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二年秋,八月。
倭國,難波津。
倭國舒明天皇遣大伴鳥養以船三十二艘,及鼓吹、旗幟隆重迎接唐使於江口。
難波吉士小槻、大河內直矢伏為唐使開路,至特意為大唐使者修建的賓館。伊岐史乙等、難波吉士八牛為唐使敬上神酒。
“天使,這是我日本天皇賜下神酒。”
中原古代一直稱日本為倭,而日本則在大約兩百年前,統一後定國名大和。國為日本崇尚太陽,所以將太陽視為本國圖騰。
隋時,日本的聖德太子在致隋煬帝的國書中寫道,日出處天子致日落處天子,後來日本派遣入隋的遣唐史覺得倭國之名不好聽,便更號日本,因近日出,以為名。
日本國王自稱天王。
現在又對唐使稱賜酒。
遠渡而來的大唐使者是高表仁,他是宰相高士廉的兒子,還是太上皇的女婿,名門出身,家族地位又尊崇。親自來到這倭國,倭人居然還拿捏起來了。
高表仁拒不接酒。
而是對坐在館內大廳的舒明天皇道,“某乃大唐帝國皇帝陛下特使,有聖旨宣讀。日本國王應當麵朝北跪拜接受大唐皇帝陛下旨意!”
高表仁如此不客氣的話,讓倭國君臣都愣住了。
他們確實曾對大唐皇帝稱臣納貢,大唐皇帝也曾賜他們東瀛國王封號。可這是日本,入鄉隨俗,唐使應當尊重日本天皇。
日本天皇,怎麼能夠麵朝北跪拜接旨呢?
已經當了十年天皇,年過四十五的舒明天皇滿臉不快。
身為日本第三十四代天皇,他是敏達天皇的孫子,押阪彥人大兄皇子的兒子,血統尊貴。
雖說朝中由蘇我氏家族掌權,是外戚專政。可再怎麼說他也是天皇,怎麼能向唐使下跪呢。
氣氛突然變的異常。
大臣蘇我蝦夷,也就是如今蘇我氏的族長,他上前幾步。
“天皇可以站接大唐聖旨。”
蘇我蝦夷做為倭國朝政的實際掌握者,對於大唐還有個比較清醒的認知,知道大唐的厲害。之前滅高句麗,倭國出兵就是他的決策。他讓地方豪族們派出士兵前往朝鮮半島,協助大唐滅高句麗。
大唐僅用幾年時間就滅了強大的高句麗,這讓他對大唐很是敬畏。
這次新羅和百濟交戰,蘇我蝦夷也一直在中調解。眼看著兩家越打越厲害,蘇我蝦夷希望能與大唐對話,平息半島南部的戰火。
他是擔心兩國交戰,讓大唐趁機南下。
可好不容易請來了個唐使,卻不料,一來就弄出這樣的事來。
高表仁身著紫袍玉帶,他打心眼裡瞧不起這些倭人。服飾古怪,長相醜陋,尤其是那個天皇,牙齒居然染黑了,眉毛給剃了,戴個帽子也奇奇怪怪,人不人鬼不鬼的,居然還自稱天皇?
你就一倭國國王,有何資格自稱皇?
當今天下,隻有三皇。
大唐帝國皇帝陛下,羅馬帝國皇帝陛下,波斯帝國皇帝陛下,這是三家共同承認的。至於其它,都沒資格稱皇。
一個小小倭國,那是大唐的藩屬,他有何資格稱皇,還天皇?你怎麼不叫昊天上帝呢?
“禮不可亂,儀不可廢。倭國做為大唐藩屬國,其國主為大唐冊封之國王,可爾小小國主卻敢自稱天皇,豈欲選擇耶?”
高仁表堅持兩項原則。
一,倭國國主必須去天皇之名,以大唐冊封的東瀛國王之名為號。
其二,倭國國主必須麵朝北,跪接大唐聖旨。
蘇我蝦夷眉頭緊皺,他的漢話學的還算可以,天使的意思差不多都明白了。可越是如此,他越為難。
天皇這個稱號,倭國可是已經沿用了一千餘年,從最早的神話傳說中的第一代神武天皇,到如今的舒明天皇,已經傳了三十四代,天皇這個稱號,也一直沿用至今。
現在唐使一句話就要廢掉天皇之名號,這怎麼能行。
可不同意,則使者不高興。
氣氛很僵。
蘇我蝦夷走到舒明天皇身邊,“不如陛下選跪拜迎接聖旨?”
