩個超級大煙囪,頓時忍不住好奇問道。
霍政解釋道:“這是排氣管,海津號采用的是一種新型動能,這種動能名叫蒸汽動能,依靠燃燒煤炭產生動力。”
“煤炭燃燒會產生烏煙,烏煙就從這兩個大煙囪排出來,皇上可彆以為這隻是一個排氣的管子,正是因為有著兩個大煙囪,幾千萬斤的海津號才能被驅動。”
朱棣聞言,便一臉自豪的對著百官們說道:“你們看看,朕這個女婿聰明吧,什麼東西都能想出來。”
夏原吉笑著說道:“是啊皇上,威國公的奇思妙想,冠絕大明一等。”
“何止啊,古今往來,也隻出了一個威國公。”楊士奇附和道。
徐氏這時說道:“常常聽人說,當一個國家國運昌盛時,上天就會給這個國家降臨一個奇才,本宮看,政兒就是上天給大明的奇才。”
“皇後說的好!”
“附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