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明尊(一)
張承的信雖然很是簡單,但卻派自己的一個族侄將信送來,很是鄭重,信上沒什麼客套話,直奔主題。
許是知道趙石也是帶兵之人,對軍中之事清楚的很,一些細節上的事情根本沒提,第一個便說到如今南軍的兵馬招討使吳寧,評語卻是不低,調度有方,有大將之風。
趙石也就明白,這位將門之後很是有些手段的,試想一下,大軍雲集,各路將領彙聚,能讓像張承這樣的悍將說出這麼一句話來,沒些手段怎麼成?
吳寧這人他卻也打聽過了,吳家和楊家有姻親關係,可以說是楊家一係的將領,當初同門下平章事楊感被貶到南方,能安安穩穩呆了十年,得吳家助力良多,想來吳寧這個兵馬招討使也是楊相推薦,不然大秦良將不少,也不會輪到偏居於一隅的吳寧。
信上接下來說的便是軍容士氣之類的事情,也能用信上的一句話來代替,所視之處,皆我大秦之精銳,百戰之勁旅,禁軍鎮軍間次分明,軍紀嚴明,令行禁止,皆枕戈以待南向……
看到這裡,趙石便也知道,軍隊雖雜,但士氣卻高,估計眾將也沒將後蜀軍旅放在眼裡,而且都認為開疆拓土,建功立業就在眼前,東征之後,大軍就開始調動,到現在已經數月之久,眼見春暖花開,可能這些亟待立功的將軍們已經快要憋不住了吧?
信中接下來說的都是糧草軍資的事情了,金州已然成了一個大糧倉,民夫絡繹於途,金州的糧草已經足夠十五萬大軍半年之用,大秦南方更是在征發眾多的民夫以及團練輸運糧草軍械……
趙石眼前浮現出道途之上,人山人海的情景,第一個反應便是這賭注算是賭大了。簡直就是孤注一擲,此時正是春耕之時,,征發民夫如此之眾,今歲大秦地糧食出產肯定要受到影響的,至於會減少多少,這就要戶部的人來計算了。
若是川中戰局膠著,在川中得不到一點好處。士卒死傷還是小事,大秦這些年積攢的家底一旦消耗乾淨,必定是個元氣大傷的結局,結果如何實在難以預料。
這信裡麵充斥著一股隱隱的狂熱,很容易就能想見張承如今是如何的心情,開疆拓土,定一國之功,恐怕沒有哪個將軍能禁受得住這樣的誘惑地……。
和上信箋。趙石的心情卻彆有一番滋味的,想的卻是如果他如今身屬後蜀,這一戰將是個揚名天下的最好機會,麵對幾乎是傾國以戰的秦軍,隻要擋住他們開始時瘋狂的進攻。逼其退兵,再趁勢大軍掩殺,必定能一役以竟全功的。
身為軍人,能參加這樣地大戰。便已是幸事,成敗卻已經不在考慮之中了,想象著數十萬大軍在川中之地殺的天昏地暗的場景,趙石胸中熱血也是翻湧不已。
可惜,從得到的信息看,後蜀的勝算實在有些低,君臣暗弱,軍隊更是紀律鬆弛。能擋住這些年和西夏,和金國打出來地大秦精銳之軍?他對曆史雖然並不怎麼熟悉,但宋末,明末,清末,有軍隊嗎?有,有名臣猛將嗎?有,但卻都無回天之力。為什麼?身處末世。人人皆有私意,大將出征。掣肘於後,朝堂之上紛爭不斷,戰機稍縱即逝,怎能容得了如此折騰?這個道理誰都明白,但真到了時候,卻都又身不由己,這就是末世,後蜀恐怕就是這樣的情形吧?
