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吃拿卡要(1 / 1)

逍遙侯 大司空 1701 字 28天前

王有德畢竟是在逍遙津混了多年的津史,和開封、祥符兩縣公差,以及附近的裡正都很熟悉,他不僅很快買到了牛肉,還和縣衙的公差達成了私下的協議。

如果誰家的牛出了問題,申請官府確認宰殺的時候,隻要公差來通知了王有德,一律給好處費三十文。

牛肉比羊肉便宜得多,如果能夠得到長期的供應問題,很自然也就解決了葷菜以及葷油的來源。

羊身上的脂肪還是太少了,也太過精貴,不適合大規模的炒菜、熬湯之用。相對而言,廉價許多的牛油,油水則要充足得多。

飯棚內的女廚師們,忙得熱火朝天,勁頭十足。

還不到中午吃飯的時間,王有德已經安排人乘漁船,在江上大聲吆喝起來。

準備的時間充足,中午一頓飯,就賣出了七百多份。由於貨船增多,昨天沒有找到多少活乾的閒漢力夫,今天兜裡也有錢買飯吃了。

就在王有德張羅著賣“盒飯”的時候,黃景勝已經悄悄的領著衙門裡的公差和本地的裡正,開始丈量逍遙津附近的荒地。

這些荒地太過貧瘠,連蔬菜都無法種植,更彆提種莊稼了,自然也就沒有人前來購買,分彆歸開封和祥符兩縣官府所有。

買地是很有講究的,有白契(民契)和紅契(官契)之分。

白契就是買賣雙方私下裡簽定契約,沒有到官府裡過稅,並不屬於完全合法的土地交易。

不過,由於民間白契的大量存在。官府法不責眾,一般也就是睜一眼閉一眼,算是默認了。

李中易目前的身份比較尷尬,附近的荒地又都歸官府所有,所以必須簽押蓋有官府大印的紅契。

黃景勝那可是混老了下層官場的老油條。不僅親自安排馬車去接縣衙下來丈量荒地的三個公差,而且,私下裡每人都塞了兩貫錢。至於本地的地頭蛇——裡正,黃景勝給得更多,三貫銅錢。

按照李中易的說法,當強龍吞不掉地頭蛇的時候。就應該利益均沾,讓大家都有點甜頭。

到了地頭後,負責丈量的一個官差,皺緊眉頭說:“黃大官人,此地如此貧瘠。有必要買這麼多地麼?小人勸你一言,還是少買點吧?”

黃景勝笑著解釋說:“我是想在本地做點小生意。”

“在這裡做生意?”那公差異常驚訝的上下打量著黃景勝,嚴重懷疑他的腦袋是不是被門夾了。

黃景勝微微一笑,說:“到時候還要請端公多多照應啊。”

“好說,好說。”那公差得了黃景勝的好處,自然是萬事好說。

黃景勝心裡暗笑,老子以前管大理獄的時候,人家送錢托他照顧牢裡的親屬。他也是這麼信口雌黃的敷衍。

好說?沒有銀錢打點著,再好說的事,也得變成不好說!

千畝荒地雖然不是個小數目。可是,兩個縣的十個公差,居然花了八天時間,才算是丈量完畢。

黃景勝心裡很有數,這些公差們是惦記著他給的好處,故意拖延著進度。想多撈一點。

儘管如此,黃景勝每天都是好吃好喝的招待著這些公差。絲毫也沒有催促他們快點乾活。

公差裡也有明白人,對於黃景勝的豪爽和慷慨。倒生出了幾分好感。

按照李中易的叮囑,黃景勝顯得很有耐心,人脈的瓜葛,需要時間去相處。

這些縣衙裡的小人物也許幫不了你的大忙,卻可以在關鍵時刻壞你的大事,不可不防。

多栽花,總比到處栽刺,要強得多吧?

丈量完土地後,黃景勝在立界石的時候,有意往裡邊挪動了大約兩丈的距離。

公差們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他們丈量過無數的土地,隻聽說過多占多用的,卻從沒見過象黃景勝這樣主動少拿地的“呆瓜”。

黃景勝想起李中易的慎重叮囑,也懶得多做解釋,隻是笑著說:“凡事留一線,將來好見麵,在下絕對不會讓諸位難做的。”

公差們紛紛挑起大拇指,七嘴八舌的誇讚黃景勝,說他行事光明磊落,豪爽大氣,不像某些土財主,石頭縫裡都要摳出錢來。

黃景勝隻是笑,卻不搭腔。禍從口出,是非隻緣強出頭的道理,即使李中易不交待,他也很清楚。

裡正和鄉鄰確認之後,黃景勝陪著公差們回縣衙,繳納了稅款,拿回了蓋有兩縣大印的紅契,正式成為逍遙津附近,最大的荒地地主。

“公子,買地的錢,加上稅錢,折合一畝地五貫錢。衙門裡的出價實際上是四貫錢一畝,按照您的吩咐,我抬高了價格收的地。”黃景勝詳細的彙報了買地的過程。

李中易輕聲笑道:“老黃啊,你做得很棒。咱們現在的處境不同,儘量不要讓彆人在錢財上抓住把柄。”

在這大周國,又沒有道德風化的問題,李中易隻要有錢,養上十個八個小妾,誰都管不著。

除了謀反這種令人匪夷所思的理由之外,昝居潤那個偽道學,隻可能從錢財方麵入手。

和孟昶那個傻x迥然不同,柴榮乃是一代雄主,連李中易都吃了他的算計,可想而知,有多厲害?

