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高等研究院。
物理研究所的某間實驗室裡,此刻正煙霧繚繞。
一根接一根抽著煙的盛憲富彈了彈煙灰,看著桌上的那張不知改了多少回的設計草圖,歎了口氣說道:“你說這陸教授,怎麼就突然研究起楊米爾斯方程起來了?”
坐在他旁邊,看著文獻的李昌夏搖了搖頭:“不知道。”
盛憲富一臉發愁地說:“那這聚變電池到底還搞不搞了?”
他當初可是放棄了去西南物理研究所當所長的機會來這裡,跟著陸教授搞這個可控聚變的小型化。結果現在過去快兩個多月了,研究課題還是一點進展都沒有。
現在倒好,彆說是沒進展了,項目的學術帶頭人都跑去忙其它項目了。
“……不知道。”
盛憲富忍不住道:“除了不知道你能不能說點彆的?”
李昌夏教授抓了抓頭發,做了個無奈地表情說:“理論上來講,如果能夠在強相互作用和電磁作用之間建立統一關係的話……對我們加深對核子聚變條件的理解也會更有利些吧。”
說這話的時候,他的語氣也充滿了不確定。
畢竟他自己算是個根苗正紅的工科教授,要說困惑的話,這會兒他比盛憲富困惑的多。
盛憲富瞅了他一眼。
“然後呢?這種理論成果轉化成現實技術,你覺得需要多久?而且你覺得咱們就算是加深了對核力的理解,又能怎麼樣?還能把這反應堆變出花來不成?”
李昌夏歎了口氣說道:“可現在不也沒彆的辦法嘛。”
這回盛憲富也不好說什麼了。
這句話說道點子上了。
就算不這麼做,他們這會兒也一點辦法都沒有。
為了解決反應堆散熱問題,他們至少已經為此設計了將近十多套方案。然而沒有一個方案,能夠通過技術可行性的檢驗,即便是最好的一次,反應堆也在運行34秒之後被熔毀。
“或許用高溫完成點火的思路本身就是錯的,”沉思了好一會兒的盛憲富,忽然開口說道,“或許就像你當初說的那樣,如果能用一種辦法降低聚變反應的溫度條件,我們的研究或許會簡單點。”
彈了彈煙灰,李昌夏教授自嘲地笑著搖了搖頭:“我現在倒是覺得,把可控聚變弄小了裝航天器上去,或許本身就是行不通的。”
沉默大概持續了一會兒。
對著桌上的設計草圖苦思冥想的盛憲富忽然歎了口氣,伸手將煙頭按滅在了煙灰缸裡。
“我去找下陸教授。”
說著,他將桌上的那張改了不知道多少回的草圖揉成一團塞進兜裡,然後從椅子上站起身來,朝著實驗室外麵大步流星地走去……
……
當盛憲富抵達金大的時候,陸舟正在階梯教室裡給學生們上課。
或者換個更準確的說法,是關於量子力學的講座。
從後門悄悄走進了階梯教室,看著教室裡人頭攢動的盛況,盛憲富的心裡不由感慨了下。
以前在廬陽物質研究所的時候,他也有在旁邊的科大擔任講師,隻不過他上的可控聚變與等離子體物理的理論課,階梯教室裡從來都沒坐滿過一半的人。
當然了,這也可能是因為當時可控聚變實在太過冷門,沒多少人選他的課的緣故……
並沒有打攪陸舟的課堂,盛憲富在階梯教室的最後排勉強找到了個空位坐下,然後便一邊聽著講座,一邊耐心地等待著它結束。
當他走進教室的時候,講座似乎就已經進入到了後半段。
在與學生的互動環節中,隻見一位學生舉手提問道。
“教授,請問您可以和我們講一講,該如何從數學的角度理解楊米爾斯方程嗎?”
