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縣衙被倭寇首領平八郎占據後,成為倭寇在太平縣城的大本營,太平縣衙得以躲過損毀之劫,又因倭寇撤退的倉促,來不及放火燒毀,太平縣城又躲過了大火之劫,除了被倭寇弄的臟亂不堪外,保留基本完好。
朱平安進入太平縣衙後,帶人將縣衙裡外打掃了一遍,當做幸存百姓的臨時營地。
經過一個多時辰的巡查,各小隊發現漏網倭寇六人,這六個倭寇都是傷口感染、一息奄奄、連動也動不了,被倭寇當做累贅丟棄在一個破房子裡等死,巡查小隊按朱平安之前的命令,將他們梟首用石灰醃製,身體焚燒處理。
經過一個多時辰的搜救,各巡查小隊還解救了很多幸存百姓,共有一千零九十一人。
這是一個令人心痛的數字,因為倭寇破城前,縣城內越有常住人口兩萬人。
現在隻剩下了這不到一千一百人了!十不存一!
眾青壯親眼目睹太平慘案後,對朱平安愈發的敬服了,若非知縣大老爺禦倭寇於靖南縣城外,不然他們靖南縣人就跟太平縣人一樣十不存一了。
安頓幸存百姓,清理縣城,布置防禦......因為倭寇在太平縣城殺害了太多百姓,幾乎滿城屍體,朱平安將預防瘟疫工作作為了重中之重,指揮眾人安葬掩埋遇害百姓,清理縣城街道衛生,杜絕瘟疫滋生環境;保護飲用水源,嚴令禁止飲用生水,必須煮沸後方能飲用,防止病從口入;下令將青蒿、艾草等預防瘟疫草藥用熱水蒸煮,令眾人用蒸煮水沐浴,做好個人衛生。
朱平安像個陀螺一樣,沒有一刻空閒。
一直到太陽西斜,朱平安才終於有時間在城牆上吃了午飯。
朱平安布置完城牆防禦,回到縣衙,劉大刀拿著一顆縣印過來向朱平安稟告,“公子,在打掃縣衙時,二狗子在茅房發現了縣衙大印,現在已經洗乾淨了。”
劉大刀稟告完,將縣衙大印展示給朱平安看。
太平縣印是銅做的,經年累月都氧化了,黑不溜秋醜不拉幾的,不值什麼錢,倭寇看不上眼,為了羞辱大明官府,便將縣印丟到茅廁裡了。
“嗯,果然是太平縣印。二狗子找回太平縣印有功,回頭賞銀十兩。”
朱平安仔細看了兩眼,確認是太平仙印無疑,不由點了點頭,嘴角露出一抹弧度。
有了這顆太平縣印,自己搶功的最後意思隱患也消除了。
不僅是找回了太平縣印這顆權威象征,而且也將朱平安馳援太平的手續補齊了。
大明律例規定:“禁止地方官隨意離開轄區”。就在嘉靖年間,也就是十年前,都察院還專門發了一個行政公文:“各處撫民兵備等官,皆有地方責任,不許越境迎送參謁,有妨職務,違者聽撫按官參劾”。
朱平安身為靖南知縣,作為靖南縣的父母官,負有地方責任,是不得隨意離開靖南的。若是隨意離開靖南,朱平安就是違法,是會被彈劾的,而且一彈一個準。
舉個栗子。
宋朝有一位名叫陳後山的官員,他是徐州地方官,這個人也是一個詩人。他是大文豪蘇東坡的狂熱粉絲,可以說是古代比較瘋狂的追星迷了。有一日,蘇東坡被貶謫杭州為官,在徐州為官的陳後山聽說了後,便離開徐州專程跑到江蘇南京去等蘇東坡,就為了見偶像蘇東坡一麵,最終他得逞所願見了蘇東坡。不過,樂極生悲,陳後山的同僚聽說了後,就向上司揭發檢舉了陳後山,最後陳後山被撤職免掉了官職。
朱平安離開轄區靖南縣,馳援太平縣,是存在私自離開轄區的隱患的。
不過,律例也不是一律禁止離開轄區。有些特殊情況是可以離開轄區的,比如追剿江洋大盜,知縣追剿緝捕江洋大盜的話,是可以暫離轄區的。
根據大明律“舉重以明輕,舉輕以明重”原則,倭寇可比江洋大盜危害大多了,追剿緝捕江洋大盜都可以暫離轄區,那麼追剿緝捕倭寇自然更可以離開轄區。
這一夥倭寇進犯我靖南轄區,被我率眾擊退,流竄至太平縣城做案。
故而,我朱平安有管轄權,所以率眾至太平縣擊倭!
不過,若是有心之人非抓著律令死摳字眼,不按“舉重以明輕,舉輕以明重”原則解釋的話,也是有一定隱患的。追捕江洋大盜可暫離轄區,但倭寇並非江洋大盜,不得擅離轄區。
現在,有了這一顆太平縣印,朱平安就可以將這一絲隱患也給消除了。
朱平安在縣衙內堂,鋪了筆墨紙硯,用左手持毛筆,以太平知縣的名義和語氣,向靖南縣知縣也就是自己,寫了一封請求發兵救援太平縣的求援信。
寫完之後,朱平安吹乾墨跡,用一塊布墊著拿起太平縣印蘸了印泥,在求援信上蓋上了太平縣印。
朱平安之所以用布墊著太平縣印,是因為這顆縣印是從茅廁裡撈出來的,雖然清洗了好幾遍,但是依稀間還能嗅到一股淡淡的尿騷味兒,朱平安不得不用布墊著。
等印泥乾了後,朱平安將求援信貼身放了起來。
有了王知縣的這麼一封請求發兵救援信,自己馳援太平縣就名正言順了。
任誰也彈劾不了自己了。
這光複太平縣城的大功一件,也就徹底沒有後患的落入自己囊中了。
“大槍,晚飯將粥熬的稠一點,大米飯多蒸一些,讓大家都吃飽飯。”
“大刀、大錘,你們辛苦些,晚上做好巡防,若是遇到宵小趁亂作奸犯科,一律嚴懲不貸。”
“諸位父老鄉親,倭寇已經被趕跑了,大家可以放心了。大斧,入秋了,晚上天涼,你帶人多搜集一些被子來,爭取三、五個百姓能分得一床被子。”
朱平安貼身收好求援信後,便出了縣衙,指揮安排安置百姓等事宜。
一直忙到月明滿天星,朱平安才坐在百姓群中合衣小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