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帝王家事
張天師自龍虎山來,自有道觀三十六名弟子隨行。
一輛巨型馬車停於宮門外,張諺碩上了馬車,那小道童竟也跟了上去,一進了馬車放下轎簾,小道童摘下道冠,一頭青絲如瀑布般傾瀉下來,俊臉上頓時多了幾分柔媚之氣。
這小道童眸如秋水,眉似遠黛,長發披散,竟然是個女孩兒家。
她神色緊張地望著兄長,低聲道:“哥哥,那個楊淩有問題呀,看他麵相,是早夭福薄之人,可是如今不但命格貴不可言,而且壽祿極高,豈不蹊蹺?”
天師張諺碩乾笑兩聲道:“哪有這種事?或許是你算錯了,又或許他做了什麼善事,命運改變也是可能的,寶兒,此事不要再提。”
“哦?”寶兒溜溜兒的眼珠一轉,眸光邪魅而得意:“哥哥是說父親傳下來的道術有問題?那咱天師道傳了一千多年,難道都是騙人的不成?”
“寶兒!”張諺碩忍著怒氣狠狠瞪了妹妹一眼:“不要賣弄你那點道術了,大道清虛、術法小技,咱們的術法用來趨吉避凶、明哲自保尚則不足,改天逆運、辨識國勢更是從來做不到的。
你看那位楊將軍眸正神清,絕非奸佞之人,這就夠了,若真是有人為他逆天改命、延壽增福,這種道行是你我對付得了的嗎?難道你還要提著桃木劍,上皇宮裡捉妖不成?”
小天師年紀不大,性子卻極穩重,他壓低了嗓門道:“我本江湖閒散人,又何必,君恩賜予?禍福無門唯自招呀,皇家的事不要摻和。也不要提起,那不是我們招惹的起的”。
朱家王朝一向刻薄寡恩,朱元璋靠著宗教起家,生怕彆人也有樣學樣,所以對僧道兩門極為忌諱。
龍虎山張天師和曲阜的孔聖人,不管誰坐了江山對他們都是禮敬有加的,朱元璋也不敢破俗,可是他卻在國政上限製佛道兩家的勢力發展。連龍虎山發放度諜地權利都收歸京城道錄司管理,生怕他們勢力太大,小天師豈敢招搖?
更何況鬼神之說實在縹緲,做皇帝的希望彆人都信鬼神,這才利於他坐穩江山,但是決不希望一個真懂法術的人出現在他麵前,那是皇權也管束不了的力量,必然會想辦法除去。這道理張天師一脈早就明白了。所以他們儘可以裝模作樣的為皇家祈福,被皇帝看出來是假的都不怕,反而不敢讓他看出一點真本事來。
況且個人運勢他們看的出,都未必左右的了,而國家運勢變數更多。決非道術可以一窺天機地,楊淩這種麵相怪異的人居然出現在朝廷中,誰知道是福是禍,自然避之為吉。
他們住在江西龍虎山。這幾年江西寧王曾多次派人帶著兒子的生辰八字上山請他卜卦,為兒子占算運道。寧王是世襲的王爺,他的兒子自然也是寧王,還算個什麼勁兒?雖然寧王來使口口聲聲說是兒子自幼多病,做父親的過於擔心才請天師卜算,但是他的野心卻瞞不過這個小天師。
要不是楊淩一臉正氣,張諺碩都要懷疑是某位藩王遣進京來的探子了。他是天師,可就算是天師也不知道哪塊雲彩有雨呀。當初燕王靖難不就成功了?誰知道楊淩如今算是哪一門地,這種事還是裝糊塗莫沾惹的為妙。
不過他對這個妹妹極是寵愛,見語氣重了,忙又和顏安慰幾句。說起這張符寶來,雖是一個女子,而且是張天師的妾室生的,但是在龍虎山地位很是特殊。
第46代天師張元吉曾被人彈劾為禍鄉裡欺男霸女,被皇帝流放他鄉。張元慶繼承哥哥的天師之位後一直行事低調。奉公守法,不敢胡為。也不敢吹噓道術仙法,隻是老實本份地做他地天師。
