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這一次給夏潯派來的官員達數百人,亦失哈、黃真、張熙童等人隻是一個代表而已。
古舟對遼東各族非常熟悉,尤其是長白山一帶的女真、高麗等族頭領,以前在他用心經營之下,大多有些交情。而這些部落以前大多是依附朝鮮的,朝鮮利用這些部落的投靠,勢力不斷內遼東內6滲透,尤其是大明甫立的時候,為了確保在遼東有一支明確支持、承認自己的政權力量,明廷對他們的滲透和蠶食保持了相當的容忍和克製。
利用這段時間,朝鮮越過圖們江,控製了許多的女真部落,這些女真部落和他們所定居的土地,也就間接地等於是朝鮮的勢力範圍了。現在這些部落有心投靠大明,大明當然歡迎之至,但是挖人牆角這種事,說出去於國體有礙,總是不太好聽。
夏潯想要利用這個機會趁勢打鐵,促進他們的歸附,又不想授人口實,在他們的態度明朗之前,過多地做出官方接觸,這種情況下就需要一個秘使,而古舟就是一個合適的人選。夏潯趕往遼東的時候,就想過要調他來,利用他對遼東的熟悉對自己有所幫助。
眼下古舟來了,正好讓他去做這件事,經過一番耳提麵命,古舟便帶著數十個手下和一筆活動經費,以參客的身份趕赴他以前在關外的主要活動地點——長白山去了,開始了他的秘密串聯之旅。
亦失哈是朱棣身邊的一個宦官,他是海西女真人,把他調來遼東,不管是古舟那兒取得了什麼成績,需要官方正式人員出麵洽談時,還是調停維係遼東女真部落與遼東政斧的關係時,以他的身份,都更容易被那些少數民族接受,所以亦失哈被派來遼東,委了個鎮守之職,其實際職能就相當於遼東的民族宗教管理局局長。
亦失哈這次來也不僅僅是一個人,他還帶了一些原燕王府侍衛,這些原燕王府侍衛是朱棣做燕王時,迎娶女真胡裡改部領阿哈出的女兒為側妃時帶過來的嫁妝,如今也跟了朱棣多年了。他帶著這些人,準備第一個爭取的就是阿哈出。
胡裡改部原本是元朝的五萬戶之一,元朝喪失中原統治權後,胡裡改部改附朝鮮,向朝鮮稱臣納貢,現在大明在遼東的控製力量正在加強,許多依附朝鮮、接受朝鮮官職的女真部落有心歸附,如果利用阿哈出和永樂皇帝的翁婿關係,率先把他爭取過來,古舟再做其他部落的工作就會事半而功倍。
對這樣一個得力人手的到來,夏潯當然也是十二萬分的歡迎。
張熙童則是主動請纓趕赴遼東的,夏潯決心在遼東設立儒學,一開始條件有限,則隻教授遼東各部落領子弟以及遼東武官子弟,逐步鋪開,設教諭訓導,頒經書,廣文教,施王化教育。需要朝廷派一些文教官員過來。
遼東在中原的大多數人眼中,仍舊是野蠻落後的不開化之地,是流放的犯人才該去的地方,主動願意來的不多,張熙童卻是個例外。他在禮部待了許多年了,如今才隻是個司賓官。那黃真原來是個什麼貨色,他也清楚,在都察院裡,一個誰都不待見的人物,追隨了輔國公沒多久,居然混到了僉都禦使的位置,這個升遷的度堪稱神。
上一次輔國公楊旭與中山王府小郡主成婚,是他做的司儀,自忖與輔國公也算有了一點香火之情,如今主動請纓,赴遼東為他效力,縱然吃上幾年苦,這資曆熬出來了,輔國公也不會虧待了他,到時候保舉回朝,當不上鴻臚寺卿吧,也能混個鴻臚少卿不是?
於是,這位張大人便打點行裝,主動請纓到遼東來普及文化教育了。
至於黃真以僉都禦使之尊趕赴遼東,則是投桃報李。
對於夏潯在遼東更改祖製的諸多舉動,都察院頗有微辭,以陳瑛為的一些禦使,時不時就要上一道奏章彈劾一下,朱棣迫於輿論,需要派人來遼東監督政務。黃真就主動請纓,攬下了這份差使。陳瑛是左都禦使,吳有道是右都禦使,接下來就是他了,都察院的第三把手。
他主動請求來遼東,還有人比他更合適、更有資格嗎?結果陳瑛的如意算盤偏偏就差在了這最後一部上,後來雖然勉強爭取,又派來幾個他那一派的禦使,可黃真才是負責人,有他在這兒維護著,那些禦使的嗡嗡聲是很難對夏潯產生什麼影響了。
“國公,下官來時,皇上有所訓示!”
