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報!捷報!”
一騎南來,越過千山萬水,直入未央宮的北闕城樓。
一路上,向來緊閉的宮闕,紛紛打開,讓軍情使者讓路。
使者策馬跑過長長的甬道,穿越迷宮一般的宮闕,進入未央宮深處。
然後,他在宣室殿前下馬,從背上取下象征著最高級彆的軍事情報的密封竹筒,跨上宮闕的高台,疾步而上,一邊走一邊喊道:“捷報!捷報!河陰大捷!”
……………………………………
此時,宣室殿之中,正在議政。
劉徹則背靠在禦榻之上,眯著眼睛假寐。
昨夜,他與將軍們商議和推演軍事一直到深夜,睡眠不足,自然精神很差。
而殿中,官員們則差點就挽起袖子要來一次全武行了。
沒有人敢輕易後退。
因為今天的議題是:下一條軌道,應該修在哪裡?
軌道運輸,這幾年在關中發展的非常蓬勃。
隻要不是瞎子,都知道這種秦人留下的造物,在被墨家改進後,簡直就是一個吸金利器!
像師家,就躺在軌道上,日進鬥金!
而軌道更代表著人脈和關係網。
師氏當年來到關中的時候,誰認識他啊?
大家都等著宰肥羊,吃肥豬過年呢!
那時候的師氏也確實如此,甚至連師家家主師旦都絕望了。
但,誰能想到,本是拿來買命的軌道,卻在修成後,不僅僅為師家帶來了財富,更帶來了無數人脈和關係。
發展至今,師氏甚至已經隱隱有些要搶掉田氏的關中第一豪強的頭銜的架勢。
所以呢,這些年,人人都在盯著朝廷什麼時候再修軌道?
而現在,劉徹終於鬆口,下令讓少府在雒陽、睢陽、晉陽、滎陽以及太原等城市之中,選擇三個,作為漢室軌道網絡的下一個部署地。
自然,立刻就引發了軒然大波。
軌道交通的便捷、快速和廉價,現在已經是有目共睹。
關中行商之人,大凡有大宗貨物,必定會委托師氏運抵指定地域。
因有著軌道的存在,關中的商業每年都在以高速發展,就連社會經濟和民生,也受益於興旺發達的商業。
自然,出生梁國的官員,肯定會拚命讓軌道項目落戶睢陽。
而出生河南的官員和貴族,則會支持滎陽和雒陽。
這地域紛爭一起,瞬間各自抱團。
其實,這也跟劉徹自己拿不定主意有關。
軌道交通,經過這些年在關中的實踐和運行,已經證明了它的實用性和可靠性。
而且一條軌道的存在,還能養活至少數千名工人和車夫。
無論是經濟價值還是軍事價值都非常巨大。
但投資自然也是無比龐大的。
一條三百裡長,默認在平原地區的軌道,起碼需要投資近萬萬。
而漢室現在還在跟匈奴開乾,自然沒有太多資源可以傾斜。
要不是前不久的國債認購很順利,劉徹現在已經是一個窮光蛋了。
換句話說,其實,這個軌道計劃,是劉徹借錢在修。
其中,晉陽和太原,是肯定要鋪的。
這是軍事需求的必然。
但,這剩下那條到底在修到那裡?這就讓劉徹舉棋不定。
畢竟,睢陽、雒陽、滎陽,其實無論地理位置還是戰略位置,都是同一個級彆的。
無非就是誰先誰慢的問題。
但就是這個問題,在朝堂上已經打出狗腦子了。
畢竟梁國、河南,這兩個地方本來就是漢家經濟最好,人口最多的地區。
自然,此兩地出的官員,也是最多的。
所以,劉徹也就懶得插手,讓這些士大夫互噴。
誰贏了,軌道就落到那裡。
在現在來說,漢家關注的還是前線。
不過,因為距離的緣故,前線的情報,一般要四五天才能抵達長安,即使是傳說中的八百裡加急緊急報告,也需要三天。
所以,儘管劉徹很著急的想要知道河陰戰事的具體細節。
但卻也隻能耐著性子,等待前線的報告。
這時候,那個傳訊的使者,直接走進大殿,跪到殿中,奏道:“陛下!衛將軍都緊急奏報:賴陛下洪福,社稷之靈,祖宗庇佑,河陰大捷!”