可是弘治四年,皇帝遣太監來龍虎山賜印賜符,那位太監一時興起,借傳聖諭要求張天師祈瑞雪降臨、群鶴舞空,以為祥瑞。要百鶴來翔張天師自有他的辦法,可是要老天下雪可就有點為難人家了。
張天師硬著頭皮選定日子,念咒畫符的祈禱了一番,也不知道是他懂得氣象學還是運氣好,那天果然大雪紛揚,著實的露了把臉。
等他回到朝天宮,才知道第四房妾劉氏剛剛誕生了一個女嬰,張元慶認為是這個女嬰給他帶來地好福氣,所以對這個妾生的女兒極是寵愛,為她取名符寶,常常帶在身邊,地位與彆的庶子大不相同,她和這位嫡兄哥哥從小玩到大的,所以彼此感情很好。
但是這次張符寶見哥哥前所未有的神色凝重,頭一次疾言厲色地斥她不知好歹,張符寶心下也慌了,惴惴然地不敢再胡言亂語。
車到成國公府前,早有人提前趕來報訊,張諺碩是成國公的外孫,他雖是國師身份,但卻是以親戚身份探親,沒有長輩出來迎接的道理,所以出來兩個表哥朱賀義、朱賀禮相迎。
成國公老當益壯,自已的親生骨肉歲數也差了不少,最大地兒子都六十了,最小的兒子才二十四,嫁給張天師的小女兒今年剛剛三十三歲。兩位表哥將天師兄妹迎進府去,剛剛轉過照壁,就見一個滿臉通紅、酒氣醺天的男子被人扶著踉踉蹌蹌走了出來,險些撞在張諺碩身上。
朱賀義皺了皺眉,對扶著那醉漢的三旬男子道:“六哥,薛兄又喝醉了?”
那位六哥“哎”了一聲,笑道:“他哪回不醉的?甭管了,我送他回去”,他瞧見張諺碩兄妹一身道袍,已知道是表弟表妹來了,不禁和顏一笑道:“我送位朋友回府,表弟表妹請去堂上。爺爺等著見你們呐”。
張諺碩含笑拱手,目送二人出去。張符寶伸手從照壁旁花盆中摘下杯口大的花兒嗅了嗅,問道:“表哥,外公是武將,你們交往的人也都很豪爽啊,每次你們地朋友來府上都喝地酩酊大醉麼?”
朱賀禮失笑道:“薛兄可不是武將,而且是弘治六年的頭甲進士呢,是個大才子。”朱賀禮說著無奈地搖了搖頭。歎息一聲道:“隻是自從尚了寧清公主,做了駙馬都尉,唉......不提這個了,請進吧。”
張諺碩兄妹詫異地互視一眼,隨著他們走了進去。
楊淩來到東暖閣,穀大用眼尖,第一個看到他來,急忙笑嘻嘻地迎上來說道:“楊大人來了。皇上正等著你呢,快來快來”。
那經筵地主意是他出的,如今楊淩果然震住了一眾文官,把正德皇上哄得眉開眼笑,他自然興高彩烈、與有榮蔫。
正德一見了楊淩就興奮得俊麵通紅。說道:“楊侍讀,來來來,賜座,哈哈哈。今天朕真是開心啊,看見那些平時在朕麵前象一堆蒼蠅似的老家夥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可真是笑死朕了,這回朕要升你的官,我看誰還敢反對”。
楊淩微笑著向皇上見禮,回道:“托皇上的福,微臣也是僥幸過關罷了。皇上關愛微臣,臣銘感五內。可是臣年輕識淺,如果貿然提升為六部公卿,確實形同兒戲,僅憑一場經筵,眾大臣們是不會服氣的,便是臣,心下也不敢擔當此任”。
他這一說,不但正德。便連正德皇帝身邊的穀大用、馬永成、劉瑾三人都愣了。劉瑾到底讀過幾天書,急忙勸道:“甘羅十二能拜上卿。楊大人如何做不得刑部尚書?有當今皇上為你保駕,區區幾個文臣反對何足懼之?”
