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趙昭在返回府邸後,獨自一人坐在書房前的庭院。
不知過了多久,隨著一陣香風飄來,他肩上被披上了一件袍子,隨即,有熟悉的清脆女聲在旁響起:“夫君大人,怎得獨自一人悶坐在此?”
一聽這聲音,趙昭便知道來人正是自己的愛妻嫆姬,他遂伸手輕輕拍了拍嫆姬搭在他肩膀上那隻小手的手背,轉過頭衝著她微微笑了笑:“你怎麼來了?”
“是曹量派人告訴妾身,妾身才知道夫君獨自一人悶坐在此。”嫆姬輕聲說道。
趙昭朝著四下瞧了瞧,這才看到在不遠處的走廊中,宗衛曹量正咧嘴衝著自己笑,隨即朝著這邊招了招手,大概是想表達「我就不打攪兩位了」的意思。
“這家夥……”
趙昭好笑地搖了搖頭。
此時,就見嫆姬在丈夫的雙腿上坐了下來,摟著丈夫的脖子,故作幽怨地嗔道:“最近,夫君對妾身很是冷落,就連曹量都看不過去了……”
趙昭哭笑不得,他哪裡是冷落了嫆姬,不過就是國內的政務太繁重嘛。
當然他也明白,這位愛妻明顯就是揣著明白裝糊塗,這時候解釋什麼都沒有用,還不如坦然承認,然後許下些甜言蜜語的承諾,哄她開心。
這不,待等趙昭許下類似「過兩日定帶你們上街遊玩」的承諾後,嫆姬臉上的表情立馬烏雲轉晴,半個身子倚在丈夫懷中,媚眼如絲地仿佛暗示著什麼,讓趙昭壓力很大,連連小聲說道:“彆彆,小心有人瞧見……”
感覺到已成婚八年的丈夫仍像初次見麵時那般發窘,嫆姬忍不住咯咯笑了起來。
此前她怎麼也沒想到,他父親齊王呂僖欽定的這門婚事,竟讓她得到了一位如此忠貞正直的丈夫,更要緊的是,這位丈夫還如此地鐘情於她。
相比較世上無數的政治聯姻,嫆姬自忖自己是非常幸運的。
在親昵了一番後,嫆姬終於想起了曹量的囑托,試探著詢問道:“夫君,這兩日妾身似乎見你愁眉不展,莫非有什麼愁事麼?”
趙昭愣了愣,在一番沉默過後,他忽然突兀地問道:“夫人,若我辭去了相位,你願意跟我回大梁麼?”
嫆姬聞言一愣,俏臉上露出了吃驚之色,但還是很快就回答道:“夫君去哪,妾身就去哪。”
雖然是齊王呂僖的女兒,但嫆姬卻並沒有太多關於國家大事的考量,畢竟在她看來,齊國的社稷安危,那是齊國男兒應該去考慮的事,與她一介婦人無關。
她的眼中,隻有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孩子,最多再加上丈夫的妾室田菀以及後者的女兒,縱使是她的弟弟公子白,在後者成為齊王之後,嫆姬也不再怎麼去關注了。
當然,雖然是這樣回答,但這並不妨礙嫆姬詢問一下具體的原因,倘若是有人故意針對她丈夫,那麼,就彆怪她以長公主的身份跑到臨淄宮去大鬨一番了。
不過,趙昭卻拍了拍她的手,安撫道:“夫人切莫動怒,並非是有人針對為夫,隻是……哎。”
說著,他便將整件事原原本本地告訴了嫆姬。
嫆姬聽完後很是驚訝:“魏國,已如此強大了麼?”
