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章 開礦(1 / 1)

金陵高等研究院。

航天科技研究所所長辦公室。

當看到陸舟帶來的計劃書之後,剛剛結束辦公的候光微微愣了一下,下意識問道。

“……在月球上采礦?”

陸舟點了下頭,言簡意賅道。

“是的。”

見陸舟不像是開玩笑的表情,候光重新從桌子上拿起了眼鏡戴上,翻開了計劃書的扉頁,照著摘要的部分認真地看了起來。

大概過了兩三分鐘,他往計劃書的後麵隨手地翻了幾頁,隨後將它放在桌子上,推了推眼鏡看著陸舟,謹慎說道。

“計劃書我看完了,大致上……您是希望設計一款能夠部署在月球表麵,自動開采淺層礦床的裝置?”

陸舟:“沒錯。”

沒錯……

這回倒是換了個詞。

聽到這毫無波瀾起伏、就像是再說今天吃什麼一樣的語調,候光不由苦笑了一下。

“可是咱這月宮號才剛剛完成一期工程,現在就開始弄這個月球采礦……是不是有點兒步子邁得太大了?”

陸舟搖了搖頭說道:“不算很大吧,而且月宮號計劃本身就是服務於月球資源開發的工程,兩者之間並不衝突。現在第一架鵲橋號已經正式服役,我認為已經是時候將我們的腳步從月球軌道,邁向下麵的月壤了。”

21世紀二十年代是“月球時代”的起點。

在月球上開礦,若是放在幾年前說這話,聽起來或許還有些難以實現,但放在2021年的今天,卻並非是一件困難到無法實現的事情。

無論是NASA的深空之門計劃以及向Moon-Express公司簽發的牌照,還是歐空局的月球采礦計劃以及與火箭製造商ArianeGroup簽訂的合約,都將開采月球資源的時間表確定在了2020年-2030年這一段區間之內。

以Moon-Express公司於2020年前發射的MX係列探測器來說,已經能夠從月球上采集並帶回20公斤的月岩標本。而根據其為響應“深空之門”計劃公布的新型采礦設備研發計劃來看,將著力於解決在低重力環境下開采淺層礦床的問題。

當然,對手們的動作其實都是次要的了,最關鍵的還是陸舟不想再等下去了。

完成特殊事件任務鏈“地月掌控”第二階段任務的關鍵,便是在月球上建造一座半永久性質的科學考察站。

如果隻是打通主線的話,以目前星空科技的技術實力,完成的難度不會很大。

然而僅僅隻是通過主線,任務的獎勵就相當可憐了。

根據列表中給出的支線任務,拋開那些明顯不現實的不談,其中幾個勉強有希望做到的任務,陸舟當然不會輕易放過。

而這其中之一,便是在月球表麵開采並冶煉生產100噸鈦合金,以及從月壤中收集50噸稀土原礦。

現在月宮號一期工程剛剛完成,二期工程馬上就要開始,需要用到大量的結構性材料,而月球上恰好有著豐富的鈦礦儲量。

如果能將其中一部分結構性材料的生產任務放到月球上,在有限的成本內實現月球係統內的“自產自銷”,無疑可以削減一部分的成本。

而與此同時,這也是陸舟目前來看唯一一個可以把握住的,在月球上擴大生產規模的機會了。

等到月宮號二期工程結束,剩下的三期工程就隻是在原有的成型空間站上進行的一些修飾性改造。

到了那時候,就算他按照係統任務的要求,生產出了那麼多鈦合金,也隻能由他自己來買單了……

當然了,雖說在月球上采礦是有理論基礎的,但這其中的挑戰也是很大的。

無論是月球上低溫低重力的工作環境,還是月麵上高昂的人員配置成本,對於還將部署在月球表完成生產任務的設備的自動化技術,都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侯光撓了撓後腦勺,思索了一會兒。

對於陸舟突然扔出來的這個想法,他一時半會兒也想不出來什麼有建設性的意見,甚至於就算是想勸也不知道該從哪勸起,於是開口說,“……既然您是這麼覺得的話,那計劃書就先放我這兒,我找幾個做這一塊的人研究研究……不過恕我直言,工業生產恐怕不是我們擅長的領域,這玩意兒還是得問問這方麵專家的意見。”

陸舟點了下頭說道:“你說的我已經考慮過了,昨天月球軌道施工委員會的周會上便已經討論過這個議題,相關的技術論證已經在做了。”

說到這裡,停頓了片刻,他繼續說道。

“沈機那邊我會聯係,還有航科、航工兩大集團。這個項目不隻是我們來做,國內自動化領域以及空間設備領域的頂尖機構都會參與進來。我可以給你交個底,項目開始之後課題組裡至少有三名院士及以上的大牛,課題組的組長是我掛名,但具體的工作還是得麻煩你這邊多盯著些。如果人手不夠的話,你和我說,我再想辦法。”

一聽到陸舟這麼說,侯光連忙開口說道。

“夠了夠了,肯定夠了!再多也消化不了。”

一般院士級的大牛,往下還會有無數長江學者、傑青、正副教授、研究員、博士後、在讀博士等等一大批科研狗。一個課題組裡能有一名院士,隻要彆是什麼特彆冷門或者用不上那麼多人的研究方向,基本上就等於湊齊一支科研領域的集團軍了。

更彆說三個院士……

到時候隻怕光是協調項目組內的關係,把這麼多科研勞力組織起來,都有的他忙活的。

想到這裡,侯光心中也是不儘一陣感慨。

在國內學術界,能讓院士放下自己手上的項目跑過來給自己打工,誇領域湊出這麼一支加強版“集團軍”的,恐怕也就陸教授一個人了……

……

與此同時,同樣的一份計劃書,出現在了長老院某件辦公室的辦公桌上。

認真地將這份計劃書看到了最後,長老摘下了眼睛,抬起頭看向了站在辦公桌前的科工局一把手李局長,開口問道。

“這是陸教授寫的嗎?”

李局長點了下頭,認真說道。

“是的。”

“開會討論過了?”

“已經討論過了。”

“那其他專家的意見是?”

“航科集團的袁院士認為可以嘗試一下,沈機總工程師楊忠全院士也是這麼認為,雖然有難度,但不管能不能成,對我們國家的自動化工業技術都是有相當大幫助的。”李局長簡單地陳述了下會議上的經過,基本上將兩位主要發言人的意思還原了一遍。

聽完了李局長的話之後,老人點了下頭。

“能有陸教授這樣的學者,實乃國之榮幸。”

讚許地輕聲感慨了一句,他伸手從桌上拿起了鋼筆,在文件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然後乾淨利落地戳上了一枚鮮紅色的鋼印。

“批準!”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