楊淩一夜惡補,這曆史知識還真沒少長進,知道甘羅拜相的故事。心道:“甘羅十二拜上卿?他還十二就被砍了頭呢,瞧你舉這例子,真夠彆扭地”。
楊淩本來就對貿然進封上卿有所顧忌,今日朝堂上見到文武百官的態度,更堅定了他的決心。
如今隻論聲名,楊淩可謂如日中天,而且禁中大內有皇上、宮外有錦衣衛做後盾,現在又征得了一班武將的信賴,楊淩認為即便自已身死,有這些人際關係的照拂,有威武伯的俸祿,也足以讓幼娘......和奉諭娶進門來的雪兒、玉兒衣食無憂了。
可是如果真的做了尚書,便得陷入與眾文官地勾心鬥角當中去,一年的時間,仇也結下了,自已也走了,幼娘怎麼辦?那些筆杆子可不全是善良之輩啊,如果那時有人再來搬弄是非,聖眷能否一直如故呢?
存了這份心思,楊淩已決定無論今日經筵辯論如何,對於刑部尚書一職都要堅辭不受。劉瑾等人自從皇上登基,這人氣權利都比往日大了許多,這幾個素無大誌的家夥也挺知足的。
隻是他們上麵橫著個老王嶽,瞧見他們哄的皇上不象話,有時還叫去訓斥他們一頓,弄地他們挺彆扭,合計要是關係密切的楊淩做上卿當尚書,宮外有人,他們的日子也能更好過些,這時一聽楊淩不想當官,可真應了“皇帝不急急死太監”那句古話,頓時七嘴八舌勸個不停。
楊淩不好說出自已打算,隻好一副推心置腹的樣子對正德道:“皇上,您初登大寶,此時該想法獲得百官擁戴才是,前些日子為了微臣貶了三個尚書,好處呢,是皇上由此立威,壞處呢,是皇上甫登至尊,就貶謫大臣,難免百官不服。這時微臣要是破格提拔,大臣們會怎麼想呢?說不定擔心皇上要將一班老臣全都撤換,於朝政不利呀”。
正德聽楊淩說地入情入理,心下十分感動:“父皇果然慧眼如炬,這個楊侍讀一點野心都沒有,這麼大的官兒送到他頭上他都不要。一門心思隻為朕考慮”。
小孩心性兒,誰對他好,他當然恨不得把能給人家的好處全送出去,楊淩這一說,他更覺得不封他個大大的官兒,未免對不起自已的忠臣,可楊淩說的也有理,那給他個什麼官才合適呢?
正德蹙起眉頭正想琢磨一下。一個嬌俏地翠衫小姑娘氣衝衝地闖了進來,她瞧也不瞧旁邊的人,便對正德道:“皇兄,寧清公主居然被一個家奴欺負地哭泣不止,真是豈有此理,皇兄對這事可不能置之不理”。
楊淩一瞧這冒冒失失闖進來的翠衫女孩兒正是永淳公主,連忙上前見禮,劉瑾幾個人也跪了一地。氣得小臉通紅的永淳公主理也不理他們。圓溜溜的大眼睛裡籠著一層委曲的霧氣,盯著正德不放。
正德對這個調皮活潑的禦妹手足之情倒挺重地,見她氣得呼呼直喘,忙站起來嗬嗬笑道:“寧清公主?出了什麼事了,瞧把你氣的。來來,皇兄這兒有剛剛進奉來地滄州金絲棗蜜餞,你來嘗嘗,有話慢慢說”。
正德皇帝自已沒點皇帝樣子。永淳小公主對剛剛登基地皇兄也缺少為人臣子的覺悟,她嘟著小嘴兒,氣鼓鼓地走過去一屁股坐在正德地位子上,拍著桌子說道:“寧清姑姑從小就很疼我們的,皇兄現在做了皇帝,可得替她撐腰。
今兒薛駙馬進宮見皇姑,居然被公主府上的女官給趕了出去,氣得姑姑掉眼淚。可她找到太皇太後訴苦,太皇太後卻斥責她不知禮,真是氣死我了”。
永淳公主說罷,從盒子裡拈出一個蜜棗兒,丟進嘴裡恨恨地嚼著。馬永成如今是大內地總管,一聽永淳公主告的這狀,神色間不由有點發慌。
他眼珠一轉,湊進正德耳邊悄悄嘀咕了幾句。正德聽了不以為然地對永淳公主道:“喔......原來是這麼回事兒。宮裡有宮裡的規矩,就是駙馬也不能壞了規矩呀。要不太皇太後能訓斥皇姑麼?真是小題大作”。
永淳公主攸地一下站了起來,指著正德“你......你......”了半天,眼淚吧嚓的就是說不出話來。馬永成在旁邊咳嗽一聲,陰陰地道:“殿下,皇上是您的皇兄,也是您地君上,請注意為人臣子的禮儀”。
永淳公主霍地拾起那盒蜜餞,劈頭蓋臉地朝馬永成砸去,跺著弓鞋怒道:“好好好,你是皇上,你殺了我算了!”說著一提裙裾就要衝出去。
正德瞧見馬永成臉上粘著塊蜜餞,頭上還頂著幾塊,不禁眉毛眼睛一陣亂動,強忍著沒笑出聲來。他見小皇妹氣得嬌軀亂顫,忙做和事佬道:“算啦算啦,皇兄幫你還不成麼?”
