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孫人又來了……”
張越接到消息時,正在縣衙裡,和劉進、桑鈞、陳萬年、胡建等人一起涮火鍋。
西元前的牛肉,純天然無汙染,脂肪飽滿,勁道十足。
至於羊肉,更是鮮嫩多汁,一口咬下去,味蕾滿滿的都是鮮香!
特彆是,火鍋的底湯,是用著空間水熬煮出來的,比世界上任何香料都要給力。
吃的眾人大快朵頤,好不快活。
唯一有些美中不足的,大約就是沒有辣椒,隻好用花椒、胡椒和茱萸代替。
辣味多少有些不夠,麻味卻稍顯過剩。
至於為何西元前有火鍋?
因為本來就有啊!
大漢帝國的吃貨們,早就幾十年前,就已經在涮火鍋了。
後世的考古發現,也佐證了這個事實。
正吃的起勁,猛然得到烏孫使團再來的事情。
張越端起酒樽,輕輕抿了一口剛剛從長安送來的葡萄酒,今年夏天上林苑和扶荔宮的葡萄豐收,便宜了張越,最終搞到了四千來斤。
在自家的釀酒大師們的幫助下,這些葡萄全部被作為釀酒原料。
經過三個月的發酵,如今,已經是可以出貨了。
隻是因為是第一次釀製,所以產量不高,隻夠自己吃。
不過,這些葡萄酒的口感和味道,確實很棒!
入喉之後,甘甜清香,回味無窮。
便是劉進,也是喜歡不已,迅速的愛上了這種果酒。
劉進此刻,就有些微醉了。
他捧著酒樽,打了個飽嗝,問道:“烏孫使者,此來所為何事?”
張越輕聲一笑,道:“大約是大鴻臚將球扔回來了……”
上次,在工坊園,烏孫的那位小昆莫,親口承認了,烏孫與漢的關係是侄子和叔叔的關係。
此事,讓大鴻臚戴仁高興的手舞足蹈。
可惜,那位小昆莫回了長安後,遞交國書的時候,國書上卻沒有‘侄子拜見叔父大人’的字眼,近義詞和相似的說法,也沒有。
這讓戴仁很生氣,感覺被羞辱了。
大漢帝國的外交部長,打從高帝開始,可從來都不缺鈣。
骨頭硬的很!
而且,脾氣也很暴躁!
曆代大鴻臚都是典型的戰爭販子、主戰派。
譬如馬邑之謀就是在時任大鴻臚(大行)王恢的一力堅持和勸說下才得以付諸實施。
當年,攻滅朝鮮的建議,也是從大鴻臚衙門裡響起來的。
甚至,就是大宛戰爭,也是大鴻臚發動的——宛王殺的漢使,正是大鴻臚官員。
如今,在廣袤的西域和幕北、幕南地區,大鴻臚的細作、使者,到處煽風點火,典型的帝國主義作風。
當然,這也是人類帝國在上升期很常見的事情。
在帝國擴張時,外交官就是急先鋒。
隻有收縮和防禦時,才會滿口和平、人道。
所以,被惹毛了的戴仁,直接撂挑子了,乾脆就把接待和對接的事情,都丟給了張越。
當然,這也是在跟張越書信往來數次後,做出來的決定。
劉進聽著,微微一笑,作為在穀梁思想熏陶下成長起來的皇孫,其實劉進對四夷的態度,一直是很蔑視的。
在他看來,所謂夷狄,不過是兩條腿走路的禽獸。
也就是近來,才開始接觸到公羊思想,對四夷的態度,稍有改觀。
當然,這也好不到那裡去。
所以,他起身道:“那卿便去迎賓吧……”
“孤也吃的差不多了,便回去歇息了……”
“若有事情,卿派人來通知孤就是了!”
上次接見了烏孫人,劉進回去就洗了三次澡。
心裡麵至今都有著陰影,不得不看了五遍《公羊春秋傳》,中和自己內心的惡心。
張越當然知道此事,聞言輕輕恭身,道:“恭送殿下……”
陳萬年等人也是起身:“恭送殿下!”