昝居潤如果真想告發李中易“謀反”,嘿嘿,那就是自作孽,不想活了!

凡是李中易過手的銀錢,他都要求一律帳目準確,庫錢的來龍去脈,一清二楚,不能有絲毫的錯漏。

為此,黃景勝每天都要帶著請來的帳房,逐一核實逍遙津卡的每一筆收入和開銷,務求準確到位。

荒地到手之後,李中易畫了一張規劃圖,按照後世批發市場的規律。把即將興建的市場劃分為五大塊,分為食品、日用品、奢侈品、胡貨、南貨等幾大功能區塊,到時候方便進行集中的管理。

批發市場的門臉房,李中易打算學習後世的經驗,建成二層小樓。一樓作為商品陳列和洽談生意的場所,二樓當作是小倉庫,以及夥計們的宿舍。

當然了,一次性搞那麼大的市場,是不合時宜的,李中易也不可能一開始就把攤子鋪得那麼大。

一期工程。先搞個小一點的市場,慢慢的聚集人氣後,再擴大出二、三期工程。

所以,李中易就安排黃景勝,在緊挨著津卡的附近。先建起來一座簡易的茶樓。

按照李中易的規劃,茶樓內部,散座很少,幾乎全是隔開的雅座,目的很清楚,就是為了方便商人們洽談生意。

為了搶時間,黃景勝通過牙行的牙人,同時請來了一百多名搞建築的木匠、瓦匠、窯工。以及出力氣的閒漢們。

人多就是力量大,在專業修房子的老工匠指點下,很快開挖了地基。

工地這邊乾得熱火朝天。王有德的飯鋪這邊,生意也是越來越好,中午和晚上來吃飯的過路客商,也越來越多。

眼看著木柵欄門內很快擠滿了人,李中易果斷的下令,就在津卡的二門外。暫時用麻繩圍出一個長方形的空地,幾個皂役就守在附近監視著。

白線內。有皂役按照李中易的吩咐,擺了近百隻小馬紮(折疊凳子)。讓大家坐在馬紮上,捧著碗吃飯。

李中易換上一身便裝,背著手,走到一個商人的身邊,含笑拱手說:“這位官人,在下看你吃得這麼香,飯菜很可口?”

“可口?豈止是可口,簡直是太滿意了,物超所值啊。區區五文錢罷了,竟然有兩葷一素,牛骨湯管夠,再加三文錢,還可以吃到三葷……”那商人扒乾淨最後一口飯菜,抬手抹了把嘴角的油膩,“唉,吃得好飽。”

“不瞞你說,小人在家裡的時候,一個月也那見幾次葷腥,一般是十天半個月才帶著渾家和孩兒一起稱一斤肉,打打牙祭。

“這裡好象很有一些外地的客商,你如果打算和同行們交換一下行情,在下倒是可以幫你引見一下。”李中易故意試探著問這個商人。

這商人搖了搖頭,說:“小人已經在開封府買齊了貨,也雇好了船,順水回密州去販賣。”

李中易點點頭,含笑和這個密州的商人拱手告彆。

等商人走後,李中易的心想,相信過不了多久,商人們就會雲集此地,進貨出貨,交流市場行情了。

下午的時候,李中易專門讓皂役們,暫時把一樓的大通鋪騰出來,專門請一些商人打扮的客商進來吃盒飯。

現在社會,事業有成的商人,一般都有部好車充門麵。這個時代的商人,雖然隻能穿布衣,卻可以在腰間掛一些顯擺身份的小物件,所以非常好認。

商人們吃飯的時候,李中易並沒有出麵,隻是默默的在暗中觀察。

很多商人都沒啥文化,也不講究士大夫所遵循的“食不語”的規矩,他們一邊吃飯,一邊和同伴小聲交談著。

李中易看在眼裡,記在心上,做生意講究的就是紮堆的效應。同伴之間先聊著,如果旁邊有心人聽見了有用的商業信息,自然會主動加入進去。

這時,李中易忽然看見一個矮個子商人塞了一把錢給馬小六。馬小六接了錢後,就跑到另一個正在排隊打飯的高個子商人身旁,小聲說了幾句什麼。

那高個子商人趕緊從隊列裡出來,走到矮個子商人的身旁,含笑拱手說:“這位東主對漆器有興趣?”

“哈哈,在下很有興趣……”

兩個商人四處看了看,最終決定到騰出來的津卡宿舍裡邊,好好的聊一聊。

李中易摸著下巴,微微一笑,馬小六不經意間,充當了一把商業交易的中間人,還得了不小的好處。(未完待續)

ps:今天繼續三更,這是第一更,第二更大約下午18:00左右,第三更是晚上十點左右!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