書房內,夏潯和黃真坐著,黃真微微欠著身,對夏潯道:“皇上說,邊關立互市,所以資國用,懷遠人,此利國利民之舉,聽之任之,勿使官民擾之。至於有禦使彈刻,遼東互市貿易,海運經營,多有駐邊將領家屬親眷參與……皇上說,遼東貧苦,官兵僅憑俸祿難以養家糊口,勢必不安心戍邊,家眷們尋個營生做,沒什麼不可以,隻是得立下規矩,不得以權謀權,甚或勒索坑蒙,以致激起民怨。尤其是國家不許外輸之軍用物資,若私鬻出境,反以資寇,宜嚴禁止,犯者雖勳戚不宥。”
夏潯聽了鬆了口氣,遼東其實自有富饒物產,貂皮人參木材魚鮮之類,隻因西壁近虜,為了箝製外族,在洪武朝時,是根本不許隨意貿易的,尤其不許官僚參與,當時曾規定:“凡公差人員,不許捎帶鬆榛等物進口渡海,違者一二斤、三五兩俱分屍,號令所過,官司縱容,一體治罪”
不要說貿易了,就是派遣遼東出公差的人員想帶幾斤遼東土特產回去給家人嘗個鮮,都是殺頭的罪過,待建文、永樂時候起,貿易的規矩已經鬆懈,可是官員家屬參與經商,依舊是為人詬病之處,夏潯也不是不知道這容易造成貪汙腐化,可他眼下要調動一切力量,把他們的惰姓變成積極姓,不能不讓他們沾些利益。
有的貪,總比大家都一無所有,口袋裡比臉還乾淨好一些吧?凡事有利必有弊,隨著經濟的繁榮,必然也會滋生一些不好的現象,這些可以通過完善法製來逐步解決,而不能因噎廢食,為了防止貪弊,乾脆大家都窮得一乾二淨,無從貪起好了。
可這些意思,有的是不能擺到台麵上來說的,他上次上書的時候,也隻是委婉地說明了一下現在需要官民一體參與的必要姓,如今有了皇上這句話,總算徹底踏實下來了。
夏潯頷道:“皇上英明,隻是這監督、執法之事在關內宜辦,在關外,就難如登天。這裡沒有行政司法衙門,隻有掛靠在兵備司下邊的六科,每科隻有小貓三兩隻,就算長出七手八腳,能辦得了甚麼事?再說,他們本來就掛靠在軍隊裡麵,能監督得了軍中將領們違法亂紀之事麼?”
黃真笑眯眯地道:“我的國公爺,您就彆訴苦了,皇上說,複立衙門,乃是一件大事。若廢而複立,立而不穩,將來再度裁撤,那朝廷威信就蕩然無存了。可國公所言也是道理,而且皇上也希望,遼東能夠重新設置府吏流官,以牧地方,所以皇上這裡還有一道旨意,是要國公設立遼東幕府的。”
黃真說著,從袖中摸出一卷黃綾畫軸,鄭重地捧在手上,遞與夏潯。
夏潯接過,心中一片茫然:“幕府?那不是曰本人搞出來的玩意兒麼,我中國也有幕府麼?”
他卻不知,幕府在中國古已有之,明載於冊的是漢代,而且漢代對這種製度的稱呼就叫幕府,後來改了名字,製度還是一樣的,唐代的藩鎮就是幕府的一個極端代表,幕府的基本特征有四項:一、便宜置吏。二、財政上的自主權。三、軍功賞罰的自主權。四、軍事上決策指揮權。
這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根據需要,自行設立官署和官吏。自秦漢以來,幕府的權力有時大有時小,後三項權力時不時的會有其中幾項收歸朝廷,可是第一項是必須保留的,隻有這一項製度存在著,它才可以稱之為幕府。
幕府製度在宋朝的時候基本取締了,官吏任免權全部上收朝廷,說是基本取締,是因為一些特殊地區,仍然有幕府,比如宋初戍守邊疆的折家,就是自行任免官吏,而且到了北宋中後期乃到南宋時期,這種製度也未完全杜絕。
建炎年間,由於宋遼開戰,朝廷詔“河北招撫、河東經製及安撫等使,皆得辟置將佐官屬;行在五軍並禦營司將領,亦辟大小使臣。諸道郡縣殘破之餘、官吏解散,諸司誘人填闕,皆先領職而後奏給付身。於是州郡守將皆假軍興之名,換易官屬”。
南渡之後就更不用說了,這家軍那家軍的,哪家沒有自命將吏的權力?頂多事後報備一聲。本來的曆史上,明朝也是有幕府存在的,抗倭將領胡宗憲、俞大猷、戚繼光等都曾招幕私人以為幕客,佐理軍政事務。隻是同前代不同,這都屬於臨時的差使,有職無署,事了即撤。
朱棣不想冒冒失失地在遼東重新開辟官署,以免立不住腳,重又裁撤貽笑天下,但是麵對夏潯稟報的情形,也知道這是在遼東複立官署的極好時機,所以便想出了這個折衷之策,立遼東幕府,進一步放權給夏潯。幕府官署若站不住腳,那隻是遼東總督個人的行為,如果站住了腳,朝廷一道詔書,幕府的官署與官吏,就搖身一變成了朝廷的府衙。
“我這位連襟還挺聰明啊,這麼謹慎的招術,既可以解決遼東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一旦失敗,又沒朝廷什麼事兒……”
夏潯捧著聖旨咂巴咂巴嘴兒,忽然想起了電影《碟中諜》的精典台詞:“如果……,政斧將不會承認與此事有關。這個錄音將在五秒後銷毀,祝你好運……”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