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想跑?(1 / 1)

ps:第二章在晚上

高魚城不是無恤重點經營的地區,它沒有廩丘牆垣的高大,也沒有鄆城的地利,所以這裡被齊軍攻破,幸存的人逃到了鄆城。趙無恤率軍抵達時,現場隻剩焦黑的斷垣殘壁和遍地死屍,而天上滿是飛鳥,大半為蒼烏,它們在高魚上空振翅盤旋,仰頭看去,大小和蒼蠅無異。

馬蹄落在殘垣上,趙無恤心中卻陰雲密布。在魯國時,他曾無數次經過此處,每次都會進去坐坐。

高魚宰名為魚遂,是趙無恤入魯後第一個對他表明善意,邀他飲宴的大夫,在隨後的西魯大夫之盟也好,對抗齊軍也好,與三桓翻臉也好,一直站在他這邊,無論是作為朋友還是封臣,都儘忠儘職。

趙無恤執掌魯國後,有意為他換一處地方做大夫,可魚遂是本地人,不願離開高魚這處小地方,寧願不做大夫,而當鄆城的左司馬,常駐高魚。

他卻不幸死了,在齊軍攻到時他奮力反抗,城破後自然遭到了無情的處置。

在高魚城東,趙無恤看到了魚遂的墳墓……

“屍體原本被齊人倒掛在城樓上,雙腳被繩子拴住,頭顱惡被梟去,十日前齊軍退去,吾等才將魚司馬收斂,當時屍體已被蹂躪得不成模樣了……”

據高魚碩果僅存的幾名僚吏描述,等他們回來時,魚遂的屍體已被烏鴉和野狗啃去大半,喉嚨和胸膛被活活撕裂,內臟和扯爛的皮肉條在腹部的開口懸晃,骨頭散落在幾尺開外,破裂斷開,滿是咬痕,上麵的肉早被啃食乾淨。

遇難的不僅是魚遂,或許是國夏的訓斥,陽生離開廩丘後對平民的摧殘沒先前那麼嚴重,卻把報複轉向了當地小吏們。每個為幕府政權儘忠職守,抵抗到底的鄉吏、亭長被俘後都遭了毒手,城東儘是一片新墳。

無恤祭奠了他們,並吩咐道:“這些人都是魯國,是趙氏的功臣,他們不會白白死去,厚葬他們,並撫恤其家人。”

“許多僚吏的家眷在破城時也遇難了,齊人和帶他們來的魯國大夫還洋洋得意地說,這就是為趙氏做事的下場……”不知誰喃喃說了一句。

齊軍中夾雜著不少被趙無恤驅逐的魯國大夫,這些還鄉團聚集在陽生周圍,無惡不作。

趙無恤默然不語,他強迫自己看了一座土堆的簡陋墳塚,又看一座,再一座,同時不斷告訴自己要剛硬如鐵,殊不知,他的心中已經被怒意填滿。

“將軍,行軍作戰,最忌因怒興師。”計然適時出現,規勸趙無恤。戰爭裡死人,在辛文子眼裡並不新鮮,多年前的吳師入郢,還有宋之亂裡,類似的事情一遍又一遍發生,除非天下定於一,否則這種情形是無法避免的,會發生在敵人那裡,也會發生在自己的領地內。

無恤幽幽地說道:“西魯是我的領地,我卻不能保境安民。是我的過錯,在晉國,在衛地耽擱得太久,齊人竟然如此喪心病狂……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我會讓陽生,讓齊國為今日之舉而後悔!”

他按劍離開,次日,目睹了這一切的兵卒不由加快了腳步,下一站是鄆城。

……

鄆城是趙無恤幕府名義上的駐地,此處河網縱橫,氣候卑熱,和後世淮南的氣候差不多。在連接濮水、濟水的運河,以及許多溝渠開挖後,這裡如趙無恤所願,種上了水稻,當地經濟也紅紅火火,極其繁榮,再不用像以前一樣得逃入大野澤為盜求活了。

可如今時值四五月,本該是稻花飄香的時候,四野卻空無一人,似乎又回到了趙無恤第一次經過此處時的凋敝狀態。三五成群扶老攜幼的戰爭難民或蹣跚地走在道上,或坐在路邊歇息,見到趙無恤旗幟後無不在路邊下拜,痛哭流涕,說將軍總算歸來了。

鄆城仍在趙軍手中,為了應付晉國的戰事,這裡的泰半兵卒被抽調一空。西魯從去年六月到現在,快一年的時間裡遭到了齊人的數次進攻,尤其是今年國夏親自發動的春季攻勢,更是一路衝到了鄆城。

虎會以鄆城數千之眾對抗兩萬人,他也不是什麼當世名將,僅能保證重要城池不失,期間還多次突擊殲滅齊人小股部隊,稱得上有功,但當趙無恤歸來時,他卻一臉慚愧地下拜請罪。

“罪在餘,不在二三子,這一年裡司馬辛苦了。”趙無恤將他扶起,問道:“鄆城還有多少能戰之兵?”

“在將軍抽調一半縣兵後,還剩三千餘,曆次交戰中折損數百,尚有一師。”

虎會眼睛一亮:“主君,要決戰了麼?仆臣就怕貿然出擊丟了鄆城,隻能坐視齊人在城外耀武揚威,早就憋屈夠了,臣願為先鋒!”