目送著劉進離開,張越叫人進來,收拾好餐具和酒類。
“長孫殿下,還是有些潔癖啊……”桑鈞卻是輕聲笑著,調侃了一聲。
對其他人來說,可能這位長孫殿下,是國家的希望,未來的明主,下意識的會敬畏。
但……
對張越、桑鈞這樣,日夜相處的臣子們來說。
國家的這位長孫殿下,不是神,而是凡人。
有優點也有缺點。
會做錯事,會犯錯,甚至有時候還有些幼稚。
所以,私底下經常會調侃和吐槽。
張越聽著,瞪了一眼桑鈞,道:“令吏,背後議論君上,非君子所為!”
桑鈞聞言,趕忙低頭謝罪:“下官失言了!”
“令吏無需如此!”張越輕聲道:“長孫殿下,非是那種不能容人者……”
“隻是……如今,新豐木秀於林,吾等應當謹言慎行,小心從事!”
大漢帝國的百姓、商人、工匠、甚至是刑徒,都可以隨便議論國事,吐槽三公九卿乃至於皇帝,也沒有人管。
但士大夫、貴族、官員,卻要當心禍從口出。
更何況,現在的新豐確實是太顯眼了。
此番,練一個郡兵曲,就引來了無數關注和視線。
其中帶著惡意至少也是審視態度的人,不知道有多少!
作為新豐的最高領導人之一,張越不得不給最近越來越有些得意忘形的屬下提一個醒——張湯殺顏異,公孫弘和汲黯相愛相殺的故事,可還沒有過去多久。
對有心人來說,彆說吐槽了,便是一句話用詞不當,都可能被他們抓到把柄和痛腳。
“諾!”桑鈞等人連忙恭身拜道:“侍中教訓,下官等必定銘記於心!”
張越看了看他們的模樣,也不知道他們有沒有聽進去,記下來。
但,作為前公務員,謹小慎微和對政治的敏感性,早就已經篆刻到了張越的骨髓裡。
他很清楚,未來的兩年,是新豐的關鍵時間。
這兩年一過,新豐的成績就會迸發,屆時,天下再無人能動搖。
但,在這個過程中,卻是凶險萬分!
稍不留神,就會前功儘棄!
張越自己和劉進,哪怕最壞的情況,也可以脫身。
桑鈞、胡建、陳萬年,還有下麵的官員、士子,卻是脆弱的。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打不過大人,就會拿小孩子出氣。
故而,張越凝神看著他們,語重心長的道:“但願諸君,能夠記住!”
得誌便驕狂,這是人類的本性。
隻有少數大能,能以大毅力克製!
從古至今,及至未來,多少大英雄、大豪傑,都是死於驕傲自滿?
……………………………………
一刻鐘後,張越穿戴整齊,在縣衙偏廳,見到了等候多時的烏孫使團一行。
“使者多日不見,一向可好?”張越笑嗬嗬的對著泥靡拱手。
“貴國陛下愛幸,使我等在長安,如在烏孫……”泥靡笑著道:“這讓外臣,真是感恩不儘……”
“正打算親自去貴國陛下麵前謝恩……”
“但,不知貴國天子喜好,唯恐得罪,不得已,隻好來向貴官求教……”
在長安待了一個多月,泥靡現在不僅僅身上穿的戴的,都是漢家華服,就連漢禮也能有模有樣了。
他上前對張越作揖道:“還請貴官不要嫌棄外使……”
張越聽著,嘴角微笑著,上前扶起泥靡,道:“貴使遠來是客,吾國自古好客,豈能說嫌棄?歡迎都來不及!”
但心裡麵卻是瘋狂吐槽。
張越很清楚,烏孫人之所以回頭,是因為他們在長安沒人鳥。
而他們在長安的舉動和謀劃,張越也是一清二楚。
不得不說,烏孫人還是很聰明的。
知道運用金彈攻勢。
在他們的黃金珍寶和寶馬麵前,沒節草的漢家官員、貴族,紛紛淪陷,向烏孫人透露了很多事情。
所以,在遞交國書後,這位小昆莫向漢家天子提出了一些在張越看來不可接受的條件。
首先是求娶公主!
言辭無比卑謙,連條件也提的讓人無法拒絕!
上一次,烏孫老昆莫獵驕靡遣使來長安求親時,為了迎娶細君公主,給了豐厚的聘禮。
包括烏孫馬(主要是母馬)一千匹,黃金一千金。
而這次,這位小昆莫為了表明自己的決心,提出了以烏孫馬一千匹(保證公馬數量至少三百匹)為聘禮的條件。
看似很寬厚,實則包藏禍心!