她當然不會忘記,當初正是魏國衰弱、無力單獨抗衡楚國,眼前這位魏王之子的丈夫,才會千裡迢迢跑到他齊國,向她的父親尋求幫助,這才使他們倆有幸結成夫婦。
趙昭知道自己的妻子對外界事物不是很了解,遂點點頭簡潔地說道:“我大魏這些年來,一年強過一年,如今已有四十萬可用於征戰的甲士,前兩年,韓、楚、秦三個國家以及三川、宋地聯合攻打我大魏,亦被我大魏逐個擊破……”
說到這裡,就連趙昭就露出了幾絲驚詫之色,因為就連他都沒有想到,那一場仗,他出身的國家竟然能取得那樣輝煌的勝利。
頓了頓,他接著說道:“而我大齊,因為內亂,實力已不如魏國,雖然仍是「齊魯魏」三國聯盟的盟主,但名不副實……”
經過趙昭的解釋,嫆姬這才明白,目前他們的齊國,即將失去中原霸主與「齊魯魏」三國聯盟盟主的地位,倘若這個時候齊人聰明的話,就應該主動向魏國投遞國書,將「中原霸主」的位置讓渡給魏國,這樣一來,齊國雖然失去了尊位,但仍舊能繼續保持與魏國的友誼。
遺憾的是,高傲的齊人是不會接受這件事的,就比如高傒,明明是一位睿智的賢臣,但是在這件事上,他堅決反對——在高傒的建議中,齊國當拉攏越國與魯國,縱使是原本的敵國楚國,也可以適當地釋放善意,歸根到底,就是為了維持齊國在中原的霸主地位。
而這在趙昭看來,是非常不理智的行為。
隻可惜,他魏公子的身份,讓他無法說出「將霸主地位讓渡給魏國」這種話。
“我大齊與魏國,會開戰麼?”嫆姬緊張地問道。
她倒不是害怕戰爭,而是她明白,一旦齊國與魏國交惡,她的丈夫夾在兩國立場當中,會非常的難做。
“開戰……目前還不至於。”
趙昭搖了搖頭,冷靜地分析道:“依我看來,我大魏首要會解決宋地問題,然後就是韓楚兩國,若無意外,三十年內,齊魏並不會交戰……”
“那有什麼好擔心的?”嫆姬不解地問道。
聽聞此言,趙昭苦笑著搖了搖頭:“三十年內不會開戰,並不代表這三十年內,齊魏兩國的關係就不會變……”
事實上,趙昭倒也能理解高傒等人對魏國的忌憚,畢竟魏國這些年來崛起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若不能在這個時候想辦法遏製魏國,待等魏國逐步傾吞了韓國與楚國,到時候,齊國就隻能俯首稱臣了。
甚至於,可能到最後連俯首稱臣的機會都沒有——倘若魏國果真傾吞了韓國與楚國,距離統一天下僅一步之遙,魏國會放過齊國麼?想想都能知道。
如果說稱霸中原是各國君王的夙願,那麼,一統天下,才是中原各國君王想且不敢提的畢生夢想。
隻不過這條路太艱難,艱難到中原各國的君王們不敢去幻想罷了。
次日,趙昭在書房內,斟酌著請辭左相之職的辭表用詞。
寫著寫著,忽然有府上的下人前來稟報:“家主,士大夫管重求見。”
“管重?”趙昭微微一愣,下意識地看了一眼窗外的天色,見天色離午時尚早,心下著實有些驚訝。
要知道在趙昭眼中,管重可是一位非常務實可靠的賢臣,目前正負責著「審查國內墾土」、「編查國內民戶」等幾項至關重要的任務,按理來說,是不可能會在當值期間開小差,跑到他府上來的。
『多半是為我而來了……』
想了想,趙昭吩咐道:“有請!……另外,準備好茶水。”
“是!”家仆應聲而退。
片刻之後,便有那名家仆領著士大夫管重來到了趙昭的書房。
此時,趙昭已等候在書房門內,瞧見管重遠遠過來,便跨出門檻相迎。
“下官冒昧前來拜訪,還請左相大人莫要介意。”
在相互見禮時,管重笑著說道。
“管重大人言重了。”
擺了擺手,趙昭將管重迎到書房內的裡屋,此時,另外兩名家仆也已將準備好的茶水送了上來。
在寒暄了幾句後,管重便直截了當地說出了來意。
畢竟他並不認為自己的來意,能夠瞞得住眼前這位左相大人。
“不瞞左相大人,其實管某此番前來,是受高傒大人與鮑叔大人兩位的囑托,想親口詢問左相大人一聲……您,不會是打算辭去相位吧?”
