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2章 胡無人,漢道昌(1 / 1)

東京,登州府、長安宮。

房玄齡的眉頭擰在一起,“陛下,遼東的封臣可是有一千多個。”他不得不提醒皇帝,遼東雖然取之不易,但既然已經分封出去了,眼下再食言,隻怕首先那上千個分封的貴族就不願意,這可是涉及到整個朝廷。

李世民捏著下巴,“可遼東得之不易啊。再說,遼東若兌現分封,那平壤那邊呢?扶餘那邊呢?朝廷總不能遼東分封,而更北和更東的地區,卻是朝廷直轄吧。如果直轄,遼東分封了,也不合適啊。”

反正不管怎麼說,李世民心裡確實想反悔了。

當初他也沒有料到,八年後他能滅掉高句麗。雖然當年曾喊過口號,要複中國子弟之仇。但那也隻是政治口號,一個目標。在當時的情況下,李世民覺得拿遼東之地分封,既獎賞了勳戚功臣,同時朝廷也獲得了大筆錢財,幫朝廷度過危機。

那時想著將來就算征遼,如果能打下遼東一線都不錯了,根本沒想過有可能打過鴨綠江,打到三韓半島上,更沒想過能滅了高句麗。所以那時的想法,還是把遼東當成了大唐的最東北端。

“房相啊,你看有沒有什麼變通之策。比如,把遼東封臣們的封地置換一下,置換到扶餘城的北邊,或者是轉換到鴨綠江上遊的太白山和粟末水一帶去?”

李世民現在想的是把高句麗的疆土,全都收為大唐直轄之地。畢竟高句麗在這邊開拓數百年,這些地方有城池有土地,大唐移民過來就能接手。

從遼東到平壤,那可是漢之四郡啊。

房玄齡歎了口氣。

“陛下,遼東封地置換到更北更東邊去,隻怕沒人願意啊。那些地方,是靺鞨部族的地盤,那裡還是蠻荒之地啊,又冷又偏。”

“而且,如果要置換,那請問,遼南文遠的封地要不要置換?”

遼南是李超家的封地,而李超早在六年前已經自己動手打下了遼南,並已經在這裡經營了六年,投入巨大。建立了旅順港、大連港等兩大商港,還不斷的向這邊移民,如今這邊農莊遍地,港口商鎮繁榮,擁有好幾十萬的人口。

造船廠等工坊林立。

李家能答應把這封地交還朝廷,置換到那冰天雪地的深山老林子裡去?

李世民也皺起了眉頭。

“封臣們的封地,也隻是享受三分之一的稅收,這方麵朕可以想辦法給他們補償。比如說李家在遼南的封地,置換後,他們在遼南的所有私人財產依然還是他們自己的,造船廠、礦廠等也能繼續營業,農莊也依然是他們自己的,甚至連他們自己修的港口,也還是他們的。這些,朕保證不會變的。”

但房玄齡卻覺得事情不是這麼簡單的。

確實,封臣對領地最大的收益,就是三分之一的稅收。但遼南能跟其它地方一樣嗎?李家在這裡經營六年,如今這裡可不是普通的領地了,這是大唐-高句麗-百濟-新羅-東瀛航線上的重要商港,尤其是如今大唐馬上要滅亡高句麗,那以後朝廷開發遼東,緊鄰著登州的遼南商港,地理優勢更大,以後工商貿易肯定更繁榮。

換句話說,如此繁華的商港,一年得收多少稅?李家哪怕隻拿三分之一,可也不會少。

換塊老林子封地,李家靠收采藥人和捕獵人的稅嗎?那一年才能收幾個錢?

“遼南的位置確實好,與北方第一大港登州隔著不遠的海峽相望,而且不論是去遼河口還是鴨綠江口,都近。與契丹、室韋等的交易,從登州到遼南,再去遼河口是最快捷方便的。去東北海上三國,那也算是必經之地。”李世民越說越是舍不得遼南這塊寶地了。

而且這裡不但有商貿之利,關鍵還在軍事上十分重要啊。

登州是大唐的東都,同時也是大唐北方最大的商港,如果朝廷控製著遼南,那麼登州就多一層保障。

“陛下,遼南雖是李家封地,可朝廷一樣駐軍、派官啊。”

“那不一樣。”

李世民道。

他可以預估到,當高句麗滅亡後,朝廷必然開始開發經營遼東,到時侯,遼南這個地方,就會迅速的繁榮起來,甚至能成為跟登州一樣的繁華大城。

平白分三分之一的稅給李超,這朝廷一年得損失多少?一百萬還是兩百萬貫?

一年又一年,朝廷得損失多少。

“陛下如果真欲換封,那臣以為隻能以鴨綠江以南的高句麗之地換。那邊氣候與遼東相似,土地還更肥沃一些。”

可李世民也舍不得那邊。

從鴨綠水到漢江的高句麗故地,可比遼東的山區要肥沃的多。

“遼東朕所欲有,平壤亦朕所欲有!”

