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帝國國防軍海軍朝陽級鐵甲戰列艦及十年發展建設成果總結
時間飛快,一轉眼海軍十年建設方案已經完成,從阿根廷戰爭結束後1880年開始至1890年末,三個海軍主基地先後建設完成,協助艦艇編隊管理26艘主力軍艦和其餘小型輔助軍艦,基地編製人員包括5700名水麵艦艇官兵,海軍陸戰隊擴編到4400人,800名蛙人特種作戰部隊,地船隻維護保養、守備部隊等基地配屬人員逐步增加到8500人,海軍接近2萬人規模,每隔兩年舉行一次基地、艦艇、海軍陸戰隊聯合配合的全麵演習,提升基地和艦艇編隊的綜合作戰能力,
期間1868年俘獲自巴西海軍標準排水量為6270噸的老旗艦“朝陽”號大型鐵甲艦和另外兩艘1869從英國購買服役的排水量為3500噸的中型鐵甲艦因艦況老化不堪擔負作戰任務,已於1888年6月正式退役轉入海軍運輸訓練雜役船序列。海軍整體作戰水平和海陸兩軍協同作戰都到預期效果,陸海軍軍工技術和造艦技術也取得很大進步,1886年9月具備了155mm35倍徑及以下口徑陸海炮的生產能力,引進自德國的14英寸(356mm)的“刷次考甫”黑頭魚雷也經過消化吸收後於1886年12月具備生產能力,為海軍建設發展長遠考慮出發建立統一標準製度,以提高管理質量和後勤保障效率統一定型並將陸海軍武器命名為漢國產1886式。大漢帝國國防軍海軍海軍共有兩大主力艦隊、四支分艦隊,分彆是大西洋艦隊(包括加勒比海分艦隊、剛果派遣分艦隊)和太平洋艦隊(包括南洋分艦隊、南太平洋分艦隊)。
在總結漢國海軍20年的發展建設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借鑒部分西方國家對軍艦的等級類型劃分,李明遠1888年12月28日頒布《大漢帝國國防軍海軍章程》命令並正式實施,根據其中的《大漢帝國國防軍海軍水麵作戰艦艇條例》將水麵艦艇劃分為戰列艦、巡洋艦、輕巡洋艦、炮艦、炮艇、魚雷艇六個艦種等級。
軍艦排水量在8000噸以上的為一等主力戰列艦,6000噸以上8000噸以下範圍內為為二等主力戰列艦,4500噸以上到6000噸以下範圍內為一等主力主力巡洋艦,3000噸到4500噸範圍內為二等主力巡洋艦,1000噸以上到3000噸以下範圍內為三等輕巡洋艦,1000噸以下500噸以上範圍內為炮艦,其餘小型軍艦為炮艇和魚(杆)雷艇。
依照排水量劃分的軍艦等級,大漢帝國國防軍海軍截止1890年末總共擁有十年計劃方案建設完成的26艘主力軍艦,分彆是從德國伏爾鏗船廠購買1885年服役的兩艘標準排水量8500噸級的“朝陽”級鐵甲戰列艦,
在漢國新京造船廠自造1887年末開始服役的四艘標準排水量3500噸級的“先鋒”級裝甲巡洋艦,從法國地中海鐵工廠造船廠購買1878年末服役的兩艘標準排水量3200噸級的“勝利”級鐵甲巡洋艦,在漢國皇家造船廠自造改進自“永興”級的1888年開始服役的六艘標準排水量2400噸級的“揚武”級輕型穹甲甲巡洋艦,在漢國新京造船廠自造1879年初開始服役的十二艘標準排水量1350噸級的“永興”級輕型鐵甲巡洋艦;
加上主要用於內河、近海巡邏和作戰的在漢國新京造船廠自造1873年開始服役的16艘標準排水量760噸級的“海獅”級炮艦和21艘標準排水量200噸級的“海狼”級炮艇,1885年開始服役的16艘120噸級的“海鯊”級魚雷艇,另外還有六十餘艘各型海洋調查艦、通信聯絡艦、偵查艦、布雷艦、掃雷艦、汽船、拖船、小輪船、水底機船、螺橋船、水船、運煤船、挖泥船、運輸船、補給艦、練習艦在內的輔助船隻,一共一百餘艘各類先進艦艇構成的和世界同期他國相比無論數量還是質量均已初具規模和實力,也向世界昭告著一支重要的新興海洋作戰力量開始登上波瀾壯闊的海權時代舞台。