他一扭頭瞧見楊淩,不禁喜道:“楊侍讀,你跟皇妹去一趟,瞧瞧發生了什麼事,隻要哄得皇妹開心了就成,省得她又來亂丟我的東西”。
楊淩嚇了一跳,忙道:“皇上,微臣是外臣,這好象是內務府的責任吧?”
正德不耐煩地道:“無所謂無所謂,反正我稟過太皇太後了,朕地大婚是要禮部、內務府和來辦的,這天使人選由禮部鴻臚官溫則安和你擔任,這陣子皇宮大內你是要經常出入的”。
正德說著想起什麼似的,從腰間解下自已的團龍玉佩遞給他道:“內宮不比外宮,尋常的牙牌進不得的,朕這塊玉佩你先帶著”。
永淳公主淚珠兒還沒乾呢,毛茸茸、水靈靈的大眼睛忽閃忽閃地瞧了楊淩半天,忽地叫道:“我認地你了,你怎麼穿上盔甲進乾清宮了?”
十一二歲的小女孩兒眼淚來的快,收的也快,她說到這兒忍不住笑起來:“是不是怕又挨頓廷杖,穿上盔甲能抵擋一陣?”
永淳小公主個頭兒剛到楊淩胸部,也不知是年紀小還不懂男女之彆還是被她那個好脾氣的老爹寵壞了,她竟然湊到楊淩跟前兒撫摸了他胸口的甲胄鱗片一下,嘖嘖讚道:“看不出,很結實呢,挨上二十板子一定沒事兒”。
小姑娘一湊近了,一股香風撲來。楊淩不禁尷尬地退了一步。穀大用張了張嘴兒,剛想提醒永淳殿下注意公主儀範,瞧見馬永成腦門頂上還粘著幾塊蜜餞,她那位二杆子皇帝哥哥跟個沒事人兒似的杵在那兒不以為然,便明智地不吱聲了。
楊淩上次便是被這小丫頭給支出去做了永福公主的替罪羊,被氣頭兒上地弘治帝給打了一頓,如今老皇帝換成了小皇帝,這位小公主更是肆無忌憚了。他見了這個黃毛丫頭還真有點害怕。
永淳公主伸指在他胸口一點,滿意地道:“很好,你就穿著這身行頭,跟本公主去十王府教訓教訓那幫囂張地家奴”。
正德皇帝拿著團描金小扇遮住嘴巴,乾咳兩聲,向他連使眼色,示意他快把這小煞星哄走,嘴裡卻又含含糊糊地道:“事關皇家體麵。去瞧瞧發生了什麼事,萬事有朕作主”。
這位寧清公主府到底發生什麼事了呢?