原來,上卿高傒今日特地詢問了趙昭的行蹤,待聽說趙昭這位左相大人今日依舊是「托病」在府後,心中便頓時感覺不妙。
想想也是,畢竟昨日在齊王呂白麵前,有些事都已經說開了,並且高傒、田諱,包括是齊王呂白,都已明確表示會代趙昭處理謠言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趙昭依舊托病在府,這顯然不符合趙昭的性格。
於是,高傒便叫管重來探一探趙昭的口風。
聽到管重的詢問,趙昭頓時就沉默了。
因為就在管重前來拜訪之前,他確實就在書房內斟酌著請辭左相之位的辭表。
似乎是察覺到了什麼,管重站起身來,走到趙昭的書桌前瞅了瞅,待看到書桌上擺著一份尚未寫完、且墨汁都還未乾的辭表時,他顧不得禮數問題,拿起在手中瞅了瞅,隨即苦笑著搖了搖頭。
他由衷感覺,這位左相大人實在是過於實誠了。
在趙昭驚愕的目光下,管重唰唰將那張辭表撕碎,隨即將碎紙團成一團,從窗口丟了出去。
“……”趙昭看得眼皮微跳。
事實上,他早就聽關係不錯的鮑叔說過,說管重是一個穩重但有時候會做出驚人之舉的人,而眼下,他算是見識了。
而此時,在將那團紙丟出窗外之後,管重重新回到自己的座位坐下,朝著趙昭拱了拱手,若無其事地繼續方才的對話:“恕下官直言,我大齊,如今萬萬離不開左相大人!”
平心而論,無論是高傒也好、鮑叔也罷,他們最慌的,倒不是趙昭向城內那些謠言所說的那樣「以權謀私」,暗中為魏國謀利,因為他們了解趙昭的性格,知道這位君子絕不會做出這種事。
他們最慌的,其實是趙昭借此事辭去相位,帶著妻兒返回魏國。
他們絕不會坐視這種事情發生!
要知道,魏國已經誕生了一位「魏公子潤」了,近些年來率軍橫掃中原,儼然已經是中原霸主的地位,倘若眼前這位「魏公子昭」返回魏國,這還得了?
彆人不清楚,難道管重還會不清楚麼?眼前這位左相大人,那可真是「治大國若烹小鮮」的奇才,尤其是在內亂剛剛平定的那一會,這位左相大人的職務,頂的上十名賢臣的分量,且那般繁重的政務,這位左相大人依舊是遊刃有餘,毫無差錯。
這份才能,縱使是管重也是心服口服。
若坐視這樣一位大賢辭去了齊國的職務,返回了魏國,這對於齊國而言,那是莫大的損失,對於魏國而言,那卻是巨大的助益。
如今僅隻有一位「魏公子潤」的魏國,已逐漸強大到隱隱淩駕於中原各國之上,倘若同時擁有「魏公子潤」與「魏公子昭」,這對於中原各國而言,相信都是不願看到的事。
可能是被管重方才的驚人之舉所震驚,趙昭張著嘴愣了半響,這才過神來,搖搖頭說道:“管重大人過於高估趙某了。”
“是左相大人過謙了才對。”管重打斷了趙昭的話,鄭重其事地說道:“眼下,正值我大齊破而後立之際,若失去了左相大人這等賢臣,這對於我大齊而言,將會是巨大的損失。”
趙昭搖了搖頭,他從來不認為自己是不可或缺的人,無論是在魏國還是在齊國。
就比如眼前這位叫做管重的士大夫,在他看來就足以勝任齊國的相臣,隻不過管重目前朝中還沒有多少威望罷了,但假以時日,必定可以成為齊國的頂梁柱。
見趙昭搖頭,管重皺了皺眉,說道:“左相大人,您還是在意那幾則謠言麼?恕某直言,那般粗劣的挑唆,左相大人隻要無視即可。”
趙昭聞言搖了搖頭,惆悵說道:“北亳軍釋放的謠言,隻是其一,其二……”
他沒有說下去,但管重卻能猜到他的意思。
無非就是趙昭夾在魏國與齊國之間,相當尷尬罷了。
就比如這次北亳軍宋雲提出的「宋地願歸屬齊國」之事,雖然趙昭用名正言順的理由拒絕了宋雲,但說實話,他內心其實也是偏向魏國的。
假若換一個與魏國毫無乾係的人,比如高傒,他可能就會對宋雲說:這件事我大齊不好公然支持你們,但是私底下,倒是可以給你們一些幫助。
為何?難道高傒看不透這件事?
