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地主的清晨(1 / 1)

朔方節度使本是駐靈州回樂城,但李超實際上呆在寧遠城不回去了,寧遠的東城內城,反而成了朔方鎮牙城。

端午剛過,天氣一天天炎熱起來。

鄭婉言也已經被接到了寧遠,此外鄭紅線也千裡迢迢的從長安趕到了寧遠。鄭婉言是李超接來的,鄭紅線卻是崔鶯鶯派來的。說是來寧遠主持李家的產業,另外順便照顧下李超。

這話說的李超就不太喜歡了,自己居然不是排在首位。

不過現在李家在寧遠城確實布局挺大,如今的寧遠城也一天比一天的熱鬨,誰都知道寧遠城的潛力無限。在李超自己看來,寧遠城,那就可能是唐朝版清代張家口,民果上海灘啊,一個商機處處的重要通商口岸。

鎮遠城、麟州城兩處與突厥的邊市,還有洮州江心市,這些邊市,都是遠不如寧遠的。這裡天時地利人和湊到了一塊,得天獨厚之利。

首先是位置好,在關中、河套、河西、隴右這四地的中心,而且還處於絲綢之路的必經要點上。另一個,這個邊市對的是突厥,市場巨大。兼之還有最重要的一條,就是這裡的交通方便。

東西河套的黃河河段皆可通航,水運之利得天獨厚。更何況,北上豐州、南下靈州,去隴右、河西、關中,都有大路通暢。

寧遠與關中也不隻有一條大路,不但可以自蕭關經涇河河穀回長安。

也能往東南先至宥州,然後再經夏州、延州、鄜州、坊州抵達長安。

加之寧遠居於唐和突厥邊界的中心,距離豐靈各近二百裡,這讓兩邊商人都比較放心。而同時,這裡又是三山環抱,依山傍水,防禦上也是很安全的。寧遠邊市沒有安全問題,能長久開下去。

經過了端午節後,寧遠市的交易量倒沒那麼大了。

胡漢商人都吃下了不少貨,要拿回去消化。但寧遠城依然還是很熱鬨的,以李家等為代表在這裡建立的屠宰、奶肉加工、皮革加工、毛紡毛織等作坊,又如雨後春筍般的開了起來。

寧遠城甚至還新開了一家造船廠。

許多工坊開張後,從各地招募了許多工匠工人過來,寧遠城的人口在急劇增多,使得這裡的服務產業也增多了不少。

人多就熱鬨,人多當然也就代表著商機。

一天收十萬貫稅那樣的好事沒有了,但關稅、交易稅、住稅等,稅收還是不少的,加之李超在寧遠賣地皮、出租商鋪、賣住宅,真的是賺的盆滿缽滿。

連帶著最早進駐的李家,也在這一輪中賺的盆滿缽滿。

鄭紅線帶著一支很大的管理隊伍來到寧遠,開始居中統籌,把李家各個產業關聯起來聯合運作。

早上。

天剛亮,寧遠城已經喧鬨起來。

李超睜眼,伸了個懶腰,起來後就看到鄭紅線早已經丟下他起床了。外麵院裡葡萄架下,正拿著算盤在拔打著。

她的好助手趙四娘,也在一邊拔著算盤。

一群年青的小姑娘則一個個捧著一本帳本,等著報賬。這都是崔鶯鶯和鄭紅線她們親自買來的小姑娘,然後一手挑選其中有計算天賦的姑娘,親手教導做賬算賬,現在都成了內院的好助手了。

鄭紅線看到李超出來,轉頭對一個在一邊侍候的丫頭道,“沒看到大帥醒來了,還不快準備茶水毛巾,服侍大帥洗漱。”

那丫頭是專門服侍人的,不像那些小丫頭們是當做內院帳戶培養的。

李超走到葡萄架下。

早上清風涼爽,朝陽透過葡萄藤打下來。

李超發現,紅線居然已經很有幾分崔鶯鶯的風範了,十分乾練。

從石桌上抽起幾張報表,李家的報表處處還延續著他以前管家的風格,采用的是表格和阿拉伯數字做成報表,清晰明了。帳本也是複式記賬法,有出必有進,一筆筆的都對的上賬。

李記錢莊、李記當鋪、李記商行、李記交易所、李記邸店、李記船隊、李記車馬行、李記酒樓、李記船廠、李記奶粉廠、李記屠宰場、李記毛紡廠、李記皮革廠......

還有正在籌備之中的李記石炭場,李記鐵礦場,李記磨坊......