回信之上,趙石也並不多說,概括起來就一句話,審時度勢,善自保重而已,隱含的意思就是不要頭腦發熱,至於正在興頭上的張承能理解幾分,卻不是他能左右地了的了。
又過幾日,正式到了回京的時候了,臨走的時候,他那位老實巴交的姐夫也從大牢裡放了出來,到也沒吃什麼苦頭兒,人還胖了許多,可見那位縣令還沒到喪心病狂的地步,知道留上一步餘地,隻是將人關了小半年,雖說多數是放也不舍得放,隻有硬挺著的心思多些,但這個怨卻是結的不小。
王覽辦事也是陰損,先是那位縣令地侄兒在妓館跟人爭執,毆人至重傷,後又不知怎麼,竟欲上門殺人滅口,正巧被人逮個正著,鬨到了公堂之上,一番紛亂下來,王覽卻是買通了縣裡的文書,傳出風聲說那位縣尊大人要一力將案子壓下,於是便有人狀告到了觀風使衙門,這下那位縣尊大人算是吃了個大大的掛落。
焦頭爛額之下,也無心再管其他事情,估計這個官位保不保得住都難說,於是這邊交上五十兩紋銀便將人順利贖了出來。
張鋒聚那邊辦起事來絲毫不讓,那位使君大人的陳年舊事都被一一掀了出來,坊間謠傳一日甚過一日,偏在這個時候,又查出這位使君大人的妻舅暗中買賣僧人度牒之事,更有交通匪類,窩藏凶犯之嫌,觀風使衙門這次算是熱鬨了,牽連到一府之尊,那位使君大人也算是一方大員,觀風使衙門不好做主,已經上報朝廷。
張鋒聚和李博文回來之後都是笑容滿麵,細細分析之下,此時正值南征在即之時,又有鞏義冒官一案做底,那位使君在府中得罪的人也著實不少,官場之上,錦上添花者眾,但落井下石之人也是不少,想來朝廷刑部壓官很快就會來到府城的。
這些都是趙石派人弄出來的,這時聽來便也覺著理所當然,手裡有著充足地人手,如今地他又有身份地位,開口說話辦事自然便是效果不同,又是以有心算無心,若不是這樣的結果,隻能怪手底下地人沒用了。
大秦的官吏還算清廉自守,在趙石眼裡,多數也是因為疆域太小,官吏中間環節便少了許多。有了什麼風聲,京師便能做出快速的反應的緣故,不然大秦承平已有百年,這些地方官吏衙門很難保持如此形象的。
不過這些人為官日久,隻要細心查探,哪個身上又能沒有些陰司齷齪地事情?就拿他自己來說吧,當初刺殺曾度還可以說是隱秘的話,與西北馬匪交通往來就很難瞞的住所有人。他為官才多長時間?這樣的事情以後估計也不會少了,其實看的就是有沒有人一直盯著你,而你犯下的錯誤又足不足以致命罷了。
經此一事,彆的到也沒有什麼,到是讓他對權力的了解更加深刻了幾分。
這些先且不說,回鄉地時候鬨出的動靜不小,啟程回京的時候場麵卻更大,自有一場喧鬨不提……
……
於此同時。金州漢陰鳳凰山下方家坪,這裡南臨漢水,鳳凰山橫亙東西,風光秀美,物產豐饒。實是不可多得的福地。
漢陰自古以來迭更其名,直到後來因你在漢水之南,所以被成為漢陰,數十年之前。地方治水不力,漢水泛濫,漢陰古城被毀,所餘百姓皆遷往漢水以北,漢陰之名卻未曾更改,而方家坪就是那時一些方姓之人聚居而建,如今已經聚居成村,頗見規模了。
村中最大的一處宅院就是村頭方老爺子的宅邸。方老爺子在這方圓幾十裡的名聲不可謂不響,坐擁田宅,家資豐厚,當初漢陰初建之時,方家出錢出力,實是有惠於周遭百姓甚多,自不必提,大秦南來。與蜀軍戰於漢水之畔。百姓大恐,皆欲棄家而去。當時方老爺子正值年少,卻是膽氣雄豪,自組鄉兵,很是與蜀軍敗兵見了幾仗,保得一方安寧,後在大秦治下,安竟地方也出力良多,在這漢陰德望不做第二人想的。
兵事過後,這裡地百姓也知道了刀兵之苦,所以這裡好武成風,民風日見彪悍,因是新占之地,山間匪盜頗多,大秦地方官吏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其自組團練,保其鄉梓。
此時方家大宅後院的密室之中,氣氛卻的沉凝到了極點,十餘個神情體貌各異的蒙麵漢子正容端坐,而上首正中間坐著的正是頭發已經雪白地方老爺子。
若是此時有熟悉方老爺子的鄉民在場,便可發現,往日總是笑眯眯,對誰都是和藹有加的方老爺子此時卻是一身青衣,頭上戴著紫金冠冕,一團赤金色的火焰狀圖形刻在冠冕正中,閃閃發光,身上氣度沉凝,不怒而威,雙目更是精光四射,讓人不敢逼視,很難想象一個年近七十地老人卻還有這等威勢的。
威嚴的目光在眾人臉上一一掃過,眾人皆是微微低頭,以示尊敬。
半晌之後,老人厚重的聲音才響徹室內,“我等苦心經營數十年,等的就是這一刻,兩國交戰,順勢而為,火中取粟,當年若不是蜀軍敗的太快太慘,我等也不用等到今日,但今日之情形,卻比四十年前的機會好過千倍,可謂是天賜良機……
眾家兄弟,我聖教延續至今已有數百年,然佛道大昌於天下,而我聖教卻是日漸勢微,我教教義本為濟終生之苦,還我光明願,與佛道又有何異?但官府卻以食菜魔教呼之,何其不公?