劉徹立刻就站起身來。
而文武百官,也都立刻停止了紛爭,看向了那個傳訊使。
幾乎是馬上,就有宦官走下禦階,去將那代表著勝利的竹筒接過來,然後恭敬的跪呈在劉徹之前。
劉徹心裡麵激動無比,但還是故作淡定的接過那奏報,然後念了起來:“臣衛將軍、執金吾都:頓首百拜,扣問陛下聖安!賴陛下之天威,社稷之靈,將士用力,臣已於河陰,大破匈奴左大將之部。陣斬捕首一萬餘級,匈奴左大將倉皇撤兵……”
“萬歲!”群臣聽到此處,再也沒有人能按捺得住心中的激動,跪在地上,大聲的呼喊起來。
而將軍列侯們,則激動的更是難以自抑。
倘若此處不是宣室殿,即便是君前,恐怕,許多人都會不顧形象的載歌載舞。
河陰之戰一勝,等於漢家在草原上打開了局麵。
這意味著,漢軍不僅僅可以在長城內,獲得勝利,更可以出塞作戰,撅師萬裡,取敵酋首級而歸!
更彆提,河陰之戰,斬首萬餘。
可以說,幾乎將匈奴的主力打成殘廢了。
這意味著,直至高闕城前,將再無可以阻攔漢軍的力量。
隻要再拿下高闕,河間之地,就已經在手,漢軍登高望遠,可以窺探陰山了。
作為身居廟堂之上的朝臣們,自然沒有幾個是東郭先生。
大部分還都是有真才實學的。
自然,他們都清楚一個事情:假如漢軍能夠再攻下高闕,那長安從此就要遠離戰爭的威脅了。
從今以後,北方的草原騎兵,除非長了翅膀,不然就再也威脅到長安這個漢家的根本之地。
火燒回中宮的恥辱,甘泉山上的烽火,從此將不複再有!
當然,更重要的是此番戰爭,漢軍在取得了河陰之戰的勝利,就已經立於不敗之地了。
最起碼,也可以跟匈奴打一個平手了。
這意味著,無數人的投資,有了保障。
要知道,前不久,天子可是逼著很多列侯公卿士大夫認購了‘國債’。
要是這戰事有意外,那就慘了。
因為皇帝可能會不認賬。
但現在既然贏了,有了戰爭的紅利,自然再無人懷疑皇帝在未來的償還能力。
劉徹看著高興的都快蹦起來的群臣,他的臉上也露出了無比欣慰的笑容。
“衛將軍都,三朝元老,佐朕以忠,治軍以嚴,撅師出塞,陣斬捕首萬餘,其以衛將軍都為昌武侯,食邑五千七百戶!”劉徹也適時的下達詔命:“望將軍再接再厲,再立新功!”
“陛下聖明,臣等奉詔!”群臣自然立刻叩首拜道。
河陰之戰一勝,郅都是肯定封侯的。
不僅僅郅都要封侯,他手下的有功將官,也至少要出兩三個列侯和十幾位封君。
這就是戰爭的魅力所在。
隻要獲勝了,那麼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一切。
這讓很多列侯真是心癢難耐。
人人都在琢磨著,下次再打匈奴,就去找條大腿抱抱。
這一次與匈奴作戰,不就有好幾個列侯跑去抱了義縱的大腿?
抱大腿這種事情,顯然是貴族們的特長。
若非這次是漢軍第一次出塞作戰,很多列侯都沒有信心,不然去抱大腿的,估計數之不儘。
現在,就已經有很多人後悔了。
“唉,吾當時應該膽子大一些……”許多人都在心裡想著。
然而,現在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錯過這次機會,下次再想抱一個大腿,恐怕就不是這麼容易了。
劉徹看著群臣們,也在心裡鬆了一口氣。
河陰之戰,總算是有了一個結果了。
隻有劉徹知道,為了打贏河陰之戰,漢室到底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
僅僅是民夫,就足足征發了十萬。
還動員了整個代上的郡兵去支援和保障漢軍的糧道。
在這樣的情況下,在河陰的漢軍,每吃一口飯,就有三口在路途上被民夫和軍隊吃掉了。
不過,好在河陰之戰贏了。
贏了就一切都好說!