當然不是,隻是因為魏國這些年崛起地太快了,作為齊國這個舊日霸主國家的臣民,高傒也想私底下給魏國製造一些麻煩罷了,總不能眼睜睜看著魏國越來越強大,然後逐步取代齊國在中原的霸主地位吧?
聯弱抗強,這才是中原曆來保持著國與國之間平衡的主要外交策略——誰都不會坐視一個國家突然崛起,淩駕於其他國家之上。
所以說,彆看趙昭拒絕宋雲的理由名正言順,但事實上,但凡是齊人,卻都不會那般乾脆地拒絕宋雲,在這種事情模棱兩可,利用宋地給魏國這個越來越強大的盟友製造點麻煩,這才符合齊國的利益。
也正是因為這樣,趙昭自忖無法割舍與母國的感情,以免日後在兩國夾縫中越陷越深,到最後被魏人或者齊人指責,倒不如乾脆點辭去相位。
見趙昭似乎主意已決,管重無奈之下唯有用出殺手鐧,隻見他看著趙昭幽幽說道:“左相大人,眼下正是我大齊危難之際,您拋棄我大齊,如何麵對大王?百年之後,又該如何麵對先王?”
聽管重說什麼「危難」,趙昭本來感覺好笑,畢竟在他看來,齊國已度過了最為難的時期,接下來,就該是修生養息、厲兵秣馬,恢複齊王呂僖時代的榮光罷了,哪裡還有什麼所謂的危難?
但是到聽到「大王」與「先王」這兩個詞時,他就笑不出來了。
管重口中的「大王」,指的便是當今的齊王呂白,他對趙昭敬如長兄,還尊稱為「尚兄」,在整個齊國,呂白最信任的就是趙昭,這一點,連高傒那位王族後裔都比不上。
當初鮑叔要保管重,也是先說服了趙昭,由趙昭出麵勸說,這才使齊王呂白收回了成命,赦免了管重這個「公子糾」身邊的“逆臣”。
而管重口中的「先王」,那指的便是已故的齊王呂僖,他對趙昭更是沒話說,非但將最疼愛的女兒嫆姬許配給了趙昭,就連「飛熊軍」這支在齊國地位好比魏國「魏武軍」的軍隊,也交給了趙昭。
說實話,齊王呂僖對待「公子諸」、「公子糾」這些親兒子,都不及對待趙昭那般。
甚至於,齊王呂僖還在臨終前說過這樣的話:若公子白亦不成器,你便細心教導你與嫆姬之子。
毫不誇張地說,若是趙昭有異心,他大可以冊立他與嫆姬的兒子趙梁,讓後者繼承「薑姓呂氏」王族的名號,成為齊王。
對此,哪怕是像高傒等人,也無可奈何,因為這確實是齊王呂僖在臨終前的遺囑。
一想到齊王呂僖這位嶽父,趙昭原本已經堅定的辭去相位的決定,不由地又動搖了。
他這輩子,十分幸運地有兩位父親,即魏王趙偲這位親生父親以及齊王呂僖這位嶽父,而這兩位父親,都對都幾位寵愛與器重。
而他之所以選擇留在齊國,則是因為親生父親那邊仍有弟弟趙潤這位日後的雄主,足以保證魏國能立足於中原;而齊國這邊,齊王呂僖的幾個兒子卻都不成器,哪怕是他寄托厚望的公子白,目前也還稚嫩,尚無法承擔起整個國家的重擔。
在這種時候辭去相位,還真像管重所言,仿佛是拋棄了齊國,辜負了齊王呂僖臨終時的囑托。
見眼前這位左相大人在聽到「先王」這個詞後出現了動搖,管重連忙趁熱打鐵,一邊搬出齊王呂僖當年厚待趙昭的種種例子,一邊又著重強調楚、韓兩國的威脅,總算是暫時打消了趙昭想要辭去相位的念頭。
這也難怪,要說服趙昭這等翩翩君子,隻要找對辦法,彆說是管重,哪怕換一個人,也是很容易就能用「大是大非」來說服對方的。
此後,趙昭與管重又聊起了有關於北亳軍的事。
管重毫不客氣地說道:“我觀這宋雲,乃「大忠之惡」!”
