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章 能當錘子用(1 / 1)

小小一根火繩,卻是大唐軍方的戰略物資,製作方法極為極密,工藝配方是國家機密。

這個製作工藝當然是李超拿出來的,然後獻給朝廷。李世民還特彆下了一道聖旨進行褒獎,還賞了李超五百貫錢。

在曆史上,火繩可是還得數百年之後才出現的。

不過其實,這東西也不難。就是把幾股麻搓成繩,然後用醋煮過或浸以助燃物的溶液之後再烘乾。

這種火繩製成後,燃燒的時候便是陰燃,燃的極慢,不過點起來也難。正是因為有了這種火繩,後來才有了火繩槍。

在此之前,是直接拿燒紅鐵絲或者木炭去點火門裡的火藥的。

而現在李超有火繩也有導火索,當然不需要再那麼麻煩了。

坐在船上,一路順江而下,偶爾也上岸休整,補充糧草等。李超這些天,就天天在船上研究他的火門槍,或者說是火繩槍。

曆史上,火門槍最初發明的時候都極大,得兩個操作。後來,有人把火繩槍改改的更短小,並且在槍身上掛上了繩子,這樣一來,作戰的時候,士兵可以把槍掛在脖子上,然後左手持槍瞄準,右手點火。

船上就有隨軍的鐵匠,這些人本來是修補鎧甲和兵器的,李超把他們叫來,向他們仔細的講解自己需要的東西。

槍管,刺刀。

還找來木匠,讓他們按自己的要求製作槍身。

曆史上的火門槍,其實就是一個棍子上套一截槍管。

這種直棍的槍身,持作起來很不方便,不利於瞄準。李超乾脆也來個拿來主義,把本來七八尺長的長槍,改成隻有三尺。

其實這個長度,都是遠超後世的步槍了,畢竟多數步槍都隻有不到三尺長。但李超考慮到這個時候,肯定還要近身博鬥的,因此最後采用三尺長。

槍托也采用了那種步槍槍托形狀,還在槍管上加了準星。

不過這槍經不了後世的火繩槍,李超這槍槍管很短,因為槍管越長工藝越難,另外,李超這槍也沒有槍機,自然也就不能直接扳動扳機就帶著火繩點火。

說白了,還是火繩槍要求的工藝太高,製造難度和成本大。

也許以後李超會改進為火繩槍,但現在肯定還是隻能先研究製造火門槍。另外,槍上還增加了背繩以及套筒刺刀。

工匠們手藝很精,他們不知道火槍的作用,但李超吩咐下來了,他們就按著打製。

一樣樣的按著圖紙尺寸手工打造。

因為是火門槍,槍管很短,因此倒不是後來的那些鳥銃槍管那麼難打。明清時期的鳥銃,已經是很先進的火繩槍。不但槍機的構造多、複雜,而且槍管很長,槍管越長越難打造,為了保證不炸膛,得用鑽膛法鑽出槍膛來,十分緩慢,合格率也低。

但李超現在讓工匠們打造的槍管,隻有很短一截,因此工藝上難度不大。

這樣的槍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對子彈也沒有太多要求,不比鳥銃,子彈得合槍管,一般一把槍得專門配個鉛彈模子,士兵自己拿鉛塊熔鑄鉛彈。等到了後來線膛槍的時候,子彈就要求更嚴了。

而現在,鐵砂、石子什麼的都能用,填充進去就行,不一定非得合槍管的子彈。

在鐵匠們的仔細研究打造下,尤其是有李超這個設計師給他們指點關鍵之處,火門槍製造的很順利。

長城七號,是第七把試驗品,也是目前最符合李超心意的一把槍。

外觀上,幾乎和明朝時的火繩槍一樣了,有準星有照門,有可以抵肩射擊的槍托,還有利於瞄準的槍身。

隻不過,這把槍沒有槍機部份,這把槍上有火門,裡麵裝有火藥,射擊時需要先手持火繩點燃火門裡的火藥,然後引燃槍膛裡的火藥,將槍膛裡的子彈發射出去。

其實要加一個槍機,也並不是有那麼的難。

長城六號,就是一把有槍機的火繩槍。那把槍,工匠們按李超的圖紙,在槍托的外則開了一個凹槽,槽內裝有一根蛇形杆,杆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構成扳機,可以旋轉,並有一個夾子能夾住火繩。

