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火光散去,地麵露出直徑兩米的大坑,大坑周邊的地板也皆化為碎片,土地也都變的焦黑。
從此可以看出,手榴彈的威力不是蓋的,要是有人站在爆炸範圍內,恐怕會被撕成碎片。
“這個怎麼賣?”朱高煦眼神熾熱的看著霍政問道。
霍政伸出三根手指。
“三兩白銀?”朱高煦試探性問道。
霍政點了點頭,麵帶笑容的說道:“沒錯,就是三兩白銀!”
“價格倒是不貴,本王要一百萬個手榴彈!”朱棣財大氣粗的說道,也不討價還價,直接下了訂單。
朱高熾聞言,頓時有些急了,連忙對著朱棣道:“爹,咱們王府沒錢了!”
“先打欠條,以後再還!”朱棣不以為然的說道。
“一百萬個手榴彈總售價三百萬兩白銀,扣除購買北平集團軍的新舊兵器,也就是兩百九十六萬八千八百兩白銀,要是沒有問題的話,就打欠條簽契約吧!”霍政嘴角揚起,露出會心的笑意說道。
又簽一個大單!
“沒有問題,簽契約吧!”朱棣毫不猶豫的說道。
很快,霍政就和朱棣簽了一百萬個手榴彈的契約,按照契約說明,霍政要在半年內交貨,至於朱棣交錢,這自然是打欠條,利息和上次一樣。
契約簽好,欠條打好後,朱高熾彆提有多心疼。
加上上次打的欠條,朱老四一家已經欠霍政六百多萬兩白銀了。
六百萬兩白銀啊!
霍政收起契約和欠條,對著朱棣作輯行禮道:“爹,婿有一事相求!”
朱棣坐在朱高熾原本坐的椅子上,對著霍政笑道:“你跟我客氣什麼,有什麼需要幫忙的,直接說就是了。”
“那婿就不客氣了,事情是這樣的,婿看鄭氏礦鋪有很多鐵礦未曾開采,再加上兵工廠需要大量的鐵,因此就投資了鄭氏礦鋪,如今婿已是鄭氏礦鋪最大的東家!”
“鄭氏礦鋪有四個中大型鐵礦,十二個中大小型煤礦,除了煤礦處於正在開采狀態,四個鐵礦還處於待開采狀態!”
“婿想讓爹下一個開礦令,允許鄭氏礦鋪開采鐵礦,哦對了,婿知道爹因為靖難之事,急需錢財,因此獻上鄭氏礦鋪的十錢股!”
霍政說完,就伸手從袖中掏出十張藍底紅字小票。
這些小票就是鄭氏礦鋪的錢股。
朱棣沉默下來,眉宇間透露出沉思之色。
自古以來,鹽鐵都是由官方勢力開采,不允許私人開采,不允許私人開采的原因也很簡單,鹽是民生之本,鐵是鑄造軍器之源。
要是北平集團軍的兵器是自己的軍器部打造,那麼說什麼也不會允許鄭氏礦鋪開采鐵礦,要不然自己還得花大價錢從鄭氏礦鋪買鐵製造兵器。
可現在不一樣,北平集團軍的兵器都來源於極光兵工廠,下屬的軍器部已經淪為虛設,換一句話說,自己已經不需要鐵了,要鐵也沒用,反正又不打造兵器。
所以允許鄭氏礦鋪開采鐵礦,對於他朱棣並沒有壞處,相反還有好處,要知道鐵礦稅是很高的,十稅一,是大明朝眾多稅賦中最高的一種賦稅。
並且霍政也給了他朱棣十錢股,每個季度都可以參與分紅。
“那本王就不客氣了!”
分析利弊關係過後,朱棣絲毫不客氣的接過霍政掏出來的十錢股,然後轉手遞給朱高熾,交給朱高熾保管。
從此朱高熾又多了一件事做,每季度按時去鄭氏礦鋪拿分紅。
“待會本王便向鄭氏礦鋪下發開采鐵礦文書,允許鄭氏礦鋪開采鐵礦,但有一點,鄭氏礦鋪每一斤鐵都要做出庫入庫記錄,方便查詢鐵都用到哪裡了,流到了哪裡!”朱棣神色略顯謹慎的對著霍政說道。
雖說允許鄭氏礦鋪開采鐵礦,但必要的監管還是要的。
“明白!”霍政神色鄭重的回道,願意接受監管。
“嗯,事情就這麼說吧,今晚就留下來一起吃一個晚飯!”
“謝謝爹!”
.....
時間緩緩流逝,日子一天天過去。
一晃五日,建文元年二月初五!
經過時間推移,燕王朱棣奉天靖難的消息不斷發酵,漸漸從北平傳至大明各地,當北平府周邊各地的官民得知此事,皆為此感到震驚和憤怒。
朱棣毫無意外的被套上反賊名號,一度成為人人喊打的賊子,除了通州官府之外,其餘各地官府都開始籌備平叛之事。
同時在這五天時間裡,朱月貴成立了霍氏紡織鋪,招了一百名女子作為紡織工,開始生產大明新式軍服。
第七師前前後後也招募了六千餘名新兵,六千餘名新兵暫時待在各自家中,等待兵員召齊,全軍集結!
鄭氏礦鋪也拿到了朱棣的開礦令,正在籌備開礦事宜。
大地商戶也正在行動,將買下來的房屋、鋪麵一一推倒,第七師軍營也正在打地基,二十座平頂廠房也處於建造狀態。
一切事宜都在有條不絮的進行!
大寧!
大寧位於大明東北部,距離北平城八百餘裡。
大寧作為大明的邊城,其內兵馬林立,駐兵有八萬精銳,還有戰力似虎狼的朵顏三衛。
就在這時,一支數百騎兵緩緩出現在大寧西城門外,這支騎兵各個身著紅色戰袍,黑色戰甲,背負火槍,腰掛佩刀。
駐守西城門的守軍發現了這支騎兵,守軍將領馬鎮立馬站在城樓垛口邊上,伸手指向這支騎兵大喝道:“來者何人,速速停下!”
這支騎兵沒有停下,繼續前進。
守軍將領嗎鎮見狀,立即連連大聲喊道:“關城門!”
“弓箭手準備!”
命令一下,大寧西城門迅速閉攏合緊,城樓上的數千弓兵也迅速搭箭上弦,尖銳的箭頭對準朝著城門衝來的騎兵。
這支突然出現的騎兵在靠近西城門兩百步距離後,就慢慢停了下來,為首的一名黑甲將領抬頭望向城樓,對著守軍將領喊道:“我乃燕王三王子朱高燧,此次前來大寧,乃奉燕王之命前來求見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