舒明天皇是蘇我蝦夷一手扶立的,當年朝臣本欲另一位皇子,甚至蘇我家族裡都有異議。蘇我蝦夷派兵殺死自己的叔父,強行立了舒明天皇。
蘇我氏做為倭國最強大的家族,不斷的通過與皇室聯姻,並且扶立與蘇我氏家族關係近的皇子皇女為天皇,使得蘇我氏一直把控著朝政。
天皇是君主,也是神道教的神,日本天皇沒有姓,也沒有戶籍。
舒服天皇,名字叫田村。
田村搖頭。
他不但是國君,亦是神。
做為神,怎麼能向彆人跪拜呢。
“陛下······”
田村打斷了他,“不用再說了,不可能。”
蘇氏蝦夷又向皇後寶皇女使眼色,寶皇女也是蘇我蝦夷在宮裡的盟友。這位寶皇女皇後,姿色美豔,卻極有心計。最初嫁的是用明天皇的孫子高向王,生下了漢皇子。後來她用美色勾引舒明天皇,得蘇我蝦夷支持,嫁給了舒明天皇,被封為皇後。
此後又生下二子一女,葛城皇子、海人皇子、間人皇女。這二子一女,曆史上後來葛城皇子成了天智天皇,海人皇子成了天武天皇,間人皇女成了孝德天皇後。
甚至就是寶皇女,曆史上後來也曾兩次登基成為女天皇。
四十出頭的寶皇女皇後,風韻猶存。
這位皇後是充滿著野心的,因為日本常有皇女、皇後繼位為天皇的例子,所以這位皇後在舒明天皇身體不佳的情況下,確實早已想過當女天皇的事情。
寶皇女對天皇道,“大唐強大不可惹怒,陛下不如跪拜。”
蘇我蝦夷和寶皇女皇後都勸他不要惹怒唐使,舒明天皇雖心裡不快,可最終也還是退讓。
他願意以日本國王的身份,麵朝北躬接聖旨。
躬接聖旨,就是不跪,但彎腰低頭。
高表仁對於倭人這種討價還價的小家子氣非常看不起,他也懶得再說,直接來了個甩袖而走。
唐使走了,就這樣走了。
留下舒明天皇一張臉紫的如茄子一樣,他都如此低聲下氣了,唐使結果還這麼不給麵子。
“派兵把他們都殺了!”舒明天皇怒道。
蘇我蝦夷心裡罵了一聲蠢貨。
得罪了唐使不說,還想殺唐使,這是嫌唐軍不來攻打嗎?
“陛下,唐使往難波津去了。”
難波津,就是唐使登陸的港口。
這也是日本最繁華的一個海港,這裡有許多唐商建立的商鋪,每年都有唐船運著貨物前來。
日本皇室和公卿大臣,地方豪族們,都以用大唐來的商貨為榮。絲綢、茶葉、糖、酒、紙筆書籍,他們以大唐的流行為時尚,儘量的模仿著大唐風。
大唐的服飾,大唐的茶酒文化,大唐的菜肴,甚至是學習大唐的官話,大唐的詩詞,恨不得自己就是一個大唐人了。
可唐使居然走了,就這麼走了?
自中原的南北朝起,日本就不斷的向中原派使者,去朝貢學習。
好不容易,有一位大唐使者來了,結果惹怒了唐使,把他氣走了。
“趕緊追啊。”蘇我蝦夷大喊一聲。
外交無小事。
舒明天皇覺得自己受到了侮辱,可蘇我蝦夷卻知道,唐使也可以說自己受到了侮辱。而唐使就代表著大唐皇帝,使者受辱,那就是皇帝受辱,若大唐以此為理由,完全可以發兵來攻的。
大唐也完全有這能力。
本來想抱下唐帝國的大腿,結果倒好,引來禍事了。
蘇氏蝦夷派兵去追,結果高表仁頭也不回。那倭兵又不敢強攔,隻能任他們到了港口,然後坐上了大帆船。
等蘇我蝦夷聞訊趕到,船已經啟航離港。
看著船越行越遠,蘇我蝦夷怔怔出神。
充滿無力。
回去見了天皇,把唐使已經走了的消息告之。
“陛下,此次我們得罪唐使,也得罪了大唐。隻怕大唐將發兵來討。就算現在不來,可若等他們平滅百濟、新羅,我們也是下一個。”
舒明天皇這個時候才有點後怕起來。
日本國王雖然不如日本天皇好,可再不好也比被抓去大唐當個俘虜好啊。
想想高句麗,多麼強大,現在不早滅了。
亡國滅種啊,國君被殺,臣服儘為奴隸。
大和連北方的蝦夷人都搞不定,更彆說大唐帝國了。
“這可怎麼辦?”
蘇我蝦夷想來想去,沒彆的辦法了,除了把舒明天皇送去大唐請罪,否則兩家是結怨了。現在唯一的對策,也就是對抗了。
“大唐滅掉高句麗已經數年,接下來很可能就是要對百濟、新羅用兵。要保大和,必助百濟。臣以為,當立即下詔國內所有的豪族,讓他們征召士兵,我們出兵百濟,再聯合新羅,共同結盟對抗大唐。”
有百濟和新羅擋在前麵,那大和就還是較安全的。
若是三家聯盟能把唐軍從朝鮮半島趕出去,那說不定大和就能登陸朝鮮,在半島上也擁有一片土地。
“征召多少士兵?”舒明天皇這個時候卻有些慫了。
蘇我是夷心裡沉思了一下,唐軍精銳,他們隻能以量取勝。
“征召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