先祖方臘公不堪其辱,起於兩淮,欲傳教義於天下,然卻功敗垂成,教眾死傷狼藉,剩餘皆是隱姓埋名,官府還是追索日急,隻有避於這偏僻所在,放得一時幸免。
如今數十年已過,我教元氣已複,本教欲借此良機自立一國,傳我教義,昌我聖門,眾家兄弟以為如何?”
“那還有什麼說的?明尊當了皇帝,咱們就都是開國功臣,大家夥兒自然是要跟明尊乾到底地……”第一個說話的卻是個小個子,聲音卻洪亮的驚人,滿身的匪氣遮也遮不住,他一開口,立即便有幾人附和連聲。
上首一個身形瘦消,眸光幽深的漢子卻是皺了皺眉頭,聲音清越,卻立時將下麵的嘈雜聲蓋了過去,“明尊,我等在蜀中經營多年,眾家兄弟都還算賣力,榮華富貴還不看在兄弟眼中,唯有傳我教義才是大事,這也是我等立國的根本之意,若是不知此點,眾家兄弟如何齊心合力?
當年方公事敗,明尊和眾家兄弟難道沒有警醒?一旦得了榮華富貴,便沒了半點兄弟情義,相互猜忌,鏟除異己,更對屬下教民橫征暴斂,若是隻為這些,大風堂的兄弟恐怕難以調遣,往明尊明察。”
“方公也是你可以編排地?”話音未落,立時便有人斥責道,“哼,咱知道,大風堂地兄弟們都是做官的,向來瞧不起咱們這些草莽中地豪傑,但要知道,咱們都是教內兄弟,當初也是喝過血酒的,難道起事在即,大風堂的兄弟要反悔?”
“就是,你們大風堂吃香的喝辣的,什麼時候顧過咱們草木堂兄弟的死活?怎麼?做官做出癮頭來了?想叛教不成?”
一時之間,室內人等鼓噪一片,他們大多都是草莽之人,說出來的話自然是難以入耳,那消瘦漢子卻是一言不發,默默枯坐,但眼中寒光閃動,顯然也是怒到了極點。
“住口。”方老爺子一聲斷喝,震的室內嗡嗡作響,眾人一驚之下,卻是安靜了下來,方老爺子臉上浮起一層紅暈,眉頭緊皺,厲聲道:“都是教內兄弟,有什麼事情是說不開的?我等同舉大事,事成自然會論功行賞,讓我教教義為天下人所知,這有什麼好爭的?
如今大事在即,正需齊心合力之時……”
說到這裡,語氣卻是轉為森然,眸光之中也帶了殺氣,“本教有一言,眾家兄弟需要謹記於心,若大事起時,有誰因為私憤而不儘心儘力,說不得也顧不上什麼情義的,隻要讓大祭酒定其生死,你們明白?”
聽到大祭酒這個名號,眾人心中都是一凜,方家三郎的名字,在教內那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二十多年前,在江湖之上便稱無敵,群雄但聞其名,莫不驚懼,生恐這人找上門來,若是驚動了此人,定生死?恐怕是閻王冊上馬上就會填上自己的名字吧?
“謹尊明尊法旨。”眾人立即轟然應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