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易忽然搖了搖頭,輕聲一歎:“白行啊,如果消息泄露出去,你這是要讓所有的契丹人,都對我恨之入骨呐。”
楊烈微微一笑,說:“咱們來得太過突然,事先襲取了東、西兩座關門,榆關之敵促不及防,隻能被甕中捉鱉,連隻小螞蟻都逃不出咱們的手心。”
李中易沒好氣的瞪著楊烈,這小子揣著明白裝糊塗,顧左右而言其它,答非所問。
其實,李中易的意思是,他們在榆關大開殺戒,契丹人一旦知情,這個仇恨值,拉得無法化解。
楊烈卻虛晃一槍,明確告訴李中易,榆關沒有逃出半個人,就算是全城的契丹人都死絕了,隻要手腳做得漂亮,契丹人多半察覺不了。
更深一層,楊烈沒有說完的意思,其實是,柴榮交待的是牽製契丹人的重任,他們在榆關動靜鬨得越大,越容易達成戰役目標。
“榆關的守將可曾擒下?”李中易故意板著臉問楊烈。
兩軍交戰,不可能沒有傷亡,並且,不是殺俘。所以,對於黨項騎兵的濫殺行為,李中易倒也可以容忍。
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李中易這個隱藏得很深的大漢主義者,原本也沒有深究的意思。
另外,動手的是▽et黨項族人,這一點尤其關鍵。
拓拔彝殷這個老東西,背靠著契丹人的支持,正在南侵府州、麟州等西北重鎮。
眼下,有機會拉高黨項人和契丹人之間的矛盾和仇恨,李中易輕易不可能放過。嘴上不可能說穿,私下裡卻是樂觀其成。
楊烈這小子不愧是李中易的好學生。對於李中易的民族態度,他心知肚明。
李中易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其實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殷鑒其實並不遠,安祿山那個死胖子,深受唐明皇的寵信,最終卻把唐明皇趕出長安,拉下了帝位。
偌大一個盛唐,經過安史之亂後,從此一蹶不振。晚唐以降,宦官、藩鎮、夷狄。輪番登場,攪得中原大好河山,烏煙瘴氣。
楊烈正欲搖頭,卻見頗超勇一臉興奮的跑過來,大聲稟報說:“回參相,榆關兵馬總管耶律安,已經擒來。”
李中易故意沒吱聲,把頗超勇晾在了一旁,楊烈發覺頗超勇投來求助的目光。他不由暗覺好笑。
頗超勇這小子,其實是個野心勃勃,膽大包天的家夥。問題是,自古一物降一物。隻要是在李中易的麵前,這家夥的腦水就不怎麼夠用了。
以楊烈對於李中易脾性的了解,李中易忌諱的其實是。漫無目標,無組織無紀律的濫殺和搶劫。
李中易率軍遠征西北的時候。為了打擊黨項人的反抗意識,所采取的手段。一言以蔽之:在有組織有紀律的血腥鎮壓之後,再賞幾根胡蘿卜。
楊烈雖然不知李中易所言的“胡蘿卜”為何物,他卻參透了其中的玄機:征服異族,永遠都是暴力為先,恩賜為輔!
蠻夷們,畏威而不懷德,這個觀點已經深入楊烈的骨髓!
此所謂,李中易所說的: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楊烈暗中發覺,頗超勇的臉色發白,兩隻拿刀的手,正異常用力的搓在一起,直冒青筋。
顯然,剛才殺得很爽的頗超勇,此時的心情,異常忐忑。
“老師,學生怎麼瞧著,頗超兄弟的長相,和契丹人大致相仿呢?”楊烈接到李中易的眼色,這才站出來,主動替頗超勇緩頰。
頗超勇感激的望著楊烈,沒有經過主帥同意的濫殺,很容易惹怒李中易,其後果實難預料。
李中易冷冷的盯著頗超勇,不帶一絲熱氣的吩咐說:“安排你的部下們,換上契丹人的服飾,看守好城門。另外,找幾個會說契丹話的人,負責和契丹人打交道,懂麼?”
頗超勇心中大喜,李中易沒有追究他的濫殺行為,讓他逃過了一劫。
沒等頗超勇高興幾秒鐘,“膽敢再次濫殺,你就回西北放馬去。”李中易一盆冷水,劈頭蓋臉的澆到了他的頭上。
天色已經大亮,榆關的城門一直未開,李中易也不想浪費時間,索性就在路邊的一間酒肆內,就地提審耶律安。
“等我大契丹的鐵騎一到,你等必定死無葬身之地,還是早早的降了吧?”耶律安起初還擺出契丹貴族的臭架子,他都身陷囹圄了,居然還敢大言不慚。
顯然,若乾年以來,強盛的契丹人,已經對中原漢人,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優勢。
李中易二話不說,命人取來茱萸粉末,泡了水,強行灌進這小子的鼻孔。
茱萸水,順著鼻孔倒灌進了他的七竅,從嘴巴裡流了出來,撕心裂肺的痛楚,徹底擊垮了他所謂的民族自豪感。
耶律安何嘗吃過這麼大苦頭?
耶律安又哪曾見識過辣椒水的味道呢?
這小子被嗆得哭爹喊娘,渾身抖成了篩糠,鼻涕、眼淚糊得滿麵都是,慘不忍睹。
“饒命,饒我……”耶律安隻撐了不到半分鐘,就已經被整得魂飛魄散,意識模糊。
楊烈摸著下巴,欣賞著耶律安的醜態,他無意中瞥見,站在一旁的頗超勇,仿佛陪著耶律安一起受刑一般,嚇得臉色煞白,沒有絲毫血色。
我的老師啊,您還有多少毒招沒有教給學生我呢?楊烈十分好奇的望著,麵無表情的李中易,他心裡盤算著,怎麼掏空李中易肚內藏著的各類法寶。
耶律安的腦子依然迷糊的時候,李中易抓緊時間,問清楚了榆關以及南京析津府的各種軍事情況。
原來,契丹的“睡皇”耶律景平叛之後,接到周主柴榮親征北伐的消息,就立即率領著精銳的皮室軍和屬珊軍,以及諸部族的宮分軍,兼程趕來南京析津府,隔著白溝河防禦大周的進攻。
耶律安所隸屬的南京統軍司,管轄的契丹、奚和渤海軍,全都被睡皇抽調一空,調集到了白溝河前線。
這麼一來,跟著睡皇耶律景,到達前線的契丹大軍,竟然超過了十八萬之多。
等耶律安坦白交代之後,李中易不禁皺緊了眉頭,難怪,柴榮不敢冒然撤軍。
李中易意識到,柴榮肯定另有準確的情報渠道,這才能夠及時的掌握了契丹人的真實動向。(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