新京造船廠、興和造船廠和皇家造船廠分彆位於新京(巴西阿雷格裡港)、興和縣(巴西若因維利)和吳中市(烏拉圭蒙得維的亞),前兩家造船廠原本是從普魯士引進造船器械成立於1869年初的兩個民用造船廠且都位於新京,在1872年2月兩家造船廠升級改造為軍用造船廠,一家造船廠由新京搬遷至興和縣,1873年4月新京造船廠在借助達爾芒等法國船工的技術指導下成功建造出一艘排水量為760噸的炮艦,三個月後興和造船廠吸收新京造船廠的經驗也建造出一艘炮艦。
皇家造船廠是1879年初李明遠授意海軍利用從江南造船廠挖來的船工為基礎籌備成立,並於1880年3月1日在占領吳州(烏拉圭)後從海軍發展建設長遠考慮選擇了水深港闊浪平能建造、維修和保養大型軍艦船塢基地和大型海軍綜合基地的吳中港(烏拉圭首都蒙得維的亞港)正式成立,三家造船廠共享造艦技術並協同攻關各種海軍軍工科技項目和難題,能統一建造同一規格標準等級的軍艦,後麵更將逐步承擔隨著海軍發展越來越大型軍艦的建造和維護任務。
大漢帝國國防軍海軍兩艘“朝陽”級鐵甲戰列艦改進自北洋水師兩艘定遠級鐵甲艦(標準排水量7335噸,滿載排水量7670噸),在德國斯德丁的伏爾鏗(Vulcan)造船廠建造,1882年3月25日漢國和德國在柏林簽訂正式購艦合同,1882年10月1日漢國派遣的本土艦船技工和海軍官兵抵達德國,1882年10月10日兩艦同時開工,1883年12月1日下水,1885年6月9日完工,1885年7月1日海試結束船廠交付,兩艦於1885年8月1日駛抵漢國並一起加入大漢帝國國防軍海軍大西洋艦隊正式服役(朝陽號擔任海軍新旗艦,黎明號擔任大西洋艦隊旗艦)。
“朝陽”級艦長104.5米、寬18.5米、吃水6.8米,標準排水量8500噸,滿載排水量9100噸。動力係統方麵,配備2座複合平臥式三級膨脹往複式蒸汽機(horizontalpoundreciprocating史書中通常音譯為康邦機器)和8座圓式燃煤鍋爐,雙軸推進,螺旋槳單個直徑5米,試航時“朝陽、黎明”兩艦均測得主機功率8300匹馬力,航速16節,續航能力4500海裡/10節,配有照度為8千支燭光與2萬支燭光的探照燈各一具,由2台發電機提供70千瓦的電力。
裝甲總重為1761噸,鐵甲堡水線上裝甲厚14英寸(365mm),水線下裝甲厚12英寸(305mm),305炮座裝甲厚304mm,炮盾厚15mm,露炮台穹蓋炮罩(厚度為2英寸50.8毫米),司令塔裝甲厚203mm,煤艙正常載煤量750噸,最大載煤量1050噸,編製400-440人,《大漢帝國國防軍海軍章程》規定該艦艦長為上校軍銜、副艦長為上校軍銜或中校軍銜。
朝陽級在訂造時采納大漢帝國國防軍海軍顧問德國人克勞格恩海軍上校的意見在薩克森級艦體基礎上和定遠級主炮安裝方式上改進,4門主炮兩兩分裝於軍艦中軸線艏艉對稱布局的2座雙聯裝帶炮罩(穹蓋式,厚度為50.8mm)露炮台內,雙聯裝的炮座底部有一套通過人力和蒸汽輔助來轉動火炮的傳動裝置,(主炮是德國克虜伯公司為大漢帝國國防軍海軍最新研製的1885式305mm35倍徑雙聯裝後膛艦炮,水壓動力,身管長10675mm,來複線72條,長4364mm,發射藥燃燒室藥膛長140mm,單炮炮管重42.5噸,上炮架重7.25噸,射速3分鐘每發,每門炮備彈50發)前後主炮後緊接的是配置鍋爐以及2個豎起的煙筒,為使軍艦機動攻擊火力射界範圍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