李記已經成為了一塊響當當的招牌,各個作坊、商鋪、場子,能稱的上是李記集團了。

鄭紅線非常的興奮。

原來李家在灞上和洮州各有一塊商業根據地,但是現在李家在寧遠城的布局投入更大,一開始規模就遠超其餘兩地了。

“三郎,寧遠的交易量非常的大,現在好多商家都托我們幫他們轉運錢帛。”

“這個可以答應他們。我們可以開通寧遠、靈州、長安三地之間的彙兌業務,在這三地任意一地,把錢存進我們的錢莊,然後可以在其它兩城任意一城取錢。”

這種彙兌業務,其實在唐中期就已經開始出現了。

不過不如後世清朝時那種彙通天下的方便。

眼下李家的彙兌業務就算開始做,也隻能做寧遠、靈州、長安這三座城的。這也是因為李家現在主打這條線路,比較方便,有能力承擔的起。

加入的點越多,那這個彙兌就會越難。隻有三個城,都比兩個城的彙兌要難的多。這得有充足的錢儲備量,還得有很強的押運能力。

好在長安到靈州、寧遠之間不遠,線路安全。

李超甚至能借著以後朔方鎮的士兵番上的時候,讓錢莊的銀押運的時候跟著士兵走。去長安,跟著番上的兵。從長安到寧遠,跟著從長安回府的兵。

理論上,隻有三地的錢莊裡存足夠多,那其實並不是需要把每個商家存進去要彙兌的錢都押送走的。

張三存一萬貫到長安李記錢莊,要求一月後到寧遠李記錢莊取錢,最普通的辦法,是錢莊收下這個業務後,派一支押運隊伍,押著這一萬貫錢從長安送到寧遠去。

兩條主乾道。

一條是出長安向西北,出蕭關然後經靈州到寧遠,差不多整整兩千裡路。

另一條路,則是出長安往西北,經坊、鄜、延、夏、宥,到靈州寧遠,這條路線則是一千七百裡路。

第二條路比第一條路要短三百裡,但第一條路有七百裡的水路,水路更便捷。因此說來,其實兩條路都差不多,其實第一條路還要更快捷一些。

但這種押著顧客錢千裡迢迢送去目的地的做法,太笨了。

那樣子,隻不過是成了一個鏢局而已,根本體現不出錢莊彙兌的優勢來。其實隻要李記在這三地的錢莊規模夠大,裡麵的存款夠多。

那麼實際上,根本不需要這麼的麻煩。

張三在長安存進一萬貫錢,要求彙往寧遠城。張三拿到彙兌的憑證後,可以自己去寧遠,也可以托人把憑證帶去寧遠。

路上也許隻要十天半月,他就到了寧遠。

然後他根本不需要等長安李記錢莊的押運隊,就可以憑著這憑證,直接在寧遠李記的錢莊取現一萬貫。

當然,具體的,還會更複雜一些。

比如憑證可能既有獨特的信物,也有暗號密語,可能錢莊和客人還各持一半。

再比如,錢莊接下這單後,也要馬上派人給寧遠送去信件,注明這樁業務,並送去兩家錢莊往來的業務暗語,以確定這樁業務。

這樣等客人來取錢,不用等長安的錢到,寧遠錢莊直接就可以用自己的錢付現。

而寧遠這邊要往長安彙兌,也是如此炮製。

理論上來說,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兩邊的錢莊裡都得有不少的錢。再一個,就是這套憑證係統得搞好,不能被人識破假冒。

當然,要讓兩家錢莊裡都比較有錢,就得根據實際業務量,不斷的調整兩邊的情況。比如寧遠這邊取錢量更大,那麼長安那邊就得定期往寧遠這邊運錢。

錢的運送押運,就也會比較麻煩。

如果有個半個月到一個月左右的準備時間,這彙兌業務完全是沒有問題的。

當然,彙兌的手續費肯定是不便宜的。

畢竟商人如果自己攜帶著大批的銅錢,這可是非常麻煩的。一貫錢就是六斤四兩,一千貫,那就是數千斤,一萬貫就是數萬斤,光運錢,都得非常麻煩了。

“若是小筆的錢,其實也不用這麼麻煩。我們可以開通兌的莊票,見票即兌,各地李記錢莊都可以兌取。這樣比如說是百貫以下的,那都能拿莊票來取。一百貫,拿一百張一貫的通兌莊票取現,這樣還是很方便的嘛。”

與人方便,就是與自己方便。

李記錢莊雖然是開的最早的錢莊,但現在並不是唯一的錢莊,還是有不少新錢莊開起來,跟著李記一起競爭的。

要想競爭的過彆人,總得有自己的優勢。

發行莊票,通兌可取,甚至是大額的彙兌業務等等,推出這些方便客戶的業務,吸引客戶選擇李記,客戶越多,對於銀行這樣的地方來說,客戶數量、客戶存款就是一切啊。有了足夠的客戶、存款,那就能把空手套白狼,借雞生蛋這樣的遊戲玩到極致。(未完待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