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9章 摘桃子(1 / 1)

張超這個時候上的奏章,到底會說什麼呢?

承乾坐在那裡,思緒紛飛。

王承恩將奏章從房玄齡手裡接過,遞到皇帝麵前。“陛下!”皇帝還有愣神,王承恩遞過去的奏章也不接,他不得不小聲喚道。

連喚了好幾聲,承乾才終於回過神來。

“哦。”皇帝哦了一聲,拿過奏章打開。

奏章很長,足有萬言。

許久,承乾終於看完,他長歎了一聲。

“將太師的奏章讀給諸位大臣們聽吧。”

王承恩接過奏章,開始誦讀。

這封奏章隻有房玄齡和皇帝看過,連馬周、褚遂良等都是頭一次聽到內容。

出乎意料,這不是反對皇帝提案的奏章,居然是封支持皇帝的奏章,但也不是完全的支持。

對於鑄幣發鈔,張超提出,發鈔權可收歸朝廷的中央銀行,但鑄幣權,理應允許私鑄,朝廷需要做的是訂閱貨幣鑄造的成色、大小、重量、麵額標準,然後監督檢查。

鑄幣廠需要向朝廷繳納十稅二的特彆鑄幣稅。

十稅二,這原本就有。

允許私人建設鑄幣廠,但要申請特彆牌照,無照者不得鑄幣。鑄幣廠必須接受朝廷的監督管理,隻能鑄幣朝廷統一的貨幣式樣。禁止私鑄其它類型的錢幣,違反者,輕者處以罰款,重者查封。

原本承乾一開始想收回鑄幣權,後來又想加征五成的特彆稅,使鑄幣廠的稅達到十稅七。現在張超提出了一個妥協方案,特彆稅是兩成,而原來的所得稅還是兩成。不過這個特彆稅和所得稅一樣,征收方式是鑄幣收入所得扣除成本、費用、損失後的金額。

這樣鑄幣廠的稅達到十稅四,但鑄幣的利潤還是較高的。

發鈔權,收歸朝廷,由中央銀行負責。其餘的所有銀行、錢莊等,不得私自發行鈔票。但是,張超建議朝廷允許各銀行、錢莊發行莊票、銀票、支票。

按張超說的,這種不算錢鈔,隻算票據。

票據必須是記名的,有限流通。

這算是張超的退步妥協,私人銀行交出了直接發鈔權,但保留了票據業務,相對來說,朝廷這邊,當然也是一次勝利了。

馬周等則在驚歎張超居然能讓步這麼多。

不說彆的,這發鈔權對現在的銀行來說,要是一項最重要的權益保障了。交出發鈔權,隻保留票據業務,銀行損失不小啊。

尤其張超的工商銀行,那是全國銀行業的龍頭了,張家發行的寶鈔,甚至比朝廷的還要受歡迎。

一年起碼幾千萬上億的發行,現在交出去,這可不止是割肉這麼簡單。

這就是張超的誠意了。

連承乾都有些動容。

對於專賣,張超則認為鹽專賣製度不變,鹽民製鹽,朝廷收鹽,然後賣給鹽商,實行的是民製官收商運商賣製度,在官府賣鹽的時候,直接把鹽稅加在鹽價裡了,鹽商買鹽的時候,交稅填鹽票,憑這票引,就是交稅證明,可以合法販運鹽,沒有票引,就是私鹽,一經查處重罰。

原來茶專賣也差不多是如此,茶民製茶,商人販茶,茶民不需要把茶賣給官府。而是茶商買茶時,申報衙門,納稅開單,開的單子就是茶引。每批茶都有相應的官府引文,有引文才可以銷售販賣,這相當於商品的售賣許可證和完稅證明,沒有茶引,就要重處。

茶稅為十稅二,直接在茶售價上加價兩成為稅。

糖、酒、瓷器都是如此,需要糖引、酒引、瓷引,官府並不需要如鹽一樣,把這些商品先收購到官倉再賣,而是直接在交易的過程裡發鹽引收稅,控製的環節減少,生產者和販賣間之間更加自由,對市場影響不大。

至於蠶繭專賣,張超則反對。

認為天下百姓都種桑養蠶繅絲紡織,家庭手工占據了很多市場份額,如果朝廷對此征稅,對普通百姓影響很大。

而那些規模大的繅絲廠、紡織廠,則也在經營過程中,向朝廷交納了所得稅等,因此沒必要再特彆征稅。若是皇帝堅持,那他認為可以對那些規模較大的繅絲廠、紡織廠提高些稅收,對這些行業的作坊,把所得稅從兩成,提高到兩成半或者三成。

王承恩宣讀完。

禦書房很安靜。

四次禦前會議,君臣誰也不肯讓步。

但張超卻拿出了一個新的方案,一個兩邊都互相退讓一步的方案。

但這不算是和稀泥。

“房相覺得如何?”承乾問。

房玄齡看皇帝的態度有所鬆動,當下心中高興。“陛下,臣以為首相的提議很不錯,以此方案,朝廷收回發鈔權,將糖酒瓷器等列為特彆商品,多征稅收,增加了收入,而茶農茶商等雖利潤減少,但不至於受到太大影響。”