隻要再打下高闕,那麼,漢室就可以將所有投入的資源和財賦,成倍的賺回來!
河套,哪怕是在後世,也是享有塞上明珠的美譽的。
而在此時,隻能用‘天府之國’‘塞上秦川’來形容此地。
此地,有著充沛的水資源,肥沃的土地和一馬平川的平原。
當年,秦始皇獲得此地,興奮的將它命名為‘新秦中’,既秦人的第二塊基本盤。
可惜,秦始皇的這個野望沒有變成現實。
秦末的農民起義,徹底摧毀了他的帝國和黃圖霸業,更使得諸夏民族陷入了危機之中。
如今,劉徹隻要重新奪回河套。
那麼,不管付出了多少,都可以在未來得到更多的回報。
首先,就是奪取河套後,漢家再也不缺馬了。
河套的肥美牧場和湖泊,足夠蓄養百萬匹以上的戰馬!
其次,中國也估計不會再缺耕牛了。
河套的牧場,每年向內地至少提供十萬頭耕牛。
更彆提,當地的資源豐富,甚至墨苑都在當地發現了一個大鐵礦。
更何況,收複河套,等於給漢室買了一個名為‘安全’的保險。
長安,從此不會暴露在任何敵人的威脅下。
長城也將重新恢複它的曆史價值不僅僅作為一個防禦基地,更是一個進攻的發起點。
當然,更重要的是:河套地區,沃野千裡,足可養活一個百萬規模的人口。
這塊新土地的獲得,足可使漢室的社會矛盾和階級矛盾,再次緩解。
作為皇帝,劉徹很清楚。
中國的問題,從來隻有兩個。
一個是人口,一個是土地。
隻要解決了這兩個問題,那其他一切問題,對中國來說,都不是問題。
…………………………
當天,漢軍在河陰取得大勝的消息,立刻傳遍整個關中。
整個關中軍民,都陷入了狂歡之中。
就連太學的學生,也加入了進來。
對漢室來說,上次的馬邑之戰,打破了匈奴騎兵‘野戰無敵’的神話。
而這次的河陰之戰,則打破了許多人私底下說的‘漢軍不可出塞,出則必敗’的謠言。
整個社會,都被這個勝利的喜訊為之一振。
甚至有許多地主宣布‘為了慶祝河陰之戰的勝利,所以今年的田租,一律減半……’。
本來,這種事情是不太可能發生在中國的。
在以前彆說戰爭獲勝,太宗皇帝多次減免田稅,這些家夥也沒有見過動彈。
但是,近年以來,隨著關中商業不斷發展,各種作坊如同雨後春筍一樣拔地而起。
有一段時間,甚至出現了‘不管生產什麼,不管生產多少,總是能夠賣掉’這樣的奇跡。
許多人因此投身工商業,即使是列侯們,也遮遮掩掩的派了管家和家臣開設作坊。
在這樣的情況下,大量青壯人口被作坊搶走了。
很多農民,特彆是貧民,甚至除了農忙時節會下地乾活外,其他時候,都在作坊裡。
這樣一來,佃農就大大減少了。
畢竟,給地主種地,雖然說現在關中地租普遍都是三成。
而且,因為農業技術進步,工具也迎來大發展,土地產量大大增加。
在實際上來說,其實,即使佃農,也可以得到溫飽了。
但問題是人家作坊給的錢實在啊!
一個熟練工人,每天可以拿十錢以上的薪水,作坊主還包吃住。
哪怕是新人,學徒,也能拿到一天五錢左右的工錢。
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年輕人都被工坊吸引走了。
麵對作坊的搶人,地主們沒有辦法,隻好是打感情牌,打鄉情牌。
儘量的對自己的佃農好一些。
不僅僅逢年過節,得發點禮物,更是要隔三差五的給佃戶們一些福利。
不然的話,人家轉身一拍屁股去了作坊,你哭都來不及。
更何況,現在關中地主豪強和勳貴們也學精了。
他們也不再將土地看成發財的工具和聚寶盆了。
而是將依附在自己土地上的農民看成真正的寶物。
自己的佃戶,是最好的士兵和最擁護自家的人。
他們的忠誠度和凝聚力,都不是其他人能比的。
在如今這樣的情況下,很顯然,不會有傻瓜,再去苛待自己家族未來的真正根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