所以當長安那邊派人來谘詢張越的意見的時候,張越立刻就上書堅決反對!
原因很簡單!
現在的烏孫昆莫是翁歸靡,而解憂公主,依然在烏孫。
此時,下嫁公主給這位小昆莫,豈非等於主動放棄翁歸靡和解憂公主?
不止是感情上,張越無法支持。
戰略上更是巨大的敗筆!
這很可能導致,現任烏孫昆莫翁歸靡對漢戒備和反感,從而引發一係列連鎖反應。
所以,下嫁公主可以!
但必須等這位小昆莫即位!
而且,他必須廢除烏孫腐朽的收繼婚製度,在即位後遵立解憂公主為太後。
漢室才可以考慮,下嫁一位公主。
此外,這位小昆莫還提出,想要漢室送一批工匠、典籍和官員給烏孫。
為此,他願意付出更多的烏孫馬。
甚至願意用等重的公馬來換!
此事,本來已經差不多被同意了。
畢竟,漢家極度需求烏孫馬,特彆是可以大量繁育的良種公馬。
不過,在張越反對後,天子和大鴻臚方麵,都被說服了。
這倒不是張越害怕這些工匠、官員去了烏孫後,漢室可能被反噬。
講真,諸夏民族,什麼時候在技術和文明上害怕競爭了?
諸夏的競爭對手們,那些古代的文明,現在在那裡?
旁的不說,後世出土發現的三星堆遺址,就表現出了極高的藝術水準。
然而,創造它們的巴人,如今已是諸夏文明一分子。
便是後世經常被人們拿來當反麵教材的唐太宗和鬆讚乾布做的那筆買賣。
其實影響也沒有那麼大。
唐軍依然是吊打吐蕃的。
若沒有安史之亂,吐蕃?早被打回青藏高原了!
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文明來說,自身強大才是根本,成天想著削弱彆人,那是緣木求魚,刻舟求劍。
更何況,現在新豐的工坊園,漸漸開始發力。
若一切順利,三五十年內,漢家就可以進入前工業革命時代。
排隊槍斃和量產的燧發槍、火炮,足以摧毀任何敵人。
即使退一萬步,漢家踏步不前,烏孫人得到了漢室的技術和工匠。
以烏孫的人口體量和環境,他們養得起類似漢少府這樣的戰爭機器嗎?
所以,張越反對的不是技術擴散。
而是人口買賣!
諸夏的工匠、官員,豈能被當成貨物一樣買賣?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今天可以把官員、工匠當貨物,明天是不是把國土當貨物了?
就這一個理由,成功說服了天子和大鴻臚。
最終,得出的結論是——公主?
小昆莫您即位後,再派使者,帶著聘禮和承諾來迎娶吧!
工匠、官員?
不好意思,大漢帝國,珍視每一個臣民,哪怕是親密友邦,涉及帝國臣民,也不可談判!
當然,烏孫人可以派遣留學生來漢。
什麼都可以學,漢室也可以教授他們任何想學的知識。
這是自信的表現,更是一個天坑!
和平演變,顏色革命,都需要留學生來發動。
至於其他事情……
當然都是已經同意了。
特彆是漢與烏孫的貿易問題。
烏孫以皮毛換鐵器,並準許烏孫官方商人進入居延,享受漢家國民待遇。
這些都是有好處的事情。
更是未來漢室控製烏孫,甚至整個西域的關鍵所在。
因為,一旦烏孫或者西域各國的鐵器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都嚴重依賴漢室,而他們內部的經濟卻變得單一起來。
那麼,他們就不可能忤逆漢室。
可以這麼說,張越是在把烏孫當成一塊試驗田。
想要實驗一下,後世的西方殖民者們的常用招數。
隻要成功,那麼未來的草原,就將迎來一個千年的和平。
沒有戰爭,沒有殺戮,沒有爭奪。
遊牧民們,隻需要為大漢帝國蓄養牲畜,將皮毛、肉類運來中原,便可以過上相對安穩的生活。
溫飽不敢保證,起碼,不會大規模的餓肚子和成批成批的凍死了。
而隻要能活下去,生存下來。
無論是遊牧民還是農耕民,都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