原來明朝地公主下嫁後並不與丈夫住在一起,而是遷居宮內地十王府,自住一殿,皇帝指派一個宮中女官負責公主寢食飲居。就是公主想見駙馬,也要得到這位女官的同意,否則駙馬連宮門也進不來。
由於這女官是皇帝派去的,等同於奉旨欽差。就連公主也不敢得罪她,更不好去對皇帝說出想見丈夫的話,所以沒結婚的公主是枝頭的鳳凰,一旦尚了駙馬,過的大多很窩囊。為了夫妻能見一麵,許多公主駙馬時常以重金賄賂女官,結果女官氣勢越來越囂張。
明朝地駙馬無論多大學問,一旦尚公主成為駙馬。就得辭去官職獨居駙馬府,有的還能在宗人府混個差事,大多數卻隻拿俸祿沒有官職,既納不得妾,又不敢出入青樓之地,成了活鰥夫。
而且公主一旦去逝,皇家所賜的府邸財產全都要收回去,這駙馬的權勢連朝中一個小官都比不了。那些女官又大多對宮中有權的大太監時常孝敬錢財。有人撐腰,所以駙馬爺也奈何不了他們。
馬永成收了寧清公主府女官的錢。知道是因為寧清公主府的女官嫌收的賄銀少,故意阻止人家夫妻見麵,所惟一聽永淳公主要尋那女官地麻煩,便對正德低語幾句,指說薛駙馬時常不經允許就出入皇宮,有損皇家顏麵,女官隻是按律辦事,叫皇帝不要插手這些後宮女人間的事。
永淳古靈精怪的,如何聽不出皇兄話中的意思,她皺了皺鼻子,也不反駁,心中暗暗打著主意冷哼一聲道:“走吧,跟本公主去十王府”。
楊淩無可奈何,隻好隨在她後邊去處理皇帝家事。永淳公主走出乾清宮,輕輕盈盈地沿著曲廊走到僻靜無人處,四下一瞧忽地停住腳步轉過身來,似笑非笑地望著楊淩道:“本公主聽說......你前些日子險些被皇兄砍了頭?”
楊淩瞧見她神色,不禁謹慎地退了一步,小心翼翼地道:“是,微臣受人陷害,一時無法辯白,幸好皇上聖明,微臣才得以脫獄”。
永淳公主背著雙手,老氣橫秋地點了點頭道:“嗯,自古有句話叫伴君如伴虎,想必楊大人現在是深有體會嘍”。
楊淩隻覺得這位永淳公主神氣有點兒古怪,心裡毛毛的有種危險地感覺。這種從小嬌生慣養的女孩兒本來就不好侍候,偏偏她還是個公主,楊淩實在頭痛同這種小女孩兒打交道。
永淳公主眼波一轉,慢慢地眯起來大眼睛,稚氣的臉上滿是“我要陷害你”的表情,一臉黠笑地道:“被人陷害很可怕吧?拉到菜市口滋味好受麼?”
永淳狡猾地笑道:“你以為我聽不出方才皇兄地意思?告訴你楊大人,如果你不幫我姑姑出氣,不用送你去菜市口,本公主直接叫錦衣衛將你拿下砍頭!”
楊淩乾笑道:“公主殿下,總得讓微臣了解了前因後果才好做決定吧?微臣死不足惜,擅殺大臣,對公主可是令名有礙呀”。
楊淩嘴上說著。心中不禁暗暗叫苦:這還真是一母同胞的兄妹啊,她哥哥提著寶劍滿宮追殺壽寧侯,現在這位小公主又想追殺我楊參將不成?”
永淳公主忽地“咭”兒一聲笑,如同春花綻放。她小小年紀,這一得意笑起,居然雅態妍姿,舉措也嬌媚之極,她笑吟吟地道:“礙什麼礙?如果我說你膽大包天。對本公主非禮,你想想夠不夠殺頭之罪?”
楊淩一聽勃然大怒,永淳公主陡見楊淩雙眉一凜,那股怒氣勃發的氣勢竟然把小公主嚇得倒退了一步,她知道楊淩同這些內官交好,所以虛言恫嚇,怕他循私,哪曉得這一番話。楊淩已將她看成草菅人命的蛇蠍美人。
楊淩強忍怒氣,垂著眼簾,淡淡地道:“公主殿下是金枝玉葉、鳳子龍孫,微臣算的甚麼?皇上既然遣了這件差使,微臣自然秉公處理。若是理不在殿下這邊,隻望公主殿下能諒解微臣”。
永淳公主見楊淩這麼一副淡淡的表情,不禁有點訕訕地道:“我......我又不是不講理的人,當然是有理才要你幫我出氣......”。
她見楊淩雖然執禮甚恭地站在那兒。可是雙眼直盯著腳下,竟是看都不屑看她一眼,也不禁芳心一怒,隻想:我是堂堂大明公主,憑什麼對你這般低聲下氣地解釋?