槍管的後端有一個火藥盤,發射時,隻要扣動扳機,機頭下壓,燃著的火繩便進入火藥盤,點燃火藥,將子彈射出。

不過在仔細的盤算過後,李超覺得長城六號加了槍機之後,射速確實能變快,但一把槍的製造成本和難度卻是直線上升。

最終,李超還是決定慢點來,火繩槍再快,可如果槍管跟不上,那其實射程了有限,指望著一把這樣的火繩槍就能成為戰場主力,是不現實的。

減去槍機這部分,也不用引火索,而是直接手持火繩去點燃火門裡的火藥,李超覺得簡單了許多,尤其是製造的時間、難度和成本,都是直線下降的。

戰爭史上,並不是那些威力越強的武器應用越廣,相反,很多簡陋的武器地淘汰了那些強大的武器,就比如許多普通兵種,把一些強大的兵種給淘汰了一些。

南北朝時期盛行的甲騎具裝,最後卻被那些長矛兵給取代了。馬槊那種昂貴犀利的武器,也被木杆長槍取代了。

隻因為性價比三個字。

許多兵種雖然不如那麼厲害,但他們訓練周期,裝備成本,補充速度等都更快。

一把好的馬槊得製作三年,花費昂貴,可一把木杆槍卻簡單的多,製一把馬槊的錢能製上百把木槍。養一個甲騎具裝,也許能養一百個長槍兵。

而一個重裝騎兵陣亡後,要補充卻非常困難,不但裝備貴重,而且需要的訓練周期也更長,對於戰士和戰馬的要求都極高。

可一百個普通輕步兵陣亡了,再補充一百個卻非常容易,一百個農民征過來,給一杆長槍,就成了一百個長槍兵了。

最終,曆史淘汰掉了重裝騎兵,淘汰掉了馬槊,這就是潮流趨勢。

就好比弓箭和火槍一樣,在早期,火槍的威力完全無法和弓箭相比。但反過來說,火槍兵的訓練周期更短,訓練成本更少,而且對兵員要求也不高,甚至老少男女都能操作,如果有一定的數量,威力也一樣驚人。

相反,一個弓箭手卻不是那麼容易訓練的,需要很長時間的訓練和能成為優秀的弓箭手,而且弓箭手還對兵員身體素質要求很高,甚至在戰場上,一個士兵其實連續開不了多少弓,就會力量耗儘。

而火槍兵不存在不能連續開槍的問題。

長城六號性能更高,但性價比卻低。

反之,長城七號沒了槍機,靠手動點火,但操作簡單,製作成本低,生產周期短。

長城七號由李超親自試槍,當他端著這把三尺長槍,把槍托抵在肩上,把槍身貼在腮上,借助準星和照門,在三十步一槍打中了前麵那棵一人合抱粗的樹乾時,引的一群將領們都驚呼連連。

這把在他們看來改的非常短小的火槍,居然還更厲害了。

走到樹前,樹上嵌著數粒鐵砂。

長城七號可以裝鐵珠也可以裝鉛彈,也還可以直接裝鐵砂,甚至裝把石子都可以。

裝鐵砂,就成了霰彈槍。

“這威力非常了得啊,估計普通的甲根本擋不住。”

鄭仁泰興奮不已,娘的,自己的神機營,這下豈不成為大唐第一精銳了。

李超卻隻是笑笑,他可不認為為樣的火槍,就能稱雄天下。事實上,這火槍的威力比起弓弩是差遠了。

射程短,射速慢,打完一次重新裝填需要更多的時間,臨陣彆說三發,能放兩槍就不錯了。

在李超看來,這火槍其實不是給精銳部隊裝備的,而是為那些炮灰部隊裝備的。

那些雜牌部隊,弓馬不嫻熟,甚至可能軍陣士氣等不行,個人武藝不足。但如果給他們裝備上火槍,那麼他們並不需要有什麼勇猛的個人武藝,也不要多強壯,甚至不需要射術多好,槍術多棒,因為火槍兵其實沒太多要求。

對士兵身體素質要求不高,也不需要他們有多嫻熟的弓馬技藝,反正火槍端著就能射,甚至都不需要他們射擊技術多好,因為以這火槍的精度,基本上也隻能是靠運氣的,要發揮威力,還是得靠近距離的排槍,靠三段式等戰術。

因此,火槍兵的關鍵是要形成數量規模,得抵近了打,得靠排槍取勝。

這種戰術,不正是炮灰戰術嘛。

“好了,這裡還有一款火槍,暫時取名燕山一號,來試試他的威力。”

李超揮手,工匠拿出了一款新火槍。

這把火槍,跟長城七號完全不同。

他更短小,槍管長隻有一尺,更奇特的是,這槍居然有三個槍管。

三個槍管合在一起,看著倒像是一個沒刺的獠牙棒。

李超拿起這把三眼銃,裝填火藥彈丸,然後點燃火藥射擊。

砰的一聲過後,李超卻沒停下來,他轉動一下槍柄,又一次點火,根本沒有再次裝填,砰的一聲又響了。

然後再繼續。

一槍三響。

末了,李超把打空的三眼銃,還真當成了鐵鎯頭直接砸斷了一杆長槍。

鄭仁泰和程處默等將領全都看呆。

他們沒有想到,還有這樣的火器,一槍三響,而且打完了還能直接當成錘子用。

對於鄭仁泰和程處默他們這些武將來說,簡直就是愛死這種又能射又能砸的火槍了。

“相國,這個火槍叫燕山一號嗎,真是太犀利了,這槍好,這槍比長城七號還厲害。長城七號一次隻能打一槍,這個可以放三槍,還能當錘子用,好。”

長城七號套上刺刀,也能當成長槍用,不過是有點短的槍而已,套上刺刀,也不過四尺餘。

而三眼銃更短,但在他們看來,這個可以當成他們的鈍兵器用啊。唐軍將領,基本上都會裝備一兩件鈍兵,用來破敵將的鎧甲。

什麼鋼鞭銅鐧鐵骨頭等等,現在這個三眼銃,就非常合他們的意。

“這燕山一號,有三個槍眼,不如就叫三眼銃更合適好聽點。”尉遲寶琳在一邊說道。

李超笑笑,“那就叫三眼銃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