“陛下,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啊。”房玄齡還是勸說道。

“算了,待先平滅高句麗再說吧。”李世民無奈搖頭。

三月。

遼海冰消。

唐軍艦隊自旅順不凍港結束休整,直接抵達建安城下。

到了此時,高句麗已經徹底糧絕,據報,建安城裡的高句麗人已經把戰馬都吃光了,現在已經在吃人。

吃人。

這已經是到了最絕望的時刻,可乙支文德還不肯降。但高句麗此時雖然還擁有三十餘座山城,有近二十萬兵。

但實際上,高句麗小朝廷所在的建安城已經成了一座孤城,被切斷與外麵聯係了。

他最近的援兵,就是安市的楊萬春。

但就在此時,同樣糧絕的楊萬春猶豫許久,在與唐軍密使談判多次後,終於決定率軍開城投降。

三月十日。

安市城主楊萬春率八千人開城投降唐軍,李靖也終於奪下了這座啃了兩年都沒啃下的堅城。

楊萬春的投降,讓高句麗人最後的一點僥幸也沒了。

隨著冰消雪化,唐軍終於開始再次出擊。

麵對唐軍,一座又一座山城投降。

四月初一。

建安城下,李世民騎著汗血寶馬,遙望城頭。

“進攻!”李世民冷冷的發出命令。

一排大炮猛烈轟擊,陣陣煙火,炮聲隆隆,被李世民封為建安侯的楊萬春帶著幾萬高句麗降兵,對安市發起猛烈攻擊。

戰鬥打了三天三夜。

建安城裡的乙支文德雖糧絕到吃人,可卻依然凶悍無比。

若不是有唐軍押陣,楊萬春的降兵早不知道崩潰多少次了。

不過雖然城下伏屍累累,可三天後,最終還是讓楊萬春用屍體鋪出了一條血路,殺進了建安城。

楊萬春入城之後,屠滅了建安城。

當時城裡隻剩下了三千餘人,被楊萬春和他的一萬餘麾下殺光了。他們三天時間,在城下傷亡一萬餘,幾乎是傷亡了一半。

建安城的攻陷,也終於標誌著立國數百年的高句麗的滅亡,不是如以前那樣敗於中原王朝,而是被徹底滅亡。

看著那死寂的城池,李世民轉身回了船上。

“把高藏和乙支文德的屍體帶走,其餘的屍體全燒光。”

戰爭已經結束。

如何處置高句麗的疆土?

如何處置高句麗的百姓?

在此前三年戰爭裡,唐軍實行的是攻下一城,就押走所有人的辦法,為的就是防止他們反抗。為了懲罰高句麗人幾百年來的入侵,特彆是幾十年前征遼之戰中死去的那些漢家子弟,俘虜的高句麗人都被貶為奴隸,運回中原發賣。

而當年隋朝征遼時被俘虜留下的漢人,確認身份後被送還家鄉。

三年,唐軍差不多是運回中原一百餘萬高句麗奴隸,還有一些則逃入深山老林,或者逃去了百濟、新羅和靺鞨、室韋。

如今,隨著春季戰爭結束,大量投降的高句麗都在唐軍的俘虜營裡,有近百萬之巨。這些人多數已經餓的不成樣子。

魏征提議當安撫這些人,放他們回鄉,授給他們田地,編戶齊民,以後他們就是大唐的子民。

“臣堅決反對!”馬周高聲說道。

“大唐對高句麗是滅國之戰,如今既然已經滅國,而且此前已經將百萬高句麗人發賣為奴,那麼就應當一勞永逸,永絕後患。這剩下的百萬高句麗人,應當也全部發賣為奴隸,最好都是賣到中原去,這樣我們接下來移民過來,就不用再擔心高句麗人的死灰複燃。”

魏征講仁義,而馬周講王霸。

如果用魏征的,朝廷也隻是得個名,但既然之前已經都那樣做了,這名其實也得不了。況且,大唐是滅國的,大唐是要把這裡變為直轄地,不是想在這裡實施羈糜製度,也沒打算再扶持高句麗人來代管這裡。

一勞永逸,斬草除根,永絕後患。

這幾個詞在李世民的腦海裡旋轉。

他確實也顧忌名聲,但現在不是講仁義道德的時候。大唐前後費時八年,大戰三年,傷亡了數萬將士才拿下這片疆域,他有什麼理由放手。

“房相,依你之意呢?”

房玄齡道,“臣支持馬相國之意。”

“輔相。”李世民又問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也讚成滅高句麗,儘奴其民。

高士廉、宇文士及、褚遂良、岑文本等一個個的宰輔都問過了,多數是讚成馬周的意思。

李世民目光最後轉到李靖、李績、秦瓊等諸位將帥那邊。

無一例外,他們都支持馬周。

李世民臉上露出了微笑。“漢宣帝曾說過,漢馭天下有道,王霸道雜之。對自己人民以仁義教化,對外敵以王霸屠滅,胡無人,漢道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