“前鋒已有人選,你且率一半縣兵編入後軍,待我大軍東去尋齊人決戰時,後軍便封鎖濟水一線,務必讓齊軍不能走脫一人!”

在鄆城,趙軍與沿著濮水東岸前進的宋軍彙合。如今正是趙氏有求於宋國相助的時候,在鄆城相會時,樂溷便試探性地提出,既然曹君見逐,能否讓宋國吞並曹國、陶丘?

趙無恤沒有答應,也沒有回絕,而是用一個“拖”字決,說陶丘局勢複雜,此戰過後再議,這樣就不至於讓宋人失望,消極參戰。

兩軍合攏後錦旗招展,三萬人紮營鋪天蓋地,人吃馬嚼支出不小。鄆城原本儲備三年的糧食,在戰爭期間消耗大半,隻夠供應他們停留期間食用。所以未來的大軍補給,還得靠子貢從陶丘運糧,通過濟水和大野澤送達前線。

根據先前的情報,因為郕縣之降,魯國北境破開了一個大口子,泰山一線和東阿、平陰的齊軍就從那裡魚貫而入,進入魯國腹地的洙、泗流域。如今與國夏彙合後依舊盤桓在那裡,趙宋聯軍過去,正好能碰上正著!

這是先前的預想,但就在敵前會議再度召開時,先行東去的斥候卻帶回了來自中都的信使。

來者是闞止,他在幾個月前組織桃丘鐵工坊撤離後便留在那裡,得知趙軍歸來後欣喜若狂,便自告奮勇而來。

一年未見,闞止有些激動莫名,他對趙無恤行了一個重禮,瞥了一眼似曾相識的計然後,便匆匆說道:“主君,齊軍已經得知趙軍攻陷帝丘,揮師東進的消息,似有北撤的意向!”

“齊人想跑?”

趙無恤冷哼一聲,攤開地圖細觀,讓闞止指出齊國大軍的具體位置。

“就在中都、闞邑以東,洙、泗以西的位置,那一帶地形平坦,齊人在此攻略了幾座城邑,數次試圖攻入曲阜。但彼輩在城中的內應已經被張子和柳下蹠全部逮捕,齊軍無人策應,已經生出退卻之心。如今乍聞將軍抵達,便有通過郕邑歸齊的意向。”

趙無恤微微沉吟:“從鄆城到中都需要渡過濟水,大軍渡河極其緩慢,再到洙泗,一共需要五天時間,就怕等吾等抵達時,齊人已經遁走了……”

他想了一會,當機立斷道:“速速讓徐承來見我!”

……

西魯陸上的領地被齊*害不淺,可水上的疆域卻固若金湯。

鄆城是魯國舟師駐地,雖然投入的精力和錢帛不算多,但舟師師帥徐承還是將盜蹠手裡剩下的零散船隻打造成了一支真正的水軍,齊人有上次火燒濟水的陰影後,片板不敢逆濟水而上。

也幸虧他們沒來,徐承在趙無恤的指點下,已經設計出了這時代東方尚無的帆船,船隻的靈活的速度遠勝往昔!

徐承在大野澤碼頭拜見趙無恤後,被交予了一個任務。

“立刻聚集舟師的船隻,以及大野澤中的漁舟,先行到濟水渡口處造舟為梁,架設浮橋。”

造舟為梁是常用的渡河方式,徐承應諾,此舉能讓大軍渡河節省至少一天的時間!

但還是有些不夠,齊人總計四萬,又在魯國劫掠了不少人口錢帛,撤離起來是較為笨重的,但四天時間足夠行兩百裡地,趙軍就算連夜趕路,也隻能逮到他們的尾巴。

無恤自有主意:“你再親自帶舟師大船,運送一支兩千五百人的輕兵,楊帆東行,在大野澤東岸登陸,務必要在齊人撤離前,拖住彼輩!”

徐承眼前一亮,這是類似吳軍入楚的作戰方式,通過舟師的運送,偏師能夠再節省一天半時間,快速抵達洙泗以西,咬住正在撤離的齊軍。但以兩千五百人攻擊敵方四萬大軍,還得拖住他們至少兩天,縱然趙無恤承諾說,會有一千騎兵先行過去配合,但這簡直就是在送死啊!

這一次,齊軍的統帥不是無將才的齊侯杵臼,而是有名將之資的國夏!

在原本的曆史上,國夏可是能以萬餘齊軍,衝破趙鞅的層層防線,占取了邢地、任地、欒地、鄗地、逆畤、陰人、盂地、壺口,讓晉國太行以東一片糜爛。再會合鮮虞,橫行數百裡把中行寅從朝歌送到柏人的狠人啊……

因為他,曆史上的晉國六卿內戰平白延長了兩年時間。

這一次,國夏是沒機會有如此兩眼的表現了,但他對魯國的攻擊依舊凶狠。連趙無恤也得等待宋軍彙合,才有把握與之決戰,何況區區一師之眾,基本是有去無回。

但這是軍令,是留住戰機的最後機會,該派誰去呢?必須是驍勇敢死之將,必須是能舍生取義之人。

就在趙無恤考慮時,將吏中有兩人同時站了出來,齊聲說道:

“臣願往!”

無恤定睛一看,卻見左邊的人須發賁張,正是田賁,他一直又喜又恨的悍將。右邊的人身材短小,比起剛烈的田賁而言顯得有些陰沉,正剛剛被子貢從楚國帶來,未有尺寸之功的石乞……(未完待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