影響肯定是很大的,但既然如張超這樣最大的茶商、糖商、瓷器商都願意退讓,那麼朝廷有何理由還要步步緊逼不肯退讓呢。

翰林院長馬周也讚成張超的這個計劃,互退一步。

大家都不願意就此僵著,更不想看到皇帝的詔令再一次被駁回。駁回一次,那麼還沒什麼。

可皇帝詔令連續兩次三次的被駁回,這就是要出大事了。

現在張超主動提出一個台階,當然是好事。

房玄齡和馬周兩人都帶頭靜態,褚遂良、岑文本、許敬宗等也都同意。

承乾望向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臉上沒什麼表情,其實心裡還挺鬱悶的。

好不容易才下定決心,要硬剛一波,結果張超一道奏章,就把這事給平息了。

現在張超已經給出了這麼好的條件,承乾也沒有理由再堅持。

再堅持,那承乾雖是皇帝,可也不占理。

之前承乾想硬剛,那是他占著理。

一拳揮出,用儘了全力,本以為能傷到對方。

結果倒好,一拳打在了棉花裡。

房玄齡趁熱打鐵,要求在禦前會議上,就根據張超的提議,寫成兩道新的提案,一道就是鑄幣和發鈔,一道是將糖酒瓷器等幾樣商品列為特彆商品加征兩成特彆稅,並按茶葉一樣推出票引製度。

承乾無法反對。

再反對,那就是無理取鬨,而且那是張超的退讓,他必須得慎重考慮。

心裡還是有些不甘,可最後想想,這次的鬥爭似乎是他的勝利。

張超都退讓妥協了,也是時候見好就收。

當下承乾點頭同意。

於是經過一番仔細商議後,達成了新的提案,基本上就是以張超的這個提議為基礎。

翰林院長馬周這次親自草詔,房玄齡更是當堂用內閣印。

科院的六科給事中,也都在場,他們也都表示回頭就通過。

原本僵硬不下,現在卻迎刃而解,十分順利。

大家都鬆了口氣,總算沒有弄到無法收場。

會議結束,承乾留下了長孫無忌和高士廉、宇文士及、楊仁恭幾位宰相。本來那幾位都已經年邁,可為了避免朝中儘是張黨,承乾也是煞費苦心的挽留他們。

“恭喜陛下,這次張黨終於是退讓妥協了,陛下贏了一仗。”楊仁恭笑著向皇帝祝賀。

承乾卻搖頭。

他並不覺得這次是贏,更你是張超在讓,還是那種小孩子哭鬨,然後大人隨意給點糖果的那種安撫。

張超還把他當成孩子。

他以為自己是胡鬨,卻不是把自己當成君主。

看看今天禦前會議上的那些人,內閣和翰林院還有上院,之前自己擺出那樣強硬的態度,他們都不肯退讓一步。

可現在張超一封信,他們卻立馬退讓了。

這些人的眼裡,張超比他這個皇帝說話還更管用。

這是一個驚人的發現,也是一個讓人惱怒的發現。

“這個事情,就這樣辦吧。”承乾絲毫沒有打贏勝仗的喜悅,隻是覺得索然無味。

贏了又如何,那不過是張超讓的。

“陛下,蘇烈張北大捷,上書請求繼續北伐。”宇文士及提起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

聽到這事,承乾又是覺得頭痛。

大破薛延陀,擒夷男可汗,殲敵十萬,又得回紇和契苾歸附。這本來是一件天大的喜訊,可偏偏打贏這仗的是蘇烈,張超門下大弟子。擒拿夷男的,也是張超弟子薛禮,連奪得夷男大纛的都是張超弟子高侃。

那邊王玄策剛剛授封為郡王,這邊絳郡王蘇烈又立下這麼大一個功勞。

早知道就不該答應讓蘇烈前統兵。

“蘇烈立此大功,朝廷當加賞,臣以為,可加封蘇烈為樞密副使,讓他回京。”

承乾眼前一亮,這似乎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那調誰接任呢?”

“樞密副使屈突通老元帥忠心耿耿,可擔此重任。”

承乾對屈突通的印象很好,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人選。

“此次北伐兵馬,是新組建的天子近衛六軍,此六軍十二萬人馬,按此前定下的製度,是護衛五京要地。現在仗打贏了,臣以為可以調回近衛六軍,讓他們進駐五京。至於北邊,可以調新組建完成的南衙兵。”

南衙十六衛,擁有三十二萬兵馬。

完全可以抽調個十萬八萬的北上輪換,接替近衛六軍繼續北伐。

輪換不是目的,隻是個手段。目上的自然是把蘇烈薛禮高侃這些人一股腦的全都換下來,然後換上比較可靠的人,比如長孫家高家楊家等這邊的保皇黨將領們去統兵,順便摘桃子。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