她把翠袖一甩,板起俏臉道:“記住你說地話,秉公處理!否則,我也不會放過你。哼!”說完一轉身,氣衝衝地去了。
乾清宮內,負責泰陵工程地司禮監戴義風塵仆仆地剛趕了回來,劉瑾穀大用等人地位低微,原本在他麵前隻有點頭哈腰的份兒,可是自從戴義對王嶽生了嫌隙,也知道自已論人脈、論地位遠不及王嶽,而劉瑾等人現在雖然有勢無權。卻是當今皇上極寵信的內侍。有心結納他們,所以見了麵竟也和顏悅色。與往昔不屑一顧的表情大不相同,倒讓劉瑾等人歡喜不勝。
正德見了戴義忙道:“戴義,朕有一事正要與你商議,所以急急地把你找了回來”。
戴義受寵若驚地道:“皇上有事但請吩咐,奴才敢不應承?”
正德沉吟著道:“泰陵工程用度如何?可還缺銀子麼?”
自從出了帝陵滲水案後,泰陵多少引起了朝臣更多的關注,戴義現在還真不敢從裡邊大把的撈銀子了,倒真的甚是賣力,權當是做政績工程了,所以朝廷撥付地工銀用度綽綽有餘,聽了正德問話,戴義忙道:“回皇上,泰陵工程用銀已足敷支用了”。
正德頷首道:“嗯,那就好。朕要大婚了,大婚及賞齎需銀一百八十萬兩,朕跟戶部要銀子,韓文卻要朕從內庫支付,可是馬永成掌著內庫呢,盤查了一下,如今內庫也不富裕,頂多拿出一百萬兩,還有八十萬兩沒有著落。
朕尋摸著八十萬兩戶部總該答應了,可是韓文隻肯給朕三十萬兩,其餘地差頭他要朕以銀鈔賞賜下去代替銀兩。
哼!朕一時糊塗差點兒就應承了,還是劉瑾提了個醒兒,朕才明白過來,朕可是登基、大婚集於一年舉行,這樣地雙喜臨門,要朕給臣子們和守邊將士發銀鈔,這不是寒磣朕呢嗎?所以......”
正德看了一戴義一眼,心中有點遲疑:“讓戴義打著泰陵工銀不足的幌子跟朝廷要銀子,這麼做是不是對父皇太不恭了?”
戴義見正德神情猶豫,還以為皇上是想從泰陵工程上往外擠銀子。他現在急想討好正德,心中趕緊盤算了一下,如果控製嚴點兒,層層管事工頭全都不許撈錢,購買材料時也節省點兒,四五十萬兩應該勉強能湊得出來。
戴義盤算定了,忙跪奏道:“皇上安心。泰陵工程原本估計用銀三百八十萬兩,奴才和幾位大人為皇上辦差,不敢怠慢疏忽,工程進度也快著呢,估摸著三百三十萬兩足敷支用,這餘下地五十萬兩,就從陵上支用吧”。
正德一聽大喜,忍不住站起來道:“甚麼?山陵工程可以擠出五十萬兩麼?”他略一思索。又沉下臉來狐疑地道:“你莫不是為了討好朕,要對先皇陵寢偷工減料不成?”
戴義一聽急忙道:“皇上,奴才哪敢呐,實在是原先估計的多了些,如今工程已完工一半,奴才細細算過,地上宮陵築罷應可省下數十萬兩銀子,奴才可不敢隱瞞。本來就想著要稟告皇上的,恰好皇上要用銀子,奴才敢不為皇上分憂?”
正德這才轉怒為喜道:“這便好,這便好,隻要不誤了父皇陵寢便成。朕為這事兒可愁了許久了,偌大的內廷都是王嶽掌著,朕去問他拿主意,可他也沒甚辦法。想不到你倒有本事幫朕解憂。”
“王嶽?”戴義是個睚眥畢報地性子,他原本對王嶽忠心耿耿,可是他入獄待死,王嶽竟袖手旁觀,如今戴義已恨王嶽入骨,他偷眼兒一瞧,見眼跟前隻有劉瑾、穀大用、馬永成三個人,他們都是王嶽不怎麼待見的太監。戴義便壯著膽子陪笑道:“那是,那是,縱然有辦法,怕是王公公也舍不得拿出來呢”。
“嗯?”正德聽出他話中有話,不禁疑惑地瞧他一眼,問道:“此話怎講?你老老實實給朕道來”。
戴義慌忙磕頭道:“奴才不敢,奴才不敢,王公公掌著東廠、西廠。奴才一句話讓他老人家不開心。要奴才死就跟輾死一隻螞蟻似地,奴才可不敢說”。
正德一聽火了。他“啪”地一拍桌子怒道:“難道王嶽比朕還厲害?你怕王嶽便不敢向朕直言麼?”