所謂「大忠之惡」,即是指宋雲雖然是義薄雲天的豪傑,對宋國以及宋地的同胞也是忠誠不二,但他的行為,卻反而會使宋地民眾遭到前所未有的劫難,這比一般的奸惡之徒危害更大。
對此,趙昭深以為然。
他點點頭,欣喜地詢問管重道:“管重大人也覺得我大齊不當介入此事?”
聽聞此言,管重稍微遲疑了片刻,有些尷尬地說道:“左相大人,管某以為,我大齊不可公然支持北亳軍,但私下嘛……”
看著趙昭有些失望的目光,管重也感覺有些愧疚。
其實兩者都明白,國與國之間的角力,不存在那麼多的仁義可言,就那北亳軍這件事來說,儘可能地利用北亳軍,讓他給魏國製造麻煩,儘量拖延魏國持續變得富強的腳步,這才是對於齊國來說最有利的事。
甚至於,由於魏國已變得越來越強大,當初為了聯手抗衡楚國而設的「齊魯魏三國聯盟」,也逐漸變得沒有什麼意義——魏國都可以單挑楚國了,還要齊魯兩國這個盟友做什麼?
也正是這個原因,高傒才會在昨日的會議中表示,可以適當地向楚國釋放善意,緩和近二十年來的齊楚之惡。
好在魏國與齊國並不接壤,且目前還未對齊國造成什麼實際的威脅,否則,像高傒等齊國的上卿,搞不好會提議與楚國結盟鉗製魏國也說不定。
畢竟,「保持各國的平衡」,這才是中原各國數百年來一直在做的事:不讓一個國家太過於弱小,導致被強國吞並;也不讓一個國家過於強大,有機會吞並弱國,在諸強鼎立的局麵中,伺機而動,尋找成就霸業的機會。
“來時,高傒大人曾托在下向左相大人轉達,倘若左相大人不介意的話,這件事,不如就交給他吧。”
在最後,管重這般對趙昭說道。
趙昭聞言長長歎了口氣。
數日後,上卿高傒出麵辟謠,義正言辭地指出,北亳軍沒有資格與他齊國言及宋地歸屬的問題,且齊國也不會垂涎於盟國的國土——至於其中的「盟國」指的是魏國還是宋國,高傒卻沒有提及。
沒過多久,北亳軍就以某位宋王室後裔的名義,宣布複辟宋國,號召宋民與魏軍抗爭。
值得一提的是,楚國似乎也抱著與齊國相同的打算,公開承認了這個所謂的宋國,並呼籲魏國退還侵占宋國的領土。
待等一個月後,正在「林中」觀摩魏軍與林胡開戰的太子趙潤,收到了來自宋地的緊急消息。
隻不過,他絲毫沒有放在心上,隨意瞄了兩眼,那份密信就被他團成一團,隨手丟掉了。
“傳令諸軍,叫諸位將軍抓緊時間,剿平林胡!”
他這般對傳令兵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