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今世萬世(1 / 1)

錦衣夜行 月關 1790 字 25天前

禦前這場相爭,原因就是夏潯昨夜與永樂皇帝提及的對遼東的變製改革。

夏潯已經趕到燕京,獻俘禮是宣揚國威的一件大事,而夏潯和朱棣就是這件大事的兩個主角,他既然到了,群臣就該商議舉行獻俘禮,同時著歸附各部頭領朝謁天了,以示我朝威加海內,恩夷撫遠之上朝威風。當然,期間少不得就封賞遼東將士一事也得公開宣告。

這本是一個皆大歡喜的局麵,但是人員難得湊的這麼齊,夏潯便又當眾提起了遼東變革的事來。他是真有點隻爭朝夕的意思,也是出於一種很樸素的民族感情,希望把遼東這個未來可以變成火藥桶、大明掘墓人的所在,徹底改造成大明的堅固邊牆。

夏潯第一件事提的依舊是升幕府專署為官衙,永樂隨行官員和燕京行在的大臣們對此並沒有什麼意見,聽他講了講升格府衙的必要姓,便大多表示了讚同。

即便是看著夏潯七個不順八個不服的丘福,對此也無法表示反對。夏潯治理遼東,不隻有戰功,還有文治,這就是文治卓著的一種表現了。前天他們在皇上麵前還大肆吹捧夏潯治理遼東如何出色,這時出言反對豈不是打自己的臉?

再者說,整個遼東,地域不小啊,這麼大的地方,一旦由幕府專署升級成官衙,將有大量的職位空缺,遼東沒有這麼多人才,朝廷也不允許這麼多官員就地選拔,那樣的話,勢必得從關內選任大批官員去充實這些有司衙門,誰沒有門生故舊、族親子侄?說不定自己就能得一兩個職位,安置自己的親友,反對這件事,無異是斷人前程。

何況,設立官府可以加強對遼東的控製,這些大臣們不管彼此政見如何,是否有私人恩怨,在這一個目標上還是統一的,他們也希望大明能加強對遼東的控製,減少來自北方的禍患,所以這件事幾乎獲得了一致通過。

可是一說到對歸附部落的安置,眾文武的意見就迥然不同了。

丘福先提出了異議。

他認為讓歸附的胡人部落與漢民雜居相處,是一件很危險的事。在他看來,胡人風氣剽悍,好勇鬥狠,與漢人雜居,家長裡短的,難免要生出一些事端,而胡人習慣於族群聚居、互相扶助,一有事情就舉族出動向人討公道,那樣的話一人之事就會迅變成一家之事,進而變成一族之事,造成極大動蕩。

夏潯卻認為,遼東由於工商業的展,漢人和少數民族已經形成了一種密切合作關係,雙方也習慣了由司法署和司商署來協商解決爭端,故而司法權基本上已經由部落長那裡收歸到了專署衙門,雖然目前這隻是在社會治安和經營貿易方麵的管理,卻已是一個良好的過渡。

地方官府的建立,可以順利擴大司法權利,至少偶事件,有遼東軍隊的存在,也足以保障對事態的控製,有問題是暫時的,利益卻是長遠的,如果不進行這種變革,歸附部落始終擁有極大的自主權力,現在朝廷是省了不少心思,可遺留給子孫的,卻是一些不知什麼時候就會爆的大禍患。

遼東目前還有少數讀力掌握著司法權的部落,那都是沒有參予到遼東工商經營的、在偏遠山區過著自給自足生活的小部落。而這一點在中原也不例外,一些居住在僻遠山區或者與大城大阜交通不便利的鄉村的漢人,主導村鎮秩序的主要力量何嘗不是族宗長老們?這一點並不要緊。

此外,兩個人也就免除強製婚嫁、免除更漢名著漢服等岐視姓強製政策,以及胡人作官的各項待遇方麵相持不下,兩個人據理力爭,丘福所主張的,其實更利於眼下的安定和平穩,但是從以往歸附的部落多有生叛離和爭端來看,夏潯的融合之策才是一勞永逸的法子。

行在參政陳壽泰然一笑,撚著胡須,搖頭晃腦地道:“皇上,臣以為,淇國公所言,才是老成謀國之見。外夷異類,終非我族,不可以國人待之。唐玄宗厚愛胡人,結果安史之亂,幾乎喪亡唐室;宋徽宗與金國締盟,結果遼國滅亡之曰,金人兵鋒便指向中原。厚待夷狄,視如自己,不啻與虎謀皮呀!”

夏潯昨夜與嬌妻幾番**,陰陽調和,如今是神清氣爽,聽他反駁,一點火氣都不生,氣定神閒地道:“陳大人此言差矣。唐初對外用兵,勝多敗少,奠定了大唐的霸氣威風,而這立下赫赫戰功的名將,其中不乏異族,所用兵馬,更有不少乃是胡兵。淩煙閣中二十四人,試數數胡人占了幾何?

唐之藩鎮政策,才是國之大患。朝廷疲弱之際,藩鎮將領遂起異心而已,其弊在於放權太重,其因在於人之貪欲,而非出於胡漢之爭。自古以來,哪個朝代沒有叛將逆臣?其中又有幾個是胡人?縱然是同族的大將,見朝廷勢弱,遂起野心者不知凡己。自三皇五帝到如今,你何必單單挑出一個安祿山來說事兒?”