劉瑾聽出戴義弦外有音,不禁陰惻惻地笑道:“戴公公,這裡除了皇上就是咱家三個奴才,都是向著皇上的,有什麼話儘管對皇上說嘛,不管對不對的,皇上知道了也就行了,除了殿中咱們幾個,絕不讓外人曉得也就是了”。
戴義心中暗喜,忙道:“是是是,是奴才糊塗了,奴才不敢說,倒不是不怕皇上,實在是捕風捉影、無憑無據地,怕惹了皇上生閒氣”。
他一邊說,一邊戰戰兢兢地抬起頭來道:“皇上,東廠督百官和錦衣衛,權柄滔天,平時光是孝敬銀子就不知得了多少,至於西廠,督著東廠呢,那油水更是不得了,隨便擠出來點兒,也不會讓皇上您這麼發愁啊。
再說了,這東廠西廠是誰督管著?司禮監王公公啊,咱大明的稅監、礦監、鹽監、珠監,全是司禮監王公公派出去的,這些內廷監察自建衙門征收稅賦,民間說:‘稅賦之權戶部占其三,司禮監倒有七成’,若說司禮監籌不出這點銀子來,那可真的奇了”。
要不說寧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呢,王嶽掌著司禮監不假,大明以外號“剝皮”著稱地內廷監察在曆朝曆代也大有人在,可是弘治一朝還是相當安份守已地,雖然下邊層層盤剝的事王嶽也製止不了,也不可能耳目那麼靈通,但是上繳京城的銀子他大多是如數按比例交付戶部和內庫,手中所餘確實不多。
但是現在戴義一番話,儘是可能、也許,估計,真要追究起來還沒有責任,卻已讓正德疑心大起,正德聽了又驚又怒地道:“王嶽敢這般欺瞞朕麼?你說的可是真的?”
戴義忙俯首道:“皇上問起,奴才隻是就事論事,依據常理猜測而已,可沒有憑據”。
劉瑾對王嶽也早有不滿,可是王嶽四朝元老,宮中耳目也眾多,沒有把握他可不敢胡亂說話,今天的機會可算十分難得了,劉瑾趁機道:“這些事兒若真有人存了私心,戴公公怎麼可能知道呢?能包打聽的隻有東廠西廠,可兩廠又都是王公公地手下,誰敢胡言亂語?”
正德一聽心中疑雲更重,忍不住憤怒道:“先皇寵信王嶽,將東廠西廠儘付於他,朕秉國以來也從不過問,王嶽把持兩廠多年,恐怕盤根錯節地儘是他的親信了,當然不會有消息讓朕知道,哼!看來朕該好好查查他們了”。
戴義喜上眉梢,卻故作憂心忡忡地蹙眉道:“東廠西廠均為王公公掌轄,錦衣衛又素受東廠轄製,皇上要查,怕也查不出甚麼來呢”。
正德“啪”地一拍桌子,不服氣地道:“東廠西廠還不是皇帝準他建的?東廠西廠都是他的人?嘿!難道朕就不能再建一廠麼?......對!朕再建一個內廠,由朕親自掌轄,東廠、西廠、錦衣衛、文武百官,都在我內廠監察之下,看誰還敢瞞朕!”
戴義、劉瑾、馬永成、穀大用四個人一聽,那心悠地一下就跳到嗓子眼了,皇帝親自管轄?說的好聽,皇帝哪有功夫管理廠衛,還不是掛個名頭兒找彆人找理?
天大地餡餅啊,說不定砸下來就落在四人當中,督東廠、西廠、錦衣衛、文武百官,乖乖隆地咚
就在四個人屏著呼吸,缺氧缺的耳朵都嗡嗡作響時,正德天子一拍桌子,說出一句妙想天開地話來:“去把楊淩叫回來,叫他給朕組建內廠!”
“啊?”劉瑾等人一聽全傻了眼。輯事廠一直是由宦官管理,從來沒用過外臣,難道正德皇上想讓小淩子進宮不成?