當這個問題被提出來之後,立刻得到了很多認同的附和聲。
看得出來,對於物院的學子們來說,對這個理論感興趣的人還是不少的。
“……以你們現在的水平,想要理解這個方程還是太困難了,”向那位提問的學生點了點頭,陸舟笑著說道,“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考慮等5月20號那天坐個車去老校區那邊旁聽。到時候我會在報告會上對這個問題,進行詳細的說明。”
這時候,台下有人小聲抱怨道。
“可是那個入場資格實在是太難申請了。”
這確實是個問題。
這種國際性的學術報告會,門檻不隻是針對報告者而言,對於參會者同樣存在。
恰好聽到了那小聲的抱怨,站在台上的陸舟思忖了一會兒,隨後笑了笑說。
“那我就簡單講一下好了。”
清了清嗓子,陸舟臉上的神色微整,開口說道。
“想要從數學上理解楊米爾斯方程,我們首先得知道它是什麼。”
“簡單的來講,楊米爾斯方程所給出的非阿貝爾對稱群是一種特殊的量規理論。在經典意義下,這種理論類似於麥克斯韋理論,它以更一般的緊規範群G代替了是阿貝爾交換群U(1)……”
涉及到數學上的東西,光說是沒用的。
陸舟隨手拿起了粉筆,在背後的黑板上寫了起來。
【若0=dA?F,則能從無源楊米爾斯場的拉格朗日算子中變分導出:L=1/4g2·∫Tr(F'?F)……】
【……】
關於楊米爾斯方程的證明,對於本科生來說是不用想的。
就算是普林斯頓的教授們,想要看懂他的理論,也得向從L流形的論文開始啃起才有戲。
他現在在黑板上板書的,僅僅是一些關於楊米爾斯方程本身的一些講解。
最多最多,也隻是對這個命題進行講解的同時,融入了一點點自己的想法。
就這樣,黑板上的算式越來越多。
逐漸進入狀態的陸舟,寫著寫著似乎也有些停不下來了,講解的語言也越來越少。
坐在階梯教室裡的學生們,紛紛一臉懵逼的看著黑板。
要說一開始勉強還能看懂的話,到了後麵卻已經被這深奧的理論深深折服了。
再到後來,不隻是學生們,就連一些來旁聽講座的物院教授,也逐漸感覺到了吃力。
這家夥在寫些什麼?
越是往下看去,他們便越是覺得……
陸舟所講的內容,和他們的專業似乎有點不太一樣?
話說這家夥真的是在講楊米爾斯方程嗎?
不少目瞪口呆地看著黑板的老教授們,甚至開始懷疑人生了起來。
坐在階梯教室的前排,盯著黑板上一行行算式的盧院士,眉頭緊緊鎖著。
忽然間,敏銳地從黑板上的算式中捕捉到了一行關鍵詞的他,瞳孔頓時收縮了一下。
“……真空態的非零漸近常值將規範群約化為U(1)子群!”
他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解釋強相互作用的質量間隙!
一瞬間,盧院士的眼中寫滿了熱切。
然而,就在他充滿期待地看著黑板,期待著陸舟能就這樣一直寫到最後一步的時候,陸舟卻似乎辜負了他的期望。
隻見前一秒還算的正嗨的陸舟忽然停下了手中的粉筆,後退半步看著黑板上的算式,站在那裡沉思了許久。
似乎是寫不下去了。
他撓了撓後腦勺,丟掉了手中的粉筆,轉身看向了教室,看著一臉懵逼的學生們,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不好意思啊……剛才稍微扯的有點遠了。”
一聽到這句話,和盧院士同樣等待著最後結果的物理教授們,差點沒一口老血噴出來。
臥槽!
你特麼算到了一半,倒是把剩下的算完啊!
然而與在座的大多數教授不同的是,坐在後排的盛憲富,此刻瞳孔中的神采卻是漸漸明亮了。
雖然講座本身的內容他沒聽的太明白,但從他卻從中得到了意料之外的啟發。
“隻要核與核之間的距離足夠小……”
嘴裡自言自語著,冥冥之中的靈感從他的腦海中一閃而逝。
雖然這聽起來可能有些瘋狂,但他確實想到了一種可能的可控聚變反應堆模型。
如果在理論上能說得通的話……
說不準,他們還真有辦法在低於上億度高溫的反應條件下,以一種新的形式解放原子核中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