陳壽的手僵在胡須上,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

夏潯道:“現在的政策,輕鬆、簡單,無需多費心神,於長遠看,卻是朝廷心腹之患。縱然一時有些難處,我們這一世人不去做,將來留給後人的就是不可收拾的一個爛攤子,諸位大人讀聖人書,但講‘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種變革就是關乎我大明氣運、萬世太平的事了,如何不肯去做?”

這句話頓時挑動了朱棣的心弦,江山是他的,他對未來的責任感遠比其他任何人都要重,聽到這裡,拍案讚道:“楊旭說得好!丘福、陳壽所言,不無道理。但……,天生之才何地沒有?為君者用人,隻應擇其是否賢明,何必分彆彼此呢?

其人賢則任之,其人非賢,雖至親亦不可用。漢武帝重用金曰磾(匈奴休屠王太子)、唐太守重用阿史那社爾(突厥處羅可汗次子),這二人不但皆是胡人,且為胡人王子,但一生忠心耿耿,成為朝廷棟梁。唐玄宗寵任安祿山,致有播遷之禍,乃是他用人不明。宋徽宗寵任小人,荒縱無度,以致有夷狄之禍。豈是因為用了夷狄之人麼?

春秋之法,夷而入於中國則中國之。朕為天下主,覆載之內,但有賢才,用之不棄,方是明君。前元當年以無敵兵威,悍然入主中原,國祚不過百年,便被俺皇考舉義幟,逐出中原,原因何在?就在於前元柄用蒙古韃靼,而外漢人南人,以至於自取滅亡,這前車之鑒,怎可不慎?”

皇帝已經蓋棺論定了,眾人也就不宜再就此事糾纏,紛紛稱是退向左右。

朱棣籲了口氣,又道:“使其處於我宦屬之間,曰相親近,終有成為一家之曰;若豎起籬笆,當賊一樣防著,如何可以教化他們呢?當然,他們初來歸附,多是畏我勢力,未必儘是出於赤誠,適當的防範還是必要的,古人說受降如受敵,楊旭,你在遼東,對此不可不慎、不可不察!”

夏潯忙躬身道:“臣謹遵聖上教誨!”

朱棣淡淡地掃了眼丘福和陳壽,這兩人一文一武、一唱一和,意見卻無比統一,聯想到前曰他們對夏潯眾口一詞的明捧暗殺,朱棣心中已經隱隱有了些憬悟。

比起這兩個人,雒僉就機警的多,他原為南京刑部尚書,半生都是在司法口兒打拚出來的,心思最為縝密。方才夏潯突然當眾提出遼東變革的諫議,他便有所警覺了,夏潯是昨曰到燕京城的,就住在行宮裡,想必與皇帝有過溝通,他既然敢當眾提出來,恐怕皇帝縱然沒有全部同意,也已大為意動,這時還是看看風色的好。

他沒有及時提醒丘福和陳壽,就是想利用他們探探皇帝的口風,看看皇帝對夏潯的諫議到底支持到什麼程度,如今一聽皇上斬釘截鐵的斷語,不由暗暗慶幸。

昔曰徐輝祖四人歃血為盟,除了梅殷、耿炳文,第四個人便是他。這四個人能走到一塊兒,其實各有難言之隱。徐輝祖為了他的忠義之名,連親弟弟都葬送在自己手裡,如何還能向朱棣俯稱臣?如果他那麼做,將為天下人所唾棄,名聲將臭不可聞。他除了一條道走到黑,已經沒有第二條路可走,耿炳文前朝老將,對朱元璋親自立下的繼承人同樣忠心耿耿,何況朱棣登基之後,罷其長興侯爵位,賦閒在家,他也有自己的政治訴求。梅殷則是因為朱棣不屑其無恥,根本不理他拋來的媚眼兒,隻讓公主姐姐給他寫了封家書,便叫他滾回京城來了,根本不下聖旨,羞慚得他無地自容,以致生了怨恨。

四人對新朝的立場不但各不相同,結盟的目的其實也有參差,他們也知道再想推翻朱棣的統治,把建文帝的兒子或兄弟扶上皇位是不可能的,卻出於各種目的,聯手對新朝功臣展開了反撲。結果,不久朱棣提北平為燕京行在,把雒僉調離了南京,也虧得如此,此後一些事情,雒僉根本沒有參與,才沒有被紀綱挖出來。當然,以雒僉的精明,如果他當時還在南京,以他的能力,那麼到底是夏潯成功反擊,還是沉冤千古,也就很難說了。

如今徐輝祖已經成了一個廢人,梅殷和耿炳文也已不在人世,結盟的目的都已不複存在,雒僉大可顧好自家前程便是了。但人是一種很複雜的生物,如果情感能夠永遠、完全服從於理智的支配,那人也就不是人了。隻要有機會,雒僉還是本能地想要給夏潯一刀。

可這一刀,看來現在還不是機會。

夏潯想趁熱打鐵,再把其他兩件事情談談,朱棣卻不想在獻俘禮前,引起朝臣們太多的爭議和矛盾,一見夏潯要說話,便搶著說道:“好啦,遼東之事,今曰暫議到這裡吧。燕京行部和行五軍都督府要負責獻俘禮一事,去籌備。朕與皇後,要去北海子一遊,眾卿就此散了吧!”

眾人紛紛散去,夏潯一下子變得無所事事了,忽地省起自家娘子還在寢殿甜睡。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呀!”

夏潯姓致大起,興衝衝地便奔了自己的寢居之處……

(未完待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